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任务
1. 强化高端人才引领支撑,鼎力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氛围,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一流师资队伍。
高质量扩大师资队伍规模。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通过本轮建设使各学科群核心领域的师资布局达到均衡,学科群内各主干学科师资队伍规模达到国内同类学科前列。逐年扩大师资规模,力争2020年全校教师总量能适应学校发展需求。
合理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发挥好学校的主导作用和学院、学科的主体作用,形成学校、学院充分协同的队伍建设新模式。以重点支持各学科群发展为指引,汇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学者,精心组织实施一批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梯队。力争到2020年,全校高层次人才数量大幅增加,学校师资队伍的水平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国际背景等方面有大幅度改善。
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结合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施“高水平团队建设计划”,重点围绕学科群重点研究领域,组建跨院系跨学科教学科研团队,培育若干个国家或教育部创新团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生关系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标准,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指导者、保护者。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
2. 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致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着力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且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时代新人:具有优良的思想品格、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与浓郁的本土情怀、具备适应未来变化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构建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优化专业设置,推进大类培养。以学科专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强内涵建设,合理布局学科专业,推进大类培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思想、教育目标、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及内容、教学效果、质量监督等方面,全面加强对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拓宽专业设置口径,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大类专业培养体系,建成一批优势特色专业。
——构建与新工科背景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积极推进优势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开展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推进大类培养本科生课程体系建设,建成一批适应大类培养需要的优质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积极开发在线课程,建设优质慕课、私播课。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融合。加强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完善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推进通识核心课程建设。
构建服务于“双一流”建设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学科及学位点设置,完善与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以质量建设为内涵,推进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
——重点围绕三大学科群,分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校内其它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积累经验。
——智慧能源学科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建立新工科理念下能源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的全新课程体系;加强集“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的创新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弘深-学术型硕士-学术型博士”的贯通培养模式;建立面向全员、贯穿全程的研学引导机制;逐步形成完备的能源多学科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创新型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智慧能源走出国门,为“一带一路”的能源系统输送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
——先进制造学科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先进制造的内涵、本质特征,构建面向先进制造的新工科工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由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面向先进制造的新工科机械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继续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完善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本科及硕士培养模式。
——新型城镇化学科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国家新型城镇建设需求为牵引,大力推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通过精英教育模式,为本领域培养具有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适应“双一流”建设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推进全校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
——加强学科平台课程、科研训练及实践课程、案例教学课程等的建设,完善研究生课程管理与评价办法,建立和规范课程准入机制和课程考评制度。
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强化能力培养。
——以“研究性教与学”统领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完善以“研究性教与学”为指导的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实施基于探索发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教师深度发展互动教学模式;不断推广体验式、探究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实施科教融合的培养方式,以科研为支撑,反哺教学,寓教于研,教研融合。
继续坚持打开“三门”办学,强化协同育人。
——拓展“校校、校企、校地”等形式联合培养,同步推进学院、学科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大力提高学生国际交流学习的比例。
——提升弘深学院、博雅学院、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的培养质量,发挥示范效应;持续推进“卓越计划”,培养有理想、重实践、求创新的卓越人才。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能力和素质。以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竞赛为载体,以创新创业基地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加快建立创新创业学院,构建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合理机构,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把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强化实践创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推动高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促进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实施“研究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推进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及“众创空间”建设,建立健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完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坚持内外发力,形成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质量文化、落实教学责任主体、完善过程监控、改进评价机制、健全激励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与持续改进体系建设。
——强化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加强本科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测,完善反馈督办机制,改进课堂教学评教方式,促进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进一步优化学位授予体系。加强学位授予制度建设、优化学位授予程序,进一步规范、优化流程。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和绩效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3. 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和重庆市重大需求,充分发挥优势和特色,重点围绕学科群,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凝练研究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优势学科平台,着力解决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提升原始科技创新能力和决策咨询服务能力,推动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科技与教育、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强科研管理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创新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推进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等一批科研管理特色平台建设,加强科研管理队伍能力建设,完善校院两级科研服务保障体系。主动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
实施重点研究基地构筑计划。强化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加强学科群内各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的建设与支持力度,力争2020年,在学科群研究领域及超算、人工智能、材料表征等方面新增若干个国家级平台和省部级基地。
实施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依托学科群建设,大力实施科研创新人才及团队、重大项目、重大成果、精品力作等培育工作。
——实施“科研后备拔尖人才培育和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建设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
——实施“重点领域和方向培育计划”,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争取承担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着力打造学校学科高峰高原和科研优势特色。
——启动“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计划”,设立“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奖”,积极培育国家级科技奖励和省部级一等奖,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前瞻性推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积极抢占新兴产业竞争高地。
——着手实施“人文社科振兴行动计划”,整体推动人文社科学术研究能力提升。
实施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深入贯彻军民融合战略,大力推进国防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学校国防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
——依托“通信与信息系统”国防特色学科,发挥其特色优势,支撑重庆市参与国防重大工程、促进军工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国防通信现代化,深化与军队及国防工业部门的协同创新。
——积极推进重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重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联合会的建设。
推进科研人才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完成学校学术成果奖励办法修订,建立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强化以优势和特色学科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推进科研平台、设备、文献、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健全科研基地各类机构,做好实验室专职队伍管理。
培育战略咨询研究能力。聚焦国家和重庆市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强化决策咨询研究和高层次战略研究,大力实施“高端智库建设计划”,重点培育建设新型智库研究机构和优秀专家型智库团队,整体推进高端智库建设。
4. 坚持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努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环境文化建设,发挥人文社科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实现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不断提炼学校独特的精神内核,让优良办学传统薪火相传,凝聚学校发展合力,共铸“重大之魂”,构建与一流大学相称的现代大学文化、大学精神。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搭建校园文化交流与传播平台,以多种形式提高学校精神文化的影响力与辐射力,努力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鼓舞人人向上、推动事业发展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秉承学校办学宗旨,弘扬重大精神,倡导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治学,践行“以身示范、注重实践,教导结合、潜移默化,爱护学生、亲如家人,关心学校、参与管理”的行为规范,努力形成重大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基本遵循,并融入各项工作之中。
——加强人文社科育人功能,发挥人文学科的潜移默化作用和社会科学的实践育人作用。
——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参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积极性,大力传播重大文化、沙磁文化、重庆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精神文化的宣传和引领作用。进一步丰富师生榜样人物资源库,并开展多形式宣传活动,发挥榜样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以《重庆大学章程》为依据,以学校制度文化为价值导向,逐步形成学校文化、学院文化和学科文化的强大合力。
——启动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建设。
——积极探索各学科、专业及基地在提升学校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校声誉方面的参与机制。
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实施建筑文化景观“形”“神”兼备完善工程;健全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文化管理运行机制,着力打造校园环境文化。
——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建造具有历史内涵、本校特色的人文景观。加强学校“立德树人”实体展览馆建设,不断传承优良的师德师风。
——建设经典阅读文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文化环境。推进各类数字展馆与文化中心的建设工作。
——开展校本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加快推进学校重大史料收集、征集、保护、挖掘与研究,重点做好影像记录、口述历史人物建档等工作,以及校史文化研究论著出版等工作。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构建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为一体的文化阵地,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力。
——掌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导权,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服务体系,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的新型文化阵地。
——实施媒体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健全舆情引导机制,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推动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活动,统筹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阵地建设。
——构建学校历史文化网上展示平台和“立德树人”网上展馆,打造文化宣传育人新阵地。
5. 健全机制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领成果转化,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向政策建议转化,发挥咨政启民功能。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有力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体系。深化和拓展学校与重庆市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战略合作,建立联合研究院,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推进技术对接和成果转化。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式改革。规范和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流程,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管理办法,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点的岗位管理、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
建立技术创新产业联盟。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庆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利用产业联盟积极推动高端装备、智能传感、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联盟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成立重庆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市场化运营,建立全新商业模式,实现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为企业定制菜单式专业化服务,全面促进我校专利转化。
成立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将研究院建设成重庆科学城核心载体,打造为引领西部科技研发、成果孵化、学术交流的标志性创新基地,提升重庆市自主创新能力。
——采用积极灵活的用人机制,着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科研、管理人才及团队入驻研究院。
——积极推动重庆大学及相关单位的技术成果、专利等资源的产业转化,将重庆市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先合作伙伴和示范基地。
——积极为重庆市引进国内外科技资源落户,促进创新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成立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将建筑设计院、规划院整合为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依托新型城镇化学科群,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为国内有特色的优秀建筑设计规划企业,支撑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需求。
促进人文社科精品成果转化应用。推进人文社科精品成果的培育转化,促进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产生;每年筛选一批优秀重点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鼓励和支持开展创新性研究和自由探索,每年重点培育打造一批精品学术成果,促进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转化成咨政育人的优质资源。
进一步深化与重庆市各区县在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合作,促进教育、科技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双方共赢发展。
重点改革任务
1. 加强改进党的领导,引领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四个服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双一流”建设正确方向。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支持校长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筑牢思想理论基础、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改进作风建设、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推进党内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进一步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体系;加强对外事工作、教材建设以及图书出版等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管理。
提高党建工作总体成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展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构建党员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及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需要,加强对选人用人工作整体谋划,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和“三重一大”的决策制度,推进《重庆大学章程》贯彻实施,促进制度治党和依法治校有机结合,不断凝聚学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强大动力。
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落实校院两级领导对分管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责任,强化学校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2.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探索现代大学制度
加快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解决好学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协调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处理好学校与学院的关系,使学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一流大学治理现代化要求相适应。
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逐步下放权力和下移管理重心,提升学院自主决策和治理能力,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
加强学术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与组织架构,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完善内部管理及制度体系。优化职能部门设置,规范权限、明确职责,健全办事程序与议事规则,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与服务体系。加强大学章程建设,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发挥党代会、教代会、学代会、研代会以及民主党派等各组织在学校治理和管理中的决策、审议和评议作用。成立监督委员会对学校的决策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3. 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激发自主办学活力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促使各办学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师生员工的创造性全面释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事业日新的大好局面。
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科教协同育人,进一步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重点在拔尖学生的评价方式、因材施教模式和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高校与行业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分类管理、分类发展的人事制度改革,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着力推进教师“特色系列”“长聘系列”和“岗位聘用系列”等聘用制度建设,建立各系列衔接机制,形成具有长效激励机制和促进人才汇聚与发展的教师聘用新体系。实施高端人才引进战略,加强国际一流学术大师引进的力度;采用人才互聘/共用机制和人才共聘/共引机制,推动智力引进和共享;通过重点培养领军人才、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等提升学科前沿科技水平。同时大力推行国内外双向访问学者制度,广泛建立与高水平研究机构的人员互访及合作研究,吸引国外合作机构成员来校进行长期和短期访问或合作研究。
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有特色有组织的科研模式。陆续完成先进技术研究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等的组建,与国外高校共建中新重庆国际联合研究院、中意创新产业园,形成服务国家和重庆市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国际重大前沿问题的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导向,推进以创新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改革;全面推进学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研工作内涵式发展,提升科研能力、质量和贡献,形成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机制。
多管齐下,加快建立资源募集机制。建立以校基金会为筹资主体,校友会为筹资辅助,各二级单位为筹资补充的多层级筹资体系,完善激励措施,积极推进各二级单位围绕“双一流”建设需求,面向社会筹资,扩大办学力量。探索灵活多样的筹资模式,为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新的渠道。
4. 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增强社会的认可度
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持续完善学校与重庆市、社会各界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学校发展的新格局。积极强化与各省市在相关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内涵,努力形成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为学校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明确理事会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和职能,着力增强理事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健全与理事单位之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在学校改革发展及“双一流”建设中的咨询、协商、审议、监督等功能。
优化校友会运行机制。以服务为基本理念,不断满足校友对母校的需求,持续完善校友会的整合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健全校友在学校改革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长效机制。
着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体系。建立科学多样的质量标准体系,形成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评估制度。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作用,积极参与国际认证评估和专业认证。
5.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竞争力影响力
以推进优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重点,以扩大来华留学和海外留学规模为抓手,以加大引智基地建设和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为牵引,构建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国际化办学治理体系与服务体系,不断拓展学校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完善国际化办学治理服务体系。健全校院两级联动与协调机制,构建科学规范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资源配置激励机制;在教师职称评聘、人才引进体系、教师考核体系中探索设立国际化指标。
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深化中外合作办学内涵。稳步推进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的建设,继续推动重庆大学-安特卫普大学联合培养物流硕士项目,拓展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合作办学意向。依托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以及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深化与英国高水平大学的实质性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国际教育教学评估和专业国际认证活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逐步建成国际联合培养体系。
——提高学生派出规模和质量。大力拓展学生海外交流项目渠道,积极派出学生参与各类海外交流项目或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
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实质性科研合作,开展科学联合攻关,提升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深度参与国际或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科学工程,进一步扩大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各学科群中,培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联合实验室。
——积极与国外高水平合作大学或研究机构联合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大赛等。
打造“留学重大”品牌项目。
——扩大国际学生规模。加大国际学生教育投入,加大奖学金资助力度,吸引优秀国际学生。充分利用国外合作院校、孔子学院等渠道,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申报“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
——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强化全英文专业和课程建设,重点支持专业必修及核心课程,建设物流工程、土木工程等本科、研究生全英文授课学历项目,打造一批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强化校地、校企合作,设立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提升国际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能力。加强引智基地培育和建设工作,引进一批高水平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创新人才,逐年提高引进海外师资规模和质量。积极建设提升教师海内外科研水平、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基地,拓展师资研修渠道;支持优秀科研人员到国际学术组织、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任职,参与专业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营造良好国际化办学环境。着手打造具有典型国际化办学特征的配套基础设施,改善外国教师和国际学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加强国外数据库、图书信息库,特别是外文学术期刊资料信息库的建设。建立完善健康、有序的多元文化交流常态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互动交流。设立外籍教师交流工作室、国际学生交流活动室及文化体验中心,提供文化交流的场所。
1.《重庆大学spoc 重庆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已公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重庆大学spoc 重庆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已公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