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曹刿对战争胜利的总结是针对鲁庄公的疑惑而发的,鲁庄公的疑惑就是在战争中他两次要下令抢先反击进攻和追击敌人,但都被曹刿制止了。于是曹刿有针对性地对鲁庄公作了解释,并以此总结打胜仗的经验。本站为大家准备了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教案【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情感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品读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 、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
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③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三、整体感知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夫战(fú) 轼(shì) 旗靡(mǐ)
2、重点词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肉食者鄙
②又何间焉
③牺牲玉帛
④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例如: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3、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四、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提出问题。理清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
(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1)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32字,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五、分角色朗读
六、布置作业
篇二
一、课前检查
二、朗读导入
三、分析课文
(一)第一段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二)第2段
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三、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熟记本课所讲重点实词。
3、体会本文的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篇三
一、课前检查
1、重点实词
2、思考:
A、文中说“肉食者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B、你如何评价曹刿、鲁庄公这两位人物形象?
二、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本文第一段写战前,第二段写战时,第三段写战后,文章层次清楚。而且,段落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如第一段用“战则请从”过度到第二段的从战;第三段用“既克”承上启下,题得承接自然,一气流转,使文章浑然一体。曹刿论战教案3、运用对话,文字简洁。
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对话过程中,又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而全文却只有二百多字,可谓辞约意丰,言简义明,文笔非常精练。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放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四、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理解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指挥战争的策略是否得当,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两大因素。
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了解“之”、“其”的用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解题,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分析第一段。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中国历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2.解题:
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作如下补充。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③课文标题为“曹
刿论战”,曹刿是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为了鲁国的利益,他主动为鲁庄公谋划。又亲临战场,协助鲁庄公指挥,为战胜齐国起了重大作用。但课文标题的中心词是“论”字,可见课文侧重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的看法,表现曹刿的战略思想,而不是侧重记叙长勺之战的战况。
3.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刿(gùi)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轼(shì) 旗靡(mǐ)
4.学生参阅注释默读课文,要求:
①进一步给生字或容易读错的字正音,了解文句意思。
②课文共3段,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第1段写曹刿与鲁庄公讨论战争能不能打,凭什么可以战胜敌人,这是战前的政治准备。第二段写曹刿协助鲁庄公指挥鲁军打败齐军,取得战争的胜利。第3段写打败齐军后,曹刿给鲁庄公总结经验。可见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争进行,战后总结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课文详细地记叙了战前曹刿与鲁庄公讨论战争可不可以打,最后得出“可以一战”的结论,而对长勺之战的经过写得非常简略。所以课文详写战前讨论(论战),略写战争经过。
5.分析课文第1段。
①教师领读或学生自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齐师:军队。乃入见:于是,就。衣食所安:所用来养生的东西。小惠未徧:小恩小惠。必以情:实情。忠之属也:一类、之类。可以一战:可,可以。以,凭借。一,助词,加强语气。
②这段文字先交代长勺之战发生的时间、战争的性质和形势,接着写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谋划迎战条件,再具体写曹刿与鲁庄公的讨论情况。可讨论如下问题:
a.长勺之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对鲁国来说当时的形势如何?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同自己争做国君而兴师问罪,企图吞并鲁国扩张领土的侵略战争,是大欺小,强欺弱的非正义战争。而对鲁国来说则是抵御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这从“齐师伐我”一句可以体现出来,“伐”即齐国借口讨伐,要达到吞并他人扩张自己的目的。当时的形势对鲁国很不利,不仅鲁国弱小,军事力量对比悬殊,更因为当权者鲁庄公目光短浅,准备迎战,却不知凭什么去迎战。由于鲁国充满着危险,所以曹刿挺身而出,主动要与鲁庄公“论战”。
b.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
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对国事关心和他对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
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同时,这一小插叙,也使故事一开始就横生波澜。
c.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对此是怎样认识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军事见解?
齐军来犯,鲁庄公认为可以迎战的条件是衣食分人不独专,对神诚实不虚夸,大小案件尽诚心。曹刿否定了前两个条件,认为“衣食分人”得到好处的不过是些近臣,这是小恩小惠,未能遍及众人,人民是不会跟你去作战的。对神诚实,也不过是小信用,还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而对第3个条件曹刿加以肯定,认为这是作君主的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事,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侵略。曹刿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说明了他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对当权者来说,战争能不能打,能不能胜,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否取信于民。曹刿的这种认识是难能可贵的,表明了他正确的战略思想。
③课文第1段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战争的性质及双方的形势,重点写了曹刿论述战前的政治准备:必须取信于民。
6.课后练习与思考:
①指出下边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a.齐师伐我。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可以一战。
②参阅注释,预习课文第2、3段内容。
③背诵第1段。
篇五
教学内容:
分析课文第2、第3段,领会课文围绕中心,精心剪裁,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一)集体背诵课文第1段,简要复习第1段内容,导入新课。
课文第1段重点写了曹刿论述战前政治准备,否定了鲁庄公“衣食分人”和“诚实待神”就可以打仗致胜的看法,肯定了鲁庄公“小大之狱必以情”的做法,认为这是取信于民的,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入侵。并表示作战时他愿意协助鲁庄公指挥战斗。课文以此由写战前曹刿论战到战时曹指挥作战。
(二)分析课文第2段。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战于长勺:在。齐人三鼓:击鼓。公将驰之:他们,指齐军。下视其辙:他们,指齐军。登轼而望之:他们,指齐军。
2.这段文字记叙曹刿指挥鲁国军队打败齐国军队的经过,写得非常简略,但重点却很突出,人物形象也很鲜明。分析时可以讨论如下问题:
①如何反击齐国军队入侵,课文写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指挥艺术,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指挥才能?
a.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让敌军深入鲁境,好让鲁军以逸待劳。
b.选择了有力于追击的时机
,“彼竭我盈”的时候,采用了“敌疲我打”的作战方针。
c.选择了追击敌军开始的时机,齐军“辙乱旗靡”时。在观察情势的基础上,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②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鲁庄公鲁莽无知,再一次表现了“肉食者鄙”。战斗一开始他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而曹刿却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和“逐师”上表现得果断、谨慎、仔细,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战胜强敌,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
3.第3段记叙了曹刿帮助鲁庄公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经过,记叙了长勺之战中鲁军防御、反击、追击的三个阶段,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指挥才能。
(三)分析课文第3段。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公问其故:指代战胜齐军这件事。一鼓作气:击鼓。再而衰:低落。三而竭:尽。惧有伏焉:兼词“于之”,在那里。故逐之:追击。
2.这段文字写战后曹刿对鲁军能够战胜齐军的总结,写得非常简洁,紧扣“论战”,抓住第2段中的“击鼓”和“逐师”展开,充分表现了曹刿的远谋和才智。分析时可以讨论如下问题:
①课文是怎样由上段写战争经过过渡到本段总结战胜齐军的经验的?
齐国军队被赶跑了,战争胜利了,但鲁庄公并不知道战争是怎样打胜的。这一方面再次印证“肉食者鄙”,另一方面“公问其故”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上段曹刿的两次“未可”,制止了鲁庄公的瞎指挥,两次“可矣”,打败了齐军,并把齐军赶出鲁国。就鲁庄公来说自然要问个明白。这一问就自然引出曹刿对战争的总结,进一步展开“论战”,也使课文由记叙战争经过自然过渡到总结打胜战争经验上来。
②从曹刿总结战争胜利的经验内容看,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择反击时机和如何选择追击时机作了议论?你认为他的总结全面吗?
曹刿对战争胜利的总结是针对鲁庄公的疑惑而发的,鲁庄公的疑惑就是在战争中他两次要下令抢先反击进攻和追击敌人,但都被曹刿制止了。于是曹刿有针对性地对鲁庄公作了解释,并以此总结打胜仗的经验。这样使课文内容做到了前后照应,发展自然。当然曹刿的总结是不够全面的,长勺之战中鲁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除曹刿总结的两方面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了人民的支持,还选择了有利于鲁军反击的交战地点,采用了引敌深入的战略战术等。
3.第3段记叙了曹刿总结战争取胜的原因,是第1段“论战”的继续,进一步表现了曹刿的远谋才智。
4.学生齐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四)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而课文内容却是全面叙述一个历史事件,而且叙述得非常简略。课文是怎样以简短的内容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中心的?
1.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略搭配得当。
课文标题的中心是“论战”,课文内容依照这个中心剪裁,取与“论战”有关的曹刿的行动和言论,而对与“论战”无关的战争原因、物质准备、激烈的战斗场面、胜利后的祝捷活动等都略去不写。课文共3段,详写曹刿对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战后的经验总结,略写战争经过。在略写战争经过时,又只突出“击鼓”和“逐师”这两个环节,一方面表现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为下文总结战胜经验作了铺垫。这样既让读者了解长勺之战的全貌,又突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让曹刿的战略思想指导战争,以由战争实例来证明曹刿的作战理论。
2.以简短的对话,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为突出曹刿的战略思想正确,课文让鲁庄公的鲁莽无知和曹刿的远谋才智进行对比,使曹刿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课文写鲁庄公处处扣住一个“鄙”字,他把战争胜利押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和神灵保佑上。战争开始,就要击鼓进攻;齐军刚退就想盲目追击;战争胜利了却不知胜利的原因。而曹刿却能看到人民力量的强大,知道民心所向对取得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能正确运用引敌深入,避其锐气,敌疲我打的战略方针;又有重视调查研究,谨慎仔细,不盲目决断的作风。而所有这些,课文都是通过曹刿与鲁庄公之间简短对话来表现的。这样通过对比,让我们看到一个论战时侃侃而谈,指挥作战时沉着果断的曹刿形象。
1.《 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教案【五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教案【五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5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