漆宇勤

  原文《轻一点,别点蜡烛》2011年被《读者》转载,扬子晚报记者昨对话漆宇勤,他自称是本报的“铁粉”

  昨天上午,语文考试一结束,大家最为关心的作文题目就被披露出来――“探险者与蝴蝶”。立刻,又有网友发挥了强大的想象力,并将近年来的作文题与《最炫民族风》紧密勾连起来,比如,2007年的“怀想天空”,对应着歌词“永远的唱着最炫的民族风,是整片天空最美的姿态”,而今年呢,说“蝴蝶被人吓跑了”,网友对应的歌词是“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

  其实,细心的网友很快就扒拉出来了,今年的作文题目是有着具体材料出处的,来自于2011年《读者》上的一篇短文;而据扬子晚报记者进一步深挖,发现原文的作者与本报还有着极深的渊源……

  

先来看看江苏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的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的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也许那里环境更适合吧,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对话原文作者漆宇勤

  “探险者与蝴蝶”的文字材料出自哪里?自从有了万能的网络,这不是问题。原来,这则材料来自一篇名叫《轻一点,别点蜡烛》的哲理小品文,文章作者是江西的一位31岁的年轻作家漆宇勤。扬子晚报记者联系上了漆宇勤发现,他还是本报“繁星”专栏的长期投稿作者之一。而作为材料“源头”的他被“发掘”出来之后,立即爆火了。 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 张琳

  

探险经历写成短文被《读者》转载

  

“很意外竟然被选为江苏高考作文题了”

  “被选为江苏高考作文题了?呀,让我来搜一下。”接到扬子晚报记者的电话,漆宇勤的声音明显兴奋了起来,从网上搜出了网友们广泛转载的江苏高考作文题材料。对于自己的文章能够被选为高考作文题的材料,漆宇勤很是惊喜,“我自己也非常意外,这篇文章是2011年年初发表的,写的是我和朋友在2010年秋天‘探险’的真实经历。”

  漆宇勤告诉记者,文中提到的探险山洞其实就在家乡江西萍乡的附近,地理位置在上栗县鸡冠山的一座林场上方,山洞相对比较深。“我们一行共四人,主要还是几个文友。探险并不是临时起意,我们一直有这个念头。”到了山洞后,漆宇勤和伙伴们发现了文中提及的“黑色的大蝴蝶”,“东一只西一只地贴在晶莹的白色钟乳石洞壁上栖息”,他们认为这样的景色非常奇特,便掏出手机将眼前的奇观拍摄了下来。几个月后,对岩洞念念不忘的漆宇勤和朋友们一道再度造访岩洞,却意外发现蝴蝶向里“移”了100米,已经栖息到了洞穴的400米深处,甚至连本来异常洁白的钟乳石洞壁色泽都显得更加暗淡。

  “通过这次探险,我发现人的一些细小活动对于自然会有很大的影响,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我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发表后被2011年《读者》四月号转载了。记者搜索发现,在2011年《语文报》第33期还曾经用这篇文章作为阅读题。

  

家长“人肉”QQ问他该如何审题

  

“细节、自然、生态这些角度都可以写”

  身为“80后”,自诩“左手写诗,右手做事;白天为公,夜晚为文”的漆宇勤已经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作家,目前供职于江西萍乡政协调研信息科,他是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在大学一年级时就已经出版个人文集《仰望风筝的蓝》。

  和记者聊天时,漆宇勤说,自己的文章已经不是第一次被选入大考的语文考试中。一篇曾经在扬子晚报发表的文章《盐碱地里的羊》也曾经在江苏的大市中考中作为阅读材料题出现过。“接到你电话的时候我其实正在奇怪着呢,为什么几分钟前有那么多家长来加我QQ,问我‘探险者与蝴蝶’的作文到底应该怎么写。”

  原来,不少家长的动作比记者更快一步,已经抢先从网络上“人肉”到了漆宇勤的QQ号,想通过询问材料原作者的方式将这个“晕头转向”的作文题一问究竟。作为文章的原作者,漆宇勤也站在考生的角度对今年的材料作文进行了审题。“作为作文题的话可以有多重角度,‘细节’‘自然’‘生态’都是可以写的角度,细节改变大的环境、对于生态环境的尊重和敬畏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立意。”

  

漆宇勤网晒在本报发表过的文章

  

“我的很多文章都是首投《扬子晚报》”

  “我在《扬子晚报》《广州日报》等全国400多家刊物发表文学作品1000余篇,出版个人作品集4部。”漆宇勤说。这位年轻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一直笔耕不辍,在本报副刊“繁星”专栏里,漆宇勤也是长期的投稿作者之一,发表过《更快的振动翅膀》、《纸的前生一尾竹》等文章。

  “我的很多文章都是首投《扬子晚报》的,”漆宇勤是本报的忠实读者,他将自己在《扬子晚报》上发表的文章都做了逐一整理,并发布在了个人博客“江南文字工作室”中。当然,这篇原始发布于2011年1月27日的旧文《轻一点,别点蜡烛》被临时置顶在了博客的最顶端,截止记者发稿时,文章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2000次,其中不乏“闻讯而来”的热心家长,“如果博主去考今年的江苏卷,您会怎么写啊?我一看这个题目蒙了。”漆宇勤在博客的评论回应中谦虚地说道,“我去写?没法写哦,争取及格分。”

  

《轻一点,别点蜡烛》

  

漆宇勤

  出于好奇,和几个朋友到山上进行所谓的探险,探查一个从来没有人进过的石洞。

  到了目的地后,大家带着绳索,火种和电筒等,小心翼翼地往岩石交错的石洞里面爬。因为对洞内空气情况不清楚,我们每隔几十米就点燃两支蜡烛靠在石壁上。

  进去不远,我们就惊喜地发现,这一次探险确实很值得。石洞本身的造型以及石笋等景致已经够奇特的了。更奇特的是,在深入洞穴三百多米的地方,竟然还有黑色的大蝴蝶,东一只西一只地贴在晶莹的白色钟乳石洞壁上栖息。我们从来不知道,蝴蝶竟然可以在没有阳光的冰凉洞穴深处数百米处生活。那种纯白的洞壁和黑色的蝴蝶在烛光映照下的景象,很是让人震撼。

  遗憾的是,这次探索我们总共只走了大约400米,最终因为攀援设施准备不充分而无奈折返。

  过了几个月,大家记挂着洞穴深处的蝴蝶和那晶莹的钟乳石,相约再次去洞内探查。这次,我们邀请了专业人员参与。

  很奇怪,在上次我们走过的那一段洞穴,竟然一只蝴蝶都没有看到了。最后,一直到了洞穴深处400米之外,我们才又发现了它们的踪影。依旧是趴在白色的钟乳石上,在手电灯光照射下一动不动。

  上次我们明明是在进洞三百米左右的地方发现蝴蝶的,为什么这次往深处移动了这么远呢?同行的专业人员告诉我们,很可能是我们上次点燃的蜡烛惹的祸。因为这个洞穴从来没有人进入,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温度和静谧环境,蝴蝶适应了在洞穴深处300米左右这个适宜自己生存的区域环境中憩息。但是,我们进入时的喧闹声加上蜡烛的火光与热量,影响了脆弱的小环境,蝴蝶自然就只有往更深处去寻找适宜自己栖息的环境。

  可是,这么大洞穴,仅仅是几根小小的蜡烛和四个人的一次进入就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吗?我们有些不相信。

  看到我们的表情,同行的专家笑了,他指着身后的钟乳石说:“影响还不止这一点呢,你们看,这些钟乳石与你们上次看到的颜色是不是有一些不同?”经过他的提醒,我们发现确实如此,凡是上次我们靠过蜡烛的地方,本来异常洁白的钟乳石洞壁色泽都显得更加暗淡。蜡烛的烟让白色的钟乳石显出一片片的黑色。

  如果不进行处理,过了若干年后,这种黑色被新的碳酸钙覆盖,这块钟乳石就成了擦不掉的白中带黑的颜色了。”

  我们从来不知道,原来,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几根小小的蜡烛竟然给一个洞穴的整体环境带来巨大甚至是长远的变化――所以,请记得,面对这种脆弱的小环境,请轻一点,别点蜡烛!


1.《漆宇勤 江苏高考作文原材料作者曝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漆宇勤 江苏高考作文原材料作者曝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4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