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21届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分析
语文
一、现代阅读(35分)
(一)现代文读I(这个问题共有5个小问题,19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 5题。
材料1:
“笔记”一词本来是指写作叙述。由于南北朝时崇尚的文字,一般人把重视辞藻、星云、大邱的文章等称为“门”,将书写记录中的登山文字称为“笔”。梁刘谢《文心雕龙总术》尹:“今天,俗话说:“有文字,有文字,有文字,有运气的人,也有运气的人。”所以后人将魏晋南北朝以来“残总小语”式的故事集统称为“笔记小说”,其他一切用散文写的琐碎随笔、杂录通名称为“笔记”。用“note”一词,书名始于北宋的宋奇,他写了《笔记》本书。
笔记的特点,内容论主要在于“杂”。不限类别,听着就记录。形式论主要在于“散”:长而短,叙述恰当。因此,人物传记、只涉及一时事实的书、专门讲述地理古迹和事迹的书、家训、语录等比较专业的著作都不包括在笔记本里。
古代笔记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概括从魏晋到明清的笔记,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个是小说故事类的笔记。从魏晋至明清的怪怪轶事小说、陈甘宝的《搜神记》、南朝宋裕庆的《世说新语》到清纪云的:010。魏晋至明清时期的《纪家史》、《长鼓》、编写文献的《杂录谈》、《晋魏吐汉》、《柳真》的《阅微草堂笔记》、《唐》。《魏晋至明清读书随笔》,《瓷器》为陈崔豹的《今世说》,《唐凤燕》的《西京杂记》,《宋心五》的《尚书故实》
这里的第一类,即所谓的“笔记小说”,是一个情节简单、篇幅短的故事,其中有些具有短篇小说的规模。二、三、二类、天文学、地理、文学、艺术、斜面子集、法律调剂图、风俗民情、轶事琐事、新贵怪异、义父图像等几乎涵盖了一切,内容非常复杂,大部分是容易记录的琐碎材料。这两类只能算作“笔记”,不能算作“笔记小说”。但是,如果这样分为三类,仍然很难考虑周全。因为笔记是一体的,所以原来被称为“杂”。一本书里往往有《池北偶谈》等多种类型。例如,《坚瓠集》除了考试外,还有事实记录。《古今注》度不重视辩证法,兼营例句杂事。甚至像《封氏闻见记》一样,为了追踪陈松奇怪的小说而进行繁杂的考察。《梦溪笔谈》是记录手掌、文献的杂录,还列举了“故事”门、语言和鬼。这样分类,必然会对此有关怀感。事实上古代的历史和小说有时很难区分界限。《鼠璞》写的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真人,记得的很大程度上来自传说。因此,这本书可以算作小说,也可以称为历史,实际上也可以兼具小说和历史。把它放在小说故事项目下,但姑姑分成了一般的看法。这里把古代笔记归纳为三大类,只不过是个大凡。
(选自刘叶秋《十驾斋养新录》)
材料2:
笔记小说在中国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世代有沿革,但其基本面貌和体制没有太大变化
化学,其基本特征是共同的。从形式上看,大部分时间都很短很简洁,给人饭后消遣,其历史地位与当时其他小说风格大致处于相似的位置。(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读者) (从叙述风格来看,笔记小说没有叙述人物事件的全貌,而是捕捉一两个关节,进行素描式的刻印,或者到目前为止,或者对两三件小事进行一些渲染,可能会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史记》)从题材的选择和处理来看,古代笔记小说采用了很多冷静、现实的方法,写了很多事实传闻,真实的名字是真实的,滑稽的,比如。(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著作)学者们展示才华和学识,表达自己对世事的观点,多采用笔记小说的形式。再从欣赏格调来看,可以说是雅俗共赏。那是因为为学者做了很多,渗透了他们的感伤趣味,混合了他们的闲情逸致。说它粗俗是因为笔记小说处于消遣状态。其写作的初衷是性娱乐、见闻,大多数作品都是加工成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因此口语化色彩浓厚,平方和亲切混合在一起。(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读本》)新时期以来的笔记小说大体上继承了古代笔记小说的这些特点,同时,作为变化的时代产物,又有了新的发展,在较短的篇幅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艺术表现有明显的散文画和诗画色彩,作家充满了嘲弄写作的意思,艺术情趣感觉淡而浓。(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艺术家)在作品中,作者注重对民俗民情的细致描述,漫不经心地简单刻画,写出人物的民族性格等。
(选自周宪镇《封氏闻见记》)
1.以下是对资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3分)
A.文中“note”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note”与“note小说”区分开来,广义的“note”包括“note小说”。
B.《笔记》可分为小说故事类、历史小传闻类、考证综合症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C.笔记小说从魏晋南北朝到现在一直有继承和发展,它的基本面貌、体制、基本特征都比较稳定,从未改变过。
D.作为士大夫展示才华和学识、表达观点的产物,笔记小说以优雅与别致的风格充分表达了他们的欣赏趣味,表达了他们悠闲的情趣。
2.根据资料内容,以下陈述不正确的是(3分)
A.根据“note”这个名字的由来,可以看出“note”的写作可以不受辞藻、两重性、书信记录、形式的限制。
B." "
笔记”记录了社会生活,然而内容缺乏真实性,这一缺点使得它无法成为研究历史的依据。C.笔记小说在内容上受到了民间故事的影响,语言平易亲切,这些特点有利于它的普及和传播。
D.与旧笔记小说相比,新笔记小说的内涵更为厚实,艺术韵味更加浓烈,民族风格也更为突出。
3.根据材料1内容,结合《三峡》一文,下列选项中直接证明郦道元《水经注》不是“笔记”的一项是(3分)
A.注重遣词造句,不是信笔记录
B.刻画山水全貌,不是点到为止
C.语言雅致清丽,不够通俗亲切
D.专述水文地理,内容不够繁杂
4.《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请结合材料2的观点,简要分析它的艺术特点。 (4分)
附: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材料1和材料2都对“笔记小说”进行了介绍,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党费(节选)
王愿坚
过了半个多月,听说白匪对“并村”以后的群众斗争开始注意了,有一两个村里党的组织受了些损失。于是我又带着新的指示来到了八角坳。
一到黄新同志的门口,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灯影里,她正忙着呢。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也摆着上次拿咸菜给我吃的那个破坛子,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有黄的,有绿的。她把这各种各样的菜理好了,放进一个箩筐里。一边整着,一边哄孩子:“乖妞子,咱不要,这是妈要拿去卖的,等妈卖了菜。赚了钱,给你买个大烧饼……”
妞儿不如大人经折磨,比她妈瘦得还厉害,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两个大眼轱辘轱辘地瞪着那一堆堆的咸菜,馋得不住地咂嘴巴。她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指头蘸点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看了这情景,我直觉得鼻子尖一酸一酸的,我再也憋不住了,就敲了门进去。一进门我就说:“阿嫂,别屈了孩子!”
她长抽了一口气说:“老程啊,你寻思我当真是要卖?这年头盐比金子还贵!这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困难。”
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地说:“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
忽然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一个人跑到门口,轻轻地敲着门,急乎乎地说:“阿嫂,快,快开门!”拉开门,她气喘吁吁地说:“有人走漏了消息!说山上来了人,白鬼来搜人了,快想办法吧!我再通知别人去。”说罢,悄悄地走了。
我一听有情况,忙说:“我走!”
黄新一把拉住我说:“人家来搜人,还不围个风雨不透?你往哪走?快想法隐蔽起来!”
这情况我也估计到了,可是为了怕连累了她,我还想甩开她往外走。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斩钉截铁地说:“按地下工作的纪律,在这里你得听我管!为了党,你得活着!”她指了指阁楼说:“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一切有我应付!”
这时,街上乱成了一团,吆喝声、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我上了阁楼,看见她把菜筐子用草盖了盖,很快地抱起孩子亲了亲,把孩子放在地铺上,又霍地转过身来,朝着我说:“程同志,万一我有个什么好歹,以后再联络你找胡敏英同志。你记着,她住西头从北数第四个窝棚,门前有一棵小榕树……”她指了指那筐咸菜,又说:“你可要想着把这些菜带上山去,这是我们缴的党费!”
停了一会儿,她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又说话了,只是声音又变得那么和善了:“孩子,要是你能带,也托你带上山去。”话又停了,大概她的心绪激动得很厉害,“还有,上次托你缴的钱,和我的党证,也一起带去,有一块钱买盐用了。我把它放在砂罐里,你千万记着带走!”
话刚完,白鬼子已经赶到门口了。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我从板缝里看她,她还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和善,那么安详。
白匪敲门了。她慢慢地走过去,开了门。四五个白鬼闯进来,劈胸揪住了她问:“山上来的人在哪?”
她摇摇头:“不知道!”
白鬼们在屋里到处翻了一阵,眼看着泄气了,忽然一个家伙儿发现了那一箩筐咸菜,一脚把箩筐踢翻,咸菜全撒了。白鬼用刺刀拨着咸菜,似乎看出了什么,问:“这咸菜是哪来的!”那家伙儿打量了一下屋子,命令其他白鬼说:“给我翻!”
就这么间房子,要翻还不翻到阁楼上来?这时,只听得她大声地说:“知道了还问什么!”她猛地一挣跑到了门口,直着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
两个白匪跑出去,一阵脚步声往西去了,剩下的两个白匪扭住她就往外走。
眼看她被抓走了,我能眼看着让别人替我去牺牲?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这是我听到她最后的一句话。但是这句话也只有我明白,“听妈妈的话”,妈妈,就是党啊!
当天晚上,村里平静了以后,我把孩子哄得不哭了。我收拾了咸菜,从砂罐里菜窝窝底下找到了黄新同志的党证和那一块银洋,然后,把孩子也放到一个箩筐里,一头是菜一头是孩子,挑着上山了。
见了魏政委。他把孩子揽到怀里,听我汇报。他详细地研究了八角坳的情况以后,按照往常做的那样,在登记党费的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上:
黄新同志1934年11月21日缴到党费……
他写不下去了。他停住了笔。在他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不常见的严肃的神情。他久久地抚摸着孩子的头,看着面前的党证和咸菜。在黄新的名字下面,他再也没有写出党费的数目。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端写“我”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既体现了我的革命工作警觉,又为黄新特殊党费的出现设置了特殊场景。
B.白匪搜人,“我”急着要走,黄新严肃果断地让“我”躲到阁楼,说明她有着比我更为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
C.“听妈妈的话”一语双关,表面上是嘱咐自己的孩子听自己的话,暗指要“我”听党的话,不要感情用事。
D.结尾处魏政委再也没有写出党费的数目,是因为他意识到黄新爱党之心和献身精神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咸菜”为线索,从黄新整理咸菜,托付缴党费,到最后“我”将咸菜交给魏政委,情节结构脉络非常清晰。
B.“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黄新在敌人赶到门口时沉着镇静的心理,为下文从容应对作了铺垫。
C.“我”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又是故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小说采用全知视角的叙述形式,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D.文章从一个农村女党员特有的身份出发,调动生活细节和突发危机,表现她对革命的坚定信念,选材构思不落俗套。
8.小说不惜笔墨叙写与黄新的孩子有关的情节,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
9.“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小说用细节刻画黄新人物形象时三次写到眼睛的动作,请简要分析其心理状态。(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B.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C.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D.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是爵位之首。春秋战国时期封爵制度有公、侯、伯、子、男五等。齐桓公,名小白,他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成春秋五霸之首。
B.贾指做买卖。运货贩卖的叫“贾”,囤积营利的叫“商”,所以有“行贾坐商”的说法。后来“商”和“贾”并用,泛指做生意的人。
C.反坫,指诸侯堂上两楹间设置的土台子,供放置酒器之用。周代各国诸侯宴会时,互相敬酒,献酬完毕,把空酒杯放还到土台子上。
D.缧绁指捆绑犯人的绳索,缧是大绳,绁是小绳。《报任安书》“何至自沉缧绁之辱哉?”一句中的“缧绁”与此处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叔心胸宽广,慧眼识珠。鲍叔和管仲交往,经常吃亏而不在意。管仲曾帮鲍叔谋划,却使自己更贫困,但鲍叔不认为他愚笨。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并甘居其下。
B.管仲治国有才,善理政事。管仲担任齐国国相时,对内着重发展经济;对外善于转祸为福,曾劝齐桓公不要违背曹沫之约,应借此树立信义,使各诸侯都来归附。
C.晏子识才爱才,礼贤下士。晏子知晓越石父是贤才,及时将其赎救。后来越石父认为晏子没有以礼相待,想与之绝交,晏子知道后立即改正,将其待为贵宾。
D.晏子生活节俭,以身作则。晏子辅佐三公,任宰相时吃饭没有两种肉食,侍妾不穿丝织品做的衣服,受到齐人尊重。而管仲富可比国君,甚至有越“礼”之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2)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
14.鲍叔和晏子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司马迁把管仲、晏子合传而写,表达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筹笔驿①
罗隐②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③,两朝冠剑恨谯周④。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注]①筹笔驿: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师伐魏,曾驻此地筹划军事,书写公文,因而得名。②罗隐,唐代诗人,应进士试屡试不中,史称“十上不第”。③孺子,指蜀国后主刘禅。④谯周:蜀国大臣,力主投降魏国,蜀亡后受到魏国封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称颂诸葛亮鞠躬尽瘁,离开南阳一心辅佐刘备,为蜀国大业用尽良谋。
B.颔联总结了诸葛亮壮志未酬的原因,并提出一个普遍真理,即时势造英雄。
C.颈联运用对比手法,千里山河葬送之“轻”与两朝文武之“恨”形成反差。
D.本诗咏史怀古,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自然流畅,不着痕迹。
16.诗的尾联写岩下流水,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千里马作比来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3)杜甫在《春望》中采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家国破碎后内心痛苦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所谓“文趣”,就是文人画必须体现文气。文人画是文学与绘画相结合的一门艺术,需要文学与绘画的双重技能。翻阅中国画史,哪个文人画大家不是既能诗又能文的,他们穷其一生都在进行功力积累,都在锤炼自己的诗书画文,像沈周、唐伯虎、董其昌等等, 。中国文人几乎都遵循这样一个发展规律——从娱己到娱人,绝大多数文人画家并不靠卖画为生,工作闲暇之时,握笔铺纸,画上几笔,抒之以情,寄之以理,真是自乐至极。画多了,画精了,再加上文人画本质上是以文学立意画面,含着智慧与诗意,自然喜欢的人越来越多。
智者和有志者,娱己的过程其实是不断寻求突破创新,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决定艺术者,首当才情与性情,以后天的性情挥洒先天的才情,技术远在其次。多少人____于技术的磨练,终于工匠的精微,却无神性的灵光,难称大家。
水墨对宣纸的细微 ,不正是文人画家心绪一点一滴的渗透吗?这也像写一篇散文,或填一阕诗词,需要创作者____的知识积累,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意思吧。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比比皆是 孜孜矻矻 陶染 长年累月
B.举不胜举 孜孜矻矻 浸染 长年累月
C.比比皆是 精益求精 陶染 年深日久
D.举不胜举 精益求精 浸染 年深日久
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卖布——卖布嘞,卖布——卖布嘞!”我记得这开头的一句他唱得很有声势。
B.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
C.我们现是终于到达了北上抗日的根据地——陕北的吴起镇,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
D.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里面也没有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的地方。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智者和有志者,娱己的过程其实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不断寻求突破创新的过程。
B.对于智者和有志者,娱己的过程其实是不断寻求突破创新,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
C.智者和有志者,娱己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不断寻求突破创新,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过程。
D.对于智者和有志者,娱己的过程其实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不断寻求突破创新的过程。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在海洋生态环境中,水母是食物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但是,它为捕食者提供的营养成分似乎有点不一样。水母近乎全身透明,身体97%的体积由水组成,它们的体内不含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等为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的关键物质。但让科学家感到惊奇的是, ① 。例如,海月水母会被包括一些鱼类、海龟、海鸟甚至是同类捕食。这些生物难道只是想单纯地补充水分吗?研究发现,海月水母体内有着宝贵的稀有脂肪酸。利用这些不饱和脂肪酸,捕食者能实现一些重要的生理活动。这一现象的背后,揭示了 ② 。以人类的饮食为例,除了3种主要的供能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之外,我们还需要③ 。大量的研究显示,不摄入或少摄入一些营养物质,会导致人出现各种生理异常。而这一现象或许也存在于海洋生物链中。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7月1日,沪苏通铁路正式通车运行。作为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的重点工程,沪苏通铁路与青盐铁路、盐通铁路构成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速铁路通道,对于完善江苏省铁路网络结构、提升跨江融合发展能力、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位于长江南岸的张家港、常熟、太仓,均告别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并一步迈入“高铁时代”。特别是稳居全国百强县前三名的张家港,将更加紧密地融入上海“半小时经济圈”。位于长江北岸的南通,也迎来新机遇。
四、写作 (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为“文化反哺”。在高速发展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一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网络消费、饮食习惯、娱乐消遣、公共卫生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有长辈对此不以为然:年轻一代涉世尚浅,对年长一代的影响有限;也有长辈对此表示担忧:时代瞬息万变,年轻一代容易变得自大从而迷失自我。
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你该如何回应长辈的质疑或担忧?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1.【命题立意】考查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A项,材料1 第一自然段提到“后人就总称魏晋南北朝以来“残丛小语”式的故事集为“笔记小说”,而把其他一切用散文所写零星琐碎的随笔、杂录统名之为“笔记”。第三自然段作者介绍了“笔记”的三种类型,而第四段第一句话“这里的第一类,即所谓“笔记小说”。由此可见,文中关于“笔记”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以A是正确的。
B项,材料1 第四段在介绍完“笔记”的三种类型后说到:但这样分作三大类,仍难周密。因为笔记一体,本来以“杂”见称,一书之中,往往兼有各类。此外,第二段介绍“笔记”的特点时也说到:笔记的特点,以内容论,主要在于“杂”:以形式论,主要在于“散”。可见选项中“各个类型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错误。
C项,材料2 “笔记小说在中国不断得到承继与发展,虽代有沿革,而其基本面貌与体制没有太大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共同的。”选项中“没有发生过变化”错误。
D项,材料2 “士人逞才炫学,对世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多采用笔记小说的形式。”可见笔记小说是士人逞才炫学表达观点的一种途径方式,而非逞才炫学表达观点的产物,所以选项中笔记小说“作为士大夫逞才炫学,表达观点的产物”错误。材料2“说它雅,是因为它多为士大夫所作,渗透着他们的欣赏趣味,掺杂着他们的闲情逸致”,可见笔记小说只是渗透掺杂着士大夫的审美情趣,选项中“笔记小说风雅别致,充分体现……”中“充分体现”一词程度过高,错误。
2.【命题立意】考查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A项,材料1“由于南北朝时崇尚骈俪之文,一般人称注重辞藻、讲求声韵、对偶的文章为“文”,称信笔记录的散行文字为“笔”。笔记的特点,以内容论,主要在于“杂”:不拘类别,有闻即录:以形式论,主要在于“散”:长长短短,记叙随宜。”所以A项表述是正确的。
B项,材料1 第四段“其实古代的历史与小说,有时亦难分界限。像《世说新语》所写的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真人,而所记的事,则大出于传说。”可见历史与虚构结合是“笔记”的特点而不是缺点,“无法成为研究历史的依据”也于文中无据。
C项,材料2“大部分作品是由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加工而来,故显得口语化色彩很浓,平易而亲切,所谓“文不甚深,事复有趣”,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所以C的表述是正确的。
D项,材料2“在短小的篇幅中富有厚实的内涵。在艺术表现上,有明显的散文化和诗化色彩,作者行文走笔充满调侃的意味,艺术韵味似淡而实浓;在作品中,作者还着意于对民俗民情的细致描绘,并以似不经意的简略勾划,写出人物的民族性格等。”所以D的表述是正确的。
3.【命题立意】考查对文中内容的分析及运用能力。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A项材料1 第一段“文”和“笔”的主要区别在于“注重辞藻、声韵、对偶”“有韵和无韵”,也就是说,笔记可以不注重辞藻、声韵、对偶,却不能反推出“注重遣词造句就不是笔记”这一结论。所以,“注重遣词造句”不能作为判断《水经注》不是笔记的直接依据。
B项“不叙述人物事件的全貌,而是摄取一二关节,作速写式的刻划”属于“笔记小说”的特点,不能作为判断《水经注》不是笔记的直接依据。
C项“大部分作品是由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加工而来,故显得口语化色彩很浓,平易而亲切”属于“笔记小说”的特点,不能作为判断《水经注》不是笔记的直接依据。
D项材料1 第二自然段“凡是较为专门的著作,如人物传记、专谈一时一类事实的书、专述地理古迹和记行的书以及家训、语录之类的札记,都不在笔记之列。”《水经注》属于较为专门的著作,专门记录郦道元对水文地理的考查结果,所以不属于笔记。
A项材料1 第一段“文”和“笔”的主要区别在于“注重辞藻、声韵、对偶”“有韵和无韵”,不能得出“注重遣词造句就不是笔记”这一结论。
B项“不叙述人物事件的全貌,而是撷取一二关节,作速写式的刻划”属于“笔记小说”的特点。
C项“大部分作品是由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加工而来,故显得口语化色彩很浓,平易而亲切”属于“笔记小说”的特点。
D项材料1 第二自然段“凡是较为专门的著作,如人物传记、专谈一时一类事实的书、专述地理古迹和记行的书以及家训、语录之类的札记,都不在笔记之列。”
4.【命题立意】考查对文章概念的理解,内容分析综合的能力。
【参考答案】
①形式短小简洁。②截取陈元方幼时与来客对话的场景,做速写式刻画,生动再现事件经过和人物风貌。③用冷静写实的方法叙写陈元方的故事,表达对“信”与“礼”的看法(作者对元方的褒扬,告诫人们要诚实守信,以礼待人)。④语言口语化,平易通俗。(每点1分)
【答案解析】
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中“笔记小说”特点的归纳和理解能力。解题时首先需要根据文章内容确定《世说新语》属于“笔记小说”,然后归纳出“笔记小说”的四个特点,理解后适当结合文本表述即可。
5.【命题立意】考查对文章内容、结构思路分析综合的能力。
【参考答案】
材料1 介绍了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品(1分),笔记小说中虚构与历史难分界限(2分)。
材料2 介绍了笔记小说的主要特点(1分),以及新笔记小说对旧笔记小说的继承和发展(2分)。
【答案解析】
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两则材料写作内容和结构思路的分析概括能力。材料1 首先写了“笔记”及其特点,然后逐一介绍“笔记”的三大类型,最后结合“笔记”“杂”的特点客观分析了三大类型之间相互交错,没有明确分界.材料2 首先介绍了“笔记小说”的四个特点,然后分析了新笔记小说对旧笔记小说的继承和变革。解题的难点在于必须先对材料1 的内容进行分析,筛选出与“笔记小说”相关的内容,然后才能进行结构思路的梳理和概括。
6.【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A项是对小说情节开端部分的作用的分析,既有表现人物的作用,又有情节展开层面的作用,表述准确。B项“她有着比我更为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表述错误,原文中“我”只是怕连累了黄新。C项是对小说语言的内涵分析,“听妈妈的话”在特殊的场景出现,既是说给孩子听,也是对“我”的警示。D项是对结尾情节留白处的分析,回应了小说标题,又升华了小说主题。
7.【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项从小说情节线索设题,“咸菜”与标题的“党费”相关,情节围绕此来展开也就顺理成章。B项是对小说细节描写的分析,题干选择了一处富有意味的细节,既展现人物又与情节密切关联,表述准确。C项中小说“我”的叙述视角,属于有限视角,题干表述错误。D项是对小说艺术特色的整体评价,小说以生活细节为主,又设置了突发危机,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题干表述准确。
8.【命题立意】本题从次要人物的作用入手,重点考查考生对小说人物塑造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参考答案】①孩子沾盐水、抓腌豆角,表现了在敌人封锁以后,农村群众生活的困苦;②黄新为了缴党费,不给孩子吃咸菜,通过对比映衬,侧面表现了黄新对党的忠诚;③孩子在小说中有象征意义,让“我”将孩子带上山,意味着党和红军后继有人。(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答案解析】黄新的孩子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小说不惜笔墨地叙写与其相关的情节,足见其在小说中的作用地位。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一般需要理解其作为小说人物的独特形象特征,对小说主要人物能够起到怎样的烘托或对比作用,对小说情节能够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对小说主题能够起到怎样的明示或暗示作用。黄新的孩子参与的情节,主要有开端处的吃咸菜、发展高潮处的母女情深以及结尾处的“我”带孩子上山,展现的是条件的艰辛、母亲的精神和革命的传承。
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掌握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综合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参考答案】①孩子吃腌豆角,她“瞅”着,表现她心疼孩子但又无私的心理;②“我”进门,她“望”的动作,表现她无奈但又随即坚定信念的心理;③最后她两眼直“盯”着孩子,表现她对孩子的深情但又坚决赴死的信念。(6分,每点2分)
【答案解析】《党费》一文,从艺术特征上看,最突出的是刻画人物时多处使用的细节描写。本题从眼睛的动作入手,分析鉴赏文中三处眼睛的动作所展现的心理状态,是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的体现。三次写到眼睛的动作,也是小说中主要人物黄新的性格发展过程。从“瞅”、“望”到“盯”,不同情节中的细节刻画展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管仲既用,任政于齐”意思是“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掌政事”排除B、C。“九”作为虚指数字,意为多次,“合”作为动词,意为会盟;“诸侯”作“合”的宾语,意思是“会盟诸侯”,故选D。句子意思:管仲在齐国执掌政事,齐桓公凭借管仲而称霸,多次会盟诸侯,使天下全都复归于正,这都是管仲的谋略。
11.【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文化意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应该是运货贩卖的叫“商”,囤积营利的叫“贾”,有“行商坐贾”的说法。《琵琶行》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粱买茶去”诗句。)
12.【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分析综合的考查,重点在于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原文“吾尝为鲍叔牙谋事而(使鲍叔牙)更穷困”,文意是管仲使鲍叔牙更加穷困,不是使管仲自己更贫困。
1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参考答案】
(1)管仲在齐国执掌政事任宰相后,凭借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位置,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国家富有、兵力强盛,(办事)能与百姓同好恶。(“既”“区区”“俗”各1分,大意1分。)
(2)晏子外出,在路途中遇到他,就解下车子左边的马把他赎出,用车载回来.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进内室。(“涂”“弗谢”“闺”各1分,大意1分。)
【答案解析】
(1)“既”:……之后,已经。如“既见复关”(《氓》,“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区区”:形容小。如“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注意,“区区”在教材中也出现多种意思,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谦言私爱(《陈情表》)。“何乃太区区”,区区:指见识短浅。“感君区区怀”,区区:诚挚(《孔雀东南飞》)。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富国强兵”现在也可用作成语,所以“富”和“强”的使动用法就不做要求了.“俗”:这里指百姓。可结合后文“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推断得出。
(2)“涂”,通“途”,如“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另,“遭之涂”是省略介词的状语后置句。“谢”:告辞。如“张良入谢”(《鸿门宴》)。“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信陵君窃符救赵》)。“闺”:内室。如“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项脊轩志》)。“闺中只独看”(《月夜》)。
1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参考答案】第一问:知人善用。第二问:表达了他对知己的渴望之情。(或:对举贤荐能美德的赞扬之情。或:抒发自己不遇知己,受腐刑之辱的忧愤之情。)(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答案解析】《管晏列传》是《史记》中的经典篇目,亦收录在《古文观止》中。本文着重叙述管仲受知于鲍叔牙,及晏婴的礼贤下士,二人的政治成就反而略写。虽管仲晏婴相距百年,但司马迁抓住“知己”主题予以合传,前后贯通。作者遭李陵之祸,平生交游故旧不为一言,因此特写管鲍之交,写晏婴赎越石父,字里行间凝集着个人身世的无限感慨,寄托忧愤之情,而这也正体现《史记》“无韵之《离骚》”的特点。
【参考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有才干。菅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禁。鲍叔于是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在齐国执掌政事,齐桓公凭借管仲而称霸,多次会盟诸侯,使天下全都复归于正,这都是管仲的谋略。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合伙做买卖,分利润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鲍叔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生活贫困。我曾经替鲍叔谋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都被君主免职,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禁起来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却会因为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甘愿身居管仲之下。管仲在齐国执掌政事任宰相后,凭借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位置,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国家富有、兵力强盛,(办事)能与百姓同好恶。百姓想要得到的,就顺着提供给他们;百姓反对的,就顺应废除。管仲处理政务,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齐鲁在柯地会盟时,齐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劝齐桓公顺应形势树立信义,诸侯们因此归服齐国。管仲的财富可以跟国君相比,拥有三处庭院,设置反坫的土台(管仲不是诸侯,但家中有诸侯才有的设备),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令,常比其它诸侯国强大。此后一百余年,齐国又出了一位晏子。晏子辅佐过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由于生活节俭,尽心办事,受到齐国人们的尊重。他做了齐国宰相以后,吃饭没有两种肉食,侍妾不穿丝织品做的衣服。越石父是个贤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途中遇到他,就解下车子左边的马把他赎出,用车载回家。晏子没有向越石父打招呼(告辞),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大吃一惊,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说:“我即使说不上善良宽厚,也总算把您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断绝交情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知己面前应受到尊重。当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先生既然了解我,把我赎救出来,这就是我的知己;知己却不以礼相待,还不如在囚禁之中。”晏子于是就请他进厅堂,待为贵宾。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时归纳内容要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颈联的意思是说:蜀国的千里山河葬送在昏庸的后主刘禅手中,刘禅为人民所轻视,而力主投降的蜀国大臣谯周,在蜀国亡国后受到魏国封赏,为蜀国两朝文武大臣所不齿。本联运用对比手法,将刘禅、谯周之辈与诸葛亮形成对比,衬托出诸葛亮为国尽忠的精神,而非本联前后对比。
1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参考答案】①以景结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1分)。②将岩下流水拟人化(1分),意思是说一切成为历史,只剩山岩下多情的流水,年年从筹笔驿附近流过,仿佛还蕴藏着深情 (2分)。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尊敬怀念、感叹惋惜(1分),以及自身的抑郁不得志之情 (1分)。
【诗歌赏析】
此诗首联就联系诸葛亮,再联系筹笔驿作出高度的总括:“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他抛弃了在南阳的隐居生活,为主公刘备分忧,出来辅佐刘备建功立业。北征东讨的运筹帷幄,他的计谋都是好的。这里主要是北征,筹笔驿是为伐魏运筹,是北征;东征是陪衬,不实指打东吴。刘备去打东吴,诸葛亮是反对的,他没有东讨。这里实际上是“南征北伐”,不说“南征北伐”而说“北征东讨”,因为上句已用了“南”字,为避开重复,所以这样说。
颔联“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时来句当战赤壁之战,当时孙权、刘备两家的兵力,联合起来也不能与曹操大军相比。只是倚靠了长江之险,曹操北方的军队不习水战。又靠了东风,好用火攻来烧毁曹军的战船取胜,这是利用天时地理来获胜,所以说“天地皆同力”。时运不济,像李商隐诗里说的:“关张无命欲何如?”关羽、张飞都早死了,不能帮助诸葛亮北伐,英雄也不由自主。
颈联“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诸葛亮死后,魏将邓艾率军攻蜀,谯周劝后主投降。后主听了他的话投降了。蜀国千里山河,孺子阿斗轻轻地断送了。在刘备和后主两朝的文臣武将,主要是指诸葛亮,他既管政事,又管军事,是两朝冠剑。他如有知,一定是恨谯周的。
尾联归结到筹笔驿:“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在驿亭的岩下水,还在傍驿流着,好像在怀念诸葛亮。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默写古代诗文中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参考答案】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8.【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和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举不胜举: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此处语意侧重数量多,应选择“举不胜举”。孜孜矻矻:勤勉不懈的样子。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表示要求极高。此处语意与技术磨炼相关,应选择“孜孜矻矻”。浸染:逐渐沾染或感染,或指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或被污染。陶染:熏陶感染。此处语境为水墨对宣纸的沾染,应选择“浸染”。长年累月: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年深日久:指时间久远,也说年深月久、年深岁久。此处语意侧重创作者积累的过程,“长年累月”更能体现。
19.【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破折号在具体语境中所起作用的辨析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文中破折号的作用为解释说明,是对发展规律的具体阐述。A项破折号标示为声音的延长,B项破折号为话题的转折,D项破折号是对前文的补充说明。
20.【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判断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智者和有志者”前缺少介词导致成分残缺,“娱己的过程”缺少对应搭配的宾语中心语,“不断寻求突破创新”提前导致语序不当。
21.【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参考答案】①水母会被大量生物捕食;②生物需要饮食营养均衡的道理;③摄入多种营养成分
【答案解析】第①处,承接“但让科学家感到惊奇的是”,要求写出惊奇的具体发现,内容可根据后文“例如”的内容进行归纳。第②处要求写出“揭示了”的具体内容,而后文“人类的饮食”是例子,可以推断此处是泛指“生物的饮食”,另一个关键词与营养均衡有关。第③处,承接“我们还需要”,要求写出除摄入主要供能物质之外的内容,而与供能物质对应的概念应为“营养物质”。
22.【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阅读新闻报道时提取关键信息并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参考答案】7月1日,沪苏通铁路正式通车运行,完善了江苏省铁路网络结构,提升跨江融合发展能力,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时间、主体事件各1分,三层意义各1分。)
【答案解析】新闻报道的关键信息应包含时间、主体、主要事件、新闻价值意义等。本题题干材料的主体信息为“沪苏通铁路于7月1日正式通车运行”,报道重点落在主体事件的价值意义层面:完善江苏铁路网络结构、提升跨江融合发展能力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四、写作
2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参考立意】本题改编自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截取了部分原题文字,设置了更为具体的表达情境。主题层面,与青年如何树立主体意识、如何应对时代的纷繁变幻有关;表达层面,设置了与长辈进行对话回应的具体任务。
作文材料由“文化反哺”的概念引入,继而阐述年轻一代在时代变化的方方面面对年长一代的影响。这既是写作的背景,也是对考生写作思维的提示和引领。材料列举的网络消费等方面,实际上是给考生提供联想的空间。网络消费方面,如年轻一代教长辈网络购物和支付;饮食习惯方面,如年轻一代劝长辈戒酒;娱乐消遣方面,如年轻一代带长辈旅游休闲;公共卫生方面,如年轻一代在疫情期间提醒长辈戴口罩、反对串门等。也有人将此称为“后喻时代”,传统的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年轻一代在时代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对长辈的影响中得以彰显,事实证明,年轻一代完全可以在迅疾变化的时代潮流中展现自己的影响力。
本题写作的主体任务为“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你该如何回应长辈的质疑或担忧”。也就是说,考生可以任意选择长辈的质疑或担忧进行回应写作。无论选择哪个,都不要忽略了材料中的背景是“文化反哺”。长辈质疑的出发点是年轻一代有限的经历,结论是影响有限。考生选择回应时,要抓住长辈质疑的这两个层面来展开,通过“文化反哺”树立青年人的主体意识。长辈担忧的出发点是时代变化之快,结论是年轻一代容易自大迷失。考生选择回应时,也要抓住长辈担忧的这两个层面来展开,通过“文化反哺”展现年轻一代的自我把控能力。如以下立意参考:
回应长辈的质疑:虽青春年少,但风华正茂,当能激扬时代之浪。
少年智则国智,年轻一代当用少年之智去进行文化反哺。
经历有限,但要树立主体意识,也需要长辈的引领。
……
回应长辈的担忧:擦亮时代中的慧眼,把握个人的方向,更好地进行文化反哺。
清醒地紧跟时代步伐,不因反哺能力更强而迷失自我。
时代迅疾变化,文化反哺的同时也要长辈的引领。
……
另外,“回应长辈的质疑或担忧”的情境设定要求考生写作要有清晰而明确的写作主体和写作对象。写作主体是“年轻一代的代表”,要求考生表达时要有时代青年的主要特征;写作对象是“长辈”,则要求考生表达时要注意准确得体,行文中要格外注意措辞、语气的把握与拿捏。
1.《【晏子赎越石父作文高中】广东省佛山市2021届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分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晏子赎越石父作文高中】广东省佛山市2021届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分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75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