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比克(1851-1914)说:“利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有句名言:“一个民族的智力和道德力量越强,利率水平就越低。”

庞巴维克去世100年后的2019年9月12日,欧洲央行宣布降息,将存款利率下调至负0.5%。从现实角度来看,欧洲有负利率,但没有多少人认为欧洲人民的智力和道德能力变得更强。更多的人担心欧洲经济再次这样做,真是“不行”。

我们不能指责庞巴维克。毕竟,在他生活的时代,没有强大的央行,可能从未见过流动性陷阱。(莎士比亚)。

那么负利率到底是什么呢?

严格地说,负利率应该有两种。一个是实际负利率,另一个是名义负利率。

实际负利率其实对中国人来说并不少见。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至少有4次处于实际负利率状态。这一期间的典型特征是社会通货膨胀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群众把钱存入银行,但实际财产反而因物价上涨而减少。

但是这次欧洲央行执行的利率政策是真正名义上的负利率,意思是“储户不仅要把钱存入银行,反而要向银行支付利息”。过去十年,全球至少有5家央行(瑞典、丹麦、瑞士、欧元区和日本)实施了名义负利率政策,但他们的政策原因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例如,瑞典、丹麦和瑞士实行名义负利率政策的目标是汇率稳定。2012年欧元区陷入主权债务危机,“无法脱身”,欧元区的避险资金开始涌入瑞典、丹麦等相对安全的北欧国家,丹麦克朗、瑞典克朗面临对欧元的升值压力。这些国家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是维持韩元对欧元的汇率稳定。2012年7月,丹麦央行敲响了名义负利率政策的“第一枪”,宣布丹麦央行的金融机构定期存款利率下调至-0.2%,因此,丹麦等国的名义负利率政策今后没有退出壁垒。

但是欧元区和日本名义负利率政策的初衷是刺激银行信贷,提高通胀预期。欧元区和日本名义负利率的本质是量化宽松政策。经济学家巴瑞松指出:“负利率实际上来自实体经济投资收益率水平的下降,这表明了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仍然乏力的现实。”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的表现更为直白。"负利率被证明是欧元区非常重要的工具,负利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积极。"德拉基也承认负利率可能有副作用,但“因病急投医”的欧洲已经无暇考虑副作用了。

问题是名义负利率真的是万能的吗?至少日本的实验没有成功。

今年8月,美国旧金山联邦储备研究院最新的经济研究报告显示,日本央行在2016年宣布负利率政策时,通胀预期实际上已经下降,而不是政策制定者希望的那样上升。通胀预期下降可能是对央行采取行动的经济形势恶化的反应,但不是对央行行动本身的反应,而是“这种反应强调,如果通胀预期固定在低水平时,负利率作为扩张工具的效果存在不确定性”。(莎士比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

名义负利率会对银行产生什么影响?

在《纽约时报》年前的两年里,36岁的企业老板克里斯丁森先生向丹麦银行申请了小企业贷款,贷款利率为-0.0172%。扣除要支付的部分费用后,银行要向她支付利息。也就是说,克里斯汀森向银行借钱不仅不付利息,而且每月还能得到1美元的“利息”。这注定会被载入世界金融史。

但是我们必须强调,消费者贷款和抵押利率直接为负的情况很少。克里斯汀森实际上是少数接受负利率贷款的人。丹麦银行负责人说:“为了股东的利益,我正在考虑如何推进未来的业务。”不难理解,对银行股东来说,“借钱不还利息”的事情太令人震惊了。

日本和欧元区的实践证明,名义负利率推翻银行赚取“息差”的传统经营模式对银行来说确实是个难题。

学术模式认为,名义负利率执行后,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将明显降低。这对银行来说绝对是好事,但实际上银行在市场上有“同业”和“偶像”。对顾客执行名义负利率,很有可能会挤掉顾客。大概率,银行要承担名义负利率引起的费用。

不仅如此,经济学家还观察到名义负利率会损害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不能将名义负利率转移给储户,所以只有调整资产的结构和期限,才能消化这个成本。具体方法是提高贷款利率以支付费用,或者最大限度地部署高风险资产以弥补被侵蚀的利润,但这可能会损害实体经济的活力,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不久前,摩根斯坦利的一位高管在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企业和银行在低利率环境下找不到赚钱的机会,资产价格非常高,因此风险也很高。”不难理解,在负利率环境下做出的投资决定,如果几年后利率上升,大概率会成为不利因素。所以欧美市场的股市清淡投资也是合理的。

那么银行没有机会面对名义负利率吗?答案并不总是那样。

细心的投资者可能已经发现,名义负利率多发生在现金使用少、以银行卡或其他电子货币支付手段为主的发达国家。也许随着电子货币的普及,名义负利率可以看作是该电子账户的管理服务费。也就是说,未来银行的盈利能力不依赖于风险价格模型,谁提供的服务综合成本低,服务效率更高。

对国内银行从业者和存款者来说,名义负利率可能还很远。另一方面,国内各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国内银行可以通过自身资源调整有效降低成本。另一方面,

虽然央行正在加速数字货币的研究工作,但具体的数字货币标准和使用方法并没有达成共识。

但对银行来说,如何做一个更完美的金融服务者,是银行业面临的一个永恒挑战。

名义负利率,可能仅仅是一个开始。

新金融记者:张兆瑞

1.《【负利率名言】负利率,银行的难题或机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负利率名言】负利率,银行的难题或机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3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