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子里,在水击里,以后会知道。

《礼记大学》提醒:获取知识。事物:接触事物。只有接触事物才能获得知识。这是唯物主义对“击打”的解释。在中国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唯心主义的解释是,通过琢磨心里固有的道理来获得知识是一种内向的功夫。

认识的人是我固有的,否则得不到。而且智志一定有适当的方法,所以智志是知道事情的。

宋正昊,郑正《二程遗书.语录》认识能力是人固有的,但不救就不知道。求知必须有一定的方法,所以知识在于琢磨事物。

凡事都有道理,应该是穷途末路。

宋正昊,郑正《二程遗书语录》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需要彻底探索其规律。

今天一个格子,明天一个格子,如果积习多的话,应该有自动穿透的地方。

宋正昊,郑正《二程遗书语录》今天探索一个道理,明天又探索一个道理,积累多了,就可以超越极限贯穿其中。

事物琢磨,不是天下的东西都要做。(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但是,在一件事上可以枯竭,而在另一件事上可以类推。

宋正昊,程颐《二程遗书语录》知道事物的道理,就能猜出万物的道理。

事物只有我讲道理,才能知道别的。也就是说,知道这一点,内外之道加在一起。(莎士比亚)。

宋正昊,郑正《二程遗书语录》东西和人的原理一样,知道它就知道这个,内外的路是一致的。

事物不一定是事物。之后就不用说是事物了。从其中一个到万物之道,更加讲究。

宋正昊,郑正《二程遗书语录》要从物质上琢磨,不能局限于外部事物,只要从本身到万物理解和贯穿道理,就会依次在思想上突破。

穷人想知道事情的原因只是理所当然的。

宋祖熙《答或人》所谓宫里物语的原理是,你要知道它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一定这样。

本心顺理成章,按道理回应。

宋祖熙《观心说》努力琢磨,穷的话可以通情达理地处世。

大学的道路以诚意和诚意为根本,但必须先知道人格。

宋祖熙《答曹元可》要求高深的学问,其方法以真心为根本,但必须先知道琢磨。

所有事情的道理都在我心里以上。

明朝王守仁《答顾东桥书》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里。

物理比我的心更多,我的心求物理,没有物理。(莎士比亚)。

名手《答顾东桥书》物理都在人心中,在人心之外求物理就没有物理了。

君子必不离开物品。如果夫,知道他的事,也是全部细胞经验。

宋礼《水心别集大学》分钟:暂时。如果是:如果是。物格:与事物接触。考试:效用。知道:获得知识。只有接触事物,才能得到有关事物的知识教训。

格子是已知的。格子,只是事物。是智慧。

明吴晶的《吉斋漫录》卷下架物:琢磨事物的原理。目的是获得对事物的知识。想要探索事物,就要接触事物。

格子只是事物,如果盖住我的知识,不到达事物,就是公知式的。教人们什么?(莎士比亚)。

明吴晶的《吉斋漫录》卷下架物:琢磨事物的原理。事物:接触事物。不接触事物,主就无法获得知识。

博得的大象数量,远征的古今,讲道理,所谓的格物。

清王府的《尚书引义说命中二》拥有丰富的感性物质来琢磨事物的道理,这被称为格物。

假以生其名,思其穷,所谓知识。

清王府的《尚书引义说命中二》通过思维活动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知识。

亲自动手,方志乐是这样的。至乐者到人,其物才知后知后觉。(莎士比亚)。

郑安源《四书正误》学习音乐必须亲自动手,知道这样做,才能实现真正的音乐。这就是所谓的“格物后能知道的”。

众所周知,他也是;所以我知道,这也是。不补牙怎么能认识他呢?

《管子心术上》众所周知:认识的大象,即“彼得”。所以“认识的主体,也就是“这个”。修理:修养。认识是认识的主体和对象的统一,不修养良好认识的主体就不能知道对象。

认识的人是认识的人,认识的人;知道的加起来,就有那个智慧。是智慧。

《荀子正名》熟人:人有识别能力。知道的一致:主观和客观性一致。智慧:智勋。人具有认识能力,认识和客观性一致称为知识。

能干的人叫能力。能在一起的,叫那个能力。

《荀子正名》能力是人:人有实践能力。可以在一起:实际上是主观和客观的。人有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主观上符合客观性,是人改造客观才能表现出来的。

知道不懂身体,拿东西当身体。

郑安源《四书正误》册一体:基础、源泉。客观事物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源泉。

本心无心。因事物而成为心。

宋长宰《语录》心脏:认识活动。有客观对象才有人的认识活动。

要有感觉,有东西就有感觉,没有东西该怎么感觉?

宋长宰《语录》感:感觉,认识。人的认识来自客观事物,没有客观事物就不会有认识。

也有人学自然为物种。

明朝陈献章《遗言谌民泽》学:学、知。自然:客观世界。仆人:本院。客观世界是知识的本源。

孔明的功劳是事实,不是公文,而是“用知识”。

在格物”。

清·李塨《与枢天论读书》致知:获得知识。格物:作用于事物。亲身践履,才能明理。

●迨见理于事,则已彻上彻下矣。

清·颜元《存学编》迨(dài):等到,达到。到具体事物中认识它的规律,才是彻底的认识。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汉·王充《论衡·实知》人才: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能力有高有低,但要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知识,都要学,要问。

●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知识才能不是生来就有的。

●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知者。

汉·王充《论衡·实知》含血之类:有血气的动物,指人。性知:生来就有知识。没有生来就有知识的动物。

●赤子生而幽闭之,不接习于人间,壮而出之,不辨牛马矣。

明·王廷相《石龙书院学辩》赤子:刚出生的孩子。如果把刚出生的孩子幽禁起来,到长大才放出来,那么他连牛马也不能分别。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荀子·解蔽》以:当作“可”。知:认识能力。性:本能。可以知:可以被认识。理:性质。人具有认识的能力,客观事物有可知的性质。

●周万物而知。

《周易·系辞》周:普遍。人可 普遍地了解万物而获得知识。

●可视而知,可听而思,自然之义也。

宋·王安石《进字说表》人可以通过见闻而获得知识,这是自然的道理。

●目所不见,非无色也;耳所不闻,非无声也;言所不通,非无义也。

清·王夫之《思问录·内篇》义;道理。眼睛看不见,并非颜色不存在;耳朵听不到,并非声音不存在;讲不通道理,并非道理不存在。

●“不可知”只是不易见,非见之而不可识也。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不可知”并不是客观事物不可认识,只是不容易看见和容易认识罢了。

●以可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

《荀子·解蔽》疑:通“凝”,定。疑止:确定一个范围。遍:完全。用人的能够认识事物的本性,去求可以认识的事物的道理,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和范围,那是一辈子也求不完的。

●事固有难明于一时而有待于后世者。

宋·欧阳修《濮议序》一时:一个时期,一代。这一代人难以认识的事物,有待于今后的人去认识。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

宋·朱熹《补传》“人心”灵巧有知觉,天下事物都有其理。但理是不能穷尽的,所以人的知识也是不能穷尽的。这是讲真理的相对笥。

●天下之物无涯,吾之格也有涯,吾所知者有量,而及其致之也,不复拘于量。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涯:岸,边。格:认识能力。量:数量。拘:局限。致:掌握,认识。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认识的量也有限。但是,人们一旦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却又能打破这种界限和娄量的局限,认识更多的东西。

●天下之事,固有可思可为者,则岂可以不通其故哉?

宋·王安石《致一篇》可思:可以认识。可为:可以做。通:通达,了解。故:道理。事物是可以被认识被改造的,因此,人不可以不了解事物的道理。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黄帝内经·素问》心:心脏。古人不了解大脑的思维功能,以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君主:主宰者。官:器官。神明:精神活动。心脏在人身体中处于主宰地位,是产生精神活动的地方。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

《荀子·解蔽》形:人体。思维器官(心)是人体的主宰,是精神活动的主导者。

●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找于天智以思虑。

《韩非子·解老》乘、寄、托:依靠,借助。天明:视觉器官。天聪:听觉器官。天智:思维器官。人依靠天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认识事物。

●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

明·王廷相《雅述上》神:精神。本:根本。用:运用。心是精神栖息的地方;精神是知识的根本;思考是精神和知识的巧妙运用。

●思者,心之能也。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能:机能。思维是“心”的机能。

●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

《荀子·正名》征知:感知。缘:通过。心能感和外界事物。通过耳可以感知声音,通过眼可以感知形状。

●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

《荀子·正名》待:依靠。薄:读为“薄”,接触。类:指感官的对象,如目之于色,耳之于声。要产生知觉,必须靠五官同各类事物接触才行。

●圣贤不能性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

汉·王充《论衡·实知》性知:生来就有知识。任:依靠。定:反映。情实:实际情况。人不能生来就有知识,必须依靠耳目来反映实际情况。

●物至而神应,知之动也。

《淮南子·原道训》神:精神。知:知觉。遇到外物精神有了反应,这是知觉的活动。

●事物之不闻见者,耳目未尝施其聪明也;事理之未知者,心未尝致思度之也。

明·王廷相《慎言·潜心》故:所以。未尝:未经,还没有。聪明:耳闻为聪,目见为明。度:推测,测度。事物之所以未被感觉被认识,是因为感官还没有去反映它,思维器官还没有去思考它。

●人谓已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

宋·张载《正蒙·大心》受:接受,反映。内:主观。外:客观。合:接触,联系。人的知觉是感官对外物的反映。这种反映,产生于主观和客观的接触。

●欲闭内而灭外,使不得合,则圣人不能舍此而生知觉。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乾称》如果主观不和客观联系,就汉有产生知觉。

●形也,神也,物也,三者遇而知觉乃发。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形:感觉器官。神:心理活动。物:客观事物。遇:结合。感觉器官、心理活动和客观事物三者结合起来才产生知觉和认识。

●物理不见不闻,虽圣哲亦不能索而知之。

明·王廷相《雅述上》物理:事物的规律。如果闭目塞听,不见不闻,那么就是智慧超群的人也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

●穷理亦当有渐,见物多,如此可尽物之性。

宋·张载《语录》上穷理:探究事物的道理,泛指认识。物之性:事物的本质。渐:渐进,指过程。认识也有个过程,感性材料积团党累多了,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神性虽灵,必藉见闻思虑而知;积知之久,以类贯通,而上天下地,入于至细至精,而无不达矣。

明·王廷相《雅述上》神性:认识能力。藉:凭借。以类贯通:进行类推而由经知彼。要凭借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来获得知识。感性材料积累多了,加以思考推理,就能由浅入深,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百闻不如一见。

《汉书·赵充国传》亲眼看一次好过听百次。

●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形。

《后汉书·马援列传》亲眼看见优于听来的,见实的优于见虚的。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资治通鉴·唐纪》直接经验优于间接经验。

●传闻何可尽信。

宋·欧阳修《春秋论》听来的东西不中以完全相信。

●耳闻是虚,眼见是实。

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9回看见的比听到的要真实。

●视听之明,可以摄物,心知之量,可以受物。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心》摄:反映。受:接受。耳目可以反映外物,而“心”则接受反映而形成知觉和知识。

●耳目鼻口之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

清·戴震《原善》通:了解,认识。则:规律。感觉器官接触交战物,而“心”可以认识事物的规律。

●闻,耳之聪也。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墨子·经上》靠耳闻得到的感性材料,要经过思维的作用才能明白事理。

●耳能辨天下之声,目能辨天下之色,鼻能辨天下之臭,口能辨天下之味,心能通天下之理义。

清·戴震《原善》人的感官能辨别声色味臭,而思维则能通达事物的规律。

●离娄之明,不能察帷薄之内,师旷之聪,不能闻百里之外。

汉·王充《论衡·书虚》离娄:古代传说中的善视者,百步之内能见秋毫之末。师旷:春秋时代晋国乐师,目盲,辩音能力甚强。比喻感官的局限性。

●耳与声合,目与色合,皆心所翕辟之牖也。合故相知。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心》合:接触。翕辟:合、开。牖(yǒu):窗户。与外物接触的耳目等感官,是思维活动的门户。接触我物才有知。

●事物之理,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事物来乎前,虽以圣人当之,不审察不足以尽其实也。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剖析:分析。微:细微。审察:推究考察。尽:了解。实:实际情况。事物的道理必须加以精细的分析才能认识。不作一翻推究考察,虽“圣人”也不能了解事物的实际情况。

●理之所在谓之心,故非存心无以穷理。

明·罗饮顺《困知录》只有发挥思维的作用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

●耳目之知不足以尽道。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心》只靠感官接触外物,还不足孤孤独的行路者解事物的规律。

●耳目受物,而心治物。

清·王夫之《庄子通·人间世》受:接受,反映。治;治理。感官反映外物而获得感性知识,“心”官治理外物而认识理物的规律。

●我心治,官乃治。

《管子》内业思维得到锻炼,就能更好发挥感觉的作用。

●无心而心不辨色,无耳而心不知声,地手足而心无能使。一官失用,而心之灵废矣。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顾命》瞎子不辨颜色,聋子不知声音,没有手足就不能去接触事物。一个感觉器官失效,思维活动就受到损害。

●如无闻见,则无所状。

汉·王充《论衡》状:描述。如果没有听见或闻见,那么也就没有可描述的孤孤独的行路者。

●人于所未见未闻者,不能生其心。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乾称》离开客观事物,就不会有认识。

●天下之有无,非思虑之所能起灭。

清·王夫之《思问录·内篇》客观世界,不依的主观世界认识如何而存亡。

●非致知则物无所裁,而玩物以丧志;非格物则知非所用,而荡智以入邪。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二》裁:取舍,判断。玩物丧志:沉迷于有害无益的事情。荡:放荡。没有思维的作用,格物就因不懂得取舍而流于玩物丧志;致知而不以格物为基础,思相民就会飘荡入邪。

●役于形而不以神用,则物有所不通,而应之失其理。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拘:局限。役:支配。应:反映。只听感官支配而发挥思维的作用,不但不能真正认识事物,而且感官的反映也不准确。

●致知之功,则惟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向辅之。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格物:感性认识阶段。在感性认识阶段,以感性认识为主,以理性思维为辅。

●恃聪明闻见,而不存神以体实理,-----必成乎妄也。

清·王夫之《正蒙注·乾称下》恃:依靠。聪明:耳目对外物的反映,即感性知识。存神,发挥思维的作用。体;体察,求索。妄:错谬。仅凭耳目的闻见而不发挥思维的作用以体察客观实际的道理,必然会造成认识上的错谬。

●形为神用则灵,神为形制则妄。

清·王夫之《正蒙注·神化》形:感觉。神:思维。感觉受思维的指导,认识就正确。思维受感觉的支配,认识就错谬。

●一举念而千里之境事现于俄顷,速于风雷。

清·王夫之《正蒙注·诚明》俄顷:一瞬间。思维能把千里之外的事物映象重现出来,比风雷还迅速。

●耳目口鼻之官,臣道也;心之官,君道也;臣效其能,而君正其可否。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正:辨别。可否:是非,正误。思维器官(“心官”)和感觉器官之间的关系可比喻为君臣关系,感觉器官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思领带顺官则辨别感觉器官对外物的反映是否正确。

●多闻而择,多见而思,乃以启发其心思而归于一,又非徒恃存神而置格物穷理之学也。

清·王夫之《正蒙注·大心》多闻多见,才使心官得到启发,对感性材料加以选择和思维加工,因此夸大思维的作用而忽视感性的作用是不对的。

●以目视之,得形之精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

唐·刘禹锡《天论》眼睛只看到粗大有形的东西,而思维却能认识细微的事物。

●非耳目而即合。

清·王夫之《正蒙注·大心》合: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只靠耳目的作用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耳目之见,善用之足以广其心,不善用之适以狭其心。

明·王廷相《慎言·见闻》善于利用感性材料可以增长知识,不善利用,反会受它的局限。

●实事求是。

《汉书·河间献王传》实事:客观事物,实际情况。求:探求。是:规律。从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认识其规律。

●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宋·朱熹《答吕子约》致知:获得知识。力行:努力实践。学问包括知和行两个方面。

●学之术有二,曰致知,曰履事,兼之者上也。

明·王廷相《慎言·小宗》学术:学习的方法、途径。履:实行。履事:做事。把知和行结合起来,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不得闻;既得闻之,患不得学;既学之,患不能行。

《孔子家语》患:忧虑,怕。君子有三种忧虑:未听到的道理怕听不到;已听到了怕学不到;已学到了怕做不到。

●讲求之中,力其讲求之事,则亦有行矣;应接之际,不废审虑之功,则亦有知矣。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讲求:研究。力:坚持。应接:做,实行。审虑:思考。在认识、研究问题时,能坚持正确意见,就是一种实行,在实行中,认真思考,就是一种认识过程。

●知行始终不相离,存心亦有知行,致知亦有知行。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知和行是不能分离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之:指事物的道理,规律。对事物的道理,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追问,谨慎地思考,明白的分析,切实地实行。

●行之笃,则凡所学问思辨而得之者,又皆必践于实而不为空言矣。

宋·朱熹《中庸·章句注》学、在识才不致成为空洞的理论。问、思、辨:认识活动。笃:忠实,认真。践于实:付诸行动。认真去实践,所学业到的

●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未尝:不能。必:必然。离开行必然不能获得真知。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礼记·中庸》力行:努力实行。仁:品德高尚。爱好学习主接近于有知识孤孤独的行路者,努力实行就接爱于有高尚的品德了

●圣人不求无害之言,而务无易之事。

《韩非子·八说》务:从事于,致力于。易:改变。无易之事:不可改变的事。圣人不去追求那些挑不出毛病的空话,而致力于那些非做不可的事情。

●托之于空言,不如著之于行事之有征也。

晋·葛洪《抱朴子·祛志》征:成。有征:有成效。只讲空话,不如去做出有成效的事情。

●知而弗为,莫如勿知。

《孔子家语》知道了而不做,比不知道的更糟。

●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有了知识而不能实行,这种知识是肤浅的。

●知行为二,虽知犹无知。

明·唐甄《潜书·知行》理论和实践分离,虽然有了知识,也和没有一样。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明·王守仁《语录·传习录》有了知识而不实行,等于没有知识。

●知虽良而能不逮,犹之乎弗知。

清·王夫之《正蒙注》卷五 有了认识,就要拿去指导实践。

●以知为首,遵知而践之而已,则能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能:实践,实践能力。过分强调知而轻视实践

●知无迹,能者知之迹也。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知是虚的,通过实践,知识才落到实处。

●其能,则知非其知,而知迹。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弃实践,也就无从获得知识。

●弗虑胡获,弗为胡成。

《尚书·太甲下》弗:不。虑:思考。胡:凝问词,为什么。不思考怎么能得到成功?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士:读书人。有学:有知识。本:根本。读书人虽有知识,但最根本的是去实行。

●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人一定要先知才能心安理得。人要实践也一定要得过且过有也一暄要先有所知才能致陷于盲目进行。

●学者固当勉强,然不致知,怎生行得勉强行者?安能持久。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学者只有获得真知,才能知得正确无误,也只有正确无误,实践才可放心进行。

●知之真切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明·王守仁《传习录中》认识得真切厚实本身就是行动,行动得明白自觉其中就有认识。

●善言道者,由用以得体;不善言道者,立一体,而消用以从之。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善谈事理的人,他是从实践中去探寻原理,不善谈事理的人,他是任意确立一个原理,而取消实践。

●今手不弹,心不会,但以讲读琴谱为学琴,是渡河而望江也。

清·颜元《存学编》现在不着实地新手去弹,而心又不领会,只是把讲读琴谱当作学琴,这等于看着大江就算是渡河。

●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

晋·傅玄《马约传》难以讲清楚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来加以验证,就容易明白了。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儒效》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看见,看见不如了解,了解不如去实行。行是知的归宿。

●圣人道者,必先致之;及超然有所见,方力行以终之。

宋·朱熹《答曹元可》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行,光知而不行,等于不知。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新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宋·朱熹《朱子语类》亲历其域:亲自去实行。仅知而不行,这种知是肤浅的。亲自去实行,就会加深已经达到的认识。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行之愈,则知之益明。

宋·朱熹《朱子语类》知道得越清楚,行动就越坚决;行动越坚决,知道得就越清楚。

●学者用功,知行并进。故知无穷,行亦无穷,行无穷,知亦无穷。

清·陈确《答格致诚正问》知:认识。行:实践。知无止境,行亦无止境,知行结合,互相促进,就把认识运动推向无穷。

●不知必不可为行,而不行必不可为知。

清·陈确《答张孝夫书》为:做,从事。实践和认识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知行相资以为用。

清·王夫之《礼记章句》相资:互相凭借。知和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

●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近代·孙中山《孙文学说》因:凭借,根椐。通过行来求得知识,用知识来指导行动。

●心有事则心存,身有事则身修,至于家之齐,国之冶,天下之平,皆有事也。

清·颜元《言行录》事:实际情况。思想上不脱离实际就不会空虚,身体与实际相接触,就会得到很好的教,至于齐家、冶国、平天下,者不能脱离实际而成功。

●书本上见,心头上思,可无所不及,而最易自欺欺世。

清·颜元《言行录》心想口谈,尽管可说出千百种道理,但比不上新身去做一件实事为有用。

●形既不践,性何由全?

清·李塨《恕谷年谱》人不能以他的身体实践躬行,而要求有一个完善的心性,怎么可能?

●为主静空谈之日久,必至厌事,厌事必至事。

清·颜元《年谱》(释氏宋儒)长期地空谈虚静,必然使人厌世务,必然使人放弃世务。

●不躬行,便 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类》躬:身体,引申为自身,亲自。不去亲自实践,所学到的东西,就如水上行车,陆上行船一样,毫无用处。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比喻对某事物的实践经验多了,就能更透彻地地了解该事物。

●从农论田,田夫胜;从商论贾,贾人贤。

汉·王充《论衡·程材》贾:同“价”。贾人商人。外行人与夫谈论种田,与商人谈论价钱,不如夫和商人高明。

●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

宋·苏辙《超然台赋序》比喻做什么事,就有做这件事的经验。

●人于而问牧师,人于水而问渔师。

《吕氏春秋》泽:湖泽,多水草之地。牧师:放饲畜的人。渔师:打渔的人。比喻要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要知山上事,请问过来人。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 要知道某件事,就要请教了解情况的人。

●帆海者不知山,驾陆者不知水。

明·何贤明《赠林静之南归序》帆海:航海。驾陆:陆行。比喻对某事物没有实践经验,就不能认识该事物。

●山居难以论舟行之险。

清·魏源《默觚下》山里人没有航行的经验,很难同他谈论航行的危险。

●不知戒,来事之师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住历史的经验教训,可作为今后做事的借。

●前车之覆,后车诫。

《汉书·贾谊传》覆:翻车。后人要从前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后汉书·窦武列传》不注意过去失败的教训,就会重犯过去的错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传》鉴:镜子,借鉴。以历史和他人的经验为借鉴,可以了解国家的兴衰、个人事业的成败的原因及规律。

●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难。

晋·欧阳坚石《临终诗》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取得经验。

●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剔利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盘根错节:树根盘绕,木节交错,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不易解决。剔:挑出。要考察一个的能力,就要让他去解决繁难复杂的问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只有亲自去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列传》比喻实践出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从书本学到的东西终究体会不深,要透彻地了解某件事,就要亲自去实践。

●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实践之,乃心所素知,行焉皆顺,故乐莫大焉。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至当》素知:已掌握了的知识。通过实践证明自己原已掌握的知识是行得通的,就会感到莫大的愉快。

●急行不怕前程远,智虑都从阅历开。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阅历:亲身经验。有了实践经验,思考问题就会豁然开通。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0回做事有了实践经验,才能增长智慧。

●经一厥者长一智。

明·王守仁《与薛尚谦》 蹶( jué):摔倒,失败或挫折.善于汲取失败和挫折的教训亦能增长人的智慧。

●见闻之知,不如心之所喻,心之所喻,不如央这所亲行焉。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传》喻:了解,通晓。从见闻得到的知识,不如心中已了解的,心中了解的,不如经过实践体验的。

●“体验”二字,学者最亲切。

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读书人通过实践去思考问题,感受最为亲切。

●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人之一足。

清·魏源《默觚·学篇》五岳:中国五大名山(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的总称。用翻阅地图的方法来认识五岳,不如象樵夫那样亲自到那里去走一走。

●疏八珍这谱,以为和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清·魏源《默觚·学篇》疏:详细注解。八珍:作种珍贵的食物。庖丁:厨师。啜:喝。能够注解各种名菜菜谱的人,自以为善于品味了,其实还不如厨师尝一口体会深刻。

●习而行之,亲下手一番。

清·颜元《四书正误》实践,就是要亲自动的去干。

●身习而实践之。

清·颜元《存学编》要把学到的知识亲身去付诸实践。

●三折肱知为良医。

《左传·定公十三年》三:多次。肱(gōng):胳臂。多次折断胳臂,在治疗中学到了知识,就能逐渐成为一个好医生。比喻实践出人材。

●百姓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唐·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多次挫折中取得的经验最为深刻可贵。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明·刘基《拟连珠》夷:平坦。要获得真知,就要亲自去实践。

●知天者,仰观天文;知地者,俯察地理。

汉·陆贾《新论·道基》观察自然,才能认识自然规律。

●远途始觉乾坤大。

宋·陆游《柳村酒家不楼》乾坤:天地。经过长途跋涉才知道天地的广大。

●举目方知宇宙宽。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要去看一看,才知道天地的广大。

●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

清·王夫之《思问录·内篇》道:规律。只有行动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如同要行走,才能找到所要走的路一样。

●非力行焉者,不知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也。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十三不力行就不能获得真知识,只有力行才能获得真知识。

●欲知真不真,意之诚不诚,只看做不做。

宋·朱熹《朱子语类》要知道学的知识是否可靠,意向是否真诚,从他的行动上可看出来。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主胃真知矣。

明·王廷相《王氏家藏书》有了知就要付之行,在行中获知,才是真知。

●不知不能行,不行不可谓真知。

清·李塨《大学辨业》卷二知才能指导行,行才能获得真知。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迩:近。道路虽近,不行就走不到;事情虽不步做就作不成。比喻没有行闵不能获得知。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清·金缨《格言联璧·处事》坚持不懈地去做,就会见成效。

●知者,灵魂之事也;行者,体魄之事也。

清·谭嗣同《谭嗣同全集》认识是思维活动,实践是体力活动。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在。

清·顾东桥《答人论学书》知的目的在于行,不行便不能称为真知。

●知无不言,言无不行。

宋·苏轼《策略第三》知了就要说,说到就要做到。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

汉·扬雄《法言·学行》有了学问,最好的是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其次是著书立说;再其次是用来教育别人。

●智不务多,务行其所知。

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智:智慧,聪明。务:务须。人的聪明不在乎学得多,重要的是有了知识就要去实行。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

隋·王通《中说·礼乐》行优于知。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宋·司马光《答孔文仲司户书》学者贵在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而不仅仅是掌握知识。

●学之这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博:广博。要:要旨。实:切实。学得广博,不如掌握其要旨;掌握其要旨,不如切实地去做。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明·王守仁《传习录》知和行就是一回事,头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就是行孤孤独的行路者。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行是知的体现,有知然后才有行。

●须是识在所行之先。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知在先,行在后,有知才有行。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宋·朱熹《朱子语类》相须:互相依赖,不可分离。

●知行兼举。

明·王廷相《慎言·小宗》知和行都要重视,不可偏废。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在实践中可以体现和获得知识,因此行本身就兼有知。但不能说知本身包含行。

●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固:本来,总是。功:功效。效:效验。知 是以行为功效,但行不以知为功效。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尚书·说命中》知和行比较,知易行难。

●《书》曰:“知这非艰,行之惟艰。”工夫全在行上。

宋·朱熹《朱子语类》知和行,行是关键。

●非知实难,将在行之。

《左传·昭公十年》知并不难,难的是把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言之非难,行之为难。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做一件事总是比谈论这件事难。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

唐·韩愈《与李翱书》及:接触。接触事物然后获得知识,把学到的知识付之实践就知道实践的艰难。

●行然后知之艰,非力行焉者不能知也。

宋·朱熹《四书集注》行动起来才知道实践的艰难,因为不力行就不能获得知识。

●不患出言之难,而患践言之难。

元·苏天爵《元文集》患:忧虑。说出道理并不难,难的是去实践它。

●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

清·王夫之《俟解》学习知识容易但不易学得好,做容易但认真去做就难,羞愧容易而知理就难。

●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宋·朱熹《四书集注》当务:当前的需要。惮:怕,畏惧。要从当前的需要出发,一时难以弄清楚的问题可暂时放下。但把学到的知识付之实践,就不要怕困难。

●艰者必先也,先其难而易者从之,易矣。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卷三 既然知易行难,那么先难后易,难就转化为易孤孤独的行路者。

●知非先,行非后,行有余力而求知。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二》不是知在先行在后,而是行当中有余力就去求知。

●行之非艰,而知之惟艰。

近代·孙中山《心理建设(孙文学说)》不是行难,而是知难。

1.《【格物致知名言】古代文学素材主题:写“格子知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格物致知名言】古代文学素材主题:写“格子知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7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