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教育专区 > 初中

【少年情绪作文素材初中】青少年情绪障碍与教育的战争——回顾篇(曲折漫长的故事)

回顾——陷入迷惘的青少年情绪障碍治疗过程

一、最初的美丽

从降临之日起,儿子带给我们的一直是骄傲和喜悦。

我一直有写作的习惯,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

从2005年到2009年,我被公司委派参与海外采矿项目的建设,工作的其余爱好是听音乐、看电影和写文章。

一天晚上,听了罗大佑的歌《你的样子》,感受到了对孩子的自豪感、同情心和对他成长道路的隐隐担忧,我即兴写了同名随笔,发表在天涯社区。

你的样子

聪明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孤独的孩子拿着易碎的灯笼。

罗大佑《你的样子》

我和妻子都是比较传统的人,结婚不久就计划要孩子。考虑到我家三大团战的历史,父母期待孙子的心理,我们也不可能在卧室墙上贴几张胖小子的大照片。(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家人)当然,我对男生和女生完全不在乎。为了减轻妻子的心理压力,一直和她开玩笑,生女儿好,有你的容貌,有我的身材,那就差不多可以当模特了。以后还会担心什么。

我那时很瘦,1米75的身高体重还不到60公斤。所以妻子说我“惊讶才刮风,干劲十足”。“我第一次听也很得意,再听她的解释,原来我的身体很薄,可以吹一阵风。(莎士比亚)。

孩子是在香港回归前夕出生的,当时医院里挤满了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为了广告效果,保险公司7月1日承诺,只要是在这家医院出生的第一个婴儿,就可以享受免费的终身保险。

但是孩子还是有点暴躁,他等不到那天,急切地想加入这个世界。

那天很戏剧化。我们听医生专家说,生孩子前产妇不能吃东西。所以妻子一直饿,被医生训斥了。“什么都不吃,哪有力气生孩子?”" "

我急忙跑回家,立刻熬汤到医院时,孩子已经刮地了。我正好在护士把他从分娩室抱出来的瞬间,在走廊上看到了他。

皮肤白,表情平静,眉毛清秀。

“真漂亮的宝宝。”护士小姐笑眯眯地说。

但是一小时后,他的脸因黄疸而完全变了样。

父母都住在乡下,那时房子小,父母不方便来。所以孩子小时候,基本上住在岳父母家。他们都和我在一家公司,家也很近,所以照顾孩子比较方便。

岳父是广东人,16岁进入湖南后一直在湖南工作和成家。小时候离家的岳父很少联系家里,性格一直孤僻,脸上很少笑,家里的气氛也不是特别活跃。

但是孩子的降临要改变很多。

岳父在孩子下来的日子里也表现出罕见的慈爱和耐心,甚至脸上总是充满笑容。(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他的家人) (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他的家人)即使身体不好,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他也愿意把他所有的退休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我们上班后,他整天推着孩子到处走,后来帮我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孩子在岳父的爱中渐渐长大。

但是岳父在孩子超过4岁的那年去世了。岳父慢悠悠地走着,一次午睡后没有醒过来,脸上没有痛苦的表情。

这是孩子第一次目睹死亡。我从没想到岳父的去世会在孩子心里留下那么深的印象。两年后的一个晚上,孩子哭丧着脸对我说。“爸爸,我想外公。我家以后谁都不要死。”

即使是后来,他也对生与死非常好奇和关心,所以我的心有时隐隐作痛。(莎士比亚)。

生与死的命题与他的年龄相比太重了。

生孩子会有忧虑,会有烦恼和忧虑。

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妻子上班的时候,我在家做饭。他溜进厨房,推倒了餐盘和上面的菜刀。沉重的铁木板和菜刀从上面掉下来,砸在了他的脚趾前面。那一刻,我流着冷汗,湿透了背心。

孩子上学的一天中午突然接到丈母娘的电话,孩子说中午没去她家吃饭,不知道去了哪里。我和妻子大吃一惊。他的学校靠近人烟稠密的闹市,周围车水马龙,三教九流人物云集,遭遇交通事故或被拐卖,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急忙打车来到学校,四处寻找,但没有结果。我们快要崩溃的时候,正要报110,看到他和一个女生笑着回学校。(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原来那个女孩的叔叔接女孩吃饭,顺便邀请了孩子一起。他欣然接受,但没有对家里说一句话。

一阵虚惊!

孩子一天天长大,怎么培养,怎么教,也成了一件很烦人的事。(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家人)关于孩子的教育,我和妻子的意见却高度统一。也就是说,顺其自然,为所欲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教育)我们不强迫他成为天才,但希望他首先成为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正常人。

因为胎教,他从小就对音乐很感兴趣,对旋律和节奏的把握一直很有道理。一开始让他学一些电子琴。他对新歌目的兴趣相当浓厚,老师教新歌的时候眉毛很尖。他在班里第一次学习了新歌的目的,所以总能得到小商品。但是他很快就厌倦了。老师把学生的考试通过率看得很重,经常不厌其烦地一周甚至一个月反复教一首歌,孩子最终感到厌烦,不想去。我们什么都没强迫就放弃了。

后来又参加了一个绘画班。老师是新婚不久的夫妻,爱孩子,义务成为他的业余辅导员,省去了我们的麻烦。那个班里有很多同龄的孩子,孩子们好像很喜欢和那些娃娃玩耍,过得很快活,不知不觉坚持了几年。画的画越来越复杂,手工技艺好像也有所进步。陶艺课顺便说一下,烤串的一个茶壶被老师送到了城外,获得了二等奖。

孩子一天天长大,与他母亲的高度差异一天天缩短。我在外面的时候,

老婆经常告状:你那孩子啊,简直是你的翻版。一天到晚喜欢呆在家里,看书,看电视,玩电脑。就是不喜欢运动。
   今年回国休假时,和孩子有过一些相聚和交流。
  我发现家里电脑键盘下压着一张小纸条,用稚嫩的笔迹写着:“坚持!再也不要这样了!不要玩电脑!”问孩子,他说是他写的,他那几天偷偷玩电脑,玩得眼睛很受不了,下决心不玩电脑。
  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能有这种自主意识,让我微微有点感动,也马上表扬了他的行为。
  最近,打电话给家里,妻子说,孩子最近视力下降得很严重,原因还是她不在家时,孩子长时间地玩电脑,最长一次竟有五个小时。
  终于,孩子还是没有抵制住电脑的诱惑。
  叮嘱妻子不要对孩子苛责太甚,毕竟他还是一个孩子。
  但他的一生,面对的诱惑将远远不只电脑游戏。
  于是,在心里,隐隐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牵挂和忧愁。

2009年春节前夕,我在境外项目建成投产后回国。这时,孩子的小学阶段已经进入了最后一个学期。孩子成绩优秀,智力和综合素质发展超出了我们的期望,我们开始规划孩子的初中求学。

家离省会很近,孩子的同学们都在积极报考省会的顶级初中,我和妻子于是开始送他上奥数班,带他参加对接省会顶级初中招生的专门培训班。

随后的孩子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

2009年,孩子如愿考上全省顶级初中的实验班。初中三年,他的成绩一直稳中有升。

2011年,孩子在电脑课中显示了他的天分,得到学校动画课老师的青睐,老师随后指导孩子完成了一个高质量的动画作品,获得了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初中动画组湖南省赛区一等奖。那时正好是孩子十四岁的生日,我由此又写了一篇文章,又分享到我喜欢去的天涯社区。

来自孩子的生日礼物

再过不到一个小时,就是孩子的生日。他满14岁了,告别童年,迈入少年。
  当然,这是个“大少年”——身高1米75,与我同高。从他的身上,我依稀看到多年前的我。一样的高瘦,一样的腼腆和聪慧,一样怀着对未知世界的期待和惴惴不安。
  生命是一个轮回,是一个永续的连续剧。
  生日之际,孩子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生日礼物——他这几个月在电脑课制作的电脑动画获得了2011年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二等奖,获得了参加颁奖夏令营的邀请。
  孩子从小就有绘画的爱好,小学时就喜欢在很多课本书角画上速写图像,快速翻起来就是一个活动的“小电影”。
  几个月前,孩子在电脑课时无意中用动画去表现他小时候的兴趣,结果被电脑老师推荐给学校的电脑教学主管、省内的中学电脑动画教学专家钱老师:“我们班一个学生做的东西很有趣,你来看看?”
  钱老师立即找到了孩子,告诉孩子每天课余时间可以出入学校的电脑中心。随即,钱老师给我和妻子通了电话,征询了我们的意见。
  在随后的日子,孩子显示了他的天赋。老师把孩子的作品推荐参加全国评奖,而且说,省内评委的意见是,孩子的作品很好地运用了动漫语言,相当成功。最近,老师还真诚地与我们长时间通了电话,希望孩子在高中阶段一直留在她的身边,她来悉心培养。
  在孩子生日来临之际,我们却收到了他赠与我们的礼物。
  这样的礼物,使得我们曾为他付出的所有辛苦、操劳、烦恼、忧愁,全都变得无足轻重。

随后,孩子的这篇动画作品参加了全国电化教育室在山东省泰安市的全国答辩和颁奖活动,获得2011年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初中动画组二等奖。

不止是动画,孩子所有功课都在稳中有升。

2012年,初中毕业的孩子考上了省会的一所全国顶级高中,而且是在学校的王牌班级,理科实验班。

孩子虽然在理科实验班也还不差,但他的天赋其实并不在此。他的美术水准更为优秀。

高中时,他在学校义卖活动中写的英文书法书签获得了全校师生青睐,活动后还不乏登门排队的求字者,包括不同年级的同学、老师、外教。

他配图、同学配文的粉笔画板报曾让邻班的学生看后感叹:这次年级板报评比,我们班不要比了,甘拜下风。

在理科实验班,孩子刚进去时成绩居于倒数,不到一年,他的成绩慢慢来到了中等偏上。

我掩饰不住对孩子的满意和期待,时不时拿着各个段考成绩单统计、分析,鼓励孩子:再加把油,进入名牌大学,你以后的路就很顺了。

多年以后,我才深刻领会“冰山效应”这个词的含义。

对于海上漂浮的冰山,我们只能看到露在水面上约10%的部分。潜藏在水底下那90%的冰山,看不见,摸不着,对于过往的船舶,是最凶险而致命的。

彼时,孩子仿佛身处汪洋中的小船。看起来,小船和冰山还略有距离。实质上,船底即将撞上冰山。

二、仓促的调整

2014年春季开始,高二下期的孩子开始出现了令人不安的苗头。

他开始出现频繁的焦虑,坐卧不安,入睡困难。

渐渐地,原来成绩尚好的孩子做作业越来越拖沓。

然后,孩子的异常现象发展到起床困难,上学踌躇,对于晚自习也有本能的抗拒。

为舒缓孩子的紧张情绪,我和妻子到孩子学校附近租房,成为众多陪读父母中的一员。

孩子入睡困难,想让我陪他散步。我曾在凌晨陪着孩子在学校附近的大街上闲逛。那时的他思维奔逸,兴致勃勃,拉着我走了很远,向我描述着他对天空迷幻色彩的感受。那时的我其实并不感兴趣,心里想,那只是光污染。

班主任善意地提醒过我,孩子出现了一些反常情绪。

一个同学在讲台前兴致勃勃地表现时,台下的孩子语气并不友善地骂了一句“傻逼”!事实上,他和那个同学关系并不差,都是班干部,当时在所在的理科实验班成绩都不那么突出。不同之处在于,同学个性平和,孩子却相对敏感。

后来,孩子班级组织过几次亲子活动。自我感觉良好的我和家长们兴致勃勃地聊天,眉飞色舞。离我们不远的孩子却有些不合群,偶尔偷偷观望我和妻子的言行。

在活动时,他突然出现没有征兆的情绪失控,包括对我和妻子的愤怒,以及对班级活动的逃避和抗拒。他强烈要求我们带着他逃离活动现场。

随后,孩子对于例行的段考都表现出无比的紧张,到了提起笔来却无法下笔的程度。

某一次的数学考试,孩子迟到了近二十分钟,奔跑着进入考场,却考出了近期最好的成绩。当天晚上,孩子说,因为去得太晚,没有时间犹豫,拿起笔就写,没想到考得不错。

意识到孩子的心态出现了问题,我开始请心理咨询师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给他释压。

顽强的孩子也努力地自己寻找答案,买了很多书籍,包括性格分析、心理学、哲学类的书籍。

即使那时他的功课很紧,作业很多,经常熬夜,孩子也在努力抽空看那些大部头的心理学和哲学书籍,试图解开自己的心结。

高二下学期结束后,孩子在理科实验班学业负担重,学习压力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我和孩子一起商量,是不是让孩子做一个更彻底的调整:

既然你对理科也不是特别喜爱,现在压力又很大,不如干脆暂时离开理科实验班,去考艺考。考一个艺术和理工结合的专业,比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同济大学设计学院的设计专业。

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妻子和孩子的积极回应。2014年夏天,我们和学校办理相关手续,开始让孩子脱离文化学习,重新拾起尘封已久的画笔,开始了备战艺考之路。

三、倒在黎明前

全家共同作出决定后,2014年暑假开始,孩子去美术学校开始艺考培训。

美术培训学校的负责人是一对夫妇,他们是孩子的美术启蒙老师,对孩子一直关爱有加。同时,学校里许多备战艺考的同龄人,不乏孩子童年时的玩伴。

熟悉的老师,童年的伙伴,这让长期处于紧张不安中的孩子有了难得的轻松和自在,脸上也出现了笑容。

而且,短期磨合后,孩子发现自己的功底还在,美术学习大体能跟上进度,孩子笑称自己“宝刀未老”,对于未来的艺考之类充满了期待。

可惜快乐总是非常短暂。

当年秋天,孩子随艺考备考学生一起到北京培训,他的情况又出现恶化。

他害怕去课堂,时常躲在宿舍或校园角落里给我打电话,急切地央求我给他找一个不去教室的借口,让我打电话给老师去请假。

我和他一起商量这些托词,同时鼓励他:坚持一下,距离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的校考不到一个月了!

2015年2月份,孩子终于从北京集训回来。他刚出机场的那个样子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衣着邋遢,神情木然,见到我并没有那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3月份,我们等来了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的校考结果。孩子拿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专业合格通知单,成绩还相当靠前,而他的文化成绩在艺考生中相当有优势。

孩子也有了久违的笑容,以及那种“春风得意马蹄疾”般的喜悦。

只是,这种喜悦没有持续很久。

高考前100天,回归课堂的孩子参加了一个年级摸底考试,裸考,成绩还不错。我们一起分析,只要补习一下,他就可以实现我们共同制定的规划。

我们为孩子精心挑选了各科补习老师,为即将来临的高考做最后的准备。

但随后的情况已经急转直下,完全失控。

刚开始,孩子还能自信满满地参加文化补习课,并满意自己的文化还有一些功底。

后来,孩子又开始迟到、缺课,甚至宁愿独坐在校园角落里而不去补习的课堂。

再后来,当我们催促他要去上课时,他出现了不可遏制的愤怒,在租房内把筷子一双双折断,徒手把木凳拆成一根根木棍。

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问题在艺考后没有改善,还在恶化,我们开始补救措施:鼓励,心理咨询,求医,回家调养。

我们认为,孩子只是长期在外备战艺考,太累了,通过求医、心理疏导和一段时间的休养,会好起来的。情况乐观的话,甚至有可能赶上当年的高考。

2015年3月到5月,我们继续给孩子寻医问药,进行治疗,同时想利用高考前的一百天做最后的尝试。

孩子在经过一段短期的休养后,状态偶有反弹,表现出继续备考的信心,但始终没办法维系这种状态。

起起伏伏中,我看到了孩子越来越多的挣扎和无奈。

离高考只剩最后一个星期时,我无奈地告诉学校,我们和孩子一起决定放弃本次高考了。

多少年精心栽培的果树,长到了可以收获的季节,却没等到果树开花结果。在希望破灭的时刻,我们一家感到深深的失落。

但是我们绝没有想到,这还只是开始。

随后的日子,将会无比沉重和艰辛。

四、滑向深渊

2015年夏天,孩子的同学们都等到了高考的结果,我们一家却带着孩子在医院里穿梭。

刚开始,我们去的是国内著名医院,看的也是在临床心理科和精神科方面大名鼎鼎的教授,但医生的诊断结果却是差别很大,包括抑郁症、强迫症、焦虑、失眠、人格障碍等,让我们无所适从。

2015年5月起,我们按照抑郁症的诊断开始治疗,并初现成效。

孩子脸上有了笑容,也更有活力。

我和妻子高兴地认为,有希望了,再坚持几个月,他还能赶上九月份的新学期。

6月初开始,孩子退出高考和学习后,专门调养,精力略有恢复。

随后,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精力没有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而变成了一种无序的能量和不断升级的破坏力。

6月中旬开始,孩子通常在夜晚兴致勃勃地玩游戏,玩到深夜。到了第二天早晨,我和妻子在床上睡意朦胧,却发现孩子站在我们床前,惊慌失措,没头没脑地问我们:

“怎么办?”

我和妻子安慰孩子:

“继续按这个方案治疗,会彻底治好的。”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6月底,当孩子再一次在凌晨5、6点在床前惶恐地问我们“怎么办”时,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他已经开始失控。

孩子咬牙切齿地骂我和妻子:

“你们真没有用!”

砸家里的东西。

危机一次次升级。

我们陪孩子马上再去医院复诊,这次诊断结论为“双相情感障碍”,一种比抑郁症更难治的疾病。

我们开始按照医生处方调整治疗方案。

还没有等待新方案完全生效,孩子就又发生一次次急性发作,烈度越来越不可控制。

发作时孩子无法控制冲动,发作后孩子感到无比后悔。

7月中旬,在孩子的又一次发作后,疲惫不堪的我告诉妻子和孩子:

我已经买好了去北京的机票,马上去北京,住院治疗!

孩子在路上异常的平静,非常配合住院和治疗,还特意叮嘱我们给他买一本《西方哲学史》,以便他在住院的无聊日子里打发时间。

经过北京住院治疗,孩子的急性发作基本得到了控制。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松下来。

治疗进程很漫长,以另外一种方式慢慢消耗我们的精力和信心。

重建孩子的生活规律,包括按时作息和保证睡眠,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孩子大部分时间处于抑郁状态,行动迟缓,快乐感丧失,让我们感到无比心酸。

2015年秋天开始,有近一年的时间,孩子处于乏力、卧床、昼夜颠倒的状态,让我和妻子无比揪心。继续放任下去,孩子情况只会变得更糟,所以我们只能时刻关注他的状况,记录孩子的点滴生活细节,包括情绪的起落,睡眠时间的变化,精力和体力变化,以判断他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再次看医生。

我和妻子夜间需要时刻关心他的状态,那段时间,我和妻子晚上保证三四个小时睡眠的想法都很奢侈。而白天,我们都要工作,需要时不时给孩子打电话或者发个短信,判断他的情绪状态和作息状况。

一年后,孩子的生活规律略微有了一点起色,活力也略有恢复,但是,给我们又带来新的挑战。

为了满足孩子少得可怜的一点快乐,我和妻子需要在金钱和精力方面付出很大的代价。

我们试着尽量去满足他的愿望:买一个新款苹果产品,出去吃一顿饭,给他办一张健身卡,陪他看一场他以前喜欢看的日系动漫。

我和妻子的厨艺其实都还不错,但由于疾病和药物的影响,孩子很抗拒在家里吃饭,一到就餐时间,本能地提出到外面吃大餐。

孩子对苹果数码产品有着执着的偏好,往往会熬到深夜去等待苹果的新产品发布会,也通常在每一个苹果数码产品专卖店里踟蹰不前。通常,孩子会在犹豫良久后主动压制自己的欲望,但很多时候,我和妻子也不忍心总是拒绝。

花钱如流水的感觉并不好过,但我和妻子相互打气:

“就这样吧,他获得了满足,解开了心结,也值!钱,我们努力挣”。

孩子高兴地与我们分享他喜爱的日系动漫,很多剧,很多集。

如果担心我们没有看懂细节,或者看到我们心不在焉,他就马上来一场快速的回应:

“倒回!再看!”

语气并不凶狠,但也绝不温和。

在深夜11点我和妻子倦意袭来的时候,孩子还在热切地询问:

“累不累?要不要再看一集?”

我和妻子本能地想说“不”,却几乎同时开心地说“好”!

我们还要面对的挑战,就是孩子对我们的不信任和敌意。

我一直在观察孩子对我们、尤其是对我的情绪反应,并渐渐意识到,高二下期我们陪孩子参加班级活动时,孩子突然爆发的异常行为,都是来源于他对我和妻子、尤其是对我的复杂感情。那种感情,是一个困顿和绝望中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渴望、质疑、愤怒、憎恨。

在随后的治疗期,孩子对我们的情感表达更加负面,只有排斥、抗拒、厌恶。

他会抓住任何一个细节怼我和妻子,哪怕是我们的一次自夸,一次对他的夸奖或者关怀,以及我们为他准备的饭菜。

在情感波动的煎熬中,他不愿意向我们交流什么,而是去向一位陪伴他多年的心理咨询师吐露心声。

我们和他的共处有太多需要解开的心结,这让我和妻子尤其感到心累。

从妻子脸上,我看到了不断累积的焦虑。

她小心翼翼地和孩子说话,却对我不断地唠叨,唠叨我的过往,我的毛病,我不好的开车习惯。

我理解这些。在旷日持久的消耗中,她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我也累,但还撑得住。

在困顿中,我慢慢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五、曙光初现

在陪伴孩子治病的过程中,我和妻子努力通过各种途径积累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的认识。

妻子参加了几个双相情感患者家人的论坛和群,在里面参与谈论,记录下每一条线索。她的小本子密密麻麻记录了这几年来关于疾病治疗的点点滴滴,包括每天的用药方案,从论坛里得到的每一条线索,孩子每天的状态,以及每一天的异常情况。

我努力查阅各种资料,把它拷贝下来,平时细心琢磨。

我和妻子每天都在交流对于孩子治疗的看法,包括对于孩子病情发展的看法、怎么调药、下一步如何看大夫。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不再对我们带有很强的敌意或者失望,我与他开始有了一些对话。

通过对话,我逐步了解到他饱受折磨的历程。

从初中开始,离家寄宿的孩子就因为离家的孤独、学习的压力、时间被填满的压迫感,开始远离欢乐和笑容。

他有限的快乐来自周末时间和我们相处时的自由,以及与少数几个好友的友谊。

进入初二下期,孩子的课程越来越多,回家时间也越来越少。昔日的好友也忙于繁重的学习任务,无暇顾及他,更让他感到深深的失落。

高中生活是初中生活的循环和升级。

高一开始的孩子成绩虽然上升,但代价是更多的消耗和更晚的休息。

高二上期开始,很晚做完作业的孩子因为被考试和作业追着跑的压力,通过玩一会电子产品获得一点慰藉。于是,他睡得越来越晚。

以后,是他想睡却不能入睡了。

在旷日持久的持久消耗中,他终于不堪重负,彻底倒下了。

后来,孩子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少,发病程度越来越轻。

我们基本掌握了和孩子相处的办法。

“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病的别名除了“天才病”,还有一种叫“钟摆病”,意味着患者的情绪在抑郁和躁狂之间容易转换,有的甚至一天之内出现一次或多次转换。在抑郁或者躁狂状态,患者的情绪反应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通过不断地摸索,基本能把握他的状态,及时调整对策。

处于抑郁期的时候,孩子虚弱无力,极度缺乏安全感。这时,适当的陪伴和安慰,就可以平复他的心情,减少他由于惊恐导致的激越发作。

处于躁狂态的时候,他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会有很多想法。很多想法只是他曾经的一个心结,只是在患病时有了高得多的浓度和烈度。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愿望,我们都会努力地去满足它,让他不安的心灵得到暂时的平静和满足。

在治疗期,我们学会了不去进入让他情绪爆炸的雷区。

可能引爆他的地雷,包括压力、对他不恰当的人格评价、以及他渴求帮助时得到的消极回应。

关于压力。

压力是导致他生病的原因,他对于压力有一种本能的应激反应。如果帮助他释压,在他还没有力量时不引导他追逐很高的目标,他就会放松下来。

我曾经认真地和孩子交流他未来的规划,告诉他:

高考不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可以试着等两、三年,看你能不能参加高考。如果三年还不行,我们就算了,在培训班学一门你感兴趣的课程,开始新的生活。

我永远记得孩子询问我“真的吗?”时那种认真的语气和热切的眼神。

过度的压力是多么可怕的毒素!

关于人格。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通常都是对自己要求较高的人,在不断地追求自我提升时才患病,人格是他内心坚守的价值。别人觉得无关痛痒的一句“你还是个孩子”或者“你这么幸福怎么不懂得珍惜”,都会让他觉得自己的努力被错误解读,使他愤怒。

关于对求助的回应。

在他处于极度的不安、恐惧或焦虑而渴求帮助时,如果至亲的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的求助,他会因巨大的心理落差而心生愤怒。

我们也学会了错位交流,不在他情绪不稳时和他辩论、讲道理。

情绪不稳时,他会把我们的不同意见本能地当作对他的批评和否定。在他情绪平稳时,其实他一点也不拒绝批评,也愿意反思。因此,只要不急于求成,我们总能找到良好沟通的时机,达到沟通的目标。

在长期的陪伴中,他的情绪逐渐平稳,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们也能逐渐放下惴惴不安的心,夜里安心入眠,白天安心工作。

六、重新出发

年年失望年年望,天天难捱天天捱。

2016年起,我和妻子每年默默地帮他进行社会考生的高考报名。一个原本有能力跨入顶尖院校校门的优等生,却从没有进入过高考的考场,这是令人心酸的现实。只是,我们不再有那种锥心的隐痛。

治疗的过程虽然方向正确,但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孩子治疗期需要多种药物的组合才能帮助他恢复失衡的大脑生态系统,而每一种药物的微妙变化,都会导致孩子的状态反复,我们需要在磕磕绊绊中不断进行总结和调整。

2017年3月底,孩子终于能够坚持持续两小时以上的学习。这时,我们开始为孩子参加当年高考进行准备,聘请一对一的各学科辅导老师。

那时孩子依然处于抑郁期,学习任务和高考压力也时不时地引发他的焦虑症状,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但孩子总算坚持学习到高考前夕,为高考进行了四十课时的辅导学习。

高考期间,孩子自觉地设定好每天起床的闹钟,按时起床和进入高考考场。他的起床时间比此前一个月的平均时间足足提前了两个多小时。

考完第一门,走出考场的孩子脸上流露出自信和喜悦。

考到第二天下午,孩子的神情已经疲惫而萎靡。

2017年高考,两天,四个科目,共十个小时,这场全国数百万学生一起参与的考试,却是孩子近三年来最长的一次学习活动。

8月,我们终于等来了孩子的大学录取通知单。孩子考上了本省的一本院校,学的也是符合孩子兴趣和能力的专业。

我们全家对这个结果感到非常满意。我们一路走来,知道孩子为之付出了多少,一家人走得又是多么不易!

进入大学后的孩子依然时时需要面对新的挑战,比如,他的生活规律依然没有恢复到学校要求的节奏,他的精力面对较密集的课程安排依然略有不足。他还要面对情感需求带来的情绪波动,面对考试压力和突发任务引发的焦虑。但是,经过坚持和自我调整,孩子圆满完成了大学第一年的学习。

未来依然会有风雨,但我们一家都在努力学习适应的方法。

七、渐回正轨

目前,孩子已经顺利完成大学三年的学习,进入最后一个学年。

三年里,他在很多方面显示了不小的变化,更加接地气了。

原来存在“社恐”的孩子,目前有了与不同层次人员接触的人际关系体验,不愿出门变成了习惯整天呆在外面,接触三教九流的朋友。目前显示,他的定力还在,没有被江湖英雄带偏。

我和妻子都是内向敏感的人,不爱交友,人际关系圈子狭窄,使得他成长过程中人际关系经验匮乏,缺乏与人碰撞、磨合的经验,初中、高中期间都曾有与同学发生人际关系冲突或感情受挫的经历。现在,他热衷于和一些更为年长的职场人士聊天。有一次,孩子去拜访一个邂逅的老板谈大学实习,实习没谈成,两人侃大山却花了一个多小时,侃得不亦乐乎。

三年里,他开发了做饭的爱好,都中西餐都有涉猎,居然还练就不错的手艺。这种爱好使他的生活增加了乐趣,家里也增加了不少朋友和客人。


孩子做的西餐

孩子做的中餐

大学学视觉传达设计的孩子,这个暑假开始了他走入职业化的初步探索,为他的师傅、相交六年的心理咨询师牟老师做了不少宣传海报,还接了两个外单,一个是社区专题宣传片的设计,顺利交工;还有一个是本市职业院校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PPT美工设计,作品随竞赛项目已经在市、省过关斩将,获得省级第一名,目前入围全国大赛,破了该赛的历史记录。

以下是他的部分设计作品。


孩子的课堂作业

孩子做的海报

相对于三年前问起他想法时的一脸茫然和“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基本明白了自己以后想走的路。

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回到孩子最初开始生病的2014年,那次心理咨询师牟老师和我们一家三口进行了分别的对话,随后再进行心理疏导。

那次心理咨询给了我两个深刻的感悟。

来源于一个场景,一句包含祝福的话语。

一个场景。

当牟老师让我把自己的情况做一个介绍时,我讲述了我的爱好,我成功的职业经历,我历劫重生的巴斯斯坦项目体验……

牟老师突然不急不忙地来一句:你说话一直都这么快吗?

猛然,我彷如醍醐灌顶,突然顿悟。我的讲话方式,包含了我对认同的热望,对成功的渴求。

我,太急了!

这个热切的渴望,想必无时不在地给孩子心理暗示和压力。尽管我经常和他说,不要着急,但实际上,我对每一次成绩的关注和分析都在流露出我的言不由衷。

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跌宕起伏的六年,其中酸楚一言难尽,但至少,我们一路颠沛流离地走过来了。我和妻子为了陪伴孩子,观察他每一点细微的变化,由一个孩子不信任、仇恨的父母变成能赶上他的频道,体验他的内心世界。我得以更加深入了解情绪障碍背后的心理、生理、药理知识,并洞悉了自己原来残缺的内心世界。孩子有了更接地气的成长,也有了他还喜欢的职业方向。

这未尝不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回忆起写于孩子10岁时的那篇旧文《你的样子》 :

孩子一天天长大,如何养、如何教也就成了很闹心的事。关于孩子的教育,我和妻子的意见倒是高度统一,那就是,顺其自然,愿意干嘛就干嘛。我们不强求他成为天才,但希望他首先成为一个身体、心理健康的正常人。

我们一家,在孩子教育的路上,曾怀着那样朴素而真诚的愿望。

但随着孩子的成长,走着,想法就变了。

但幸好,命运给了我们纠错的机会。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1.《【少年情绪作文素材初中】青少年情绪障碍与教育的战争——回顾篇(曲折漫长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少年情绪作文素材初中】青少年情绪障碍与教育的战争——回顾篇(曲折漫长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79702.html

上一篇

【这一刻我选择作文初中】八年级作文:艰难的选择

下一篇

【鼠年再见作文六百字初中】吐露心声,再见2020

【少年情绪作文素材初中】中考高分作文《一个少年的心声》,名词复习|中学作文素材积累。

【少年情绪作文素材初中】中考高分作文《一个少年的心声》,名词复习|中学作文素材积累。

少年情绪作文素材初中相关介绍,一个男孩的心音 “有一次,我被父母误会了。妈妈狠狠地对我说了一顿。爸爸居然想举手抽我。后来事情澄清了,他们就闭嘴了。如果我想,我会说‘对不起’。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说。如果他们真的说‘对不起’,我会多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