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一个重要的心理效应:邓宁-克鲁格效应。这个名词是1999年才被正式研究发现的效果,所以应该没有听说过。但是这个道理,你早就能明白了。我认为这是中小学课本上要写的道理。

我先给你讲个故事。你听说过柠檬汁能制造隐形墨水吗?是真的。用柠檬汁写在白纸上的字,晾干后就看不见了。然后,例如,用电吹风加热,柠檬的酸性腐蚀了纸张,所以字迹会显现出来。

1995年,在美国,一个名叫麦克阿瑟威勒的中年男子独自抢劫了两家银行[1]。银行的人没有为难他,而是要钱。电影中一般抢劫银行的人都有辫子,但惠勒没有采取任何伪装措施。他甚至对着监视器微笑,抢了银行,愉快地回家了。

当天晚上,警察抓住了他,提供了监视录像带的证据。惠勒震惊了。

惠勒说:“不,我已经往脸上抹柠檬汁了!”说。

也许他听说柠檬汁不见了。但是他显然误解了“看不见”的意思。

惠勒的愚蠢后来震惊了康奈尔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这位心理学家,他与自己的研究生Justin Kruger进行了研究,以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叛逆的人能有如此大的自信。(莎士比亚)。

他们的发现是,知道得越多,自信心就越大。

这项研究[2]非常经典,很多人在其他领域得到了验证。邓宁和克鲁格研究人类两种能力之间的关系。一个是特定领域的技术水平,一个是对这项技术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就是说,对自己的水平,和别人相比,是什么位置,是否有正确的判断。就是你。

例如,我画画的技术很差,但我知道我画得不好,所以我的第一个技术水平很低,但我的第二个技术还可以。(亚里士多德,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艺术”)老实说,第二种技术是你是否懂得自觉。(Bernard Show,MARTLETA)这第二种技术是认知认识,喜欢用邻居音说话的心理学名词,是“元认知”能力。

邓宁和克鲁格招募了美国的大学生受试者。一方面,从幽默感、逻辑推理和语法这三个项目衡量他们的能力。同时,他们测量了自己对这三个项目的能力。测试成绩受试者的自我评价以所有参与者中的百分比表示。例如,60%表示当前超过60%的水平。

首先来看一下逻辑推理能力的测试。每个人根据实际能力分为四组。图中虚线代表实际水平,实线代表不同水平的受试者自己心中自己的水平3354

例如,实际水平最低的群体,平均实际水平只有10%,但他们认为自己能在人群中排60%以上的队。这是很大的高估。还有图中的第二条实线,在能力测试结束后,分别不知道自己考得怎么样,——结果最好的这组,即使刚刚完成逻辑推理,也要注意,自己考得怎么样。(莎士比亚,莎士比亚。)

第二组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第三组的自我评价最客观,水平最高的第四组反而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语法项目的测试结果也类似——

幽默感测试结果也差不多,但这次出现了水平低的群体的自我评价反而高于水平高的群体的现象。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幽默不幽默,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比较清楚。毕竟你说笑话的人从来没有笑过——,但即便如此,低水平组的人还是大大高估了自己的幽默感。

所以这个结论很明显,能力差的人自我评价能力也不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就是“邓宁克鲁格效应”。

我们专栏以前谈过很多次,每个人都有点“迷惑的自信”,过度自信是人之常情。但是《邓宁克鲁格效应》说,自我评价的偏差程度与能力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越是没有能力的人,反而越可能高估自己的能力。真正水平高的人反而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进步的人越空虚,越为落后的人感到骄傲。你越不知道,就越不知道你不知道。

p>这个研究的影响非常深远。现在人们分析,之所以会有这个局面,是因为那些能力低的人,没有办法合理判断自己的水平。

咱们就拿逻辑推理来说。如果我逻辑推理能力强,那我听到比我水平高的人讲道理,我至少能听懂,我就能感受到自己不如别人。可是如果我逻辑推理能力差,我就根本分不出来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分不出对错,再加上每个人天生的自我感觉良好,我就必然认为我其实还不错。还有研究表明 [3],特别自恋的人或者特别外向的人更容易高估自己。

“邓宁-克鲁格效应”告诉我们求知这条路是很难的。一知半解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还以为已经很懂了。你必须先经历一次自信心的低谷,才有可能走上真正的求学之路。有人把这条路总结成一条曲线 ——

前一阵子,有人把这张图翻译成了中文 ——

这个曲线的形状是随着技能的增长,一个人的自信心会快速到达高峰 → 快速跌入低谷 → 缓慢爬坡 → 最终达到真正的高峰。这个形状画得有点夸张。其实你对照一下邓宁和克鲁格的论文,低水平人士的自信心并不是比高水平人士还高 —— 只是比自己的实际水平高了很多而已。在幽默感这样的项目上,人的自信心任何时候都是随着能力的增长而增长的。

但是这条曲线能提醒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状态。你以为自己挺厉害!因为你根本看不懂什么叫厉害什么叫不厉害 —— 因为想要看懂,你首先得比较厉害才行!

这是一个没法跟他讲理的局面。要跟他讲理,你得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但是因为他不懂,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那些事实和数据。而之所以这个效应直到1999年才被心理学家重视,是因为就算对自己的能力过度自信,人们其实日子也是照常这么过。可能我根本不懂足球,但是我以为我很懂足球,我总觉得中国队主教练排兵布阵有问题,那又能怎么样呢?毕竟中国队也没请我。

也许很多指点江山的人,很多自以为怀才不遇的人,其实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通常没关系……除非他们真的打算靠这项技能抢银行。

如果你自信到真敢去抢银行的地步,那可就悲剧了。那就是说只有在生活中碰壁才能让你收到有效反馈!所以元认知能力差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还是一种祝福 —— 但是如果你是严肃地想学点知识,那么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是求知的开始。

纳西姆·塔勒布在《黑天鹅》这本书里讲了一个好办法。他说人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已知的东西,同时低估了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容易出事儿的往往是你不知道的东西。为了克服这个思维误区,你应该经常提醒自己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

塔勒布说你需要一个“反图书馆”。有个意大利作家,他家里有三万本书。人们经常问他,你买这么多书读的完吗?塔勒布说问这种问题的都是愚蠢的人。没读过的书比读过的书更有价值,我们家里本来就应该多放没读过的书。塔勒布建议你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储备没读过的书,这些书就构成了你的“反图书馆”。

你的知识越多,你的反图书馆就越大。书架上那一排排想读又没读过的书,时刻提醒你自己的无知。纽约时报有篇文章 [4] 认为“反图书馆”这个词不好听,说日语里其实有一个词专门概括这个收集一大堆没读过的书的行为,叫“积读(tsundoku)”。

以自己读过多少本书为荣,那是一种很土的行为。“积读”能让你保持智识的谦卑,书架应该是用来摆没读过的书的,为了谦卑多花点钱没关系。

根据同样的精神,塔勒布说能不能有一种“反学者” —— 专门琢磨自己不知道什么的学者,和“反简历” —— 专门列举自己没干过什么的简历。

那这样说来,我想现在到年底了,我们能不能搞一种“反年终总结” —— 专门列举本公司想做、但是还不知道怎么做的项目。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领导在总结中一说过去都是成绩,一说未来都是充满自信,我猜他可能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最后让我们思考一句罗素的名言 ——

“这个世界的麻烦就是傻瓜非常自信,而智者总是充满疑虑。”

参考文献

[1] KATE FEHLHABER, What Know-It-Alls Don’t Know, or the Illusion of Competence, big, 09 November, 2017.

[2] J. Kruger and D. Dunning, 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 Reason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Assess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77, 1121-1134.

[3] CHRIS LEE, Revisiting why incompetents think they’re awesome, ar, 11/4/2016.

[4] Kevin Mims, All Those Books You’ve Bought but Haven’t Read? There’s a Word for That, New York Times, Oct. 8, 2018.

1.《【名人名言虚心使人进步】进步使人谦虚,落后使人骄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名人名言虚心使人进步】进步使人谦虚,落后使人骄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6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