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一度盛行“精雕细琢”,使教师陷入作文修改的“苦海”,学生厌倦了“满纸的红色”,写作低落。刊物上介绍的很多学生自己改,改变经验,但有些方法简单,追求形式,让学生盲目修改,不得要领,相当一部分学生养成了作文马虎、草率的习惯。因此,这种方法往往“可以赞、不能使用、不能期待”,话多,行人少。
修改作文,既贵又有效。作文修改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以克服“劳动与功劳”、“劳动与无效”的低效率、无效劳动为基本重点。这篇文章试图在提高修改效率方面进行更粗略的讨论。
你要掌握统治者。
我们曾将一篇高二中等水平的学生作文印发给整个教务组的教师,并进行了考试改编。20多名教师修改内容深度,修笔大不相同。方法各有千秋。有的修改得很细,有的抓着关键,稍微改几笔,有的修改得很细,有的修改得很细,有的修改得很细,有的修改得很细。、、、、有的划出主要缺点,稍加评论,指示学生分析原因,自己修改。分数最高的80分,最低的68分。到底什么修改方法比较好?讨论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见作文要修改,没有一把尺子,没有一定的标准是不行的。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有明确的规定,这是基础,标准统治者。这句话的关键是三个“单词”,一个是“认识”。通过修改,学生们可以知道自己的作文不好、对错及其原因,也知道该怎么写。第二个是“灵感”。教师的修改要有启发性,能指导学生认识自己作文的优劣。第三,“提高”。修改的根本目的是逐步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这三点从师生两个方面明确了修改要求,并提出了验证修改效果的主要标准。按照这个尺度,如果教师批改作文,就不必像报纸编辑批改稿子那样细致和严格。
叶圣陶同志指出,教师评价作文“首先要照顾学生的实际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每个阶段的写作训练都要以此为重点。"(第《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572页)因此,《大纲》的总要求要具体化,中学各年级、各团员写作教育要有具体明确的要求。根据大纲教材详细制定了各年级的训练细则,从内容、语言、表达形式都制定了详细的规定。比如记叙文写作知识方面,每学期都有训练中心,解决初一记叙文的要素、顺序、交代和照顾等问题。初二解决记叙文的材料选择、材料、财团等问题。初三以叙述为主,适当进行议论文和抒情的综合表达问题。每个年级又有分班的阶梯训练要求。就语言知识而言,初一要准确、流畅、明确,初二要清晰、准确、流畅。初三应该有丰富生动的形象和词汇。
教师有尺子,目标明确,修改详细,轻便,可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关键上。考察每篇作文,在重点适当多写笔墨,指导学生深思熟虑,精辟分析,学生作文中的其他问题只能进行一般处理。(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学者)初二学生写《班上的新鲜事》时,挑的陈年旧事,叙述平淡,无法解释,有些内容还很消极。文中有5个程度不同的兵句,5个使用不当的单词,7个错别字。这种作文如果没有重点修改,全面展开,就一定会“吃力不讨好”。老师在校对时根据教学要求,“如果能选题、写新的工作,文章就会不公平。”从材料选择的角度写了一句话。文章中对消极的内容写了启发性旁边的布置,提议学生们自己分析和纠正。单词短语方面的问题,老师只改正一两个缺点严重的问题,剩下的用符号表示,让学生思考后修改。这种修改以《大纲》和年级要求为标准,目标集中,焦点突出,时间不多,效果很好。
要充分反映鼓励性原则
修改作文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研究自己作文的兴趣。通过修改学生用自己的作文用词造句、布置小编的几个问题,只有在某一点上才能收到效果,调动学生作文和研究作文的积极性和兴趣,总体上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文字名言》)所有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有时在作文上加上“好”字,写“进步快乐”,学生们往往会“满心喜悦”。更具体地批评,多好,多高兴,启发学生总结一点写作体验,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研究作文。相反,仅仅是一篇文论文,甚至把学生的作文改得一无是处,换成面目,必然会挫伤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读本)因此,作文的修改不能不反映鼓励的原则。
几乎所有教师都知道需要修改奖励性原则,但在修改实践中往往对差生作文有厌恶感,或者尺度太严格,很难发现学生作文的优点和优点。因此,教师要有“心态”,善于经常发现学生作文的积极因素,对学生作文的所有优点和微小进步要像爱惜幼苗一样肯定和培养。对于中级水平的学生作文,要更加注意发现积极因素。表达水平不高,字迹工整,字迹确切。内容一般,语言相通,就肯定语言。如果水平没有提高,错别字不多,就必须写字。词汇不丰富,几个单词用得好,就能清楚地知道这些单词用得好。后面的作文比前面的作文在某一方面有一些进步,就可以鼓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
在受精中鼓励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时可以说“赞语”,称赞学生作文的优点,称赞学生良好的写作态度。有时可以“评价”,在对作文的思考中,
容、写作形式、文字表达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评点;有时可以“加圈点”,对作文中佳句妙笔加上圈点,并加以适当的赞语;有时可以“写荐语”,批上“全组传阅”、“全班评讲”等;有时也可“打高分”,鼓励那些有特色、有见解、有显著进步的作文。无论哪一种鼓励性的批语,都应当以大纲为尺子,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切不要写“长、大、空”的浮词,那些“笔法传神、构思精妙,颇有小作家风度”等过头的话,出格的话,非但不能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相反使学生盲目自满,停滞不前。总之,对学生习作,得注意既不“骂杀”,又不“捧杀”。作文的缺点,当然要指出。批语中指出学生的缺点是必要的,但指出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去分析原因,弄清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生硬的指责,过多的批评,甚至横批竖砍,只会增加学生“怕作文”的情绪。
教师要特别注意对作文水平低的学生进行正面诱导,启发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对学生作文中屡次出现的错误,可只批不改,让学生自己根据批语去分析研究,自己去找规律,找原因;对于粗心造成的错误,批语中可从态度方面略加评论,并及时指导订正;语病丛生的语段,可作几句提示,指出病因,让学生重写,不须逐句修改;对于学生作文中反复出现而纠正较慢的“常见病”“慢性病”,则尽可能用商量的口吻,用讨论的方式,按照一定的步骤,对学生进行正面诱导。如有个学生每次作文总有十几个二十几个错别字,被同学们称为“错别字大王”。但教师从不写刺激性批语,而是把每次作文中的错别字作具体统计,指导学生列表比较分析,逐步改正。错别字减少了,教师在批语中又进一步肯定他的进步,并在批语上介绍了纠正错别字的“五多”经验:多抄写、多留心、多比较、多推敲、多查字典。学生按“五多”去办,经过一个学期分步骤的批改,这个学生的作文本上基本上不再出现错别字了。
教师的批语从措词到内容,都应富有启发性,从每个细节上注意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生硬粗暴的“训诉式”,大删大改的“砍伐式”,都是违反鼓励性原则的。作文中的一般性错误,可用符号标出,让学生自己去改,凡学生一时不易理解的问题,可以加上提示,让学生思了再改;至于学生因受知识、能力限制而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也不急于去“代庖”,可以提出几个浅易的分解性小问题,化难为易。比如有个学生写了这么一个长句:“作为封建时代的为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服务的包公能具有刚直不阿的精神执法严明如山,是多么值得生活在八十年代的接受党的多年教育的青年和党员干部学习啊。”这个句子不仅冗长,有语法错误,而且要党员向包公学习,观点上也有问题。批改时,教师向学生作了三点提示:(1)这个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谓、宾”是什么?找出来。(2)分成几个短句写,行吗?(3)你能不能在基本保留原句意思的前提下,把这个句子压缩一下呢?能不能把意思改得更积极一点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地开动机器,几经修改,把原句改为“古代的包公,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尚能执法如山,我们社会主义时代的干部,为了实现四化,为什么不能执法严明呢?”这样改,短句多了,意思也改得更为积极了。
批在关键处,改在点子上
要用较少时间较快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教师的批改必须批在关键处,改在点子上,做到当改则改,当批则批,不乱改乱删。
一般地说,属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方面的问题,应着重于批;字词句方面的问题则着重于改,或者改结合批。一篇文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必须从关键处上批,才能既经济又实惠,才能通过批一点带全面。所谓“关键”,一是指立意、主题方面的基本观点,特别是一些隐而不露的观点。二是篇章结构、写作技巧方面的训练重点。三是指文风和写作态度方面的主要问题。四是全文语言运用的基本倾向问题。涉及这四方面的问题,每次作文只就其中一两个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写一些精要而恰当的评语。如有的学生作文中写道:“他为了争取高分,经常深夜苦读,星期天也做习题,身体消瘦了,眼轮凹陷了,他还是手不释卷。皇天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终于评上了‘三好生’”。教师旁批:“当三好生是加班加点的结果吗?”“以‘智’损‘体’,岂是三好?”有个学生作文中乱堆形容词,修辞手法有十几处用得不当,教师没有逐个改正,只用符号标出,在总批中指出这个毛病,并要求学生把标出的句子换成通俗朴实的说法。
批语要尽量具体,力求不说空话、套话,尤其是旁批,更要靠船下篙,切忌“玄”而“泛”,要让学生从批语中得到一些实在、“管用”的东西。让学生知道文章“有哪些优点,为什么是优点,要说出个所以然;文章有哪些缺点,为什么是缺点,该怎样修改才成,也要说出个所以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571页)当然文字应力求精炼。如有的同学写《海迪精神鼓舞了我》,文中写听到海迪事迹后,心里非常感动,却无具体内容。教师旁批:“怎么感动?为什么感动?补写几句心理活动。”就全文看,较多的篇幅写海迪的事迹,而写自己怎样受鼓舞,自己有什么进步,却很概括。教师在总批中没有写诸如“详略不当”“喧宾夺主”“审题不清”等批语,而是这样批:“如果把‘怎样鼓舞了我’、‘我受到鼓舞后怎么样’ 具体写出来,内容就扣题了,中心就突出了”。这样的批语着墨不多,但具体中肯,富有一定的启发性。
改在点子上,主要的是坚持多就少改。思想内容基本正确,文字表达大体通顺的文章,可以不改或尽量少改;错误较多的文章,也不用“逢错必改”。改,一定要根据学生原作的意思,顺着学生自己的思路,按照学生语言特点和语言习惯改,不能削学生作文的“足”,适教师改字之“履”。如有篇作文中,写一位同学的学习经验:“他常常说:‘课上吃细粮,课外吃杂粮,营养才全面’。这是多么可贵的经验啊! ”教师觉得这几句写得“不够油”,就在“营养才全面”后面又加上几句:“就像蜜蜂酿蜜一样,只有到处采集各种花粉,不光在一处,才能酿出好蜜,学习也是如此……”,还在旁边写了“此经验好在哪里,应当阐述清楚”的批语。这样一改一批,不仅为蛇添足,而且也不符事实。不符学生语言的习惯,反而变干净利落为累赘。作文批改中,类似例子是不少的。
多就少改与大纲上提出的“认真批改”是不矛盾的。“多就”不是“迁就”,“少改”不是“不改”,不是马马虎虎地改。多就少改,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辨别作文中各种问题,判断是非正误的能力,而且要有细心谨慎、一字不苟的态度。有的教师在落笔批改之前,总要把作文通篇看一遍,作为面上的总体了解。还要根据本次作文的目的要求,认真推敲怎样改对保护学生积极性有利,怎样“就”得“当”,“改”得“好”。多就少改,是为了批改得更科学、更精当、更艺术,不是单纯图省力。
因人、因文、因时取法
《大纲》提出了多种评改方法:普遍改或重点改,书面改或当面改,指导学生自己改或组织学生互相修改。这些方法应当灵活运用,不应当生搬硬套。因为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教师只有从不同年级、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各篇文章的特点,不同阶段学生作文的发展变化,采取不同的评改方法,才能使学生各得其宜。
普遍改的方法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益,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批改。这种批改方式由于批改量大,只能按一般要求“求全”,即改正必要的字词句毛病,指出严重的思想观点错误,共同性的问题只简单划出,在评讲时统一处理。普遍改只要求改“对”,要让学生更具体深入地懂得自己作文的优劣及原因,单有普遍改还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重点改。重点改要求尽量具体细致,又求把文章改“好”。这类要求较高的批改,限于教师精力,每次作文改上、中、下各类五六本即可,全班学生轮流进行,一学期每人二至三次。用作全班评讲、传阅、或印作例文的文章,更应重墨处理,有时可详加评点。
书面改和当面改要因人而异。一般作文宜多用书面改;对于特差的作文,可进行当面改,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手指口评,携腕扶肩。面改,可详可略,全文评改则详,片断评改则略;问题多则详,问题少则略。详至逐句评改,略的只抓一两处画龙点睛。如有的学生作文中习惯于用欧化句式,教师不去一句句地评析,而是举出文中一两句作例子,作点分析,指出弊病,其余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分析,设法订正。对于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多用书面批改,对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尽可能用当面改;共性问题一般用书面批改改,特殊问题宜用当面批改;对偶然出现的问题,多用书面批改,对反复出现的问题宜用当面改;对比较容易辨别的问题多用书面批改,对难度较大的问题用当面批改;高年级多用书面批改,低年级、起始年级宜用当面批改。当面批改的次数要适当控制,每次作文以五六人为宜,轮流进行,每个学生一学期至少轮到一次。
采用学生自己修改或学生互相批改的方法,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提高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锻炼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批判性,不是为了去代替教师批改。让学生自己改,或让学生互改,一定要看对象,一般宜乎在较高年级、基础较好的班级进行。学生自改、互改,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批改作文是一种重要的能力,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不是一下子能具有这种能力的。教师要先“扶”后“放”,不可操之过急。有时可先印一份有代表性的作文,引导学生集体评改,统一批改符号,明确批改要求,介绍批改方法。必要时,教师先把全班作文浏览一遍,把难度大的地方先划出来,再集中指点一下,然后让学生改,最后教师再把本子收回阅查,对批改得好的,予以表扬。教师有指导地让学生改,学生习惯了,就会取得好的效果。无论教师批改,还是学生互改,都要容许提倡,甚至鼓励作者“申辩”“质疑”。有“商榷”,有争论,才会有辨別,有提高,有兴趣。何况“答辩”“商榷”本身又是学生走向社会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批改能力
批改要有效,关键在教师。《大纲》指出,“应以教师评改为主”。“为主”,不是仅指教师评改得多,学生评改得少,主要是强调作文批改与语文教学的其他环节一样,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贯穿于批改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改,“主导”是教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改”“互改”,“主导”仍是教师。
作文批改是一项难度很大的“重点工程”,它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从某种意义说,比阅读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学生的作文不同于一般的语文练习,它从内容到语言都不一样,教师要在作文批改中较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把作文改得准,改得好,改得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不仅要有比较过硬的语、修、逻、文等方面的知识及政治、哲学、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丰富常识,更要有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还要掌握文章评点的技能技巧。因此,为了有效地批改好学生的作文,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苦练勤练批改的基本功,要把提高作文批改能力作为业务进修的重要内容,要经常动笔写文章,“下水”练笔头;要多读,多分析文章,掌握评论文章的解剖刀,在解剖中做到操刀自如、游刃有余。否则,自己不会写作文,不会分析作文,评改作文势必不得要领,指导学生批改、也就不甚得法了。
1.《【小学作文怎么打分五年级】作文批改的五种有效方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学作文怎么打分五年级】作文批改的五种有效方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6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