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国家东东还重。就是这样。
《国语鲁语上》
东:董亮。
没有什么比国家更重要,成为国家的支柱没有什么比拥有崇高的德行更重要的了。(莎士比亚)。
[评] 《国语》是一部分别记录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朝、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实的历史著作。春秋时代,鲁医生成白出师晋国。但是陈医生(X-CHU)是成白的衣领。他出于私的考虑,提议真理公把土地给成白,成白知道后拒绝了,说了理由。他认为国家重视一切,有德的人不会把私利放在国家利益之上,这种人才值得称为国家的支柱。
不信任患者如果失去帮助,一定会死
《左传僖公十四年》
[注释]作:发作,意思是这里发生。
没有信用就可能发生灾难,失去结构就一定会灭亡。
《左传》是记录我国春秋时代历史的史书,据说作者是左秋明。春秋时,秦国发生饥荒,请求秦国派人购买粮食。秦国的一些大臣主张不卖,而京政则主张不能冒别人的危险。他说,秦朝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毕竟是邻国。去年金人发生饥荒,派人去买金人的食物,金人不仅卖食物,还用小船帮金人运送食物。现在我们不给粮食,就是抛弃信用,背弃邻国。以后秦朝发生患难,谁来救我们?这强调了信用的重要性。
损害利益
《尚书大禹谟》
[注释]招募:挑衅,原因。
骄傲自满会造成损失,谦虚谦逊会带来好处。
[评论] 《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文献汇编。这两句是吴宇的话。骄傲自满的人学不到新知识,交不到好朋友,就一定会吃亏。谦虚的人才日益成长,受到别人的尊敬,处处受益。
有利于国人爱情有损于国子的邪恶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注]恶(w浴):厌恶,厌恶。
[翻译]对国家有利就爱它。对国家有害的东西憎恨它。
【评论】《晏子春秋》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记录安子言行的史书。燕姿是齐景公的国相,以节俭的力量展示了诸侯。他决定自己的爱证对国家有利还是有害,这对后人很有启发。
而所有的人,我不知道法律;风俗变了容易教,不能融化
《管子七法》
[注] (1)和民:使民众和谐。(2)群众:通关民众。(3)变速异教:异风异俗。(4)化:德化、政治教化。
要使民众和谐,不知道法律是不行的。要改变风俗,搞好社会风气,不要不懂政治教化。
信,国家的宝贝。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信用是国家最宝贵的东西。
[述评]春秋时期,晋文公认为军队本来可以围攻国家,很快就能进攻,所以他命令军队只带三天的食物。三天后,原来国家没有投降,秦文公下令撤退。密报说本国已经准备投降,陈军将领也劝陈文公再等一次。但是秦文公认为国家不能失去信用。否则,失去更多的东西,按原计划撤退,这时元朝也投降了。
仪表颜色,请小心。
《诗经大雅烝民》
[注释] (1)命令:美。(2)翅膀:认真谨慎的样子。
保持良好的态度和容貌,态度温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收录西周至春秋时期诗歌作品305首的诗歌总集。这两段话说周宣王的贤臣中山宝道德修养高,待人态度好,谦虚谨慎。
快乐为天下,忧虑为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如下:原因。
[译]天下同乐,天下同忧。
[评论]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据说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藏所著,叙述了孟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齐宣王教他治国方面的时候,他告诉齐宣王,只有与天下同乐,才能得到民心的道理。后来孟子思想发展成为中国人公认的理想人格。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通过“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快乐”的自许,深受孟子思想的启发。
[评价] 《管子》本书传到观众手中。观众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国象。观众力量股作为依法治国,但不放弃德化,两者互相利用,对我们有相当启发的作用。(莎士比亚)。
法子,天下的节目也是万事的契机。
《管子明法解》
[注释]程序,仪表:都是指令,规范的意思。
【翻译】法律是国家的内在准则,是所有事情的外在形象。
[评论]这句话暗示法律是人们所有言行的准则。
君子言信有征。
《左传昭公八年》
[注释]符号:证据。
君子之言诚实有据。
【评论】据说春秋期间,秦国拿一块石头说话,秦公正忙着向大臣打听原因。小泉纯一郎说:“石都本来不会说话,但现在你的宫殿又大又奢侈,老百姓财力耗尽,怨声四起,有些人借石都说话发牢骚。”大臣叔叔认为樱花反映了民政民意,他的话符合工作
理,是君子之言。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二》
[译文]人之所以比动物高贵,是因为人有道德礼节。
[评介]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是人知礼。如果人不知礼,就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了。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国殇》
[译文](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已经牺牲了,但是他们的英灵永不泯灭,他们刚毅的魂魄是鬼中之雄!
[评介]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政治家、爱国诗人。他对祖国忠心耿耿,但因受到了小人的攻击诽谤,遭到楚王的疏远,并被流放。他不忍心看到祖国的沦亡,最后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国殇》热情讴歌了坚贞不屈的爱国英雄群像,是追悼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祭歌,是一首爱国主义的颂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就是化用了此诗的句意而成的。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管子·形势解》
[注释]肃:恭敬。
[译文]接待客人时衣帽不整齐,客人的态度也就不恭敬。在行动上如果不讲礼节,政令就不可能施行。
[评介]仪表和礼节绝非小事,而是关系到待人接物态度的大问题;
凡将举事,令必先行。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管子·明法解》
[注释](1)举事:办重大的事情。事,指国家大事。(2)数:道理。
[译文]凡是要举办重大事情,政令必须先行。办事之前。一定要首先明确赏罚的尺度。
[评介]没有奖赏就不能激励人,没有处罚就不能威慑人。光有赏罚还不行,必须做到赏罚分明。这是为政的经验之谈。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左传·隐公元年》
[注释](1)中:内心。(2)质:人质。
[译文]讲信用不是发自内心,即使有人质也是没有用的。
[评介]郑武公和郑庄公先后担任了周平王的卿士。周平王却又宠信号公(虢国的国君),郑庄公因而埋怨周平王,周平王却否认这事,于是周与郑交换了人质:周的王子狐到郑当人质,郑国公子忽到周的京都成周的人质。周平王死后,周桓王继位,想把政权交给虢公掌管。于是郑国进行报复,派兵抢了周的麦子、稻子,于是郑国与周结下仇恨。对这件事,《左传》的作者引“君子”的话来评价。这话对于我们今天为人处事仍很有启发作用。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译文]君子一举一动都在想着礼和义。
[评介]这句话认为礼和义是行为的准则,必须贯穿于人的全部活动之中,行动之前,就要想到是否合乎礼义。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注释】苟:如果
【译文】只求有利于国家,不求个人富贵
【[评介】《礼记》是秦汉之际的儒家学者根据孔孟等前辈有关政制、道德、法律等主张编成的一部书,是儒家的经典之一。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儒家所主张的道德品行,孔子认为,在儒家道德品行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利于国家而不考虑个人的富贵。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显然就是对孔子这一思想的阐发。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法法》
【注释】禁:在此是指法禁,禁令。
【译文】国家有要求的一定要做到,国家要禁止的一定要杜绝,国家颁布的法令一定要实行。
【评介】法治的要求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信实、坚定是执法的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枢言》
【注释】结:关键。
【译文】诚信,是治理天下的关键。
【评价】管仲将诚信视作治理国家成功与否的关键,可说是切身的体会。
礼之可以为国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译文】靠礼制来治理国家已经很久了,可以说是与天地同在。君主圣明,臣子恭顺,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长友爱,弟弟恭敬,丈夫和蔼,妻子温顺,婆婆慈善,媳妇顺从,这些都是礼的重要内涵。
【评价】齐景公时,权臣陈家的势力越来越大。齐景公和晏子商量对策,晏子就说了这些话。上下有别,长幼有序,这不能简单地认定是封建的等级制度。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秩序,便会变成一团糟。制度和礼节是治理国家、调剂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贾谊《治安策》
【注释】(1)耳:语气词。此二句后来一般写作“国而忘家,公而忘私”。(2)苟:苟且。
【译文】为了国家而忘掉自己的家,为了公众利益而忘掉私利,遇到好处不随便追求,遇到祸害不随便躲开。
【评价】这是汉文帝时代大臣贾谊给皇帝奏章中的话。汉文帝时代,国家的统一遭到分裂势力的威胁,贾谊提醒汉文帝关注形势的危急,并表明了自己在这一局势下的态度和立场。
诛不避贵,赏不避贱。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注释】诛:惩罚。
【译文】惩罚不放过地位高的人,奖赏不遗漏地位低下的人。
【评价】齐景公问晏子,古时的圣君的德行怎样,晏子在答话中说了这两句。赏罚的最高权力毕竟掌握在国君的手中,赏罚要一视同仁,这是施政执法的基本原则。
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
《老子》第六十三章
【注释】(1)轻诺:轻易许诺。(2)多易:多把事情看得太容易。
【译文】轻易得到的许诺总是缺少信用,多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一定有很多困难。
【评介】信用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脱离实际,言过其实,一定会导致丧失信用。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
《老子》第九章
【注释】(1)遗:留下。(2)咎:灾祸。
【译文】富贵而又骄满,等于自找灾祸。
【评介】老子认为,一个人的地位变了,更应该戒骄戒躁,才能常胜不败。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把国家的危急放在前面,个人恩怨放在后头。
【评价】《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将近三千年的历史,内分“本纪”、“书”、“表”、“世家”、“列传”等五部分。作者司马迁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官职本在名将廉颇之下,因为在几次外交活动中挫败了秦国的锐气而被赵王拜为上卿,廉颇心理上就不平衡了,总是找蔺相如的茬儿,蔺相如则处处主动退让。别人看不过眼了,蔺相如就解释他之所以退让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这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也被蔺相如的赤诚打动了,亲自上门负荆请罪,这就是著名的“将相和”的故事。我们应该时时牢记: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恩怨之上!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第八十一章
【注释】(1)信言:实实在在的话,真话。(2)美言:漂亮话,巧言。(3)辩:能说会道,有口才。
【译文】诚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诚实。好人不花言巧语,能说会道的不是好人。聪明人知识不博杂,见多识广的人不一定真聪明。
【评价】孔子认为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即要少说多做,这倒是与老子的主张是一致的。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精神特征之一是“实践理性”,这是不无道理的。我们做任何事情应该脚踏实地,不搞花架子,更不能只说漂亮话而没有实际行动。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第十九章
【注释】见(xiàn):同“现”,外表。
【译文】外显单纯,内存质朴;减少私心,消除贪欲。
【评价】老子认为,做人处事外表纯朴,内心敦厚,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才能使人返璞归真,保持淳厚敦实的天性 。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释】徇: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
【译文】总是想着奋不顾身地为国家的危急而献身。
【评价】这是司马迁对戍边名将李陵的评价,也是他的自许。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第二十二章
【注释】(1)不自见:不自我表现。(2)不自是:不自以为是。(3)彰:明显。(4)伐:夸耀。(5)矜:骄傲。自矜,即自高自大。
【译文】不自我表现,所以看问题才看得明白;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判断才准确;不自我夸耀,所以才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才会有长进。
【评介】这几句说出了做人不自我表现、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不自高自大反而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译文】大丈夫总应该死在疆场上,用马皮裹尸回来安葬了事。
【评介】范晔是南朝宋的史学家,所作《后汉书》记叙了东汉一朝的历史。马援是东汉初年的名将,为了国家边境的安定屡屡南征北战。在一次部下将士死伤过半的远征后,面对着前来慰问的亲友,马援讲出了这番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令亲友无不动容。马援在六十二岁高龄时,再次自动请缨出征,不幸病死于军中,实践了他“马革裹尸”的诺言。
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
慎到《慎子·佚文》
【注释】(1)有:拥有,占有。(2)权衡:秤。权,秤锤。衡,秤杆。
【译文】有秤在手,人们就不能在轻重上作欺骗;手中有尺子,人们就不会在长短上出偏差;掌握了法度,人们就不能够耍弄花招,弄虚作假。
【评介】慎到是战国时赵国人,是法家学派的著名思想家。他的这句话用精当的比喻,指出法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极端重要。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第三十三章
【译文】认识别人可算聪明,了解自己才是高明。
【评介】老子认为,一个人了解他人、了解外在世界很不容易;但如果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看,真正了解自我更不容易,而只有自知者,才能达到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投死为国,以义灭身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注释】投:接近。投死,即牺牲。
【译文】为了国家而不惜牺牲,为了正义而不顾生死。
【评介】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击灭袁绍、袁术、刘表等群雄,受封宰相,位极人臣。汉献帝把四个县的土地赐给曹操作封地,曹操遂上奏汉献帝,将三个县的封地让出来,交还给汉献帝,并对自己一生的志向作了回顾,表明愿意为国家牺牲个人的一切。这封著名的奏章又名《述志令》。
欲不得干时,爱不得犯法贵不得逾亲,禄不得逾位
慎到《慎子·威德》
【注释】(1)欲:欲望。(2)干时:干扰时政。(3)爱:在此指所爱的人,即亲友。(4)逾:超越。
【译文】不能为了个人的欲望而干扰国家的政事,不能放任自己的亲友犯法,对地位高的人不能过度偏爱,俸禄不能超过职位标准。
【评介】这话是指贤明国君治国理政所应该做到的。总的说来,就是严格要求,要以身作则,秉公执法,不要感情用事。
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第三十八章
【译文】立身淳厚而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而不居于虚华。
【评介】老子提倡敦厚朴实而反对浇薄虚华的立场在这里又一次得到展现。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曹植《杂诗六首》
【译文】闲居无事不是我的志向,我情愿为国家的忧患赴汤蹈火。
【评介】曹操死后,曹丕做了皇帝,对才华出众的弟弟曹植很不放心,诸多防范。曹植虽然受封为王,但被剥夺了为国效力的机会,这使他十分苦闷,只好借诗歌吐露自己的心声。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李悝《法经》
【译文】(对犯法的人)不分关系亲疏,也不分地位高低,全都由法律来决断。
【评介】李悝(kui)是战国时魏国的政治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的国相,主持变法。理不护亲,法不阿贵,亲疏贵贱,一视同仁。只有像李悝这样执法,才谈得上公正。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注释】(1)道:通“导”,引导。(2)免:免去灾祸。(3)格:到,归服。
【译文】用政法来引导人民,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他们可以免去罪过,但没有羞耻之心;而用道德来诱导,用礼教整顿,人民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评介】孔子并不否定政法和刑罚在社会中的作用,但他更强调道德和礼教的力量,更强调每个人要严于自律,要有羞耻之心,自觉地不干任何违法的事情。
法者所以爱民也 礼者所以便事也
《商君书·更法》
【注释】礼:指各种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译文】法律是用来保护人民的,礼制是用来方便办事的。
【评介】《商君书》是后人根据商鞅的政见遗作整理而成的。商鞅是战国中期有名的政治家,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秦孝公任命他主持变法改革达二十年之久,政绩卓著。这两句话是商鞅和秦孝公谈论变法问题时说的,指明了法治的根本目的 。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商君书·君臣》
【注释】(1)中:合。(2)高:推崇。
【译文】言论不合法度,就不听从;行为不合法度,就不推崇;事情不合法度,就不去办。
【评介】这是商鞅提出的贤明国君治国的重要原则。他认为,如能这样做就必然会“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这不失为真知灼见。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注释】(1)不知其可:不知道什么是行得通的,即什么都办不成。可,合适。(2)輗(ní)、軏(yùe):车辕前端横木上的活销,都是套牲口驾车必备的器件。
【译文】人不讲信用,就什么都办不成。也好比大车上没有輗,小车上没有軏,那车怎么能行走呢?
【评介】不仅治理国家要讲究信用,一个人也必须讲信誉,否则将会寸步难行。
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船楫也
《商君书·弱民》
【注释】(1)任:负载。(2)马牛:代指运输工具。(3)济:渡过。(4)楫:船桨。船揖,指船只。
【译文】违背法律来治理国家,好比要把很重的东西运送到很远的地方去而没有车马,也好比要渡过大江大河而没有船只。
【评介】作者连用两个精辟的比喻,把法制对于治国的极端重要性说得非常明
夫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战国·赵策》
[注释](1)制国:管理国家。(2)常:规律。下文的“经”也是这个意思。
[译文]管理国家自有其规律,那就是以有利于人民为根本;从政也有其规律,那就是以执行法令为最高原则。
[评介]《战国策》是记载战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赵武灵王(赵雍)执政后,发奋图强,积极进行军事改革,当时朝臣中有不少人反对,他在回答大臣们的讲话中有这几句。这种见解,对我们今天很有借鉴意义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译文]起初我看人,是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动;现在我看人,是听到他的话,还要考察他的行动。
[评介]孔子对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希望他们勤奋努力,一丝不苟。可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宰予,竟然在大白天睡懒觉,被孔子发现了。孔子很不高兴,讲了这么一番话。这不仅是对宰予的批评,也道出了做人必须言行一致的道理。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季氏》
[注释]探汤:将手放进滚热的水。汤:开水。
[译文]见到好榜样,唯恐追赶不上加紧努力效仿;见到坏人坏事,不要仿效,就像碰到开水那样赶快缩手。
[评介]人的举动往往由于一念之差而造成终身遗憾,因此,一事当前,必须明辨是非。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范晔《后汉书·陈蕃传》
[注释](1)扫除:这里喻指整治。(2)安:怎么。(3)事:做,经营。
[译文]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会只顾自己一家呢!
[评介]陈蕃是东汉后期的政治家。小时候,他父亲的一个朋友来访,嫌陈家太脏,责问陈蕃怎么不把庭院打扫一下迎接客人,他就回答了这句话。这说明他从小就有报国的大志。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当政,迫害忠良,陈蕃每次都挺身而出,保护正直的官吏和文人,因此受到宦官的嫉恨,最后遭到杀害,实践了他为国献身的豪言。
赏必加于有功 刑必断于有罪
《战国策·秦策》
[注释]刑:用刑,惩罚。
[译文]奖赏必须落实到有功者的身上,刑罚必须施加给有罪的人。
[评介]范雎到了秦国,游说秦昭王,指出秦国朝廷大权多被穰侯(魏冉)把持,穰侯凭他的国舅身份和四朝为相的权威,专横跋扈,朝廷势必内乱。秦昭王采纳了他的意见,任命他为国相,铲除了穰侯的势力,巩固了政权。这两句话是他向昭王的进言中说的,指出执法必须稳而准/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离娄上》
[注释](1)天之道:自然规律。(2)思诚:追求诚信。(3)人之道:做人的规律。(4)至诚:高度诚信。
[译文]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极端真诚而不能使别人感动,这是未曾有过的事;不真诚,是不能感动别人的。
[评介]孟子把真诚看作“天道”,把对诚的追求看作做人的普遍规律,很有实际意义。在他看来,不诚,就无法感动别人,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谁愿意和不诚的人打交道呢?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注释]殇:未成年而死。国殇,为国牺牲的人。
[译文]时局危难才能表现出臣子的节操,社会动乱才可识别人是否忠良。献身报答英明的君主,牺牲生命是为国家。
[评介]鲍照是南朝宋的著名诗人。他出身贫寒,受尽世家大族的压制排斥,一生不得志,沉沦于下僚。但个人的穷通并不妨碍他热爱自己的国家。《代出自蓟北门行》一诗描写了边塞的战斗生活,充满了反侵略战争的英勇战斗精神,洋溢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激情。
一天下者,令于天下则行,禁焉则止
《尸子·卷上·贵言》
[注释](1)一天下:统治天下。(2)焉:于此,在这里相当于“于天下”。
[译文]统治天下,要求天下人做的事,就一定要使之做到;下令禁止的,就一定要禁止。
[评介]《尸子》的作者尸佼是战国时的思想家,曾协助商鞅变法。这段话体现了他的进步政见:法治,就一定要体现法的权威性和坚定性。成语“令行禁止”就是从尸子的这句话中来的。
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
《孟子·尽心上》
【译文】反躬自问,自己是诚实的,便是最大的快乐。
【评介】孟子把为人诚实视作最大的快乐,这很值得我们深思。为人坦诚,不去伤害别人,也不为个人的荣辱进退费神,那就是最快乐的人了。
感时思报国 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注释】蒿莱:野草,杂草,引申指民间。
【译文】感慨时势而总想着报效祖国,身在民间,也要拔剑而起,建功立业。
【评介】初唐时代的著名诗人陈子昂才华横溢,心雄万夫。但因直言敢谏屡受打击诬陷,于是愤而辞官归隐,最后还是被诬陷下狱,忧愤而死。《感遇三十八首》写于辞官归隐之前,虽然此刻陈子昂心情沉重,但他内心深处仍然燃烧着忧国报国的熊熊之火,也正因如此,他才得到后人的深深崇敬。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
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荀子·大略》
【译文】嘴里能讲出来,又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家的珍宝;嘴不能讲,但有实际行动,这是国家的重器;嘴上讲得好,而行动上做不到,还能为国家所用;嘴上说得漂亮,而行动上则为非作歹,这种人,是国家的妖孽。
【评介】善恶观念,是最起码的价值观念。嘴巴上讲讲善恶,或许是容易做到的,问题的关键是行动,善事哪怕再小,也用心努力去做,恶事再小,也绝不参与。荀子最反感的是言善行恶,他把这种人称为妖孽,说明为善去恶、知行合一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小来思报国 不是爱封侯
岑参《送人赴安西》
【注释】封侯: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封侯,即做官。
【译文】从小就想着报效国家,不是为了做官。
【评介】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杰出诗人。他五次出塞,赴边地从军,并写下大批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送人赴安西》即为其中的一首。他对友人劝勉:不要想着个人的功名利禄,要多多想着为国效劳。这实际上也就是他自己的心声。
一民之轨莫如法
《韩非子·有度》
【注释】(1)一:统一,使之一致。(2)轨:法度,法则。
【译文】统管百姓的法则,没有什么比法更好的了。
【评介】韩非是战国韩国人,是法家的集大成者。这里他把法治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诚者,君子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荀子·不苟》
【注释】养心:修养道德。
【译文】君子修养道德没有比诚更重要的了……诚是君子应当牢牢固守的,也是政治事务的根本。
【评介】荀子把诚字视作个人道德修养和政治事务的根本,这很有道理。只有真诚做人,才能在走上领导岗位时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时事事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心中。
见贤而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注释】(1)思齐:向目标看齐。(2)内自省(xǐng):从内心深处自我反思。
【译文】看见德行高尚的人,就向他看齐;看见道德品质不好的人,就自我反思,从他那里吸取教训。
【评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做人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吸取经验教训。见贤思齐,已成为中华民族道德修养的至理名言。
报国行赴难 古来皆其然
崔颢《赠王威古》
【译文】报效国家将要奔赴国难,自古以来人们都是如此。
【评介】崔颢是盛唐边塞诗派中的一位诗人,他的边塞诗写得慷慨豪迈。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韩非子·问辨》
【注释】不轨:不符合。
【译文】凡是不符合法令的言行,一定要禁止。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讲小信用,大信用也就会逐渐确立起来,所以英明的君主是在不断地积累信用中产生的。赏罚不讲信用的话,那么法令禁规就无法推行。
【评介】作为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也十分强调信用。虽然他是从法令禁规能否顺利推行的角度立论的,但从中我们也可看出,讲究诚信,是多么重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译文】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不会为了生存而损害仁义,只有为了保卫仁义而宁愿自我牺牲。
【评介】人总要有点精神,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是理想,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为了正义和真理,就是要有这种杀身成仁的忘我精神和奉献精神。
中夜四五叹 常为大国忧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译文】半夜无眠多次长叹,常常为国家命运担忧。
【评介】李白是盛唐诗坛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从小就有四方之志,以国家苍生为念。“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目睹国家和人民遭受战火的洗劫,心急如焚。他怀着扫清胡虏、收复两京的愿望,参加永王李璘的部队,不料却卷入了皇室的内部矛盾而被唐肃宗流放夜郎(在今贵州境内),后遇大赦放回。虽历经磨难,李白爱国之情没有丝毫消减,这也是诗人最可敬之处。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韩非子·饰邪》
【注释】常业:固定的产业。饥:饥荒。
【译文】家庭有固定的产业,即使闹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健全的法制,即使遇到危难也不会灭亡。
【评介】这是韩非所引的谚语。韩非指出燕国、赵国有“常法”的时候很强盛,后来法制废弛了,国家也就随之衰弱。也像“常业”是立家之本一样,“常法”是立国之本。比喻精当,而道理显明。
君子必诚其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札记·大学》
【注释】(1)诚其意:使自己的内心诚实。(2)毋:不要。(3)恶(W。)恶(白)臭:讨厌难闻的气味。(4)谦:同“慊”(qie),满足,快乐。(5)慎其独:在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可能知道的情况下,也能严格要求自己的思想言行。
【译文】君子一定要内心诚实。所谓内心诚实,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好像厌恶难闻的臭气,就好像喜欢漂亮的美色,这就叫自我满足了。所以君子必须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能严格要求自己。
【评介】《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朱熹把《大学》和《礼记》中的另一篇《中庸》抽取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这段话认为,诚信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一个人不要干损人利己的事情,不要撒谎,不要口是心非。能否做到这一点,重要的,不是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而是要过好自己內心这一关。一个人,首先不能自己欺骗自己。严格的道德自律,能使自己内心有一种对得起自己的满足感、成功感,这绝不是做给别人看,为了讨别人的表扬赞誉,才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的。这几句话,可以给当代人良多启发。
【评介】法律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它的导向性,把人们向好的方面引导,而强制人们不能做坏事 。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杜甫·《前出塞》
【注释】愤惋:怨恨、惋惜。
【译文】男子汉大丈夫发誓以身许国,还有什么值得怨愤和惋惜呢!
【评介】杜甫是盛唐时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许多诗歌都在为国家和人民歌唱。《前出塞》是“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天宝末年的诗作。这两句是诗人勉励丈夫以身许国。
向来忧国泪 寂寞洒衣巾
杜甫《谒先主庙》
【译文】从来诗人的忧国之泪,只能落寞地洒落在自己的衣襟之上。
【评介】这是杜甫流寓在成都时所作。“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还没有平息的迹象,而诗人在远离平叛前线的四川又常常耳闻目睹军阀的拥兵自重、外族的进扰、人民的困若流亡。在拜谒成都先主庙(刘备庙)时,杜甫不禁为国家、为民族的苦难默默地洒下了热泪。“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这就是杜甫能够得到人民永远尊崇的最根本原因!
治强生于法 弱乱生于阿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1)治强:安定强大。(2)法:执法,实行法治。.(3)弱乱:衰弱动乱。(4)阿:徇私,偏袒,不依法办事。
【译文】国家太平强盛在于坚持法治,衰败动乱在于徇私偏袒。
【评介】这两句用对比手法强调,国家的强盛或衰弱是由执法坚决或偏私直接造成的。这对后人很有启发。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礼记·中庸》
【注释】道:本句中第一个“道”是规律的意思,第二个“道”通“导”,畅通,运行。
【译文】诚信是自身形成的,万物的规律是自发运行的。诚贯穿了万物的始终,不诚就没有万物,所以君子以诚为贵。君子的诚,不是成就自己就了结,而是要推行到万物中去。
【评介】《中庸》这段话是着眼于本体论而言的。诚,也就是真实,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春华秋实,不需要任何超自然的力量来指挥,万物自自然然就如此生息,不真实,就等于没有万物。而人讲诚信,也不是成就了自己就算完了。人的诚信,是大自然真实本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违背诚信的原则,就是违背客观规律。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
[注释]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时通西域的要道。
[译文]只希望自己能长久地报效国家,何必一定要活着回到玉门关里来呢!
[评介]戴叔伦是中唐时代的诗人。这首诗写活了诗人誓死报国的决心,充满了激情。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有度》
[译文]掌管法律的人能力强,国家就会强盛;掌管法律的人能力弱,国家就会衰弱。
[评介]韩非子不仅重视法律的制定,而且强调法律执行者的能力和水平。仅有好的法还不够,应提高执法者的能力和水平,即今天所说的“加强执政能力”。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礼记·表记》
【注释】口惠:许人好处。
【译文】空口答应给人好处而实际做不到,就会招致被怨恨的灾祸。
【评介】嘴巴讲一套,实际做一套,也就是所谓不诚。这样为人处世,虽然有时候可以蒙蔽一些人,但从长远来看,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因为这种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前一个“老”字做动词用,尊敬长辈的意思。第一个“幼”字用法也一样,爱护晚辈的意思。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也用这样的心去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家的晚辈,也用同样的心去爱护别人的晚辈。
【评介】尊老爱幼,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讲文明的同时提倡博爱。如果尊老爱幼只限于自家人,那就未免片面,甚至会因一家的私利而损害了公众的利益。我们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实际就是对孟子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赤心事上 忧国如家
韩愈《上李尚书书》
【译文】忠心奉事君王,为国担忧就好像是担忧自己的家事一样。
【评介】韩愈是中唐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反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韩愈性格耿直敢言,曾多次因上书论事触怒皇帝而遭到贬谪。其中最出名的一次,当数上《谏佛骨表》,反对宪法宗迎佛骨舍利,几乎被杀,后经他人营救,才免死贬到潮州。从中可以看出,韩愈的“赤心事上,忧国如家”不是泛泛之谈,他是以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主张的。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
《韩非子·有度》
【注释】(1)去:除掉。(2)私曲:私心,不正直。(3)就:靠近。
【译文】能够除掉私心,依法办事,就会国泰民安。
【评介】只有依法治国,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古来如此。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译文】富有同情心是仁的开端,懂得羞耻是义的开端,知道谦让是礼的开端,明辨是非是智的开端。
【评介】仁、义、礼、智、信是我国古代道德的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蕴藏其中,浩如烟海,却又精华突显。这段话中的四个“端”就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探求。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不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
【注释】(1)阿:偏袒。(2)绳:墨绳。(3)挠:弯曲,屈服。这里是绕开、避开的意思。(4)弗:不。
【译文】法不偏袒地位高贵的人,好比木匠的墨绳不会偏袒弯曲的木材一样。法一旦施行,智者不能不接受,勇者不敢违抗。惩罚过错,不放过大臣,奖赏善行,不遗忘平民百姓。
【评介】法治,就是要公平、公开、公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
【译文】不把金玉看成宝贝,而把忠诚讲信用看作是珍宝。
【评介】据说,春秋时代的鲁哀公向孔子请教儒家的行为准则是什么。孔子向鲁哀公陈述了若干条意见,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儒家孜孜不倦追求的,是仁义道德、自我完善,并不注重对物质方面的要求。因此孔子认为,只有忠诚讲信用,才是人生最可宝贵的。
忧国者不顾其身
爱民者不罔其上
林逋《省心录》
【注释】罔:欺骗。
【译文】为国忧劳的人不会顾惜他的身体,爱百姓的人不会欺骗他的上级。
【评介】林逋是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他终身布衣,至老不娶。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事实上,他并没完全超脱世事。他的《省心录》里的见解,就露出了这个隐逸诗人灵魂中的另一面。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
韩婴《韩诗外传·卷五》
【注释】诬:欺骗,语言不真实。
【译文】对自己不自我欺骗,对他人也不弄虚作假。
【评介】《诗经》是先秦时代的诗歌总集。西汉初年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韩诗”的创立者是韩婴,他根据《诗》意作了《韩诗内传》、《韩诗外传》。《内传》已经失传了,只有《外传》还保留了下来。韩婴的思想既有儒家的成分,也有法家的成分。他把西汉的儒家分为俗儒、雅儒和大儒。他对雅儒“内不自诬,外不诬人”的品格给予肯定。
好以智矫法,时以私杂公,法禁变易,号令数下者,可亡也
《韩非子·亡征》
【注释】(1)好:喜欢。(2)智:在此是指鬼点子,自作聪明的意思。(3)矫法:篡改法的原则。(4)时:经常。(5)变易:(经常)变换。(6)数(shuò):屡次。
【译文】喜欢凭自己的小聪明篡改法律,经常假公济私,国家法律朝令夕改,屡次如此,就会导致国家灭亡。
【评介】无视国法,以权谋私,朝令夕改,民众就无所适从,必然造成社会混乱,甚至导致亡国。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司马迁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释】(1)季布:秦末汉初人,以讲信义出名。(2)诺:应允。
【译文】得到一百斤黄金,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允诺。
【评介】据《史记》载,季布是秦末楚人,为人行侠仗义,曾经为不少人解决过困难,他只要答应别人的事情,千方百计也要为人办好。季布曾是项羽的部下,几次率兵打得刘邦狼狈不堪,所以刘邦当上皇帝之后,悬赏千金追捕季布。有人被季布的人格精神感动而出面向刘邦求情,刘邦赦免了季布,还任命季布做汉朝的官吏。可见精诚守信的人格力量之大。所以后来我们汉语的成语中又多了一个条目,那就是“一诺千金”。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荀子·非相》
【注释】黼(fǔ)黻(fú)文章:美丽的花纹。黼、黻,都是古代绣在礼服上半黑半白的花纹。文章,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译文】送给别人一句真诚的话,价值比金石珠玉还贵重;用明辨是非的话劝勉别人,比锦绣文章还要美好;聆听有真知灼见的话,比欣赏钟鼓琴瑟的音乐还要快乐。
【评介】荀子在这段话里主张人与人的交往,要乐于对人进善言,要敢于向人提出批评意见,要乐于听取别人的善言,包括批评意见
人先信而后求能
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译文】人先求守信用,然后再求有才能。
【评介】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两句——“弓先调而后求劲,马先驯而后求良”,这可以反映出西汉前期的人才观。选用人才,当然要选能力强的,但对人才的考察,除了能力之外,还有人品的问题。如果品德不好,能力越大的,就有可能给国家带来越大的损失。品德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这个人是否守信用。因此刘安强调一定要先看是否守信用,再看是否有才能。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工)弗:不。(2)悖(bei);相反,违反。
[译文]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制,就会天下大乱,死守旧法而不变革,就必然违反实际,没有法律或死守旧法都是不能治理好国家的。
[评介]吕不韦是战国后期秦王赢政的国相。《吕氏春秋》是在他的主持下由门客编著的。其中的这段话的大前提是必须以法治国。同时又指出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与时俱进,使法适应社会实际。
诚无垢,思无辱
刘向《说苑·敬慎》
【注释】垢:耻辱。
【译文】诚实就不会蒙受耻辱,深思熟虑就不会受到侮辱。
【评介】刘向是西汉后期的政治家和学者。他在《说苑》中引用了这句谚语,来说明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应该如何来保全自己,诚实无欺就是很重要的一条。
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
胡宏《知言》
[译文]自己一人的利益不要去考虑,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就应该多多考虑;一时之间的利益不要去考虑,有利于世世代代的事情就应该好好考虑。
[评介]胡宏是南北宋之交的理学家。他虽然一生无意于仕途,但时刻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心中。胡宏曾经向宋高宗上万言书,陈述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知言》中的这段话,可以说是胡宏人生观最好不过的一个注脚,尽管他著述不多,还遭到一些正统学者的非议,但他在后世却得到许多人的尊重。
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
司马迁《史记·孝文帝本纪》
[注释](1)悫:诚实谨慎。(2)罪当:治罪得当。
[译文]执法严当,百姓就诚实谨慎,治罪得当,民众就会服从。
[评介]汉朝初期承袭秦制。秦法偏严,其中有规定,一人犯罪,必须株连“无罪之父母妻子”,汉文帝想废除这样的律条,在和大臣们讨论这个问题时,文帝说了这两句话,强调执法在于公正,并不是越严厉越好,判罪要得当,这样百姓就会服从。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司马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如法:守法。
[译文]奉公守法,就会全国上下安定,上下安定国家就会富强。
[评介]赵奢担任赵国的税官,向国相平原君家收税。平原君的手下不肯交,赵奢依法惩处了这些人,平原君却要杀赵奢。赵奢就向平原君说了这句话,奉劝平原君为了国家的富强,应该奉公守法。平原君终于被说服了。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
[注释]穷:走投无路。
[译文]礼是从哪里产生的呢?答案是:人类生来就有欲望,欲望达不到不可能放弃追求;追求没有限度和界限的时候,就不可能没有争夺。互相争夺就引起混乱,乱起来就没有出路。古代圣贤憎恶这种混乱局面,所以制定礼义来区分人的等级界限,用来适度满足人们的欲望和追求。使人的欲望不超过物质供应的限度,物质供应不是无限度地满足人的欲望,这两方面互相制约并有所增长,这就是礼产生的原因。
[评介]这段话道出了礼制产生的原因。礼是在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不管在它形成的哪一个阶段,其中一个宗旨一直是明确的,那就是遏制人的私欲,防止它膨胀到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地步。
夫高论而相欺,不若忠论而诚实
王符《潜夫论·实贡》
[译文]高谈阔论而互相欺骗,不如讲出真话而表现诚实。
[评介]汉代在人才选拔上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地方官把本地品德好、有学问的人向朝廷推荐,再由朝廷考察任用。但这项制度到后来就变了质,地方推荐上去的多是些夸夸其谈而无真才实学的人,以至当时有一首民谣讽刺说:“举贤良,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高第良将怯如鸡。”王符对察举制度的变质是很不满的,他认为,察举人才,首先要看他是否诚实。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辱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
《荀子·荣辱》
[译文]先考虑义后考虑私利的人光荣,先想到私利后想到义的人耻辱,光荣的人常年顺利,耻辱的人常年困顿;顺利的人长期可以制约别人,困顿的人长期受别人制约。这就是光荣和耻辱最大的区别了。
[评介]先义后利为君子,先利后义是小人。君子得道,小人失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事物发展的逻辑,也是礼制的规律。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夜泊水村》
[注释]青:在此是黑的意思。
[译文]为了报效祖国,我可以死一万次。可是,直到鬓发苍苍,却仍然没有机会。
[评介]陆游以身许国,可是长期以来,受到主和派的排斥压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所以发出了这样英雄迟暮的喟叹。
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圆
《淮南子·诠言训》
[注释]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
[译文]曲尺不正,不可能做成方形;圆规不标准,不可能画成圆。
[评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时封淮南王。他招集一批文人编著了《淮南子》。此书内容丰富,对先秦各派学说都有所酌取。这句话用精当的比喻,一再说明了法制对治国安邦的极端重要性。“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已成为人所共知的格言。同样道理,法制不完善,就不能治理好国家。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注释】(1)元:原来。(2)九州同:指全国统一。(3)乃:你的、你们的。
【译文】本来知道人一死就万事皆空了,令我放心不下的只是祖国统一的大业还没有完成。到国家的军队北伐平定中原的那一天,在祭祀先人时千万不要忘记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评介】这是陆游的绝笔诗。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八十五岁高龄的诗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临终前,诗人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宿青山铺作》),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他叮咛儿子,有朝一日北伐成功,一定要及时告诉他。这份沉甸甸的临终嘱托,为陆游毕生充满激情的爱国吟唱,画下了一个最动人的句号。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上:指国君。
【译文】凡是法律制度推行不了,都是由于国君违犯了它。
【评介】商鞅变法,起初反对的人很多,包括太子也犯了法。商鞅不便将太子治罪,于是严惩了太子的老师。这样一来秦国人就都遵守法令了。这两句话,就是针对太子犯法这件事来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在此再次得到阐明 。
法正则民悫 罪当则民从
司马迁《史记·孝文帝本纪》
【注释】(1)悫(què):诚实谨慎。(2)罪当:治罪得当。
【译文】执法严正,百姓就诚实谨慎,治罪得当,民众就会服从。
【评介】汉朝初期承袭秦制。秦法偏严,其中有规定,一人犯罪,必须株连“无罪之父母妻子”,汉文帝想废除这样的律条,在和大臣们讨论这个问题时,文帝说了这两句话,强调执法在于公正,并不是越严厉越好,判罪要得当,这样百姓就会服从。
一身忧国心 千古敢言气
楼钥《送刘德修》
【译文】一生怀有忧国之心,永远保持敢说真话的正气。
【评介】楼钥是南宋政治家、诗人。为人耿直,遇事敢言,敢于顶撞权臣,甚至向皇帝上奏也无所讳避,连宋光宗对他也有几分顾忌。正由于他有忧国之心,因此一身正气是毫不足怪的。
水行者表深,使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使人无私。礼者,表也
《荀子·大略》
【注释】表:标记。
【译文】涉水者在水深的地方做出标记,提醒别人免得淹死;管理老百姓的人要标明什么是属于不正当的行为,使人警惕,去掉私心。礼就是一种标记。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
【注释】(1)臣:作者自称。(2)磁针石:指南针。
【译文】我的心也像指南针一样,永远指向南方不肯罢休。
【评介】文天祥在元朝侵略军大举吞占南宋的紧急情势下,代表南宋到元军兵营谈判,被元军扣留了。后来他千方百计逃离虎口。这首诗,就是他渡过扬子江(即长江)时写的,表现了作者忠于国家民族的坚贞不渝的崇高品质。
巧伪不如拙诚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
【译文】灵巧而虚伪不实,还不如愚钝而真诚。
【评介】颜之推是北齐文学家,他的《颜氏家训》是为了以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而作。在为人处世的问题上,颜之推是极力推崇真诚态度的。
这段话很好地说明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德是行为规范,可以预警,减轻法律的压力,使人们不会触犯法律。
刑一而正百 杀一而慎万桓宽
《盐铁论·疾贪》
【注释】刑一:对一个人用刑。
【译文】对一个坏人用刑就会使一百个人走正道;杀了一个重大罪犯,就会使一万个人谨慎守法。
【评介】凡是执法用刑,都不仅是为了当事人的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警戒更多的人。这就是法能治国的道理。
以一伪丧百诚者 乃贪名不已故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
【译文】一个人所以会由偶然的虚伪不实,丧失了他曾经有过的真诚美名,是因为他无休止地贪图声名的缘故。
【评介】在颜之推看来,一个人是否真诚,完全是他内心的需求。如果他只是为了博取好的声名,故意装出一副真诚的样子,那么,他迟早会露出马脚来。
胸中有誓深如海 肯使神州竟陆沉
郑思肖《二砺》
【注释】(1)竟:最终。(2)陆沉:大陆沉入海中,喻指国家沦亡。
【译文】胸中有誓言,对敌人仇深如海,怎么肯让大好河山最终沉沦在敌人手中!
【评价】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宋亡后,表示“终身为宋民”,誓不为元朝效力。他作有《一砺》、《二砺》等诗。砺,即砥砺自己的人格志气的意思。《二砺》诗称颂历史上诸葛亮、申包胥等爱国楷模,表示对他们的景仰。对“国破”发出深沉的哀叹。这是此诗最后的两句,鲜明地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和坚贞的人格操守。他的《题画菊》诗有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正可作为“胸中”二句的注脚(“北风”暗指元朝统治者,作者自号“所南”,意即以南方为自己的处所。名“思肖”,思念赵宋的意思)
功同赏异则劳臣疑 罪均刑殊则百姓惑
班固《汉书·冯奉世传》
【注释】(1)劳臣:有功劳的臣子。(2)刑殊:判刑不同。
【译文】功劳相同而奖赏不同,那么有功劳的臣子会起疑;罪行一样而受到的刑罚不一样,那么百姓就会困惑。
【评介】冯奉世是西汉的政治家、外交家,有平定西域之功,却得不到封侯。大臣杜钦认为这样不合理,于是上书给汉昭帝,将冯与另一位也是平定西域有功的政治家甘延寿相比较,指出赏功罚罪应有同一的标准,否则就会产生混乱,危及国家安定。
为国之本,在乎忠信;古人去食去兵,信不可失。国家兴废,莫不由之
李延寿《北史·于谨传》
【译文】治国的根本,在于忠义诚信。古人孔子说过,一个国家可以没有粮食,没有军备,但不可失掉信义。国家的兴亡,总是与是否失去信义密切相关。
【评介】李延寿是唐代史学家。他继承其父遗志,删补宋、齐、梁、陈及魏、齐、周、隋等八代史,作《南史》、《北史》。于谨是北周时的政治家,曾任太傅之职。由于他很有智谋,加上为人谦和,所以特别得到皇帝的信任。这里所讲的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忠义诚信,是他一生从政经验的总结。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而国不治者,未尝有也
王符《潜夫论·衰制》
[注释](1)宪禁:法禁。(2)不治:不安定太平。
[译文]所有政令都能执行,所有法禁都能服从,但国家不安定太平,这样的事情是从来都不曾有过的。
[评介]王符是东汉末年的学者。他所著的《潜夫论》是讥议当世得失的哲学著作。这里所说的当然是以正确的“政令”和“法禁”为前提的,如果正确的法禁制度都得到真正推行,国家必然会太平安定。
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
王通《文中子·周公》
【译文】如果都能真诚对待别人,那么不用自己说,别人也会相信你。
【评介】这两句话点明了以诚待人是获得别人信任的关键。
一寸山河一寸金
脱脱·《金史·左企弓传》
[评介]左企弓本来是辽国官员。辽代末年,金兵进攻辽国,辽主管军事的官员担心国君不高兴,有意瞒报军情。左企弓却如实上奏,并提出守备方略。辽主见金兵势大,想向西逃跑。左企弓坚决劝阻。“一寸山河一寸金”就是他在奏章中所说的话,他把国地比作黄金,提出寸土不让,可惜辽主不听,最后辽国灭亡了。但是“寸土寸金”的思想,还是成为热爱祖国的中国人思想中的基本理念之一。1898年法国强租广州湾,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现在湛江的“寸金桥”,就表现出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寸土不让的决心。
富润屋,德润身
《礼记·大学》
[注释]润:滋养的意思。
[译文]正好像财富可以使房子显露光彩,道德也可以使自身受益。
[评介]这里再次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人生的极其重要性。
富贵倘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
于谦《题苏武忠节图》
[注释]倘(tǎng)来:无意中得来。
[译文]你不要追求无意中得来的富贵,忠心报效国家才是男子汉。
[评介]于谦是明中叶的民族英雄。在明英宗被瓦刺族俘虏,瓦刺兵临北京城下,以英宗为筹码要挟城中投降的时刻,于谦不顾卷入皇室内部矛盾会给自己带来弥天大祸,毅然拥立景帝,打退了瓦刺侵略军。后来英宗复辟,不顾民情和朝中正直大臣的反对,向于谦报复,将他判处死刑。这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人们把于谦的遗体运到杭州西湖边安葬,让他的英灵与南宋的民族英雄岳飞为伴。于谦真正做到了不求富贵,只求忠心报国。
赏毫厘之善,必有所劝;罚纤芥之恶,必有所阻
桓范《政要论·为君难》
[注释](1)劝:鼓励。(2)纤芥:一丝一草,形容很微小。
[译文]奖励很小的好事,必定对民众有鼓励;惩罚很小的坏事,必然对民众有劝阻作用。
[评介]桓范是三国时魏国的政治家、文学家。他认为凡是赏罚都不仅是针对当事人本身,而是有其重要的社会影响。这段话,用很通俗的语言,把法制的导向功能表述得很清楚。
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
李梦阳《奉关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
[注释]要:关键。
[译文]人生的富贵哪儿有尽头?做一个男子汉的关键是能够为国牺牲。
[评介]李梦阳是明中叶的文学家,明代出名的文学流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在官场上李梦阳也以特立独行,敢于冒犯皇亲国戚闻名,原因就是他不把富贵放在心上,要做一个敢于为国家献身的堂堂男子汉。
尽忠益时者虽雠发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1)益时:有益于时世。(2)雠:仇敌。
[译文]对尽忠报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仇敌,也一定要给予奖赏;对违犯法律玩忽职守的人,就算是自己的至亲也一定要惩罚。
[评介]《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西晋时史学家。这话是陈寿在该书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指出了诸葛亮执法的公正廉明。诸葛亮的这种政治品格,对今天仍很有借鉴意义。
丈夫所志在经国
海瑞《樵溪行送郑一鹏给内》
【注释】经国:治理国家。
【译文】男子汉的志向在治理国家。
【评介】海瑞是明晚期出名的正直官吏。他不求私财,敢于抗击权豪,为民请命,因此赢得了人们的敬重。海瑞的高尚品德,与他的强烈爱国热忱是分不开的。
谢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1.《【中文名言】中华国学道德名言的精髓(包括注释-译文-评论):识人者有智慧,自知者显而易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文名言】中华国学道德名言的精髓(包括注释-译文-评论):识人者有智慧,自知者显而易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5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