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发表于《中国教育报》 2010年1月15日的《教育版》
特级教师徐英生
期末临近,学校根据通常的管理条例,为了给教师期末评价提供有效的数据,课程组织相关人员检查了语文教师的作文修改情况,发现部分教师的作文修改质量不高,于是全体会议通报了批评意见。“少数教师作文修改没有批准词,只有一个作文得分,批准了‘读’字。另外,部分教师批准少于50个字符的水语!可见这些教师对作文修改问题有多不认真。因此,学校研究决定直接承认这些教师的年度评价不合格。”这句话一出现,立刻在教师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什么时候,也遵循传统的评价模式!作文修改必须批准吗?“作文批发量以50字为评价标准吗?“作文的修改质量是用批准语衡量的吗?单击
这一争议不仅暴露了学校管理水平和广大语文教师的作文修改认知水平矛盾,也暴露了学校管理层思想和课程改革之间的深刻矛盾。学校出台是具体明确的《教师批改作业量化考评条例》,每学期要检查几次教师的作业修改情况。这样做的意图很明显。第一,促使教师仔细修改作业,反馈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第二,促使教师端正工作态度,认真修改作文,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敦促教师认真修改作业,积累资料,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奠定基础。第四,向学校发放奖励补助金,为审查教师提供依据。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学校应从课堂教学和教学效果的角度来评价教师,不能只关注教师的作文修改,不能以字数的对手来评价教师作文修改的质量。更何况,新课程改编后,随着网络、媒体介入课堂教学,学生的写作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教师的写作评价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关注纸质作业的评价,是不是不合理?另外,一些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注重作文的评价,削弱作文的改编,效果也相当好。如果再用字数的对手来评价教师,是不是太形式主义了?(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这场争论暴露了学校对作业检查管理的弊端。用习惯的集权主义理念追求大统一和统一的形式主义,排除灵活多样的写作审查形式。用机械过时的科学主义标准追求僵化的作文评价框架和模式,排除灵活、实效的个性化作文评价方式。这样不仅便于管理,还便于应付上级检查。这是多年来我国学校教育管理中形成的痼疾。当然,一个学校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思维和模式也是不行的。问题是,这个大统一的“监禁”少一点,能给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吗?学校检查作文的修改是必要的,但能不能更加注重修改的实效性?此外,还有深厚的思想背景。也就是说,长期以来,管理层深受中国传统作文修改形式的“不当行为”影响,教师对修改作文采取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作文要“精雕细琢”,指出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指出努力的方向。修改形式中要有中间布置、旁边布置、总布置等形式。一篇作文的评论洋洋得意,往往是一百千言万语。从头到尾,充满了中间布局、旁边布局“笔走龙”、“主布局”。这样,实际上被认为是在修改“负责学生”的论文!管理层最看重的也是最推崇的就是这种作文修改形式!这也是学校管理者制定《教师批改作业量化考评条例》的依据。
我们认为,这种修正形式具有继续存在的合理核心,但失去了生命力。原因是:第一,这种修改形式费时费力,精力和成果甚微,修改一篇文章往往需要教师的15 ~ 25分钟,一个教师通常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每个班都比较保守,按40人计算,教师修改80人的作文需要几十个小时,教师如何准备,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修改作文的效果不太明显,已经为很多教师放弃了。第二,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探索多种有效写作形式的过程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课程写作教学的质量。目前,大多数州的新课程实施已经进入深化阶段,大部分教师的思想和压力更大,不断提高教育理念,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各种实验和课题研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怕走错一步,引起了一辈子的遗憾。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们以传统的方式要求在细节上和上评上改变作文,似乎对教师缺乏人文关怀,过于形式化。就像一些老师说的:“我不考虑实效,每篇文章都要详细修改,才能符合他们的要求吗?”“”他们一定要看老师整天忙着批改作业,伤脑筋,这样心里舒服吗?“”我们是在细心地进行课程改革,还是忙着批改作业来对付他们!“当然,我们也不是在怂恿偷懒。教师绝对不能以忙着改革课程为由,不负责任地在批改作业方面随意应对学校检查。(莎士比亚)。
我们认为,传统的作文修改方式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很多语文教师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自己的教学个性、校对、学情出发。在新课程背景下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作文修改形式。我们认为,如果新课程在“表达和交流”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写作、口语、日记、演讲、随笔、图书、网络、视听等进行自由、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教师的评价形式也要根据情况而变化。只有作文评价形式走向多样化,才能对学生的不同写作情况做出及时、有针对性、有价值的科学判断。
我们认为,除了传统的修改形式之外,还有以下几种作文修改形式,以便语文教师参作。
第一,当面仪式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判断学生作文的优劣得失,指出修改方向。这种形式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其次,对话式是在没有外来因素的情况下,从教师和文章之间作为朋友,从精神层面到写作的技术层面,进行平等的交流观点,探讨学生的得失。这种方法也很好。
多教师和学生乐于采用的。第三.争鸣式 就是教师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在作文课堂上,就学生文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交给全班同学讨论,使学生在激烈的交锋中查找问题、抽象规律、明确方向、形成共识。此形式以点带面,师生共同参与,提升能力,惠及全体。很多教师也喜欢这种形式。
第四.自评式 教师在对全体学生作文状况进行预先总揽的情况下,拟写一个评价提纲,要求学生据此提纲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有效的批改;然后,教师再把学生的作文收起来,总体浏览之后,根据学生自评的状况再进行总评。
第五.互评式 方式和“自评式”相近。教师在对全体学生作文状况进行总揽的情况下,拟写一个评改提纲,要求据此提纲,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有目的批改;然后,教师再把学生的作文收起来,总体浏览之后,根据学生自评的状况再进行总评。
第六.组评式 就是教师选取一些各有代表性的文章,分别交给各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不同文章进行讨论。小组充分吸纳每个成员的意见,然后形成共识性的评价结果,面向全体同学宣布。教师可视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总评。
第七.网评式 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个体的或群体的多种形式的评价。例如,教师利用电子邮件、个人博客和班级聊天平台,和学生进行写作的对话和交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判;还可以建立班级Q群,教师和学生共同在聊天群里对某些文章或全班的文章进行交流评价等。当然,批改形式不仅仅限于以上几种,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在这方面都有自己最得意的也最便捷使用的“绝招”。这里为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赘述。不管教师采用哪一种作文批改形式,都一定要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自己的专业成长的角度出发,抱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一定要慎重、认真对待作文评改,追求科学和实效,不能胡乱应付检查或 “走过程”。教师在选用方法上,既可以以一种方式为主,兼顾另外一些形式,也可以坚持“百花齐放”,变换不同的评改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质量。学校管理层也应该在新课程理念关照下,逐渐转变已经僵硬化的管理思想、大一统的管理模式和套路,重新制定科学、务实、人性化的作文评改的标准和量化指标,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新课改的积极性,鼓励广大教师勇于打破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创造适合自身教学风格的评改方式,提倡个性化的评改方式;要宽容并允许“异端邪说”,也要认可教师在已经采取了相关形式评改后的“无一字评语”批改或少量评语式的批改,只要确实适当,并且用有实效。只有这样才能秉承课改精神,与时俱进,以管理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水的提升,促进课改的深化。
1.《【高中作文教学意见】作文修改量决定质量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中作文教学意见】作文修改量决定质量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67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