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课程论的名言】闪光教育智慧:周元清教育格言

编辑:教育部前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名誉会长朱元清同志一直致力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管理实践和研究。他曾热心参与我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大改革大发展”,热切关注着我国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大提高”。他从民事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刻思考,提出了非常深刻的见解。其中很多思想已经脍炙人口的格言在高等教育界是众所周知的。

在我们全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时期,不仅需要积极吸收新鲜思想进行大规模创新,还需要总结前人的经验进行纠正和继承。基于这种思维,当我们仔细回忆我国高等教育近30年的发展过程时,元清同志的经典名言闪现。通过解读他的这些论述,不仅可以加深我国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对构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经元清同志同意,仔细筛选,笔者仔细提炼了他比较多、影响力较大的几个重要词句,并根据对自己教育生活的总结,按情感、情绪、情感、缘分四部分进行粗略分类,供现在广大读者参考。

素质教育情绪

素质教育思想是完全植根于我国教育实践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元清同志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推动力,始终对其情感独特地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1.什么是质量?多年来,我一直感觉到,光靠知识是不够能力的,或者说,在我们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东西可以更好地发挥知识和能力。这就是素质。知识、能力、素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三个要素。

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概念,具有深刻的意义。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工作素质、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工作素质是才干,身心素质是本钱。

3.素质教育早期思想的源泉是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也是我们改革的根本目的。

4.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文化。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文化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精髓和灵魂。

5.素质教育涉及“教育人”这一根本,包括大学的根本目标、根本任务——如何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

6.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提倡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切磋时弊、顺应潮流、包含根本”的重要措施。

7.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和分类。通识教育不足以反映我国文化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和实质。

8.大学教育不能笼统地提及素质教育。根据高等教育法,大学教育是分科类进行的专业教育。大学不是从一种教育转向另一种教育的问题,而是要加强素质教育,集中精力进行素质教育。

9.优质教育不等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关于办学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是对教育方针的深刻理解,是综合考虑德智、智、体、美的思想。

10.“三股”的提案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引入高等教育“三股”。也就是说,重视“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个性发展”。

11.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要深入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个提高”。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全体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

12.为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进一步深化高校素质教育,做到“三结合”。也就是说,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也就是说,高中的文化素质教育要从原来的“三股”“三高”进一步走向“三结合”。

13.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深入进行,提高大学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养成为关键,成为瓶颈。

14.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不能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而应着眼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为根本任务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15.作为先进教育理念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16.21世纪的高等教育要强化“素质”意识。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是反映中国特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教育思想,是反映我国教育方针的教育思想。

17.素质教育是教育文化的根本途径。文化教育要努力提高两种自觉:大学文化自觉和素质教育自觉。

18.加强素质教育,必须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大学要创造文明,创造文化,实践文明,实践文化,继承文明,继承文化,发挥文化优势,提高品位,同时更好地发挥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引领功能。

19.文化素质教育要着力于“素质”“思想”。首先要对“素质”这个词下功夫。知识不等于素质。素质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素质是知识内化的人格。另外,还要为“思想”一词下功夫。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不是单纯的教育模式,提倡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上的一大突破。

20.文化素质教育应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刻不容缓。

21.高水平教师队伍的表现是方方面面的,但师德是灵魂。我们实行的是素质教育。教师不仅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还要学会教育人。

22.教师教育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在教育振兴事业中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

23.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深入进行,提高大学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养成为关键,成为瓶颈。

24.要上传

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要重视文化建没,加强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它也指明了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25.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在中国是一个顽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6.高考改革要以三个“有助于”为指导思想:一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二要有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的倾向。三要有助于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27.高考改革要以改革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只有在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才能找到改革的动力,取得改革的共识。

28.高考的内容改革是主要的,是难点、重点,其中一个指导思想是取消中学的文理分班。如果高考改革成功,就为我们实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29.高考内容的改革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考试内容改革可用三句话来概括: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

30.高考内容的改革必将促进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社会上有些人把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责任推到高考身上,是不公平的。高考有利有弊,要兴利除弊。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教育部这次确定的这个改革方案是比较好的方案,是多年经验的总结,侧重了能力、素质的考查,有重大进步。

教学改革情结

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远清同志曾是我国高教界中大力呼喊教学核心和质量第一的重要旗手,他的许多思想至今仍发人深省。

(一)改革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

3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也应当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当然,改革的内容各个时期会有所侧重、有所不同,但不改革则是没有出路的。

32.高等教育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改革。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提高教育质量上。如果说一个改革不是促进发展,那很难说这个改革是成功的。

33.“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是先导,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这就像音乐的三个乐章,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协奏曲。

34.关键是可以变的,体制改革是近一时期的关键,过几年也许就不是关键了,但目前必须解决这个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永远不变。改革要要一手抓“关键”,一手抓“核心”。

35.高等教育要主动走进社会,在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上都要进行改革。开放也是一种改革。

36.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中要加强“改革意识”。对高等教育来说,改革是永恒的,不改革就会停滞,甚至倒退。

37.办出特色,形成中国特色,走出中国的路子,这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38.从改革、做大到改革、做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39.要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制。高等教育体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枢纽的地位。高教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理顺国家、社会、学校的关系。

40.高等学校收费“理论上站得住,实践上有可能”。

41.合并改革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中带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改革,并且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

42.近几年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是推动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要有一个规划;依靠中央部委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是搞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决条件;精心操作,在改革过程中做好思想工作。

43.高考改革要有助于高等教育选拔人才,要有助于中学培养学生,要有助于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44.高考改革不要为改革而改革,改革过程中要不断明确为什么要改,究竟怎么改。高考改革事关人才培养的大局,它牵扯到整个中学人才的培养。“指挥棒”的作用是很大的。我们用好“指挥棒”,有利于中小学教学,就是对中小学教育很大的贡献。

45.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导。教育思想和观念决定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着大学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46.任何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把确立一个合乎教育规律、反映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放在重要位置,这样改革才不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47.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许多重大改革,之所以能顺利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思想有了突破性的转变。

48.在任何情况下,思想的转变是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办学思想是办学的方向,方向一错,全盘皆错。同时,思想的转变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思想认识也要不断的深化,不断的发展。在思想转变中,领导思想的转变是关键。

49.在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最重要的改革。

50.教育思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灵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教育思想是灵魂。过去我们讲是个先导,今天讲是灵魂。

5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下大力气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可能是抓到了教学改革的“牛鼻子”。

52.在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时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研究本门课程与人才素质培养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的关系。

53.精品课程教材建设、建立我国优秀教材体系是21世纪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大举措。

54.教学改革我认为最主要是两个改革,一个是管理制度的改革,一个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或者叫管理的改革和业务的改革。要处理好管理制度的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关系。

55.教学方法改革应该成为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56.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将是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57.提高质量关键在于改革,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

58.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提高质量有很多事情要做,当前有三件事至关重要:一是重新认识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二是建设一支高水平、能奉献的师资队伍;三是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

59.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关键中的关键、根本中的根本、大事中的大事;教师队伍建设,可能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教学发展中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

60.在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我认为关键在于加强理论创新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水平的重中之重。

(二)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主旋律,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永恒主题

61.教学工作的内容是搞好建设、改革、管理。即扎扎实实地搞好教学的基本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学改革,严格规范地实施管理。

62.教学基本建设我想归纳出五个。第一是专业建设,专业要越办越宽。第二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包括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材建设。第三是基地建设。第四是学风的建设。第五个是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

63.做好教学工作处理好三个关系,防止两种倾向。即处理好“建”与“改”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和“严”与“活”的关系;防止急于求成和搞花架子。

64.教学工作千头万绪,从当前的情况看,最重要的要一手抓教学管理,一手抓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的深化改革。

65.当时高教教学工作面临的形势为“四个投入不足”。一是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二是领导精力投入不足。三是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四是学生对学习投入不足。……怎么办?我想应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两个方面加强管理。

66.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了教学方面的六个问题:一是专业设置过窄。二是教学内容偏旧。三是外语水平偏低。四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五是教学方法偏死。六是人文教育过弱。

67.教学在升温,必须再升温,高校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危机感。

68.本科教育始终是学校的基础,本科教育的质量是衡量这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志。忽视本科阶段的教育是危险的。

69.教务处是“天下第一大处”,教务处长也是学校的一个门面。教务处工作的灵魂是什么,可以说质量就是教务处的灵魂,或者说提高质量是教务处的灵魂。

70.质量要提高,质量意识要升温,质量意识要再升温。

71.提高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72.新世纪要把教育质量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21世纪是更加重视质量的世纪,21世纪的高等教育也是更加重视质量的高等教育。

73.大众化之后不能否定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应该说是培养人才的模式多样化,但大学的办学质量一定要保证。

74.如果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了,模式又多样化了,就业就会比现在要顺利得多。或者说提高教育质量就是我们就业改革得到比较圆满或者取得比较大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

75.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和学风。教学是生命,学风是灵魂。

76.学风是一门没有列入课表的必修课。树立良好的学风、形成优良的学风传统是立德树人的大事、实事。学风影响着这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整体素质、整体质量。因而,学风就是质量。

77.学风好坏是一个学校的声誉。学风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学风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位,是一个学校的文化品位。

78.学风是学校长期形成的传统,又受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因而,学风建设必须顺乎潮流长期不懈地抓紧抓好。

79.办好大学,需要大楼和其他基础设施,但关键是师资,是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所以采取紧急的特殊措施,补充教师、培养教师,是提高质量的当务之急,更是我国高等教育能够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80.高等学校要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师教育和培训,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必须把高校教师教育的问题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采取有力的措施,使广大高校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8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教师队伍素质最核心的指标。高水平教师队伍的体现是方方面面的,但师德是灵魂。

82.我们不仅要靠行政手段,而且还要依靠评估的办法,来引导高校的发展。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对学校的评价系统是我们政府转变职能,进行宏观控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83.评估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评价的指标体系必须要有很好的导向性,要能反映教学工作的一般规律,符合实际情况。

84.评估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评估应当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是阻碍。评估要有利于大学整体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要达到利用评估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不能为了评估而评估。

85.教学评估要遵循以评促建(促进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以评促改(促进改革)、以评促管(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的原则。

86.评价要“评建结合,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引导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到加强学校内部的建设、改革和管理上;在评价的鉴定性功能和诊断性功能中,更重视评价的诊断性功能作用,不对各学校的评价结果进行排队,而是分别指出各学校的优点和不足,以利于学校今后的改革和建设。

87.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价工作至少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以整体性的评价为主。二是评价方案力求符合教育规律。三是重视学校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88.评价工作也不是用一个硬性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校,而主要是从三方面进行考察:学校自主确定的目标对国家和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学校所实施的教学过程对自己所定的目标要求的符合程度;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对学校自己所定的目标要求的符合程度。

89.应当高度重视评估的过程。评估的好坏关键在于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学工作能不能上一个新台阶。

90.正确指导教学评估:要分层次分类型进行评估;暂时不进行学校之间综合实力排队;逐渐过渡到由民间团体和组织来评估。评估工作完全由民间机构或其他中介机构来承担是要一个过程的,但应当是总的方向。

教育研究情愫

思想是发展的灵魂,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教育。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远清同志坚持认为,我们只有加强对教育的深入研究,充分认识我们的教育实践,才能使教育行稳致远。

(一)关于高等教育属性

91.高等教育的属性更多的是文化属性;大学就是传承文化,实践文化和创新文化的一个机构;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

92.高等教育有其自身规律,任何时候都不应违背教育自身的基本规律,也只有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3.学校的自主办学并不等于学校自由办学,是应该依法办学,依照教育规律办学。

94.“教育产业化”要慎提。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培养人才和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来推动国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忘记了这个目标,只注意“拉动经济”,用招收了多少学生、消费了多少来考虑问题,教育就会走入误区。

95.中国高校如果办不出特色,那中国高校的发展就走入了误区;学校要有特色,不能千篇一律,中国的高等教育要走出自己的路子;高等教育世界上没有共轨。

96.产学研相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97.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一所高校,要靠其一代又一代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并在社会各个方面建功立业、作出贡献,才能不断地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98.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向社会,想社会之所想,急社会之所急;高等学校要适应并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要融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去

99.要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100.高等教育发展要念好四本经 :一个,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第二个,提高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第三个,本专科是基础。最后一个,培养人的三要素:知识、能力、素质。

101.高等学校要办出特色,学校办出特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才能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繁荣;要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不能简单与国际接轨;高等教育发展应该是国际视野、中国道路。

102.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这个提法值得思考。我们大众化之后不能否定精英教育。

103.高等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首先就应该是思想的“引领”作用。

104.“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化的高等教育”。

105.我们的大学要出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大学的发展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理念,这才是一个现代大学成熟的标志。

(二)关于高等教育研究

106.中国现在的大学里数、理、化,文、史、哲,理、工、农、医什么都研究,但就是不研究自己,就是不研究教育;要大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自己要研究自己,要研究教育,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沿着一个比较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107.我们呼吁高等学校要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做出贡献,为形成学校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做出贡献,为培养我国优秀的教育家、教育工作者做出贡献,视自身科学的发展为己任。

108.要加强高等教育学相关博士点、硕士点的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研究人员、硕士生、博士生。只有脚踏实地做大学问,才能出大教育家。

109.造就一批教育家、一大批教育专家,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做强就必须造就和树立一批教育家、教育专家,我们希望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会、群众团体来共同关心当代教育家、教育专家的成长。

110.教育的领导不是一个凭经验的领导,应该是一个科学的领导。一个大学的校长应该是教育家,至少应该高度重视教育科学的发展,否则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校长。不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的校长不是成熟的校长,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

111.还有一种思潮,妨碍我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就是看不起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或者说不愿看,不想看到我们自己的成绩和经验,认为前人做的外国人做的都是好的。……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并指导我们的实践,使之尽快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确实是我国高教界,高教研究界的迫切任务。

112.要加快高等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要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意识,提高依法治教的意识,在重大的决策出台前必须组织队伍调查研究。

113.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不能简单与国际接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得益于开放,高等教育理论体系需要开放旗帜下的自主创新。

114.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念需要三方面人的努力。首先是大学的校长书记,第一线的教师们,……另一支力量是各级教育行政干部,他们是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第三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工作者,包括教育研究人员及这些学科的博士、硕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理念,需要上述三部分人的会师,三部分力量共同努力,密切合作。或者说,上述三部分人密切合作之时,才是教育研究繁荣之日。

115.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要结合高等教育的学科特点来开展。高等教育是涉及多学科的一个领域,……但多学科的研究不是混杂的研究,最终要落脚在高等教育上,要解决高等教育中的真问题。

116.高等教育还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应用性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研究要为国家制定政策措施服务。……要研究高等教育的实践状况,要研究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状况,要把国情结合起来研究。

117.教育有自身的规律,但我们的教育离科学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要深化教育改革,要建设先进的高等教育,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做强,是教育界、教育研究界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加快建设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机构。

118.建设一支高水平甚至在世界很具竞争力的学者、教授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需要我们下最大决心,采取重大措施的事情。高等教育要培育高水平的专家、学者,这是建设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的重任,是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的标志。

119.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是进行大学教师教育的重要方式。高等教育应在教师教育中担负更大的责任。

120.没有先进的教育科学,建设不成先进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要求我们要有先进的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思想和理念。没有先进的、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就不能算是也不可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要站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高度上来认识或重新认识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做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教强国情缘

远清同志是我国最早提出,并始终关注“高等教育强国”研究和建设的教育行动者和思想家,在这方面他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也提出了很多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121.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的有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什么叫高等教育强国,怎么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122.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站到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给高等教育领域提出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把整个战线的思想统一到“做强”上而来,并逐渐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123.用“强”字来统一高教战线的认识、凝聚人心和力量,很有必要,也是及时的。用“强”字凝聚我国高等教育的力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历史将为今天又写下浓重的一笔,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124.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是心血来潮、权宜之计,而是在全而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看,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125.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因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从历史的视角看,经济强国与高等教育强国是相伴而生的。哪个国家拥有相对强大的高等教育作后盾,哪个国家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强国。

126.中国30年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以概括为“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几个阶段,当前高等教育要尽快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阶段并不是说不要改革,也不等于不发展,但是它的重心是在提高质量上。

127.大改革、大发展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提高阶段。过去主要是“改革——做大”,现在主要是“改革——做强”。

128.高等教育大国与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区别在哪里?前者的主要标志是规模与数量,后者的主要标志是结构与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解决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129.在大提高阶段应该如何发展呢?我想提出两点:一是要坚持两个理念,二是要抓住两个重点和难点。首先,要坚持本科教学是基础的理念。其次,要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理念。另外重点难点在哪里呢?我认为要抓好两件事:一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二是应该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

130.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大改革、大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由大变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

131.“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这一段发展进程给我们留下来什么理念?沉淀了什么思想?我想归纳为:“开放是前提,改革是关键,质量是中心,思想是先导。”

132.高等教育强国跟世界一流大学一样没有具体的指标,也没有一个机构来评定,而是国人乃至世界认同的一个目标。

133.高等教育强国必须为自己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为国民所认同。必须有在国际上可以比拟的所认可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所培养的人才中有部分是在国际的科学、管理舞台上有竞争力的、有所作为的人才。

134.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要有若干所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的大学,这是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135.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是一个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要有国际吸引力,吸引国外学者、留学生来华工作、学习、交流。

136.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有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建设现代化教育思想就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方面。

137.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这也是那些已经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

138.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每个国家必须建设自己的、有世界影响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必须要有比较先进的管理和管理制度。

139.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问题上,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做法。中国需要尊重自己的高等教育文化,需要根据中国具体的政治、经济和高等教育环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起能够有效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

140.如何建设一个高等教育强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多样化。只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才能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繁荣。

141.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整体工程,它不只是做强某一类的高等教育,也不只是某几所学校的重点工程,要使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都办好办强。

142.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里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要提高质量意识。第二,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和学风。第三,要多样化。第四,坚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方向。最后,高等教育应大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143.21世纪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强化“三个意识”:强化“国际意识”,是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立于世界之林,实现更高的目标;强化“素质意识”,是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培养素质更高质量更高的人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强化“改革意识”,走出中国高等教育自己的发展之路。

144.21世纪我国要真正强大起来,高等教育也必须成为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或者21世纪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开创高等教育的新世纪,应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

145.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从规模、质量、结构、效益、思想五个方面来努力。

146.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核心任务;强化特色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扩大开放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前提。

147.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第一,提升我们的开放水平。第二,要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第三,要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第四,尽快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三阶段。第五,要大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148.我们要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一是要把体制和结构更加合理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二是把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更高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三是把效益更高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

149.21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一是应对经济的全球化要有一个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二是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要有一个更加现代的高等教育;三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有一个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四是应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有一个更具创造性的高等教育;五是注重素质教育要有一个更加先进的教育思想。

150.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命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是当代中国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

(整理:王静修)

1.《【课程论的名言】闪光教育智慧:周元清教育格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课程论的名言】闪光教育智慧:周元清教育格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77412.html

上一篇

【恶言名言】80个古人训诫儿子,传承国学经典一代,蕴含着漫长的人生哲理。

下一篇

【恶言名言】80个古人训诫儿子,传承国学经典一代,蕴含着漫长的人生哲理。

【课程论的名言】校长专栏|好学校的八大特点

【课程论的名言】校长专栏|好学校的八大特点

课程论的名言相关介绍,校长专栏|好学校的八大特点 奇雄房龙,前天。 点击蓝色的字注视着我们 校长专栏 Headmaster column 人物介绍 大冶市居隆外国语高中校长戚风 中共党员 原郑州教育教育集团校长 吉林大学担...

【课程论的名言】“整体论”和“还原论”对分科教育的影响

【课程论的名言】“整体论”和“还原论”对分科教育的影响

课程论的名言相关介绍,我国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为了分类人才选拔,在高中阶段实行了文理分科制度。30多年来,该制度一直是教育相关各方争论的焦点。一方面,可以有效、选择性地培养社会建设所需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

【课程论的名言】教师招聘考试客观题100(第3天)

【课程论的名言】教师招聘考试客观题100(第3天)

课程论的名言相关介绍,201.俗话说“人有喜事精神爽”,这种感情状态属于(c) A.热情b .压力c .心情d .热情 202.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 A.个别教育b .课外教育c .现场教育d .课堂教学 203.“...

【课程论的名言】教师60天编制计划第——天练习

【课程论的名言】教师60天编制计划第——天练习

课程论的名言相关介绍,选择题 1.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 .荀子 C.孟子d莫吉 2.以美国学制为蓝图,一直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林人学制b .溪庙学制 C.林子溪学制d .林术学...

【课程论的名言】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上考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课程论的名言】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上考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课程论的名言相关介绍,1 佩西能源,利托埃诺(法国) (1)生物起源说 (2)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3)关于教育起源的第一个正式提案。(本能的利息) 2 孟禄(美国) 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

【课程论的名言】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上考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课程论的名言】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上考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课程论的名言相关介绍,1 佩西能源,利托埃诺(法国) (1)生物起源说 (2)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3)关于教育起源的第一个正式提案。(本能的利息) 2 孟禄(美国) 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

【课程论的名言】海南教师招聘:夸美努斯相关知识点

【课程论的名言】海南教师招聘:夸美努斯相关知识点

课程论的名言相关介绍,德育模式是德育的一部分,在教师招聘中表现为选择题,考察我们对每种模式的理解,所以接下来我们具体解读四种比较重要的德育模式。 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家夸梅努斯都是高频考点。考察方式主要是客观问题。在这...

【课程论的名言】海南教师招聘:夸美努斯相关知识点

【课程论的名言】海南教师招聘:夸美努斯相关知识点

课程论的名言相关介绍,德育模式是德育的一部分,在教师招聘中表现为选择题,考察我们对每种模式的理解,所以接下来我们具体解读四种比较重要的德育模式。(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德育、德育、德育、德育、德育、德育) 历年教师招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