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画的诞生》叙述了俄罗斯画家列宾创作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原因及过程,目的是要揭露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优质教案一
教学目标:
识记:1、自主识字若干,积累“展现”、“难以磨灭”、“歌颂”等词语。
2、能背诵课文第1、2节。
理解:1、体会“展现”与“发现”的差异。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运用:1、有感情地朗读句段。
2、能用“展现”与“发现”造句。
3、能按一定顺序介绍一个画面。
教学重点:
1、体会“展现”与“发现”的差异,并造句。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教学难点:
能按一定顺序介绍一个画面。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课文、投影、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投影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你能看懂画上画的是什么吗?
2、学生自由交流。
3、师:这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你知道这幅名画是怎样诞生的吗?
板书:一幅名画的诞生
4、指名读课题,齐读。
5、过渡:让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下面就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自学建议: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各种方法理解词义。
思考:这幅名画是怎样诞生的?找出有关内容。
2、交流、反馈,出示词语:
展现 发现 难以磨灭 歌颂 辽阔 无穷 迎面 肮脏
褴褛 蠕动 乱蓬蓬 蕴藏
(1)指名读
(2)体会“展现”与“发现”的差异,并造句。
3、接龙读课文。
思考:这幅名画是怎样诞生的?谁能用简练的话来概括地说一说。
4、学生交流。
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1、师:到底是什么激发了列宾的创作欲望?
2、交流:(学习课文4、5节)
1)出示:纤夫靠近了。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2)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目送着纤夫,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里。
3)指导朗读,了解纤夫的贫穷和艰辛,努力达到传情达意。
3、师过渡:《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之所以成为名画,是由于蕴涵着作者对纤夫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不过,仅仅这些就行了吗?列宾是怎样创作这幅画的?
4、学生讨论,交流:(学习课文6、7节)
5、师板书:三次到伏尔加河、厚厚的一册素描、三年时间仔细观察、长久地注视、抚摸。
6、指导朗读,体会画家的勤奋和刻苦以及对同情和赞美之情。
7、师过渡:让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呢?书上是怎样描写这幅画的?
8、学生交流:(学习课文第1节)
1)出示: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没有风,帆没有张起来。岸上,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观察画中人物,体会纤夫的艰辛。
9、指导背诵:
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 , ,
。岸上, , ,
, 。他们大多 ,都在 ,因为 。
10、师:认真朗读的同学可以发现,作者是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来描写这幅画的。我们也来尝试一下,写写下面这幅画。
四、课外拓展
1、师出示一幅画作,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2、学生介绍这幅画。
3、介绍自己熟悉的一幅画。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优质教案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学生能准确理解“难以磨灭、褴褛、顽强”等词语意思。
2、借助“读、议、感悟”相关训练,理解关键句段。
3、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列宾创作名画的原因及过程,体会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感受他们身上不屈的力量。
教学重点:
学习名画诞生的原因及创作过程,体会列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及对他们不屈力量的赞颂。
教学难点:
在重点语段的学习中,学会理解关键句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背景解读,感受名画。
1、出示课题,了解名画。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幅名画的诞生》。(齐读课题)回家预习了课文这幅名画的名字?(板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纤”这里读qian,它还有一个读音,交流、组词。 理解:纤夫 师:纤夫就是以为他人拉船为生的人。
2、介绍列宾。
(师作简介。)
3、介绍名画 在这幅画面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生动地刻画了纤夫的内心世界。除此以外,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所以这幅画在1873年展出的时候,评论家认为这是俄罗斯画坛的奇迹。
4、借助朗读,感受名画;
1)了解画面内容 师:让我们带着对这份了解,一起走进名画,课文的第一节就写了名画画面的内容,轻声快速读,想想按作者描写的顺序,画中分别画了些什么? 小结并引读:作者就是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写出了画面所画的(怎样的)天空?怎样的伏尔加河?
2)齐读第一节,理解纤夫的艰难。
师:那么又是怎样的纤夫呢?让我们读这段文字来感受。 背景介绍,体会纤夫的苦难。
(出示投影)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正是俄国历最黑暗的年代。沙皇的残酷统治,官吏的剥削压迫,使得俄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纤夫们往往为了挣得几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终年拉着沉重的货物,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 (了解背景后引读第一节)
师:步子再沉重些,节奏再慢些,身子前倾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名画,那么为什么把这幅名画的完成称为“诞生”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打开书,读课文3-7小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想在这些时间段中,列宾做了些什么?
1、自读课文,理出时间线索,根据时间概括列宾所做的。
2、简要复述名画的完成的过程。
交流板书: 1868年 留下印象 1870年 共同生活 勤画素描 1873年 反复修改
三、感悟过程,升华情感
找出列宾看到的和怎么做的句子。
师: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这幅画完成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列宾看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快速浏览3-7小节,用直线画出与这幅名画的诞生密切相关的句子。
交流、相机教学
交流看到的句子:“天哪„„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这是列宾画这幅画的原因)
1、圈出表现纤夫的苦难生活的词语。
师:再读句子,圈出一些关键词语,说说你从这些关键词中感受到什么?
2、交流,相机教学;
理解:肮脏和褴褛; 理解“肮脏”
师:文中是怎么写他们的肮脏的?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 感受他们因生活所迫。 理解“褴褛”
师:“褴褛”的意思。书空。文中是怎么写他们的褴褛的?从中又感受到什么? 感受他们苦难得生活。
结语:在对纤夫衣着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纤夫的贫穷和苦难。
理解“凝重”
师:这是一个表示人物神情的词语,从中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压迫、痛苦。 引读句子。
师:那凝重的神情分明写着他们不堪重负,却还要默默地(承受着)。你看,他们——(引读句子)
指导朗读。
看着这些,列宾的内心怎能平静,那么“天啊”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生:用惊讶的语气读。(生读句子)
生:同情。(生读句子)
师:让我们带着惊讶和同情,再来读读这一句。
2、说话练习;
师:这一切都给列宾留下了——
生(难以磨灭)的印象。 此时,他会想写什么呢? 说话练习:目送着渐渐远去的纤夫,列宾心想: 。 交流怎么做的;
师:纤夫苦役般的劳动景象,激发了列宾的创作欲望,那么两年以后他来到彼得和勒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仔细地观察着„„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 “他勤奋地工作„„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
“根据这些素描„„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根据关键词自已质疑,解疑。
师:再读读这三句,有什么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吗?
2、交流。 预设问题: 为什么列宾要观察者哪些与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
为什么列宾要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脸?
为什么列宾要抚摸那些铁铸般的粗壮的手? 纤夫的身体中蕴藏着怎样的力量? 为什么说他们的眼睛是善良的? 从铁铸般的粗壮的手中感受到什么?
(细碎的问题提出后就解决,对第一句句子中的问题先不解决。等其他问题解决之后再回到第一小节。)
师:刚才同学们针对第一句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不少问题还很有质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句句子,相信一旦读懂了句子,那么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出示句子指名读,在和纤夫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列宾做了些什么? 板书:观察 注视 抚摸
(2)再读读句子,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明白了什么?
(3)师:为了更好的创作,列宾和纤夫们吃住在一起,从陌生到熟悉。在深入生活的同时,列宾从纤夫身上看到了—— 学生交流:强壮、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善良。
(4)读句子,借助补充材料感悟中心。
师:那他还看到什么?读读补充材料,想一想,列宾看到什么?
生:坚韧的性格、希望、不屈的力量„„
(5)想象说话提升中心
师:列宾不仅走进了纤夫的生活,还真真切切的走进了纤夫的内心,他看到了不屈的力量,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此时,列宾回想: 学生交流
师:正是这样不屈的力量,正是这希望,使列宾想到,有一天这不屈的力量会站起来,贫穷的俄罗斯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艺评家对这幅画还有这样的评论。(生齐读评论)
(6)感悟敬佩,再读句子。
师:此时列宾对纤夫的情感还是原先的同情吗,而是转变成了——(生交流:喜爱,敬佩、热爱„„) 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这一句。
3、小结归纳、引读6、7小节
师:为了画好这幅画,列宾三次来到伏尔加河——(引读“他勤奋工作„„”) 为了画出列宾心中对力量的赞歌,对光明的向往,它更是——(引读“画啊,改啊„„,”) 三年来列宾倾注自己全部的情感与心血,终于在——(引读“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这幅画里,他描绘了——(引读“劳动人民苦难„„”)
4、结文 三年中,列宾勤奋刻苦地画着,他把自己高超的画技和他对沙皇反动统治的不满,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完美地融入了画中,画出了纤夫的不屈和力量,这一切赋予这幅画更深刻的意义,所以我们把这幅画得完成,成为诞生。
四、布置作业,总结全文
1、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借助老师的板书,用上这些词,加入适当的想象,用你的笔把名画诞生的过程记录下来。
2、激发情感,再读课文第一节。
师:同学们,此时我们再一次站在这画面下,我们仿佛听到,远处传来纤夫苦役般劳作的声音;我们仿佛看到列宾正用自己火一样的热情画啊,改啊„„让我们带着内心的感动和震撼再来读读第一小节。
板书设计:
一 幅名画的诞生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宾 1868年 留下印象 肮脏 褴褛 凝重 1870年 深入生活 观察 注视 抚摸 勤画素描 1873年 反复修改 顽强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优质教案三
【教学目标】
1、在归纳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名画诞生的过程,体会画家的勤奋刻苦及对纤夫的深切同情。
2、理解关键句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根据自己所理解、积累的内容按要求介绍《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关键句段,品味重点词语体会纤夫的艰辛和列宾同情心。
2、观察画作,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其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介绍背景资料。(要点:伏尔加河、纤夫、列宾)
(音乐)同学们,这就是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俄罗斯的人民把它称为母亲河,就是在这条母亲河上,终年有一群人为了养家糊口,拉着载有沉重货物的船只来回奔波,他们就是最辛苦、最贫穷的纤夫。俄罗斯画家列宾就以伏尔加河为背景,创作了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纤”就是指拉船用的绳子)
2、出示第一节。指名读,要求:读正确。
这段文字就向我们描绘了画面的内容,谁来朗读?
3、揭示课题:31 一幅名画的诞生 (齐读)
过渡语:这幅画一问世就在画坛引起了轰动,年轻的列宾也一举成名,今天我们就来回顾这幅画诞生的过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的3~7节。思考:
1868年的夏天,列宾受同学之约游览涅瓦河,看到 ,这情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两年后,他 ,终于在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学生自读,思考,同桌交流。
三、深入研读,感悟体会
(一)学习3、4、5节,了解列宾创作的原因。
1、出示:1868年的夏天,列宾受同学之约游览涅瓦河,看到 ,这情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2、生交流,师归纳板书。
3、出示第四节,指名朗读。
你们是从哪里读懂的?恩,第4小节,请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纤夫生活的艰难,当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纤夫的生活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是让我们为之震惊的。
4、听补充资料的录音,自由读。如果此时你是列宾的话,你心中的感触是什么?
5、指导朗读。
6、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填空,并理解“难以磨灭”。
同学们,现在回过头来,你能不能根据板书,把这句话说得更好呢,在下面自己说说看。
对,纤夫们的衣衫褴褛,从眼神中流露出的强烈的痛苦,给列宾留下了……除了“难以磨灭”还可以怎么说?所以,他现在要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歌颂……(第7节)
(二)学习6、7节,了解列宾创作的过程。
1、出示:两年后,他 ,终于在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学生交流,教师梳理要点板书,指导归纳。
刚才小朋友们说的就是这两段内容,请你们快速地读一下,想一想列宾做了哪些事情?
现在你能把这句话说得既清楚又完整吗?
3、学生谈感动的地方,结合朗读,进一步体会画家的勤奋和刻苦。
伟大作品的诞生都有它曲折的一面,请同学再读读这两段话,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三)教师小结:师生合作朗读3~7节,再次回顾名画诞生的过程。
正是画家带着这份伟大的情感,带着执着、刻苦,所以完成《一幅名画的诞生》,让我们合作着再来读一读。
1868年的夏天,列宾受同学之约游览捏瓦河,看到了……,这情景令他怦然心动,激发起他创作的灵感……。他三次来到伏尔加河,带了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之所以名噪全球,列宾之所以一举成名是因为……,伟大的情感产生了伟大的作品,所以课题是……,诞生二字意义非凡。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当我们了解了纤夫的痛苦生活,了解了画家的勤奋、执着,了解了这幅名画所蕴含的意义,回过头来再看这段文字,肯定能读得更出色。
出示第一节,指名朗读。
2、语言训练:
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没有风,帆没有张起来。(从衣着、神态、动作三方面具体介绍画面上的纤夫)
1.《伏尔加河纤夫曲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优质教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伏尔加河纤夫曲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优质教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