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明
引用自言自语
国语清语
编辑:每年高考结束、满分、高分作文一走了之,成为新的高三学生作文准备考试的“武器”。这种高分满分作文直接影响日常教学对好作文的判断标准。看看这些作文,有些人会提到“华丽、堆积、空虚”等词。2009年特级教师王俊明老师专门就高考作文写了一封给评委的信,对高考作文的文风问题提出了质疑。得到王老师的许可,本号推送这封信。信的后面附有王老师评论的两篇高考高分作文。十年过去了,高考作文的文风改变了吗?这封信中记载的现象还存在吗?读者可以自己判断。
高考作文中的“文风”问题
文/王俊明
XX:
今天特别和你私下讨论一次作文导向的问题,或者谈谈“文风”问题。
在阅读慧瑞《阅卷纵横》的考场作文时,我担心高分的人都走在议论文性散文的道路上,写一般的议论文很难竞争。最近去郊外的一所中学参加了“作文指导”研讨会,看到老师们对指导高中作文的方法很困惑。要走“议论性散文”的道路吗?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能走这样的路吗?
“议论性散文”是文学的一体,它也是“议论”,但不理性取胜,不以逻辑取胜,依靠形象,依靠情感。一般议论论文具有实用性,是政论的一体,有理说服人,逻辑说服人。那么,初中(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在哪里?也许不能以文学写作为主吧?不管是从“科标”的要求中说,还是从学生发展的实际要求中说,发展他们的理性和提高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都是最重要的。个别学生具有文学天赋,当然要肯定和支持,但不能成为“导游”,不能引导所有学生成为“榜样”。
再次看到高分的所谓“议论性散文”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不能作为榜样。我大胆地问:北京10万考生,能写出像样的议论性散文的人有多少?即使有10个,万分之一,20个人,也只有5000分之一。正如我有限地看到的,几部确实是那样的,但要找到10部和20部似乎很难。(威廉莎士比亚,《泰姆派斯特》,《读书》)给高分的所谓“议论性散文”其实不算什么。不仅不能鼓励,而且要严厉贬低。看那篇文章,作者,“古人会议,诗文排队,云山雾幕,像喝醉了一样”——他们不说话,很难看到自己的感情,积累起来,像掉进了梦里,或者像掉进了酩酊大醉里,真是糟糕的文风。看读者,概念不清,逻辑混乱,只有眼睛华丽,不知道在说什么。我坦白承认,那些文章里的很多话我听不懂。阅卷老师真的理解吗?如果不太清楚,为什么给他高分?难道被那个哨子东西吓倒了吗?
人们常说:“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如果这句话大体上很好,高考作文分数能说是高中作文教学的“指挥棒”吗?事实上,无数语言教师正在用“范文”指导学生写高考高分作文。他们让学生们“效仿”,怀疑这东西真的值得效仿吗?自己的学生中有多少人能模仿“相像”?指导学生写一般议论论文吗?另外,也很难得到阅览者的关注。所以陷入了困惑。因此,作文教授也陷入了恶性循环。“散文”不教,要接受“硬教”,结果画虎不成反流犬。一般议论文认为可以教会,没有时间,徒劳无功,所以干脆不教,最后也不会教。
XXX,评分日,影响力,宽男,大男,不能轻松。世风轻浮,文坛肮脏,作为青少年的精神家园,作文教育要摒弃浮华,抛弃梦想,卖弄,提倡更加真实、真实的文化,真正高雅、新鲜健康的文风。这应该由有发言权的人提倡和引导。高考评分就是这种语气的体现。
如果把表面华而不实的积累看做博学,以嘴里的胡言乱语为能力,造成恶文风泛滥,误人子弟是不可避免的(作文和人的关系不必赘述),同时宣布了华语界的集体堕落。也许我老了,落伍了,不能与时俱进,但事情大了,不敢说。(莎士比亚)。
附上两篇作文评论,供参考。即刻发送
教案!
王俊明
附件:
我有看不见的翅膀
(楚平58分)
如果有人问你[缺少“我”一词],你最想要什么?[不是问句,只是陈述句,不能用问号。]我想我会回答他的。我想拥有看不见的翅膀。[要写句号。]如果有人想要我看不见的翅膀,还会做什么?[问题如上。]我想我会回答他的。我会给身体不足的朋友和姐姐。我想让他们感受飞翔的喜悦和远方的美丽。(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如果我有看不见的翅膀[你那翅膀是什么?至今没有招供。]。
[题目是‘我在’。这里改成了“如果我在的话”,从事实上明确地或明确地,从根本上偏离了问题。另外,这个“翅膀”不是帮助自己远走高飞,而是给别人的。而且这个人还是指“身体残疾的朋友和姐姐”——。]。
秋风像蜜马一样滑过,耳边精灵的落叶摇晃着身体,缓缓地,像一对看不见的翅膀一样慢慢地,用看不见的翅膀放飞自己生命尽头华丽的舞姿,为了与大地亲吻,不舍得把自己看不见的翅膀归属地。(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美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
[“落叶”本身是“一双看不见的翅膀”,还是落叶是“一双看不见的翅膀”?“落叶”是存在的,可以看到,怎么能像“看不见的”翅膀一样?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翅膀归属”吗?反过来,信笔上写着“看起来很漂亮”,但实际上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更重要的是,这段文字有什么用?如何与上下文联系起来?看不见。可能是秋风吟诵了一段落叶的文章,灵感堆积在这里。]。
她像饱经沧桑的蝴蝶一样,【蝴蝶的生命很短,为什么饱经沧桑?]她从小抬不起头走路,害怕别人嘲笑她的残疾
双腿。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就要[从这两个字可以看出,翅膀还是“假如有”而非实有。]送予她这双翅膀,让她在人生的路上不再彷徨。后来她真的勇敢地站起来了,[她凭借什么“真的站起来了”?与你那双“假如的”翅膀有什么关系?]她用她那颗善感的心著就了许多许多的文章。她曾说过,残缺是另一种完美,我的心为之一颤,[忽而又扯到“残缺美”!]是啊,你[变为第二人称,有必要吗?]与我同生却不能与我同行,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要让它[人家已经“真的”站起来了,还要你那双假如的翅膀何用?]带你飞翔给你希望,飞向远方看人间冷暖,花开花落。她,我的同胞姐姐。[说了一段与自己的“翅膀”毫不相干的事。这“翅膀”既是“假如”的存在,姐姐又已经真的“站起来了”,你还说要把自己的翅膀送给她,“带给她希望”云云,岂不是自作多情。伪抒情,是一种传染病,青少年感染者众,是谁之罪也?]
望见天空飞过的雄鹰,你[用第二人称,一副抒情的架势。果真有真情可抒吗?]内心又在渴望着什么呢?是它的劳顿还是它的自在?那一次的地动山摇是否已经折断了你的翅膀,是否让你感到迷茫?请不要害怕,[连“是”或“否”都不能确定。]我会为你插上我的一双隐形的翅膀。
[越说越离奇了。“那一次”,后面还说是“那年”,自是指既往之事。至今才说“我会为你”如何如何,岂不太迟了?而且,请不要忘记,“我”的翅膀并不真的存在,只是“假如”而已。]
不记得那年有多少鲜血与泪水交融在一起,不记得那年的地动山摇震碎了多少人的翅膀,不记得那年内心有多少次恐惧,那年的震动也震醒了我沉睡的心灵,我飞过坍塌的房屋,飞过浑浊的河水,我要将这双隐形的翅膀带给那些身体残疾的朋友,告诉他们[是给它们翅膀,还是“告诉”他们什么,还是“告诉”就等于“给翅膀”?]有多少人曾在奋斗,我要告诉他们希望就在前方。一年过去了,我的那双隐形翅膀让他们感受到了阳光的美好与远方的美好,隐形的翅膀带给了他们无限的快乐。
[原来“那一年”就已经“飞过”而且把自己的“翅膀”给了“他们”;而且作用巨大到“让他们感受到了阳光的美好与远方的美好”。不是“假如”吗?你的那双“翅膀”到底是什么还不清楚,竟然已经发挥巨大作用,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些还不够。
我要让那双隐形的翅膀去帮助全世界的难民,我要让它化作希望播撒人间,有种子就有发芽的希望,我要让每个人飞向远方。假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结尾不忘强调“假如”,是明白,还是糊涂?]
这篇文章到底在说什么,到底想说什么,看不懂!为什么给打58分,想不通!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初评56分)
儿时有个盼飞的梦想。想飞到星空中,采下那流光与彩云;想飞到高山上,寻那童话中的红房子与吉祥草;更想飞到彼得潘的永无岛,永远享受童年与快乐,无忧而永恒。
[先说一段“盼飞的梦想”。一组排比句,“看上去很美”,但从全文看,从“儿时”说起,离自己的主旨太远了。]
时间与我开了个玩笑。[此话怎讲?]其实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在我盼飞的时刻,带我飞,给我希望,给我梦境中的远方。那远方太遥远太难寻,哪怕我终此一生都觅不到半个影子。可我的心中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身未到心已主,[什么叫“心已主”?]它携着我在时空中与倾慕的人儿飞翔,与之共舞,诉之以慕。我心中的隐形的翅膀,带我飞回那魂萦梦萦的历史中……
[又一段,说自己“其实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看来是要切题了。但100多字的文章,绕来绕去,到底也没说明他的“翅膀”是什么。先说那“翅膀”能“带我飞”向远方,中间插一句“那远方”之难寻,回来再说一遍那翅膀能“携着我飞”在时空中,再说一句“带我飞回”历史中。“希望”“梦境”“远方”“时空”“历史”这些概念都是什么含义?为什么要如此重复?词藻堆砌,句序混乱。]
梦回,[差点误解为“梦醒”,原来是“梦中回到”的意思。既如此,为什么在这里断句?这算什么句式?]英雄迟暮后的魏晋乱世,[“英雄迟暮”在这里修饰“魏晋乱世”,是什么意思?]飞寻竹林七贤的身迹。我盼飞回[是已然“飞回”还是“盼飞回”?]山野,望那穷途大哭的阮籍,临清流抚琴的嵇康,酩酊高喊“天为衣裳地为庐”[刘伶说“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条件所限,引文不太准确可以理解,但自造古人语,不可恕。] 的刘伶,与之谈笑,与之忘情山水。[与谁“忘情山水”?阮籍?他是穷途而哭,何尝“忘情山水”?与嵇康?他的抚琴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在临刑时的一曲《广陵散》,哪里是什么“忘情山水”?与刘伶?你这里说的是他居于屋室的典故,也与“山水”无干。] 英雄归去的末世,竖子成名的无秩序社会,竟一手缔造出历史上最无纷杂的纯净之人——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怎么就是“历史上最无纷杂的纯净之人”?且他们本身并不是铁板一块。山涛、王戎投靠统治集团,官做得很大。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史上有名。]救世无能,报国无门[他们是想“报国”的?他们中被后人称道的地方恰是不与统治集团合作。]后都摒弃了消沉与暴弃[“暴弃”?自暴自弃?],他们携着飞仙与彩云遁迹尘世[“飞仙与彩云”,指什么?],归身山谷,留给世人歆羡又求不得的背影,我盼那个时代的清流与大悲愤,大喜怒,于是心动,翅膀带我飞去领略他们的精魂。
[拿“竹林七贤”作了一大段文章。但对“七贤”的事迹、思想只是一知半解,全靠年轻胆大,敢于信口胡说。特别是表示对“七贤”的“歆羡”,是真心话吗?如果是真心,则与时代的潮流相悖;如果是“为赋新诗强说愁”,则是伪抒情,可厌。还有,到底这翅膀是什么,迄无交代。]
梦回,飘逸似仙人的盛唐,[“盛唐”何以“飘逸似仙人”?谁能解释?]绣口一吐,天下尽飘散着酒香幽幽的绝世呐喊。[“秀口一吐”这句话,仅我有限的见闻,在高考作文中已遇到好几次了。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是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仙,是酒入豪胸[“豪胸”?] 啸出月光与剑气的李白。似仙,一袭白衣飘在月色中,举杯邀明月,我欲乘风与之共饮。抑或是清绝的诗僧寒山子,我欲伴之“倏尔过春秋,寂寞无尘累”的诵经品茗。然后离尘世,觉有情,与之飞抵无尽的彼岸,那是我精神上倾慕的远方,也是我挥动翅膀心欲往之的希望。
[这一段说“盛唐”。什么“秀口一吐”“酒入豪胸”,“啸出月光与剑气”,不知是哪位文人的杰作,竟然如此具有诱惑力。因为是抄来的,实在也未必了解其含义,所以堆积而已,写李白的几句话完 全是无序的。忽又说到寒山子,且表示“欲伴之”,“与之飞抵无尽的彼岸”。你真的要“离尘世”吗?那还来参加高考作什么?不说自己的话,必然导致说连自己 都不相信、不明白的话。]
梦回,五味陈杂,悲苦愁别的战时或不得志时。是李煜凭栏吟诵“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的悲时;是幼安拍尽栏杆,悲那“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的孤苦月夜;是东坡踏芒鞋,披蓑衣“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苦岁[“踏芒鞋、披蓑衣”与“拣尽寒枝”能这样连缀吗?];是李清照“寻寻觅觅凄凄惨惨”的战祸纷飞时[李清照的这首词写在“战火纷飞时”吗?]。……人生的富贵荣华他们走过,人生的艰难苦恨,悲痛伤感他们经过,繁华落尽,岁月为他们不只是凭[应作“平”。]添了皱纹与苍老,更是在他们饱受苦难后给了他们精神最稳固的依托——生活。[“岁月……给了他们生活”,什么意思?]我怀念他们那充满沧桑的时代,就像赵丽华说“人生需要苦难。”翅膀送我梦回那时代,我以之为幸。
[那样的时代值得“怀念”吗?你真的“怀念”那样的时代吗?]
[这是典型的“古人开会,诗文排队”。只要说自己有了“翅膀”,再拉几个古人来也不困难。可惜会开得不大和谐,队伍排得也不太合理:苏东坡的句子怎么排到辛弃疾后面去了?]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送我去我梦归的远方,精神的远方。
翅膀微舒,清风何处不归“家” ……[这“清风何处不归‘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来这么一句?“家”指什么?]
通观全文,始终不知何为他的“翅膀”。连续三大段,一段说羡慕竹林七贤,一段说要与寒山子同归,一段又说怀念战乱时代,他有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吗?他到底想要怎么样?其实,堆砌而已,根本就没想过要表达真实的自我。
(编者注:本文为作者写给北京某阅卷老师的信,题目为本号所加。)
作者简介:王俊鸣,北京十二中特级教师,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王老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对语文教学方法及古诗词通解都有着深入的研究。 读者可以从他的著作中学习读书的方法,“怎么读好书,怎么读懂书”,从而获得读书的智慧和乐趣。
1.《【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困惑】高考作文中的“文风”问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困惑】高考作文中的“文风”问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4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