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三国演义》、《三国》和《三国演义》文本的比较研究作者:邓雪鹏

摘要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和灿烂的智慧。历史上优秀作家创作的经典小说在现代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制作电视剧,以此来提高观众的品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个民族创造的文艺作品,一个民族的才能和精神世界经典名著本来就是民族的瑰宝。如何继承和传播是我们当代所有人值得思考的命题,本文以《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翻拍为例,系统地比较了两部三国电视剧与原著文本的差距和差异,以及观众对这三部作品的认识评价。简要回顾了名著翻拍的基本原则,本人在校不足之处也希望高人多指出。

关键词三国演义电视剧比较改编

Abstract

excellent literature works convey The vision and ideals of human beings,The human feelings and The wisdom of The beautiful . The history of outstory.tion created by The literary works reflects a nation ' s talent and spirit of The world ' s classics Is a treasure of The nation . how to inherts Is wortsshallow to discuss a remake of the classic basic principle,my scholarship is limited deficiencies still hope expert a lot of pointing to

key word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TV play comparison adaptation

目录

引言

关于名著《三国演义》改编电视剧的现状。

文学文本和电视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不仅是电视剧文本的母体,而且为电视剧提供了艺术的土壤和创作源泉。电视剧从文学文本中汲取营养,提高艺术品位,同时传播了文学艺术。《三国演义》几个改编,每个改编都是编辑们对《三国演义》的再创作和自我解释。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面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时代的变化,观众欣赏水平和审美需求的提高,对电视剧改编的认可和心理期待也逐渐成熟。可以说是经典电视剧改编党首1994年王夫林导演的84集史诗性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倡导者以现代人的视角解释,坚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忠实于原作的精髓,运用圣火艺术的传播媒介成功完成三国时代《编年史》创作,再现了1800年前的历史远征风貌。

近年来,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运行机制的成熟给电视艺术带来了巨大冲击。“文化快餐”现象突出,导演们再次将重点放在“名作”上,形成由名作改编的淘金热。这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制作中心策划的项目,多家电影制作机构共同制作了95集史诗电视剧《三国》,于2010年上半年与观众见面。导演高希希对流传千年后脍炙人口的三国题材进行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和颠覆。这部话剧过分重视宏伟的战争场面和视频特技等外部形式,吸引了观众的视线,但内在很难实现名著改编的精神面貌。(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电影名言》)(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电影名言》)这极大地削弱了电视剧的艺术魅力,违背观众心理预期的效果在播出后不久就引起了怀疑。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论文对1994年版《三国演义》和2010年版《三国》两部电视剧和罗贯中文《三国演义》进行了比较研究,两部电视剧的创作背景和罗版文本的比较,两部电视剧观众群体的变化比较,观众对两部电视剧的评价,以及1994年王夫林导演的第84届史诗性大型

起来,在"忠实"与"创作"找到了一个适合的"度"。改编者借用视觉化电视艺术语言正确传达了原著的精神实质,展现了三国将近100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该剧也借名著之名成为"电视神话",同样成为珍贵的文化瑰宝。如果背离小说文本涵义,名著改编剧将变成另起炉灶的新创作。2010年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制作中心策划立项的95集电视剧《三国》正是改编者的一种首创性开拓,借助原著的艺术元素进行"后现代主义"解构与颠覆。播出后赞美与质疑齐飞的现象尤为严重,"忠实于原著"的原则受到了挑战。 究竟两部改编剧孰优孰劣可从本论文的解读分析中窥见一斑。

全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梳理了两部电视剧创作背景,分析了时隔十多年的电视剧运作机制、播出体制以及受众欣赏水平和评价标准的变化。第二章探讨两部电视剧观众群体的变化,阐释了两个不同年代的改编者对罗版小说及《三国志》文本的认知和改编方式,以及观众对两个改编作品认同和选择。第三章分析比较观众对两部电视剧的评价及心理变化的原因。结语中进一步通过两部电视剧与罗版文本的比较分析,得出名著改编策略原则。 这两部电视剧的出现是对《三国演义》小说文本的丰富和补充。本文理性分析相隔16年的两部三国题材的电视剧改编与罗版文本及《三国志》存在的共性和差异,研究改编现象和原则,分析改编剧受众的接受情况。在名著改编热潮的背景下,我们要乐观的发掘电视剧改编的历史现象,长远性分析名著改编剧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探索性思考名著改编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两部三国电视剧创作背景的异同及受众的欣赏水平

1.1) 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拍摄背景

中国自文革结束后,人民群众的精神束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70年代末到80年代人民群众有一种饥渴的求知欲望,当人们放眼世界环顾中国时无不对因文革和闭关锁国而错失与世界对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而万分惋惜。这种惋惜即是文化思潮的也是科学技术的,就《三国演义》而言当时的学术讨论呈现出一汪死水的局面,电视电影的拍摄设备和拍摄技术方面也十分落后。在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潮蓬勃发展全力将古典名著用电视电影的新技术展现给观众视觉享受的时代我们却停滞了。这种悲剧既有政治压迫学术自由的因素也有因闭关锁国而导致的电视电影拍摄设备的落后和缺乏,当然那时更缺乏让制片和导演们自由发挥的土壤和空气。与当时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的日本,《三国演义》虽然是我国的首创,也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将《三国演义》拍成视觉作品的却是1985年日本人横山光辉。这种局面的出现大大刺激了80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电视人才,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官方文艺部门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90年代初的拍摄设备和拍摄技术相对于文革刚结束时也达到了一种新的进步。在这种主客观条件成熟的时代官方文艺部门以一种不计成本严格筛选人才打造经典的态度来拍摄这部巨著,制片和导演演员们更是以一种认真严谨,如履薄冰的工作精神来完成这部巨著的拍摄。抚今追昔当我们重温94版《三国演义》时也能由衷的钦佩拍摄这部巨著背后的工作人员的文艺视野和职业精神。

1.2) 电视剧《三国》的拍摄背景

进入二十一世纪,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带给电视剧的生产制作、传输直至播出

平台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国从来没有商业电视,这是一个常识商业因素的介入使电视剧的制作多样多元,改变了原有的纯计划拨款的方式,但资本经营的多元不能撼动电视国有的性质,国家资本在各种资本形式中是主要控制力量。"这一时期,电视剧的制作从以前的政府拨款向影视剧投资市场化方向发展,电视剧的运作包括投资和发行收入两个部分,前者是电视剧生产的前提基础,后者是电视剧再生产的保证。电视剧的创作环境相对宽松,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制作队伍呈现多元化趋势,分为国家所有的制作队伍、民营团队、中外合作的公司等,但产业环境却有失偏颇,各种所有制的生产和发行公司的竞争平台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电视剧的发展。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公布,2010年我国国内电视剧产量达1. 4万集,为五年来最高,稳居世界第一。但是,具有艺术性的经典剧作却是凤毛麟角。原因在于现今的运作机制比较开放,不对电视剧题材加以限制,几乎是靠市场价值规律进行调节,"适者生存"成为了电视剧创作法则。因此,为了减少风险、谋求收视率,获取高额利润,改编者将目光锁定名著,希望能从中寻找到有拍摄价值的元素。名著改编《三国演义》再次被改编,由朱苏进编剧,高希希导演的史诗大剧《三国》于2010年上映了,该剧的制作团队是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制作中心策划立项,由多家制作单位联合出品。

1.3) 播出体制的变化

电视剧的播出体制是指电视剧在某种社会制度中,遵循传媒媒介的运作惯例、规范与实现方式,是电视剧传播、流通过程中有组织的机制。正如特里·伊格尔顿所说的:"'文学生产的模式'必须在它与某一社会的一般生产模式及该社会的一般(即非特殊性的文学)意识形态的关系中来加以分析。"90年代仅有电视台可以承载电视剧的播出,播出内容也严格按照国家和相关规定,电视台不能随意播放。

现如今,互联网络的普及和各种媒介的兴起,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电视剧的播出平台也增多了,在这样日益竞争的传媒环境中,单单靠一家电视台或者单一媒介形式是很难形成传播优势的。各大媒体相互联合购买电视剧并约定同一时间段播出,实现多渠道互动。安徽、江苏、重庆、天津等四家省级卫视分摊费用共同购买新《三国》,相约每天播出的进度一致,原因就是每家电视台都是怕失去观众,失去收视率,失去广告收入。

1.4) 评价标准的变化

1.4.1) 大众文化的召唤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精英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受精英文化影响,必然带有"中国特色"的标签,名著与电视剧的结合成为了一种文化自觉。普通观众不是通过阅读而是观看电视剧来了解名著,名著改编成电视剧的影像凌驾于原著阅读之上,文字统治地位逐渐被视听图像所取代。导演们运用镜头语言展现百姓的悲欢离合,在潜移默化中突出政治意识,关注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方式。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政治发生文化的巨大的转向,媒介革命与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城市文化正在迅速兴起,消费型的小康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后现代的大众文化与消费娱乐文化正在越来越成为今口中国的生活方式。"用丹尼尔·贝尔的话就是"大众文化的需求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高兴。"导演高希希自觉地遵循"文化产业"的生产规则拍摄"让大伙高兴"的艺术产品,新《三国》也就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俗"剧。拍摄演员的改变,服饰化妆的差异,拍摄技术完善,硬件设备更新等因素无疑对名著二次创作带来新的生机。

1.4.2) 审美追求的走向

哥本纳认为:"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建构人们的生活模式及价值观念。"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发展促使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市民阶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消费者。人们开始追求浮华消费和个性张扬。受众被称之为"电视的上帝",为了迎合"上帝"不同的审美追求,电视剧不断地推陈出新,抓住"上帝"的眼球。"口味"变得复杂的多,审美多元化凸显出来。相应地,大众文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口益膨胀起来。名著《三国演义》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迎合广大市民的传统心理积淀和情感宣泄,成为改编者首选的文本。名著《三国演义》改编剧拍摄的优劣影响到我国古典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影响到下一代人的接受理念和道德教化。所以,改编者应该具有深度而不失精度的开拓三国留给我们的宝藏,同时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思想艺术素养和相应的知识储备,在忠实与超越中寻找适合的突破口,同时对观众的审美需求也不应该置之不理,在名著普及和传播的同时提升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

第二节:两部三国电视剧观众群体的变化及改编方式

94年老版《三国演义》刚播出时,中国改革开放只有仅仅15年,那时的网络信息交流也没有现在那么普及,高等教育也还没有扩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只是占人口比例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大部分群众都是带着看老故事的心态来观看这部电视剧的,能有自己独立见解和评价的群众为数不多。少部分文艺界的知识分子才是真正能看懂这部电视剧的伯乐观众,也能给出一些客观有见解的评价。毋庸置疑这部电视剧给观众带来的都是一种视觉的震撼,只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不同而已。

进入2010年高希希拍完《新三国》播放时,中国的观众群体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是94年能比拟的。首先是传播方式的变化网络的冲击大大稀释了电视观众的人数。其次是人口受教育的比例和教育水平的质量变化。据教育部官网统计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只有206万,而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已经达到了2021万的规模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人群的大规模扩涨。当然1990年能上大学的人他的知识的扎实程度肯定是比较精英化的,而2010年虽然文化精英的数量增加了,但高等教育接受者的总体水平没有16年前那么扎实了,尤其是高校扩招以后。受教育人数的变化当然会影响到观众对《新三国》的各种评价和讨论。再次,是观众接受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种文化思潮影响也会对新旧三国电视剧给出不同的新评价。

2.1) 94版《三国演义》的改编

1987年6月,电视工作者、,历史学家、,评书《三国演义》的监制和《红楼梦》的制片人召开了一个会议,定下了改编"三国"的方案。1989年7月,王扶林被任命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总导演。1990年6月,"三国"领导小组成立。8月,剧本创作会议召开,编剧剧组成立了由杜家福、朱晓平、刘树生、叶式生、李一波和周锴等6位中青年作者组成的编剧组,每人平均写10集左右。剧本创作大致分为5个阶段:1.剧本作者、制作人、导演聚集一起,确定整体构思2.每人写出2集,供剧组参考3.讨论修改初稿,每天讨论一集,这个过程陆陆续续约用了1年4.剧本作者根据剧组对初稿的意见,写出第2稿,交由戴临风、王扶林、刘世德孟繁树剧本参订人审看5.作者写出第3稿,由参订人进行最后推敲,每位参订人在审看完剧本后,都必须签字,直到戴临风最后审看完剧本,才送印刷厂排印。截止1990年12月15日前,累计完成84集文学本中的76集。剧组达成共识:充分尊重原作《三国演义》,同时参考《》中有价值的史料,把120回的章回小说改编成84集的剧本,大的框架由群雄逐鹿、赤壁大战、三足鼎立、南征北战、三分归晋五部分组成。领导小组专门组织了一个剧本讨论小组,对剧本进行反复讨论,剧本经过数次易稿,最后定稿红皮书时是1991年12月30日。实际上,《三国演义》的编剧们是和主创人员同时进驻同时工作,修改剧本也和开机拍摄交叉进行。

2.2) 10版《新三国》的改编

《新三国》是由电视制作中心策划立项的电视剧,该剧由执导,编剧。朱苏进1953年出生于江苏涟水,初中毕业后1969年应征入伍,是一位军旅出生的作家,不管之前他编写了什么剧本,就新三国的剧本而言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自由发挥都是极其失败的。首先,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古代文学史和文言文教育,其初中学历也是在文革的动乱年代取得的,他自言"我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比看书更有味道,因为原著看到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可见其基本的文言功底是肤浅的,更别说把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和人物事件关系演绎出来了。其次,他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可能有点急功近利,表现在剧本中很多史实和故事情节不伦不类。例如:董卓掌权后威逼貂蝉进宫去做天子的妃子,要知道那时汉献帝才八岁貂蝉是成年女性这一情节就没一点根据。再例如:第十三集中袁绍手下田丰、许攸所说的台词都给混淆念反了。等等这一类数不胜数的笑话,给观众一种他只是将大量的将《三国志》文本植入《三国演义》文本中的感觉,既没有多少自己按照史实依据再自由发挥的地方也没有尊重《三国演义》《三国志》的原著内容认真的编成三国史或三国演义。再次,是朱苏进的三国剧本整体上看是没有任何逻辑连接性的,后期省略太严重了。诸葛亮死后下一集就三分归晋了,诸葛亮公元234年去世要到公元280年三国才统一,其中整整36年时间把后三国的精彩剧情全部省略了,其中姜维九伐中原,钟会邓艾灭蜀,灭吴之战一个片段也没有这显然不是完整的三国。

第三节:观众对两部三国电视剧改编的的认同和选择

新三国上映后观众出现了很多各种不同的声音,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下面这些首先说《新三国》这个题目起的太好了,一个"新"字,既和老版相区别,更多的是告诉人家,我这是新说,人家罗贯中也不过是戏说罢了,谁规定现代人不能戏说了。接着我们说老三国,叫《三国演义》自然是说要按照罗贯中的套路来。老三国有很多编剧发挥的地方,加了编导演员对原著和人物的理解,但是,没有人说过这不是《三国演义》原因很简单——精髓。精髓是整个电视发展的中心,是骨髓,更是题目要体现的东西,把握了这个精髓,才万变不离其宗,更何况,老三国没有乱变。

其次,是编剧比较。杜家福、朱晓平、刘树生、叶式生、李一波 周锴VS朱苏进。一部电视剧编剧是关键,编剧写的剧本决定了这部戏的发展方向。94版三国编剧都是具有高度责任心的知识分子。写出来的东西淡薄清雅,没有那么强烈的铜臭味.朱苏进写的剧本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剧本编写既没有按《三国志》史实内容的严谨编写,也没有依据《三国演义》剧情结合史实细节审核再加工。

再次,是导演对比五大导演VS高希希。如果说编剧是一部戏的灵魂,那么导演就是统帅。老三国的拍摄,是五大导演分工合作的结果,之所以拍出了一气呵成的连续感,不仅因为几个导演对于原著的深度理解,更因为总导演的总体把握。中国电视史上能有王扶林,是中国电视的幸运,也是我们观众的幸运。至于高希希,他拍过不少爱情片很成功,然而爱情片是小制作,至于三国这样的作品,金戈铁马表里河山,智慧的碰撞计谋的较量,非胸中有大丘壑者不能为之。对导演的才艺和知识有更高的要求,否则就会出现人物剧情对白混淆也浑然不知的明显错误。

再次,是工作人员的态度。撇开新老三国不谈应该说,现在很少有电视剧的工作人员能有原先的认真态度了。老三国演员没有寒暑昼夜。刘备的扮演者孙彦军这么评价那三年:"当了三年兵,住了三年监牢,做了三年苦力。"他们把一部《三国演义》来回研读,熟悉书中每个人的命运。他们为了拍好角色反复练习马术,伤筋动骨却不下火线那个年代的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为出名,不为挣钱,只是想认认真真的拍出一部经典给人看。现在的社会有一种浮躁的风气。于是,新三国未上映,炒作先至,探班的记者就不断采访主角明星爆料笑话炒作的沸沸扬扬。高希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我们的拍摄是服务于80,90后的。"再到刘关张诸葛亮演员人选众说纷纭的的讨论猜测为的就是引起舆论的关注。

最后,是台词的比较。老三国是认真借鉴原著《三国演义》的原文来说的半白话半文言文,例如:刘关张三人讨伐黄巾起义时救出董卓。

董卓说道:"多谢三位相救,卑职铭记不忘,敢问三位英雄现居何职?"

刘备答曰:"我等俱是白身。"

董卓曰:"白身?哼!"

现在有新三国迷批判说老三的台词太文了,听不懂。说这话的人真的很让人寒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语言的精华,用语雅致简练,内敛而不放荡,单字即可成词,简单的几个字,也是韵味无穷。为了提高文言文素养《三国演义》这部作品还被教育部规定为《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课外阅读书目高中卷》必读书,它的选段也是高中的必讲内容。至于新三国的白话给人漏洞百出的深刻印象。

例如:董卓动不动就来个东北方言"咱家""俺"

这是什么普通话?

曹操追击董卓大败而回。

袁绍却对曹操说:"孟德,你班师回朝了!"

班师回朝是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曹操当时又没打胜回的也不是朝廷怎么能乱用!

再如:董卓刚进入洛阳就对属下说:"洛阳就是豪华,在这里我都乐不思蜀了"乐不思蜀是出自蜀汉灭亡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说出的典故,董卓进京的东汉末年他就知道用三国后期的成语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类似的用语错误举不胜举,这显然不能给观众留下好艺术作品的形象。

3.1) 观众对两部三国电视剧的评价及心里变化的原因

观众对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的评价

央视版《三国演义》播出后,取得了万人空巷的效果,这无疑是观众对这部电视剧的一种肯定。正面评价认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成功地展现了原著的精髓和三国时代的历史风貌。电视剧的导演牢牢把握住原著"拥刘反曹"的基本思想倾向,保留原著固有的人民性的思想精髓,从多方面开掘剧作的意蕴。此外,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评述,对三国时代精神的再现,还是对统治者和黑暗社会的揭露,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明君贤相、国家和平统一的渴望,在电视剧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负面评价部分情节改编不足改编者的辛勤努力,使剧情曲折合理、摇曳多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富于情致,艺术感染力超越了小说而获得较大成功。但也有一些地方,改编者只是用电视语言简单地演绎小说情节,就显得比较单薄,感染力不强。在风格上过分强调"写实",使得剧作对原著空灵、浪漫的传奇风格表现不大充分,比如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就不如原著传神。

观众对于2010年《新三国》电视剧的主要评价有:正面评价认为新版《三国》能够听取广大观众意见,本着对名著尊重的态度,在重播前认真修改,这对于影视界来说仍具有一种示范性的意义。它的可贵在于,剧组已跳出了急功近利的狭小视野,把提高品质视为自己的生命,并着眼于更长远的利益,甚至把目光投向全球。这是值得深思的。 在新《三国》中,一些旧有的价值观被更新了,最先的举动就是省去了"桃园三结义",而忠义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价值观。这种异姓结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观念,经《三国演义》的传播深入人心,特别是男性,而且尤以底层、江湖最为看重。负面评价认为老版《三国》以桃园三结义开篇,刘关张率先亮相,新《三国》中,曹操成了绝对男一号。董卓的一声咳嗽打开了新《三国》的序幕,董卓在大殿上欺天子、压群臣,曹操大呼"国贼董卓"。前面的戏份几乎完全围绕曹操展开,而观众熟知的"桃园三结义"仅仅只有一个镜头。

根据上述观众对两部三国电视剧的评价的心里变化我认为主要原因有:

1, 概而言之,旧《三国》的拍摄有着严肃的官方背景,其普及传统文化的目的甚至带有"政治任务"的色彩;而新《三国》则是消费时代资本运作的一个成果,历史在这里更多地成为人们娱乐消遣对象。两部电视剧因而也体现出了鲜明的审美风格的差异。

2, 叙述视角旧《三国》:强调"拥刘反曹"立场新《三国》:以"曹操"为主线。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有明显的"拥刘反曹"色彩,旧《三国》强化了这一立场,并且通过剧情逐步揭示了"拥刘反曹"倾向的形成原因。

3, 新《三国》则以曹操取代"桃园三结义"的开篇,简直变成了《曹操传》,而刘关张却变成了跑龙套的。从汉魏的历史发展看,曹操对统一北方的作用很大,曹操视角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4, 对于这一叙述视角的转变,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作璋认为,作为电视剧而言,主线的变化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看待历史的不同角度而已。新《三国》转到曹操视角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陈寿的《三国志》就是从曹操视角出发的,曹魏是汉代之后的正统。当然,旧《三国》以刘备为主线也没有错,因为它基本上是根据《三国演义》来拍的。

5, 旧《三国》台词是原汁原味的"半白文言文"新《三国》台词穿越和雷人并存,一方面体现了编剧的工作态度,同时也体现了新时代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特色。

3.2) 电视剧《三国演义》和《三国》的文本生成与认同

3.2.1) 电视剧《三国演义》文本生成的基础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这样评述:"说《三国志》者,在宋己甚盛,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再到明代的《三国演义》,"乃因有罗贯中本而名益显"。一语道破《三国演义》历史地位。元末明初的作家罗贯中充分利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等史料为框架,采集大量民间流传的戏剧、传说,创作出"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文学作品。罗贯中为了避免读者误读,特意加上"演义"二字。《三国演义》在我国古代小说中拥有的读者最多,被后人称之为"中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全书采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文白杂揉的语言艺术,做到雅俗共享。《三国演义》运用娴熟的笔墨塑造出诸多人物形象,如诸葛亮"智绝"、曹操"奸绝"、关羽"义绝"。"桃园结义"、"连环计"、"赤壁之战"等众多故事被广为流传。

电视剧《三国演义》忠实原著,追求剧作本质真实和内涵真实,符合受众的审美期待。改编者精心地运用电视语言进行艺术创造来减少信息量的流失。小说可以用较少的笔墨概况复杂的情节,电视剧却只能直观、生动地通过画面展现出来。"三分虚"成为小说《三国演义》成功之谜。"虚"就是作者虚构、想象、塑造人物和故事情节。原著中一些细节不够真实,剧中尽量纠正失实,强化人物真实性。例如"武侯弹琴退仲达"一段,小说中司马懿"飞马远远望之"距离较远,根本看不见孔明的"笑容可掬"。电视剧改编时重点突出孔明的智慧,消解了神化色彩。用特写镜头表现诸葛亮临危不惧,全神贯注地弹琴,用激昂的琴声打败司马懿。司马懿听后飞奔而去,琴弦随之断了。此韬略与胆识非孔明莫属。此处改写成为全剧的传神之处。

然而,按照原著《三国演义》章回体,每一个章节一般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改编者们分别拍摄,各集之间几乎看不到衔接和呼应,有的事件常常很突兀,电

视剧的"故事性"相对衰减了。由于各分导演的艺术感不同,也会影响整个电视剧故事情节的连贯性。电视剧《三国演义》改编者的态度给人过于谨慎之感,现实主义精神有余,浪漫主义精神不足,追求"武戏文唱"有图解原著遗憾。古代战争场面的描绘简单,太过虚假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改编者用电视语言简单地讲述故事,显得单薄,《三国演义》书中很多场战役,仅仅用探马或将士的一句回报便略去了,战争场面缩短的同时剧情显得平铺直叙,没有波斓。这些无疑是受时代因素制约的。

3.2.2) 电视剧《三国》文本生成的基础

现如今,电视剧作品的世俗消费观念取代了20世纪精英文化意识形态,一批电视剧改编者也采用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对经典进行颠覆,运用结构主义等观念颠覆中国古代文化价值观和完整精神内涵。然而,后现代文化的解构打破了中心与边缘、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文学经典名著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失去了原来的尊贵和荣耀,这时的改编剧也就形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印记和审美情趣。

首先,原著的精神魅力和艺术元素是改编剧的支柱,原著精神应该与时代精

神和受众心理相一致,如有背离,则会影响电视剧的传播和欣赏。改编者的当下

解读,就是将原著进行当代解读,让改编剧带有时代特征、当代受众的审美情

趣。依据电视剧市场发展趋势,以"品牌剧、精品剧"为定制目标的大型史诗电

视剧《三国》2010年与广大观众见面。该剧在历史演义和剧情文本保留罗贯中

《三国演义》里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从《后汉书》和陈寿《三国志》等史书中

吸取大量素材增加和填充小说,具有时代特征的解构。与1994年《三国演义》相比,新《三国》摆脱名著文本的束缚,更加自由地构建自己的历史观。编剧朱苏进将《三国演义》文本比作山峰和陷阱,认为山峰的意义在于名著原本具有很高艺术价值、丰厚的改编资源、巨大影响以及广泛的收视期待陷阱在于:越是经典的名著就越是广为人知,其人物的生死、故事的走向、结局的兴亡等等在未开播前观众早就预知,因而往往难以建立悬念,无悬念也就无关注。这形象地道出改编名著的矛盾,改写名著的某些故事和人物,必定会篡改原著的主题、基调和风格。

其次,电视剧文本载体的转换不可避免地带来名著信息量的流失。对于这个方面,新《三国》改编者增添寓意,增加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塑造,对于文学文本进行当下解读,进行主观艺术创作。导演也就因此界定该剧的艺术风格"拥刘反曹"是《三国演义》基调,然而新《三国》从文本与史实的关系为曹操翻案,"等观曹刘",成为众多三国迷对新《三国》不满的主要原因。导演高希希的观点是:"我们说的打破'轻曹重刘'也并非是要为曹操平反,如果是平反,就带有很多主观的东西,我们只是把这个人物剖开给你,是忠是奸,你自己看。"新《三国》这种艺术创造,既没有忠实《三国演义》原著,也没有将《三国志》以史济文,而是朱苏进编剧、高希希导演的个性三国。这样主题蕴含的转变,正是当代中国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逆转。这部电视剧并不是建构什么文化精神。

导演高希希在创作中大张旗鼓地将重要人物关系进行了改写,让人物更加富有个性,性格里有的特质可以展开,没有的当然不会任意增加。我们的展延,是对人物的一个丰富。对人物理念,有一个更高度的把握。剧中就连配角也得到充分的展现,富有了新意和特别之处。与原著不同的是,关羽的死设计成自杀,貂蝉和吕布的爱情被升华到真爱。静妹是新编的女性形象,安插在司马懿边,成为曹王的第三只眼睛。这些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的故事新编,打破名著的基本事件与人物关系,偏离了原著的精神,成为另起炉灶的"三国",必然会遭到批判。

最后,新《三国》面对文本转换,同样存在文学艺术转换成视听艺术选择替

代的困难和观众欣赏错位。导演充分调用诸多造型元素,做到强烈的视觉效果和

宏大的战争场面,给人以心理冲击。高希希说:"我目前认为该剧的亮点有情节

的紧凑连贯、人物的新解读、高科技特效运用等。而最大的看点在于古代战争场

面的实景再现,尤其是'马术战'的超越以及特别邀请的民间收藏家皇甫江担任

兵器顾问。"场面和特技确实是新《三国》的亮点,战场昏暗,硝烟弥漫,城池

威严,血腥场景。高成本投入创造出介于电视剧与电影之间的另类作品,无疑开

拓了中国电视剧大场面拍摄手法。

3.2.3) 两部三国电视剧内容和原著小说文本内容的比较

两部三国电视剧和文本《三国演义》描写的都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三部作品都刻画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但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罗贯中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94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严格尊重罗贯中原著主旨思想来拍摄,可以说是一部将原著《三国演义》用现代摄影艺术复活的作品。剧中的台词基本引用原著文言文再现了原著罗贯中的思想主旨。而2010版《新三国》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了《三国志》的历史看法,对诸如曹操这些人在人们心中的反面形象加以平反,较为尊重历史事实,但同时也在其它的一些历史常识上给人漏洞百出经不起考证的印象。

3.2.4) 两部《三国》电视剧与原著小说《三国演义》受众的比较

电视剧《三国演义》《三国》和小说《三国演义》都吸引着无数观众的目光,根据观众不同的心理需求可分为以下两大类型:学者型观众和欣赏性观众。

1.两类观众对电视剧《三国演义》《三国》不同感受

学者型观众他们一般对电视剧创作在欣赏的同时也进行学术性研究,从小说文本内容和电视艺术创作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包括主旨研究、视听语言研究、人物形象研究、文化走向研究、改编原则研究、受众批判研究等方面。他们根据自己的专长和思辨为大众审美认知拓展更为广阔的触角和眼界。沈伯俊在《三国烽烟现荧屏》这样形容学者型观众的:"尽管以王扶林为首的艺术家们尊重学者们的意见,但我清醒地知道,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创作,归根到底还得依靠艺术家们的创造性劳动;作为学者,我们只能起一些参谋和协助的作用,我们自身的使命仍然是研究作品。在研究《三国演义》的改编中探寻出诸多美学法则和改编规律。"新《三国》问世同样引起学术界的争论。周星中的观点是:"我感觉新版电视剧《三国》在很多方面呈现出历史印迹的扎实判断和现代感知分寸之间的结合。但是在看完全剧后,觉得起伏稍微不够,在艺术的角度稍有些遗憾,抒情性也稍有欠缺。"

欣赏性观众他们对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观看是带着普及民间故事的心情来观看的。这类观众往往容易把电视剧和民间故事当真实历史来看,注重的是电视画面的美观和人物装扮的华丽,语言上追求通俗易懂。因此,2010年新三国的上映时欣赏性观众都给予了这部电视剧一定的好评。

2.两类观众对《三国演义》原著的不同欣赏感受

学者型观众凭借其深厚的学识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对《三国演义》这部作品自然有其独特的理解。例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评价道:"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毛泽东看完后评说道:"看这本书(《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袁阔成评说道:"《三国演义》是那段历史的一座人才宝库,也是一部活的兵书,是一座军事大课堂。"日本人吉川英治点评道:"《三国演义》结构之宏伟与人物活动地域舞台之广大,世界古典小说均无与伦比。"以上几位学者名人要么从文学艺术要么从实用价值的角度给予高度的评价。

欣赏型观众主要是出于审美需求来品读原著的普通读者。他们把小说看作是一种消遣方式。由于欣赏性读者学识、艺术素养、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对《三国演义》这部书的读后感也评价不一,但有一点是必须要明确的就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流高度西化的时代,读《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普通读者一般都是有较高的精神追求和古文学兴趣,否则很难沉下心来把这本原著认真读完。

结语

通过前文对两部三国电视剧和小说《三国演义》文本的分析比较,我们认识到94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去芜取菁、删繁就简,成功地展现了原著的精髓和三国时代的历史风貌。在人物的塑造方面不仅各类人物立场分明、爱憎清楚,而且主要角色都个性生动、色彩鲜明。编导从全剧的把握、人物的塑造、舞美设计、音乐、歌词的创作以及历史氛围的营造,都追求一种豪放、雄健、古拙、悲壮的艺术风格,这与东汉、三国时代的时代风貌是相一致的。语言对白采用原著中较为浅显的文言文,保留了原著对话语言的精炼、生动、传神,也与全剧的艺术风格相和谐。歌词蕴藉、典雅,有汉魏乐府五言诗的风韵和人生哲理的况味。不足之处是电视剧中有些角色甚至是重要角色,几次更换演员,影响观众的情绪。在风格上过分强调"写实",使得剧作对原著空灵、浪漫的传奇风格表现不大充分。《新三国》本着新创作的态度,在重播前认真修改,这对于当今影视界来说仍具有一种示范性的意义。并着眼于更长远的利益,把目光投向全球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些旧有的价值观也被更新了,最大的举动就是省去了"桃园三结义",而忠义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价值观,这改动是一个大胆的创新。不足之处一是演员和制作班底文化积淀不够深厚。那么多台词错误拍摄现场那么多青春偶像剧演员、工作人员,一起进行拍摄,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很多句台词是三国之后的历史典故及名言。二是人物刻画过于片面,不够丰满,细节处理不好。刘备和关羽张飞是"恩若兄弟"、"寝则同床、食则同器"的兄弟,喝酒的时候尽是客套话。让人感觉缺乏亲近和默契。剧中貂蝉是个美少女却用少妇陈好来演显得没那么逼真传神。通过上述分析我认为经典名著改编成电视剧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名著小说改编成视觉作品必须严格忠实于原著的思想主旨达到传神复活的高度才可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持久的传播。二是在历史名著小说改成视觉作品的过程中编剧和导演应该有一种严谨认真的工作精神,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像94版《三国演义》那样符合时代文艺水平和精神特质的优秀作品。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在改编成电视剧的现代化传播过程中应该本着尊重原著尊重史实尊重观众的高度责任感去艺术再创作这样才能在传承和创作中创作出新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电视剧目

【1】《三国演义》(1994年版王扶林)

【2】《三国》(2010年版高希希)

著作

【1】《三国演义》罗贯中著 刘世德、郑铭点校 中华书局2015年出版

【2】《三国志》陈寿著 裴松之注 中华书局2006年版

【3】《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

【4】《艺术的社会生产》珍妮特·沃尔芙著 董学文、土葵译. [M].北京:华夏出版社

【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8版

【6】《毛泽东读评五部古典小说》徐中远著 华文出版社 1997年版

【7】《评书三国演义》袁阔成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8】《日下书》李长声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报刊文献

【1】 近二十年_三国演义_影视传播及价值实现研究_左岩

【2】 王丽娟.《关于电视历史剧"走红"的思考》[J].中国电视,2002 <10):24

【3】新民晚报 2010年8月9日 A2版

【4】北京晚报 2010年6月19日

【5】京华时报 2010年5月4日

【6】 南方周末报 2008年6月17日

【7】 张应辉: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思潮[J].现代传播,2003 <1>:43

【8】 本刊编辑部:重庆卫视首播新版<三国>英雄见英雄[J].广告大观(综合版)Panorama, 2010 (3):84

【9】沈伯俊:三国烽烟现荧屏《三国》改编的三大艺术工程(中).四川日报1994-06-02

电子文献

【1】方芳:"2010年剧产量创五年新高",大众日报,2011年3月3日

【2】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高希希:把《三国》人物剖开给你看 新浪娱乐

【4】TVB电影网

【5】周星中:新《三国》彰显了一部大历史剧的品格

【6】三联周刊专访朱苏进

三国一统

桃园结义

三顾茅庐

美人计

孔明先生

辕门射戟

空城计

司马仲达

周瑜

曹孟德

关羽千里走单骑

魏武挥鞭

司马权谋

小乔

曹操

1.《【朱苏进名言】电视剧《三国演义》、《三国》和《三国演义》文本比较研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朱苏进名言】电视剧《三国演义》、《三国》和《三国演义》文本比较研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93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