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马英良,1954年11月16日出生,1974年6月下乡,1976年4月参加中共党员。曾担任矿山建设指挥部、建设公司机关干事、秘书、党委业务部长、建筑安装单位书记。在任期间,写过大量的经验资料和领导人演讲资料。接连有好几篇发表在省国家级刊物上。

作者:马英良

人生总有刻骨铭心的经历。我登上工作的那一刻,人生履历翻开了新的一页。

1976年9月,我以下乡知青的身份,从吉林省白城地区胶南县到达了有“江南连接”、“草原明珠”美称的全郭县,成为白城三建(后吉林油田广建)的新人。身份从知青变成建筑工人多少有些激动,新单位的新职员一切都很陌生和新鲜。

到达地在运输公司(当时的运输指挥部),在驻地休息了一天,部队给我们派了老同志、姓高的老干部,专门管理我们这60多人的队伍,我们叫他古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交通名言)高院长负责我们每天的日常管理和生产安排。因为大家都是刚从农村上来的,除了有力量、有热情,什么都做不了,不能再了解技术了。(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高队长安排我们每天和汽车一起去化妆,拉建筑材料,做艰苦的工作。每4个人1台,到油田供应处、火车站货场、附近农村的砖厂卸载砂石、红砖、水泥、白灰等建筑材料。上午第一次、下午第一次、每天往返于货场和工地之间,每天都是这样。

同事们下班后没事三五成群地找乐子,几个人打扑克下象棋。我们住的地方离运输指挥部大楼比较近,没有闲事,我经常去办公楼生产调度室闲聊我的家乡,他是运输日程。找他借一下报纸和杂志。他看到我想看书,就和他们公司宣传科的何科长认识了,何科长主动带我去他们系读报纸和杂志等图书。(威廉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去读一两次书,和何科长很熟,有一天在房间里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他告诉我,如果你们能留在运输业务,我会把你调到我们系。(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工作)这句话我当笑话听,无关紧要地过去了。突然有一天下午,他去宿舍找我说。“听说你们的广建指挥部近期要举办政治学习培训班,你愿意参加吗?”我说:“去吧。”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能去学习,就不必每天早起,关掉车和材料。由于每天都愁眉苦脸,在何科长的推荐下,我有幸参加了在广建指挥部政治处举办的第一届政治理论学习班。(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政治学、政治学、政治学、政治学、政治学)去了之后发现,这个班共有30多人,王世俊老师(后来是广建指挥部的第一位宣传科长),他负责整个学院的日常学习等。学习了一周,这段时间组织我们写了两次资料,即原稿。当时指挥部的相关领导不知道各学员写的稿子怎么样,公司党委许书记也专门来看我们写的稿子,有一次还特别提到了我写的稿子。如果告诉我该怎么写,非公司该怎么写的交涉等,可以说好处不小。

转眼学院就要结束了。公司组织我们全体学员去全郭县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名为《春苗》。回来让我们每个人再写一篇电影观后感。我把一周的学习感受和看电影的体验结合以后自己的计划写了一篇小文章,可以说是参加培训班的总结。(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学生》)这时,我意识到,这一政治训练实际上是为了组建广建指挥部及基层单位选拔政工干部而开设的。交稿的第二天,也就是学习班结业后,王老师告诉我,经过公司领导研究决定,调到了宣传科。

从那以后几年开始了我的宣传生活。

1.《【高中启航作文素材】出港(叙事散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中启航作文素材】出港(叙事散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5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