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读睿智世故的老培根。
[美国]罗伯特阿伦
在《哲学的盛宴》上选择
老蝉输入编辑
培根生涯
1561年1月22日弗朗西斯培根出生于伦敦的一个宦官家族。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长鸟大臣,曾在剑桥大学学习法律,信奉英国国教,思想进步,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的事物。母亲安妮是当时相当有名的才女,熟练掌握希腊语和拉丁语两种语言,是加尔文派的信徒。好世家的家庭教育使培根过早成熟,各方面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才能。当时他是全国闻名的“神童”。
有一次,5岁半的培根坐在自己家花园的橡树下做算术。伊丽莎白女王来问他多大了。他回答说:“比陛下小两岁。”老培根惊讶地揪着小儿子的耳朵,责骂地说。“你敢这样和陛下说话!没有下跪,而是向陛下请求宽恕!”女王立刻阻止了老培根的行动,高兴地说。“如果英国的孩子们都像他一样聪明,国家岂不是很强大吗!”" "
12岁的时候,培根和14岁的哥哥安东尼培根一起被送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在学校学习期间,他对传统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在剑桥大学学习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EMAS VLER大使的随行人员来到法国,在巴黎逗留两年半后,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了很多新东西,学到了很多新思想,这对他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579年,也就是培根18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突然因病去世,但没能给培根留下任何钱,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回国处理父亲的葬礼后,培根不得不为生活做计划,经过深思熟虑,他住进了格雷法学院,一边学习法律,一边谋求职位。
1582年,21岁的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找到了律师的工作。
1584年培根当选国会议员。1589年,他在法院缺位后成为书记,他担任了20年这个职位。一直以来,他都具有高贵和显赫的才能,但伊丽莎白女王拒绝任命任何要职或有利可图的职位。原因之一是他在议会上果断反对女王坚决支持的任何税务法案。此外,他平时生活奢侈,花钱大手大脚,债台高筑,肆无忌惮。所以他四处奔波,但没有得到任何结果。
1597年1月《培根哲理散文集》首次出版,但《读书》 《言谈》 《礼仪》 《消费》 《养生》 《荣誉》
这时培根在思想上变得更加成熟,他决心改革一切脱离现实、脱离自然的知识,并将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和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这个伟大的抱负是他科学“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也是为他奋斗一生的抱负。
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斯一世登上王位。因为
培根凭借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合并获得了詹姆斯的高度赞扬。因此,在詹姆斯统治期间,培根在英国政府中青云直上。1602年为爵士,1604年为詹姆斯的顾问,1607年为副检察长,1613年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为张玺大臣,1618年为英格兰的大陆官,魏鲁兰男爵,1621年为枢密院顾问。
但是这时培根把他的大部分才能和品味放在了对科学真理的探索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出版了多部著作。
俗话说,音乐发生了非常悲伤、不幸的事。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和受贿,原因是他直接接受了诉讼当事人的“礼物”。当时,作为法官,这种事情非常普遍,但显然违反了法律。他在议会的政敌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决心让他下台。在这次指控中,培根被高等法院判处罚款4万英镑,监禁在伦敦塔。不久,国王将培根从监狱释放,免除了对他的罚款,但被赶出宫廷,一辈子不能担任议员和官职。因此培根被打败了,政治生涯也结束了。
从那以后,培根致力于理论著作。1622年培根出版《亨利七世传》 《自然与实验史》;1623年出版了拉丁语《学术的进步》。1625年第《培根哲理散文》次修订补充出版,内容增加到58篇。
1626年3月底,正是培根致力于研究冷热理论和实际应用问题的时候。有一次他坐车经过伦敦北部郊区。雪中培根宰杀了一只鸡做实验,他在清空内脏的鸡肚子里填满眼睛,观察其防腐作用。但是他身体虚弱,经不起寒冷的袭击,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1626年4月9日凌晨去世,享年65岁。这样培根把他的老弱生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
培根死后,人们为了想念他而建了纪念碑,亨利沃尔登爵士为他写了墓志铭。
奥尔本斯子爵
更多的赫赫称号应该称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培根著作
培根的主要著作是《论说文集》 (1597)
这本书也被称为《论说随笔文集》,是培根发表的处女作。他在书中用哲学名言浓缩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思考和对人生的理解,这本书文笔优美,语言简洁,意味深长,最能体现培根的写作风格。这本书的文章从多个角度论述了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而敏锐的见解,使很多人在这本书中受到熏陶和指导,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学术的进步》 (1605)
培根1605年完成的两本集《学术的进步》,这本书是用英语写的
,可以看做是培根原打算撰写一部六卷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伟大的复兴》中的第一部。这是一部以知识为其研究对象的著作,也是培根声称要以知识为其领域,全面改革知识的宏大理想和计划的一部分。在这本书中,培根提出一个有系统的科学百科全书的提纲,对后来18世纪的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编写百科全书,起了重大作用。
《新工具》(1620)
该书是《伟大的复兴》中的第二部分。是培根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它提出了培根在近代所开创的经验认识原则和经验认识方法。这本书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是相对立的。
《亨利七世本纪》(1622)
《亨利七世本纪》是培根在结束其政治生涯后写的,在写这本书时培根仅用几个月时间。而这部著作却得到后世史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是“近代史学的里程碑”。
《新大西岛》(1623)
《新大西岛》是培根生前尚未完成的一部乌托邦式的作品,在他去世以后的第二年由罗莱首次发表。在书中作者设计了一个称为“本色列”的国家,并描绘了一幅自己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的蓝图。在这个国家里,科学主宰一切。这正是培根毕生所倡导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思想信念的集中表现。
培根的人生论
培根的人生论内容包括了他本人对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从“论真理”、“论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权位”、“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狡猾”、“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论真理
什么是真理?也许,真理可以比作是珍珠,日光之下方显夺目;但真理不是宝石,能在各色各样的烛光中显现出它们的美丽。
培根认为,使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受欺骗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探索真理的困难,也不是因为掌握了真理就会使人的思想受到约束,而是出于人的一种堕落的迷恋虚假的天性。
在这里,他强调一个掺有假象的事物甚至会给人带来愉悦。人心中那些自以为是的妄想、希望、误解和幻觉等等,一旦被清除出去,许多人的内心世界,将会成为可怜、萎缩的东西,充满忧郁和疾病,连自己都会厌恶。
在他看来,最可怕的不在于那些瞬间即逝的虚假,而在于那些根深蒂固地盘踞在人心中的虚假。但即使这些虚假深深地扎根于世人败坏的观念和情感中,只受自身评判的真理,依然会教导我们去探索真理,认识真理并相信真理。探索真理就要对它有追求和热爱,认识真理就要和它形影不离,相信真理就要为它有享受的乐趣。
这是关于神学上的真理和哲学上的真理。
而关于世俗事务上的真理,培根也作出了论述。他认为,即便那些根本不相信真理的人,也不能不承认光明正大地办事是一件使人光荣的事。而真假混杂则会像金币中的合金状态一样,那种合金状态使金银两种金属使用效果更好,但却会降低金属的成色。这种欺诈的行为,像蛇一样无法立足。最令人感到耻辱的邪恶,就是被人发现不诚实和不忠贞。所以,如果一个人因为说谎而受到指责,那么他就会颜面尽失,面目可憎。
是的,确实没有比虚伪和背信弃义更为可耻的罪恶了!因此,蒙田在研究弄虚作假为什么让人感到如此可耻和可恨时,就解释得非常巧妙:“好好衡量一下!谎话连篇者正是这样一类人,他敢于狂妄地面对上帝,却在世人面前当懦夫!
论掩饰
培根认为,掩饰不过是一种胆怯的策略。因为要把握说真话和做实事的时机,就得头脑敏锐,心态刚强。所以,政治家中的弱势者,才是善于装腔作势者。
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明察到了可以辨别何事该公开,何事该掩饰,何事该半掩半露,以及对象是谁,时机为何(这些都正是培西佗所谓的治国与处世之道),那么,对他而言,掩饰的习惯就是一种障碍和一种缺陷了。
在这里,培根强调,一个人倘若不能获得那种判断力,那么一般说来也就应该让他谨慎行事,成为一个掩饰者了。他认为,当一个人面临困境却又不能随机应变时,那么采取一种看起来最安全最稳妥的做法也就是最好的,就像视力不好的人走路却很稳当一样。培根又说,当然,强者往往处事具有宽阔坦率的胸怀,拥有诚实肯定的名声。他们就像那种训练有素的马,能够辨别何时可以加速度行进,何时需要转弯。如果他们能够巧妙地把握坦率与沉默之间的分寸,即使他们因不得已而掩饰,也不易被识破。这是因为他们一向的开诚布公和处理事情的坦荡获得了民众的信任,使他们的掩饰几乎不能被察觉。
通过研究分析,培根将进行自我掩饰的方法归纳为三种:
首先,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沉默。
其次,就是故意施放烟幕,向人们说出真真假假的消息,使人难辨真假。
再次,是积极掩饰,故意发布假消息来掩盖真相。在他看来,掩饰的好处也可总结三点:
第一,可以迷惑对手,奇袭敌人。
第二,可以给自己留有转身的余地,能够从容地退却。
第三,谎言可以作为诱饵,探悉对方的想法。
同时,培根还进一步归结了掩饰的三种弱点:
第一,说谎也意味着使自己虚弱,因为说谎就有被揭穿的可能,不得不随时提防。
第二,伪装使朋友误会,从而失去伙伴,陷入孤独。
第三,这也是最主要的害处,就是虚伪和掩饰将损害一个人的人格——毁掉人们对他的信任。
论嫉妒
《圣经》把“嫉妒”叫做“魔鬼之眼”,而占星家则把它称作一颗“灾星”。这就是说,嫉妒的行为能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它的眼光所触及的地方。
除此以外,培根还认为,被嫉妒之人最为得意的时候,嫉妒之毒眼伤害人最为凶狠,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候促使嫉妒之心更加强烈;另一方面是在这个时候被嫉妒者最为脆弱,最容易受到打击。
培根认为,嫉妒一般来自自身与他人的比较,比较是嫉妒产生的根源。因此,唯我独尊的皇帝一般不容易被人嫉妒,除非对方也是皇帝。一个品德非常高尚的人不容易招人嫉妒,他的美德愈多,招来的嫉妒越少。因为大家清楚由美德得来的幸福来自他们的修炼苦行。这是他们应当得到的。
在他看来,同情心永远是可以治愈嫉妒的良药。而最能够使嫉妒消除的事情,莫过于大人物让他的下属拥有充分的权力和突出的地位。凭借这种手段,就在他与嫉妒之间树立起了几种屏障。
在此,培根还强调了“公妒”,所谓“公妒”,其实也是一种公愤。公妒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种严重的且具有危险性的疾病。公妒比私妒还具有一定的价值,公妒可以强迫大人物们收敛与节制,就如古希腊时代的流放惩罚一样。
培根是这样总结嫉妒的:嫉妒恐怕要算做人类所有情感之中最顽强、最持久的情感了。所以古人有句名言:“嫉妒永无停歇。”同时还有人指出,爱情与嫉妒也是所有情感中最令人消瘦的了。但与爱情相比,嫉妒毕竟是一种卑贱下作的情欲,因此它是属于恶魔的。
论爱情
通过比较培根发现,在舞台上的爱情往往要比在生活中的爱怨悲欢更值得观赏。因为在舞台上,爱情是喜剧的素材,有些也是悲剧的素材,而在生活中,爱情却总是招惹是非,有时简直就像一个妖妇,有时则像一位复仇女神。
培根强调,从古至今,所有伟大的和尊贵的人物,只要是我们知道的,还没有一个是因为受到爱情的诱惑而变得昏庸的。由此可以看出,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事业的确可以和这种孱弱的感情毫不沾边。
他还认为,爱情不但可以对不设防的心长驱直入,即使是严阵以待的心,如果把守稍有松弛的话,爱情也照样会随过随驻。
培根说,过度的爱情必然会夸张对象的性质和价值,这时,浮夸谄媚恭维之辞便会成为爱情的润滑剂。而在其他场合,同样的词令就不是那样了。的确,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们总是把最好的奉承之辞留给自己享用。”——不过,对于爱人的恭维是永远的例外。
有这样一条铁的规律,爱情所能够得到的回报,要么是爱,要么是对方在内心深处暗暗的蔑视。因此,人们更应该小心对待这种情欲,它不但会使人失去其他的东西,就是连爱情自己也保不住。
培根认为,人的心灵在最软弱的时候,爱情是最容易入侵的,即人们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和处境窘困、孤苦凄零的时候,虽然在后一种情境中不容易得到爱情,但是,人在这样的时候却最急于跳入爱情的火焰中。在他看来,“爱情”确实是“愚蠢”的儿子。当然,例外是存在的,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爱,却仍能够约束它,使它不妨碍重大的事业。因为爱情一旦干扰了事业的发展,它就会阻碍目标的实现。
培根认为,人性中有一种深藏的爱人的倾向和动机,若无具体对象得以关注,它便会撒向大众,并使人变得仁厚而慈善,正如有时在天主教修道士身上所见的情形那样。
总之,夫妻的恩爱,使人类得以繁衍;朋友的友爱,使人得以完善;但那些荒淫纵欲的爱,却只会使人走向堕落毁灭。
论权位
培根说,那些身处高位的人成为了三重意义上的仆人——君主的仆人,名望声誉的仆人以及自己事业的仆人。所以,他们没有自由——没有主宰自我的自由,没有随意言行的自由,也没有支配时间的自由。
在他看来,为追求权力而不惜牺牲自由,或者为追求驾驭他人的权力而牺牲自我,这种欲望真是令人莫名其妙。升迁高就的过程是极其艰辛的,要吃不少苦,但升得越高,得来的苦越多;而且升迁过程有时还是见不得人的,因其借用了卑下的手段才使人变得尊贵。
“位高易倾,轻则官场失意,重则身败名裂。”身居权位,必须承担高度的风险。
培根认为,官居高位者只有通过他人的看法,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幸福。他说,倘若按其真切的感受,并无任何幸福可言。但要是一想到别人怎么看自己,别人对于他们所处地位的向往,那他们就好像从这些传闻中得到快乐,虽然他们自己的内心的感受恰恰相反。
在培根看来,高官重权,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作恶将遭到诅咒,因此对作恶而言,最好是无欲为之,其次就是无力为之。但行善之权力仍是正当的、合法的憧憬之所在。善良的意念虽蒙上帝悦纳,但要是不实行出来,只不过是好梦一场而已。而行善非得有权有势作为其后盾和令箭不可。
有古语说得极有道理:“当官便知其为人。”有些人当官便为人更好,有些人更差。培根非常赞同这一点,无论是谁,有了权位而为人在改善,就足可证明其人格之高尚而心胸之宽阔了。因为,权位就是,或者说应当是德政之所在,且一如大自然一样,当事情在纳入正轨的运动时,此运动乃是最剧烈的,上轨后就动得和缓了。
在这里,培根还强调一点,所有往高位的晋升都有如登上一条转圈的楼梯一样,要是遇到有派系之分的事,最好就让自己往上爬时加入一派,爬上去了就要不偏不倚。应善意而公平对待前任的名声,因为不如此做的话,就成为一种债务,等将来你离开的时候非还不可。
论仁慈
仁慈的含义可以解释为造福人类,也可以说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谓的“仁”,或者“人道精神”,培根认为,这两者表达仁慈的意义还不足够深刻。
在他看来,仁慈是一种习性,而仁慈的天性是一种倾向。仁慈善良,这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是神性的一种。如果人不具有这种品格,人类就不过只是一个忙碌而有害、可怜而可惜的家伙,比一只寄生虫好不了多少。行善符合神性的仁慈,它也许会看错对象,但却永远不会过分。
的确,人性中这种仁慈或者善良的特性有时也会犯错误。所以意大利有句很不礼貌的嘲讽话:“他因为过分善良而变成了废物。”
培根认为,人心固然应该善良,而行善却应该在理性的正确指引下。因为,人性中有天然向善的倾向,也有另外一面——向恶的倾向。
在培根看来,善良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也有多种多样的标志:
如果说一个人亲切高尚,对陌生人也能谦恭有礼,那么这说明他可以成为一个“世界的公民”——他的心没有国界,与五湖四海大洲大洋相通。
如果他能够同情其他人的痛苦不幸,那他的心必定美好得像那种高尚的杜仲——不惜自己受伤流出香液为人治疗伤痛的珍贵树木。
如果说他很容易地原谅宽容别人的侮辱冒犯,就证明他的心灵能够超越于一切伤害之上,所以他从此不易被伤害。
如果他感谢别人对他的微小帮助,那就说明他更重视的乃是人的心灵而不是无价值的钱财。
最后,最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能像《圣经》中的圣保罗那样尽善尽美,为了拯救兄弟同胞甚至宁愿忍受神的诅咒——乃至不怕被逐出天国,那么他就必定具有非凡的品格,进而与神耶稣一致了。
论狡猾
人们都认为狡猾是一种邪恶和畸形的智慧。培根十分赞同这一点,他说,狡猾的人与聪明的人之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他们的差别不仅仅在于诚实上,而且还在于能力。
通过研究,培根将狡猾的特点一一罗列:
特点之一,专门在你谈话时察言观色。
特点之二,当你有急事要即刻处理时,先要对你所交涉的对象东拉西扯些题外话,使其无所戒备去推托你的请求。
特点之三,就是以别人的名义留下话柄。他先在无关紧要的场合放出话来,诱使别人学习接受,他再从中利用。
培根还提到过两种狡猾:一种是在英格兰称之为“锅里翻饼”,即把自己对别人说的话,赖做别人对自己说的。说实话,像这类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事,谁是始作俑者确实说不清。
还有一种含沙射影的狡猾术,比如故意当着君主的面暗示,自己对某某人说过:“我才不干这种事。”
培根说,狡猾的这些小货色是不胜枚举的,把其罗列一下确是一件好事,因在一国中,危害最大的,莫过于误把狡猾充当聪明。
所罗门说:“玩小聪明的人仍旧是愚者,真正的智者深思熟虑。”
论养生
人们常说养生有道,在培根看来,这道不仅仅在于医术的高低,也是在人本身。
当自己知道了什么东西对于身体是有利的,什么对身体是有害的,并且严格地加以遵循,那么这就是最好的保健方法。但是,我们与其说“此物于我无害,不妨用一下”,不如说“此物于我无益,最好戒一下”,这在结论上更为稳妥一些。
少壮时体力强健,任由自己放纵无度,培根认为,这种透支是一笔到了年老要还的债。我们要觉醒年龄的增加,别老是想做和以前相同的事,因为年岁不饶人。
经研究,培根提出,长寿的最佳法则之一是:在吃饭、睡觉、运动的时候,要心无杂念,轻松愉快。至于心里的情绪和思绪,对各种嫉妒、焦虑郁积的怨气、玄虚疑难的追究、过度的兴奋和无以分担的忧伤,都应避而远之;而对乐而不淫的事,多趣而不奢华之事,引人憧憬和仰慕以及因之而来的新奇感,能以诸如历史、寓言、自然研究等美好事物充满人心的学问,都应进行有益的思考以滋养心灵。
培根强调,身体没病的时候不要滥用药物,否则疾病降临,药物可能失去效果。切不可小看身体上任何小毛病,而应求医。生病时以调养为主,调养时以锻炼为主。平日就注意锻炼身体的人,如果生病不重的话,大多只需调节饮食和休养,就可健康。
培根还十分赞同塞尔苏斯提供的一条养生长寿之道:人当变换尝试一下截然不同的事,不过要侧重有益于人的一方面。如禁食和饱餐都要有所尝试;对熬夜和早起都要有所尝试;对静坐和锻炼都要有所尝试,如此类推。培根说,要是塞尔苏斯不是兼医生和哲人为一身的话,让他仅凭医生之身份,那是永远也说不出这种话的。照他所教的去做,既可健身,又可益智。
论言谈
培根看来,一个真正善于谈话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引导话题者,他们能使无意义的谈话变得风趣起来。而这种人可以说是社会谈话中的领舞者。在一次交谈或者演讲中,变化多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可以掺杂进现场的争论、推理性的小故事、利用提问引起注意然后自己再作出回答、真诚地取笑。因为单调无聊的谈话会令人生厌。
在有的人看来,如果说话不够刻薄尖锐,便不足以显示自己的聪明。培根认为,这种想法应该加以抑制。
培根认为,谈话中善于提问的人,必能学习更多的东西。但是注意不要把提问变成追问,使被问者烦恼难堪。
谈话中还要注意留给别人发言的机会,培根说应当使在座的每个人都拥有发表看法的机会,以免有人被冷落。
培根还进一步指出,善于保持沉默也是谈话的一种技巧。因为如果你对于你有所了解的话题能够保持沉默,那么在遇到你不了解的话题的情况下,你保持沉默就不会被人们视为无知了。
培根认为,说自己时应少说为佳,应当慎言。只有在一种形式下,人既能称赞自己又能显得优雅高明。这就是赞扬他人优点,以此来衬托自己的优点。
同时,他还提醒我们要少说伤人的话;谈话的范围应当广泛,好像一片开阔的原野,而不要成为一条容纳自己一个人的单行道。
在培根看来,谈话时不可出口伤人。演讲中判断力比雄辩更为重要,言行一致比华丽辞藻、恢弘的结构更为重要。演讲者不善于对话问答显得迟钝,善于问答但是没有原则则显得浅薄轻浮。就像我们观察到的野兽,那些善于绕弯子的往往实际上很虚弱,比如野兔。说话引用很多,绕弯子使人疲倦,但是什么都不用、直奔主题又会显得生硬唐突。
论财富
培根将财富比做德行的累赘。在拉丁语中,财富与辎重、行李、包袱是同一个词。这一点是值得深思的。在军事上,辎重是不可缺少的,但也会成为累赘,军队往往为了保护它们而打败仗。
因此,在他看来,过多的财富毫无意义,因为一个人的需要是有限的,倘若超过了这种需要的钱财,那财富便是多余的了。
所罗门说“钱财在富人心里就像一座城堡”。这句话正好道破了天机,那城堡是在心里,而并不是存在于现实之中,因为不可否认,钱财给人们招灾致祸的时候远远多于给人消灾化难的时候。培根说,千万不要为了摆阔炫耀而追求财富,而是应当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施之有乐地获得和运用钱财。
当然,培根并不是主张要对金钱不屑一顾,像修道士似的不食人间烟火是不必的,因为你不是修道士。只是挣钱要分清有道无道,就像西塞罗当年替波斯图穆斯辩护时所说的:“他追求财富的增加显然不是为满足他的贪婪之心,而是为了在行善中得到快乐。”我们最好还是听从所罗门的教诲:“不要急欲发财,急欲发财的人将会以失去清白作为代价”。
培根也提出,致富的方法有很多,而它们大多是不合理的。吝啬是最好的致富道路之一,然而这种做法却并不是清白的。因为吝啬的人决不会做出乐善好施的举动,改良土地是获得财富的最为自然的方式,因为那是我们伟大的大地母亲的赐福,但这种获得财富的方式是缓慢的。然而如果富有的人能够屈尊从事农业生产,那么他的财富就会快速地增加。
赚一丁点财富很困难,挣大笔财富却很容易。培根认为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创造财富需要本钱,本钱愈大利息就愈多。因此,有钱人可以变得更加有钱,而小资产者没有资本增值,只能老老实实地赚钱。
培根认为,人在生命的最后,如果不把钱财留给亲属,那么就只能留给社会。但所留遗产的数量应当适当。在他看来,给子女留下一份巨额的财产,对他们来说未必就是爱。而遗产的馈赠,最好做在生前,而不要等到死后,因为活着赠人礼物是一种恩惠,而死后留给别人的东西,只是自己已不能享用的东西。
论野心
野心好比体液中的胆汁,倘若分泌顺畅,便会使人活跃、认真、敏捷、激奋;但倘若它一旦受阻,不通畅时,就会使人变得焦躁,进而较为恶毒了。
因此,培根认为,当野心家找到他们成功的途径并且持续上升的时候,他们与其说是危险,不如说是忙碌。但是当他们的野心受阻、心怀不满的时候,他们在看人看事的时候就将使用那种“凶狠”了。这时他们将幸灾乐祸,只能从他人的挫折中感受愉快。这种人将是国家最危险的臣民。君主必须善于驾驭有野心者。
为此,培根提出,倘若君主用这种人,最好能安排他们一路有升无降,但这样做太麻烦了,因为君主不得不不断提升他们,否则野心家可能毁掉自己与自己所承担的事业。因此我们说,最好不要使用有野心的人,除非有这种必要。
有野心的人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作为君王的屏障,特别是在那些危险和充满嫉恨的事情中。野心家也可以被用来做权力斗争的工具,利用来颠覆那些高高在上的政敌。
如果在某些情况下,必须使用野心家,那么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怎么给马拴上缰绳,抑制它们的欲望,使它们的危险性能够小一些。
培根认为,在各式各样的野心中,那些只想在大事上出风头的野心家,比那些事事都争强好胜的野心家为害少些,因为后一种人惹是生非,又常坏事。不过,让一个有野心的人自己在工作上忙来忙去,比让他在其拥护者那里受仰慕要危险小些。
在他看来,谋求成为伟大的人物,谋求不同凡响的野心,对社会可能还有益处。但是那种否定别人的一切,认为只有自己才是独一无二的野心家,则是社会中的毒瘤。
有心爬上高位的野心家可能怀有三种动机:一是取得为民众谋求福利的有利地位;二是接近国王和其他首脑,取得权势;三是取得富贵。
培根认为,怀有第一种抱负的人,令人钦佩,是明智的哲人。君主如果能够识别这种人,则是一位伟大贤明的君王。一般来说,君主或者国家在选择廷臣的时候,选择那些把责任看得比权位更重要的人,并且君主应该善于区分远大的抱负与自私的野心。
论人的天性
在培根看来,人的天性往往隐藏得很深,有时可以暂时克制,但是很难完全根绝。压抑天性,反而会使天性表现得更加强烈。教诲和交谈可以消除天性带来的烦恼,但是习惯却可以改变和制服天性。
他认为,凡是希望战胜自己天性的人,不要为自己定下过大或过小的目标,因为目标过大会使他因为经常失败而沮丧;而过小的目标尽管可以使他经常获得成功,但取得的进步却很小。
培根说,倘若天性的力量异常强大,而你又很难取得对它的胜利,那么就应该保持这样的状态:首先是及时抑制和控制住天性,就像人在愤怒的时候背诵那26个字母一样,然后逐步在数量上减少,就像人在戒酒的时候,从开怀畅饮逐渐到一餐喝一杯,一直到最后完全戒掉。但如果一个人有那种刚毅和决心,能够使自己立即获得解脱,那当然是最理想的。
培根认为,人不能轻信一种天性。因为天性是狡猾的,它可以在你警惕时潜伏下来,而在你放松时又溜出来。对于一个人来说,应该有自知之明来避免这种现原形的机会,或者干脆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用这种机会考验自己。
天性与职业相适应的人,是幸福的,否则的话,他们从事的是他们所不喜爱的工作,他们就会说:“我的灵魂一直是个寄居者。”
培根很精辟地为天性打了一个比方,人的天性不长成谷物,就会长成杂草,因此应该给谷物浇水,且要把杂草除掉。
1.《【弗朗西斯培根名言】读培根12论|智慧与世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弗朗西斯培根名言】读培根12论|智慧与世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76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