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顺序
本来想去武乡扩大训练,本来抱着玩一点的心态。但是到了武乡,脱下红色妆,换上蓝灰色的胳膊,换上军装,系上腰带,绑上腿,人心凛然地震动是很少见的事情。我四十多岁了,这也要体验变形机。(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生活》)整整五天,我在时空的隧道里漫步,仿佛成了八路军战士,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时代。我仿佛幻化成了环绕武乡县的那条河。远远地望着历史的变迁。我没能改变它。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
武乡地位于山西,是八路军的故乡,武乡县郊外的砖墙村,有百团大战指挥部的遗迹。原谅我的孤陋寡闻,以前从未听说过武香。虽然来之前我也在百度上搜索过,但那枯燥无味的文字介绍不能满足我的猎奇心。我想通过无香的湛蓝和平的天空接触使我战栗的人和事。(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几天之内,我哭,笑,唱歌,叹息,更多的是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当星星布满夜空的时候,躺在帕洛村的炕上,听着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夜色冰冷,内心平静,武香就这样来到了我不知不觉的人生中。(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但我知道它是永恒的。
1
武乡的山和我的故乡济源迥异。路边也有山,叫山,通体看不到一块石头,说是土坡,明明像山一样高,这就是歌里唱的黄土高坡吗?(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歌曲名言)我不知道,只有心里无限惊讶于创造者的神奇。
武香的食物和我家乡不一样。武香的面食特别好吃,不说强度、嚼头、馒头、面条。尤其是棉鱼,舍不得放下筷子。嘴里塞一口,边吃边叹气,好吃好吃。无香橡子粉更是一绝,柔软温和,可以冷调,可以热炒。武香的辛辣味道像奸诈可爱的辣妹子,辣、辣、辣、不少,透美、香、做饭好、适当喝酒更好。(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唯一的美丽中缺少的是武香的粥太稀,能映出人的影子。我家的米粥浓、浓、暖,舀了我家一碗米粥,配了一盘酥脆的萝卜菜,清淡爽口,味道很好。这也不奇怪。武香是老九,有很好的面食,他这粥解渴很方便,我家的粥适合养胃。
武香的床和我家不一样。砖头做的桶口可以跑马,四周的小暖石桌子,目击的窗框,如果对两三个知己,盘腿坐在炕头上,兴致勃勃的话,喝两三杯小酒,哼几段小曲。(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读者》)兴致勃勃的时候,你读你的书,我就写我的字,不管动不动,安静,怎么样都行。和我同居是多年的老朋友,两个人平时不用刻意多说话,只要在一起就有说不出的舒适度。到了晚上,我俩拽着缰绳,相信缰绳,不考虑柴米油盐,不用担心他的男人们的衣食住行,似乎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
武香那几天的经历和我的生活更不一样。穿上军装,人的腰自然就直了,坐立不安地走路也带着一点灵气,别的不说,我们要对得起这身军装,对得起这份光荣。(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军装、军装、军装、军装)很难做到,队列训练、口令训练,半天的时间里,人们累了,脚掌疼了,小腿抽筋了。唉,站一会儿,走几步,不忍饥挨饿,不行军,不打架,哭喊吗?两者相比较,就可以推测参军有多辛苦和困难。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谓疲劳不过是温床上产生的惰性和懒惰。几天的军旅生活并不一定能完全治愈我作为人的工作拖延、草率、敷衍。至少那汗水和泪水可以稍微洗掉我心中的灰尘,让我不再沉沦。(莎士比亚)。
武乡人的口气和我家乡大不相同。他们的话我几乎听不懂,但那亲切的脸,微微一笑的眼睛,使我像家乡一样亲切。记得那个农家饭,记得那个大碗的菜,记得那个锅里冒着热气的打捞面,记得吃饭的阿姨,记得土掉渣的山西话。“肚子饱了吗?”你想要“”脸吗?单击.武乡不是我的故乡,为什么又想起来了,还让人流泪?很多时候,人心都是相通的,人心都是善的。突然理解了那篇文章——,想起了慈悲。知道,慈悲,原来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前者仍然需要智慧和心灵感应,后者只需要善意和德行。
2
去武乡一定要去听武乡西北。
和济源的王玉金书一样,武乡西北也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因为位于山西,所以武乡西北的朝政文就像真剧一样高,洪亮,穿透力强,可以进一步考验歌手的声音条件和艺术功力。(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莎士比亚)在帕洛村,即使在训练场,也能听到武乡西北,即使相距很远,也丝毫不影响那裂音的效果。(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训练场、训练场、训练场、训练场、训练场、训练场、训练场)
唱鼓书的女人年龄只有30岁左右,声音优美,围着梁转也不为过。(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怎么说呢?著名的《沂蒙山小调》很多歌手都唱了
听过的最好的演绎当数彭。这姑娘的声音与彭年轻时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干净,清澈,用一个字形容——美。舞台两侧伴奏的俱是老者,身着灰布长衫,有操琴的,有击节的,有拉弦的,还有打梆子的。说是鼓书,却看不见鼓的影子,着实叫人匪夷所思。鼓书演唱用的是当地方言,只闻曲调不懂歌词。但唯其如此,才真正的原汁原味,有它浓厚的地域特色。我一贯喜欢方言的乡土味,甚至固执地认为,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最申请“非遗”,因为它承载着当地民间生活的脉络,可以说,没有方言,就无所谓故乡。真不敢想象,那些鲜活淋漓的方言换成了普通话,表达出来的意境恐怕就差远了。鼓书表演通常有三首曲子,一是《逃难歌》,二是《六路奇兵攻县城》,三是《欢迎八路进村来》。《逃难歌》悲怆凄凉,唱的是老百姓在鬼子和伪军的蹂躏下逃荒要饭,颠沛流离,曲中唱到:提着蓝,挎着筐,背后饿坏了俺的娃,饿坏了俺的娃……曲中噙着苦,调里泡着泪,演唱者那凄婉的声音像是在哀嚎,又像在啜泣,遍地饿殍,处处离殇,战争和灾难总是连在一起,而无辜的百姓总是在为法西斯的强盗逻辑买单,他们像蝼蚁一样任人践踏,却只能逆来顺受,顶多在最最绝望的时候瞪着眼骂声娘,老天爷呀,啥时候才能睁睁眼啊……《六路奇兵攻县城》、《欢迎八路进村来》则旋律激昂,节奏明快,你看那伴奏的月琴、胡琴、击节、梆子,板眼跟着板眼,丝弦扣着丝弦,歌者神采飞扬,琴者心驰神往,击节的老师傅更是投入,手上击一声,脚底踏一下,似乎非如此不能尽兴,不能倾情。想来,这三首曲子并不是随意安插在一起。百姓苦,苦在民不聊生;百姓乐,乐在安居乐业。谁救民于水火,谁力挽狂澜,谁把老百姓挂心上,谁是老百姓的贴心人,咱老百姓就和他心连心。当初八路军为啥小米加步枪也能打败敌人的飞机大炮,除了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更因为我军背后无比强大的人民力量。
言归正传,继续说咱的武乡鼓书。武乡鼓书起源于当地的民间小调,雏形“哼哼腔”,伴奏的主要乐器是土制月琴,又称八角琴。武乡人说话,琴发音“罄(qing)”,故而当地老百姓叫的是武乡罄书。就像人一样,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取了个“官名”——武乡鼓书,鼓书,伴奏的乐器中并没有鼓,确实很奇怪,不过武乡鼓书独有的艺术魅力却让我很感兴趣。这鼓书流传至今有多少年了,除了独唱的艺术形式之外,有专门的剧团吗?爱看的人多不多?将来会不会失传呢?
演出结束后,我走进后台,想和他们聊几句。有一位操琴的老者,今年六十好几了。他视力不大好,眼睛浑浊的像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的玻璃,与人说话时,眼神空空地,像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又像个洞达世事的智者。据他说,武乡鼓书至今有多少年他也不知道,当年学鼓书,是师傅口口相传,一句一句教会他的。和其他的地方曲艺一样,鼓书也演才子佳人、忠君报国的多幕戏,只是排练大戏有点难,服装、道具、舞美、灯光都要花钱……现在的人,爱听鼓书的也不多了,愿意学习鼓书的更少了。唉!他叹了一口气。似乎担心自己贴了一辈子功夫的好玩意将来就消失了。
不会的。我安慰他。你看,这姑娘唱得多好。
我说着,扭头看那位姑娘。她似乎很少面对别人的赞美,竟然羞涩的栽下头,说不出话来。见她如此,我也不好意思起来,不敢再夸她一个字。其实,我最想表达的是,对她的钦佩。钦佩她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的一颗心。人要想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必须静下来,定下来,安顿好自己那颗心,免得它四面跑风,千万不要诱惑还没来,自己先乱了阵脚。庸人自扰就是如此吧。
原来,所有的干扰和困惑都源于自己的得失心,当你在得失上畏手畏脚,就难免会受制于人,受压于人,受气于人,受辱与人,哪里还会有去留随意,宠辱不惊的心?人,如果灵魂不够宽广,雨水就会落在心上。更糟糕的是,有时候,天还没有下雨,我们却自己先淋湿了自己。学会与自己握手言欢,在不明媚的天气里。放开了自己,生活才会放开你。
离开武乡之前,我又专门去听了一次武乡鼓书。那天,听书的人很少,只有四五个。台上的人唱的还是那样投入,我知道,他们是在唱给自己听。哪怕没有一个人听,他们还会继续唱下去,这就是坚守;总有一天,他们会遇到知音,遇到传唱者,这就是传承。那一刻,我只恨自己记忆力太差,不能把鼓书之美复制在脑海里……
哦,武乡鼓书。这一别,便与你后会无期了。
3
在武乡,我掉了好几次眼泪。第一次落泪是观看情景剧《反扫荡》。虽然一开始鬼子、汉奸出场时,丑陋滑稽的嘴脸惹人捧腹,虽然那些演员的演技并不算十分完美,但随着情景的推进,鬼子烧杀抢掠,连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放过,无奈的母亲眼睁睁看着孩子被刺刀挑着甩向半空,却求死不得,求生难成……那是怎样的屈辱和绝望,丈夫不能保护自己的妻儿,母亲不能庇佑自己的儿女,就在自己的家里,就在自己的土地上,任人宰割。那一刻,我落泪了。
第二次落泪是在拓展训练场地上。还是空中断桥,几年前,我曾经挑战过的项目。虽然那次我跳过去了,但这一次我还是充满了恐惧。上次我还敢爬上去,这次我压根就不想上去,因为我清楚的知道,站在九米高的半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四顾无人的状态有多么可怕。教官和队友又是鼓励,又是撺掇,我就是不上那个当。后来,他们骗我说,你穿上装备,照张相留个纪念吧。稀里糊涂的我就被几个人架着胳膊腿,装备也穿了,安全带也系上了。咋办呢?戏台子已经搭好了,不照杆往上爬怎么行呢?我眼里噙着泪,蹬着脚架往上爬,爬两步,搂着柱子偷偷抹一把泪水,当时的情绪真是很复杂,说恐惧吧,也不全是。我艰难的爬着,无奈的哭着,像一只负重的蜗牛。可能是教官从没有见过我这样纠结的学员,他充满怜悯地说,下来吧。如此简单的话,就像临上断头台的囚徒听到的那声“刀下留人”,救我于尴尬的境地。眼角的泪痕还没有干,脸上已经笑开了花,脚踏实地的感觉真是太好了。说句不怕你笑话的,我向来不是胆小的人。真的,尽管高空断桥叫我很害怕。但,不敢凌空一跃,并不能证明我不勇敢,只能说明我谨小慎微。那天的泪水叫我想起了几年前万仙山的拓展训练,那回我好像也哭了。这样的泪水似乎很可笑,但很真实。
第三次落泪是参观砖壁村的百团大战指挥部遗址时。英年早逝的左权将军实在令人扼腕叹息,莫不是天妒英才吗,左权将军牺牲时只有30出头,在他当年的居室里,我看见了那张全家福,妻女在侧,他年轻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当时他的女儿左太北刚过百日,大战在即,临送妻女回延安之前,一家人拍了这张合影,也是唯一的一张合影。谁能想到,这一别竟是天人永隔。百团大战中牺牲的团级以上干部数不胜数,他们背后隐藏着多少血泪横流的故事?谁没有妻儿老小,谁没有白发亲娘,然而,你不打仗,我不打仗,谁来保卫国,谁来保卫家,谁能叫母亲今后不再流泪,谁能叫妻儿不再挨饿?娘啊,儿去了,不要挂念儿,儿的魂永远绕在娘身旁;妻啊,夫去也,招魂幡上不要写我的名字,部队的番号就是我永不褪色的荣光;孩啊,爹走了,原谅爹不能陪你长大,想爹的时候,就看看天上的星星吧,那是爹在望着你,乖,你永远是爹爹心中的小公主……尽管他们死得其所,尽管百团大战的荣光彪炳千秋,我的心还是那样痛,我不知道,那些失去丈夫的妻子在漫长的岁月中如何消化心底的伤痕?我不知道,那些失去儿子的爹娘是如何在绝望中度过风烛残年?我更不知道,那些失去父亲的孩子头上缺失的那片天空怎样弥补?这只怕是永远的遗憾了,虽然他们为了信仰无怨无悔,但英雄未必无情,即使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最让人动容的是砖壁的那位讲解员,每天面临那么多游客,依然讲的是声情并茂,尤其是最后,她吟唱的那首歌颂左权将军的民歌更叫人潸然泪下……由此可见,再普通的工作也可以当作事业,再重复的事情也能够点燃激情,关键是自己有没有一颗热爱的心。
第四次落泪是在太行纪念馆。纯粹是个人习惯,不管到什么地方,我都喜欢细细的看,所以走得慢,很容易背拉在后边。记得当时我正隔着玻璃研究朱德总司令的手迹,边看边默默的读,我喜欢看的就是这些照片,电文,或者是报纸之类,不光因为它们真实,更因为有着历史的痕迹,透过这些痕迹我可以想象这些东西背后的联系,而这些联系往往最终构成了真实的历史。在纪念馆,偶遇武乡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他们随机采访了我。当记者询问我武乡之行的感悟时,莫名想起了左权将军,想起了百团大战中牺牲的先烈们,情难自禁,竟一时哽咽,搞得采访我的记者也红了眼圈……
原以为这些年,经过世事历练,我的心肠一天天变冷了,变硬了。还好,武乡的林林总总证明我赤子之心犹在。我为自己仍有一颗柔软的心庆幸不已。武乡,原谅我的语无伦次,原谅我的辞不达意,原谅我泪窝子太浅,原谅我太感情用事,原谅我不够冷静持重……如果有机会再与你重逢,除了默然感悟你,依然还会为你动容,为你落泪,当所有的言语都无法描述内心的悸动,也只能用泪水来表达心中的情愫了。
4
武乡几日,训练之余,欢声笑语,妙趣横生,再好的导演也排练不出那样妙语连珠的轻喜剧。总之,武乡之行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快乐之旅。
先说说老王。老王者,资深妙龄女,一口标准普通话,乃大城市洛阳人氏,祖籍北京,人家可是标准的北京人。呵呵,老王善黑色幽默,最大的本事是把别人逗笑的一塌糊涂,她仍没事人一般,坐得稳,站得直,一脸无辜地看着你,好像不知道你在笑什么?切,有那样可笑吗?老王估计经常这样想,然而,老王确实有这本事,旁人笑的时候她不笑,不是因为憋得住,而是因为她确实没想笑。这也难怪,她的任务是讲笑话,要是她笑得讲不成了,咱们还听啥呢?
出门就是放松,老王表演节目时出语不凡,讲了摔盘子的笑话。“从前,有一个家里请了一个年轻漂亮的保姆,一天,保姆洗碗时不小心摔碎了一个盘子。保姆很害怕,担心主人责备。男主人回家后,保姆陪着小心说了这件事,男主人听了,不动声色地说,‘哦,那只好惩罚你一下了。’第二天,男主人下班回家,保姆又摔坏了一个盘子,男主人又惩罚了他一次,以此类推……等到第五天,男主人刚进门,保姆很开心地跑过去说,我今天又……男主人实在是没辙了,对保姆说,求求你,千万别再摔盘子了……”哈哈,这盘子摔的真是够绝的,关键老王讲完之后,又抛了个包袱——请问,为啥不让摔盘子了,是家里没盘子了吗?哈哈,小伙伴们绞尽脑汁想了好久,也没想出个子丑寅卯,后来再三请教她,才知道标准答案。老王,真人才也!
训练空中断桥的时候,老王蹬上高台也心慌气短,教练说,“流水(老王代号涓涓流水),准备好了,报告我。”老王点点头,再三踌躇之后,朗声道:“报告教官,涓涓流水,准备没好!”好家伙,一群小伙伴们都呵呵笑起来。最后,老王战胜自我,顺利跨过断桥。教官因势利导,慷慨陈词:“流水,经过这一把挑战,以后不管你想做什么,都不是问题了。”我们在断桥下边高呼:“教官,她想摔盘子……”教官哪里知道“摔盘子”的典故,一脸懵懂,根本不明白我们究竟在笑什么。
再说说老刘吧。老刘红光满面,身姿魁梧,穿上八路军装像个高级将领,不过老刘这人吧,一张嘴说话就露馅了。他亦很真实,不会装“高大上”,只说真心想说的话。在武乡,老刘最经典的语录有两句。一是——因为猪热爱生命。二是——太低了,再高点,就跳了。
那天,教练为了拓展发散性思维,给我们讲了个故事。“说有一家农场里,有猪,有羊,有牛。主人经常会拉猪,羊,牛出去。牛的叫声很痛苦,羊的叫声有点惨,只有猪喊起来声嘶力竭,胆小的不得了。请问这是为什么?”于是开始讨论,有人说,羊拉出去是剪毛,牛拉出去是挤奶,只有猪拉出去是要命。有人引申说,要换位思考,不要拿自己的经验去度量别人。还有人说,任何时候不要嘲笑别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在经历什么。老刘边听边点头,觉得大家说的都在理。冷不丁教练提问老刘,说说你的看法吧。老刘底气十足的说:因为猪热爱生命!哈哈,这次教练也没有憋住,全场笑作一团。
高空断桥训练完毕,教练很奇怪人高马大的老刘怎么没上去,问他,你为啥不上去?老刘振振有词:因为太低了,再高点,我就上去了。我在一旁忍不住了,想拿老刘开句玩笑。就一本正经的举起手臂说:报告教官,因为猪热爱生命!哈哈,又是一次快乐的骚动。
武乡那几天的搞笑桥段还很多,比如:张安明一紧张,站在断桥上问:先迈那条腿啊?诸位看官,发挥一样想象力,张安明的小身板,老洛阳的小腔调,呵呵,逗你没商量。还有,老实巴交的张少华,教练问:从断桥下来,你有什么感受吗?教练的本意是希望他传递正能量,说些挑战自我,增强自信,激发潜能之类的话,不料他推了推眼镜,认认真真地说——我最大的感受是,今后,再也不上去了。
犹记踏歌夜行,走在武乡略显冷清的街上。一行四五人,你在高声唱,我在低声和,《站台》,《中国心》,《把根留住》,《人在旅途》,还有《情义无价》,几乎是小合唱了。路太短,夜稍凉,唯歌声飘在武乡的空气里,久久不散。
嗨,别说,我们太奇葩。人生本来趣事不多,若是旅途中能有一两个知情识趣之人,该是多么值得珍惜的事啊。记忆中的武乡那样鲜活生动,叫人再三回味。不知道后来去过的人会有怎样的感悟呢?期待你的分享。
(作者 王晓)
1.《【高中关于游武乡作文】无向旅行产气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中关于游武乡作文】无向旅行产气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4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