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发现外国人眼中所谓的“中国风”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样子。
文章来源:银盐SPACE
ID:yinyanspace
编辑:kate
不久前,中国“水果盆”进行了热搜。
大家都听说过吧?
小时候家里必备的尿布
用高贵的东方水果篮子摇晃身体
60美元的高价也卖了
简直让人无法直视
网民也不闲
恶搞了“水果盆”的多个使用场景
更是话题炒得沸沸扬扬的声音
但是事情又反转了
这个“水果盆”的卖家
居然是中国人!
如果想赚钱,高价出售商品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恶意地以这种方式曲解了中国文化
恶搞外国人,不知道自己算不算黑自己。
这件事发生吧
很多人开始反省。
经常能看到大牌推出的迷惑性单品
最终,中国文化的传播没有成功
还是ta们太“任性”了?
不久前木兰鞋设计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个丑包你确定来自Ferragamo吗?
还有通过网络流传的巴塞罗那“中国风”酒店
真的不太了解外国人。……。
网民也分享
好朋友的外国男朋友买过加冕的丝绸
用花环装饰房子
颜色倒是挺喜庆的。
这位大叔好像真的活了仙女。
个事例很多
看完之后,我想请大家好好传播“中国风”
外国人也很恶心,贬低了中国文化
忘记这种辣眼睛的画面。
一起看外国人看“中国风”
这是一个积极的例子!
01
涉足澳大利亚中餐馆
时间似乎停留在20世纪50年代
梦幻粉,柔和的蓝色,对称的建筑格局,似乎来自Wes Anderson的电影。门口的两位女性聊得很精致,很愉快,故事感很强。
但是如果走近的话,就会发现这栋楼其实是中餐厅,一方面用中文写着“大银餐厅”,另一方面右边有餐厅的英文翻译。
这张照片实际上来自澳大利亚夫妇的insta gram账号,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好奇,TA们决定去澳大利亚各地旅行,参观当地的中国餐馆,用相机展现TA们眼中的中国元素。
&index=8" width="640" height="640"/>这些中餐馆大多沿街开放,招牌结合复古的手绘中文及英文字体,餐厅的建筑风格也千奇百怪,让人忍不住驻足。
「打卡」一间餐厅的方式这么多,但这对夫妻却决定颠覆常规 —— 妻子Anna会根据每间餐厅的装修色彩和风格,搭配出一套「中国风」LOOK,站在餐厅门口或里面竟毫无违和感,让人不禁感叹:原来中式复古和西式复古的结合也能如此精彩。
传统建筑元素作为门头,红、黄、绿配以传统纹样,一看就非常「中国」,Anna的金色包包和耳环巧妙地呼应了门的颜色,相当和谐。
这家中餐馆就比较小清新,大片的白色瓷砖占据主视觉,窗玻璃上对称地印有店名,Anna穿着配色同样清新的格子衬衫站在门的一侧,营造出满满的意境。
竹子图案墙纸、喜庆的中文对联,里边的墙很大胆地用了蓝作为撞色,竟和Anna的蓝色花裙子毫无违和感。
再来看看这些让人大呼惊艳的中餐馆装修
强烈的色彩对比、微妙的对称感、传统花鸟画、书法、植物等元素的运用,简直是将中国的传统元素运用到了极致,再搭配上Anna的复古穿搭,两者完美地融到了一起。
虽说都是中餐馆,但其实每家的风格真的可以很不一样,喜欢扇子、传统服饰、中国结的老板就可以将这些元素挂满墙,没有人没关系,热闹、喜庆的氛围一定要到位。
翻看两夫妻的账号,最大的感触其实是感觉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尤其是看到Anna喜欢坐在空荡荡的餐厅中,身边是对于她来说充满异域风情的中国风「布景」—— 作为西方人,她会有什么样的思考?而为什么在现在的国内,这样的极具中国特色的餐厅越来越少了呢?
坐在这家中餐馆,竟有种上世纪「太空时代」的既视感
中餐馆也可以很「美式」
也许这些开在国外的中餐馆,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融合了西方的文化和装修特色,并不能真正代表中国餐厅的风格,但那雕上龙风的装饰、大红灯笼、巨大的中文字招牌、花墙纸,却一直用无声的语言,提醒着我们中国文化的独一无二和不可替代性,而作为中国人,是值得自豪的一件事情。
02
从传统中国文化发掘趣味
以此找回身份认同感
印有毛主席头像的年代感搪瓷杯、老式火柴盒、红双喜香烟……这些能勾起你我满满年代感的熟悉物件,也引起了一位叫黄上恩女孩的兴趣。
成长在美国纽约的她是一位平面设计师,作为长期接受美式文化和价值观的印尼华人,她一直在透过鬼马和赋予趣味的设计语言,来探索和传递她眼中的中国文化。
黄上恩的打扮如果在国内,可能只能用「亚」来形容
来看看她都设计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吧!
这经典的复古药盒包装大概大家都不会陌生,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横批「怜悯之心」,并附上霸气的英文「Have Some F**king Empathy」,图案则是传统的年画,只不过顺应疫情,大家都带上了口罩。
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句话呢?黄上恩在IG上这么解释,疫情期间,许多美国人仍然出门不戴口罩,简直是太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她用中国的民间俗语,讽刺许多美国人只关心自己利益,不在乎别人死活的行为。尤其是这句接地气的英文,满屏的「求求你有点怜悯之心吧」呼之欲出。
再来看看这个可爱的火柴盒设计,亮点在于她使用的标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出自毛主席的名言,被用在火柴包装的设计上,简直是再巧妙不过 —— 将火柴划开的那一瞬间的火光比喻成能燎原的星星之火,瞬间感觉自己注定是要干大事的人!
宣传海报上,中文下面还用心标注了拼音和声调,方便外国人学习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这张著名的舞蹈图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到了黄上恩这儿呢,翩翩起舞的则是一群中国女孩,背景则换成了极具东方气息的山水,却毫无违和感,脑海中甚至出现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的BGM。
民国画报女郎广告也被她用来进行再创作,只不过图上的商品品牌换成了我们熟知的中华牌香烟、贵州茅台酒、六神花露水、念慈庵枇杷膏等等,但是对于中文学习不到位的她却将「少女」误写为「小女」,为此她特意发出了她中文学习道路的苦恼:长得一样的字太多啦!
更有趣的是,在一次上海旅行期间,她在旅馆中发现了许多从旅馆门下塞进来的「小卡片」,回来后就顺势用插画还原了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旅行回忆,这可比各大景点来的要印象深刻的多……
最近大家经常能看到中国汉服、节日被韩国「偷走」的新闻,甚至连饺子
都成了韩国的传统食物。黄上恩的「饺子」创作恰好展示了中国传统食物的强大生命力,毕竟,除了口味不同,饺子还能包出47种花样呢。
略带神秘的「气功」更是摇身一变,由一个个面无表情的插画人物倾情演绎,传递中国文化的同时,更多的还满足了西方人们的猎奇的心态。
以上所有的作品,都来自黄上恩的艺术品牌「Gentle Oriental」(温柔的东方主义),她利用自己独特的身份,将中国特有的文化重新诠释,以幽默和讽刺的方式向西方人展示中式美学及文化内涵,同时,她也希望中西方文化能够互相包容、理解和学习,中国人和外国人直接存在着无限可能性。
03
最美的中国乌龙茶广告
竟来自这个日本品牌
提到饮料届的「清流」,日本三得利的乌龙茶一定会有姓名!除了包装设计古朴简洁,茶味浓郁,TA长达30多年的广告更是其美学风格缔造的一大功臣。
看着这些植入了中国传统西游记动画人物的广告,会不会有一种这是中国品牌的错觉?
三得利乌龙茶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日本物欲横流的时期,提醒着人们回归本真与自我。产品主打的也是「透气」「无负担」的无糖健康路线。虽然想法很好,但推广起来还是很难的。
幸好,三得利遇见了摄影师上田义彦和广告导演葛西薰,从此开启了三得利乌龙茶的「开挂茶生」。
乌龙茶来自中国,所有的文化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想要推广乌龙茶饮料,还是得从TA的起源地着手。
由此,上田义彦与三得利广告总导演葛西薰在1980年代去往中国,在福建茶厂,记录下工人们工作、生活的质朴、真实的瞬间,虽然照片是黑白的,但却能从中感受到强大的生命力。
后来,他们又多次去往中国,尝试用多种风格来挖掘乌龙茶广告的多种可能性,这组舞蹈着的男孩女孩,展示的是属于那个年代的青春与向上的活力,色彩也变得活泼起来。
1992年,他们到桂林找到三对年轻夫妻,摄影主题从积极活力过渡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阔意境当中,尤其是那对站在河岸的夫妻,牵着手坚定望向前方,说不出的美好。
要说上田义彦和葛西薰最厉害之处,就是他们拍出了最不像广告的乌龙茶广告,却让乌龙茶变得深入人心,还完美传达了原汁原味的东方之美,无论谁看到,都会立即将乌龙茶与中国文化联系到一起,而有的画面即使没有乌龙茶出现,你的脑海也会自动跳出「三得利」。
三得利乌龙茶也找了许多中国演员,例如范冰冰、张震、孙俪、乐基儿等进行拍摄,但是不同于你印象中这些明星在电视上维持的「人设」,三得利广告中的TA们,就和生活中的你我一样,在食物面前展示着最可爱、真实的自己,最后再用乌龙茶救场,一切都合情合理。
直击放弃淑女形象的范冰冰「吃播」现场,乌龙茶的出现简直太神了!
以「偷拍」形式记录下张震吃面包、喝乌龙茶解渴的片段,一下将他的距离与屏幕前的你我拉近。
乐基儿喝着乌龙茶,阅读《西游记》画册的画面,满满都是中国味儿~
而穿着旗袍的孙俪则直接和孙悟空一起品茶、听音乐,看了直让人惊叹三得利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的把握是多么精准!
无论是素人还是明星,三得利总是能用一种清淡却不寡淡的风格,完美呈现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就如品茶一般,第一口会觉得苦涩,到后面才会体味出其中的甘甜,发现无穷的趣味。
希望「中国风」以及中国文化能在今后以更正确的方式传播,少一点骂战,多一些和谐与爱
。
1.《【设计师名言英文】外国人们,请不要再误解“中国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设计师名言英文】外国人们,请不要再误解“中国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79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