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书》 (1)说:“家(2)安事危在旦夕。”大众说:“儿子的教诲,不敢保命!抑制(3)美子(4),寡人不能等戎,不能救河(5)。受伤,国战(6)也躲在同盟部(7)里,不能废除,还会得到儿子。”魏绛(8)于是几乎开始了金石音乐、仪式。(《左传襄公十一年》)
[注释]
(1)书:即《尚书》,据说是孔子颁发的,记得三代以上的全貌勋。
(2)居住地:地点、位置。
(3)抑制:嗯“容易”但是。
美子:你不在。
(5)黄河:渡河。
(6)传:国家的商法。
(7)同盟国:保存规约的地方。
(8)伪装:春秋时代的秦国大臣。绛音,音音“匠人”。
[故事叙述]
春秋时期,政局为了侵略宋国,想出兵,结果秦、齐、宋等联合进攻政局。政局知道兵力薄弱,无法抵御晋、宋等十二国的围攻。
因此,郑国答应了秦国的要求,总计秦国最强大,其他国家可以看到这种后退。
为了感谢秦国,郑国向秦国赠送了很多礼物,包括乐师、歌唱女、各种乐器、100辆装备精良的战车等。
陈道公收到礼物后,很高兴将半数乐器和歌女授予功臣伪装,但拒绝伪装,说:“现在秦国的强盛是因为国王的贤能和大臣们的努力,大臣们有什么功劳吗?”说。大臣们只希望大王在享受安乐的时候不要粗心大意,忽略国家大事。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
《尚书》是这样记录的。“在舒适的环境中,应该想到随时可能发生危险。这样才能及时防备,有防备就不怕发生灾难。大臣冒昧地用这句话教训了大王。”
陈道公是这么说的。“关于你的教训,我怎么敢不接受!但是没有你,就不会有今天的成果。对臣子的奖励是国家的惯例,不能废除,请接受。”
魏江使遵礼,并接受晋悼公的礼物。
后来,人们引用《尚书》原文中的“居安思危”作为成语,指在安逸的幸福环境中,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
[讨论]
(1)秦松等12个国家后来为什么没有攻击政局?
(2)卫庄为什么不想接受陈道公送的礼物?
[造句练习]
例:做事总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遇到紧急情况才能冷静应对。
例:台风季节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警戒心,才能安全地度过。
[相似的成语]
防患于未然。不会伤心,不忘安逸危在旦夕
[课后时间]
或许“居安思危”这个成语经常和那两个成语一起用吗?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
准备无患,未雨绸缪
1.《【成语故事居安思危】成语故事:居安思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成语故事居安思危】成语故事:居安思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63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