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坚决做到头可断,血可流,在敌人面前决不屈服、投降……把我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这是1959年12月雷锋当兵入伍时立下的誓言。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雷锋刻苦学习毛泽东著作,学习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努力改造世界观,苦练杀敌本领、业务技术,以强烈的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了减轻国家和集体的困难,他克己奉公,把自己积存的钱全部用于支援农村和灾区人民。
1960年11月8日,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他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工作更加积极。他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努力为国家多作贡献,经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做好事,以热心助人为乐,努力实践自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中去”的誓言。
一次雷锋出差,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雷锋入伍以来,多次立功受奖,他被选为市人大代表,出席过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会议。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通过报纸、电台做了广泛的宣传。然而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表扬信时,他却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很不够的……”(选自《雷锋日记》)
1962年8月15日上午8点多钟,细雨霏霏,道路泥泞。雷锋因工作中的事故导致颅脑损伤,虽经奋力抢救但终而无效。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湘江北去,英雄已逝。依依不舍之余,“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留下了永恒的印迹。
1963年1月,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共青团追任雷锋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相继发出关于学习雷锋的通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相继发表社论,评论和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1963年3月5日,首都各大报纸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继往开来学雷锋
50年来,总有一些普通人,他们就是一滴水,一线阳光,一颗粮食,却把帮助他人当做天经地义的事,只要他人有困难,就尽自己所能去帮助。
他们的名字如同一串串闪光的珍珠……
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每月有2000多元月薪你会怎么花?给自己买件漂亮衣服,还是去旅游度假?或是约上朋友聚餐,或是存进银行?
然而,一个靠给人洗脚、按摩每月获得2000多元报酬的打工妹,却给了人们这样一个答案——资助贫困生!
她叫刘丽,一个普通的洗脚妹。她用自己的行动完美地诠释了一个伟大的信念。
有一天,刘丽无意中听到父母在灶边的谈话,知道生活的困苦对家庭的压力,她哭了,对爸妈说:“我不读书了,我要出去赚钱,要供弟弟妹妹读书!”等弟妹们长大成人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好转。刘丽心里产生了一个想法:“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重返校园。”
“我不想别的穷孩子像我一样留下遗憾。只要我看到,我能帮,我就帮。”刘丽说,“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这就是我的快乐。”
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个平凡的打工妹,奉献的不仅是爱心,还有对下一代命运改变的深情期盼。
他是平凡岗位上的一颗螺丝钉,每天凌晨4点半起床,提前两小时上班,步行穿梭在全长40多公里的矿山作业面,每天至少走10公里,就这样坚持了十几年。
他的家里上有年迈父母,下有上学女儿。到现在,他每月收入也就2000多元,生活并不富裕,但他16年间捐款已有12万元,以自己的真情滋润着失学儿童和受灾群众的心。
20年来,他55次无偿献血,挽救了数十人的生命,践行着人间的关爱。
……
他,就是“当代雷锋”郭明义。放飞爱的翅膀,带给别人幸福。一个辽宁鞍钢集团普普通通的工人,为了帮助别人,全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
这些年,郭明义把家里能捐的都捐了。他经常跟妻子说,又发现了一个特困家庭,再捐一次吧,也许是最后一次了。妻子总是笑着说:“你别糊弄我啦,也别说什么最后一次,反正家里就这么一点积蓄,捐完了也就清静了。”
2 手抄报二:学雷锋的故事
雷锋的故事1: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出差去安东,去参加沈阳部队工程兵军事体育训练队。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从抚顺一车,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动手干了起来。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这些事情做完了,他又拿出随身带的报纸,给不认识字的旅客念报,宣传党的政策。一直忙到沈阳。
到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他发现检票口吵吵嚷嚷围了一群人,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中年妇女没有车票,硬要上车。
人越围越多,把路都堵住了。雷锋上前拉过那位大嫂说:
“你没有票,怎么硬要上车呢?”
那大嫂急得满头汗地解释说:“同志,我不是没车票,我是从山东老家到吉林看我丈夫的,不知啥时候,把车票和钱都丢了。”
雷锋听她说的是真情实话,就说:“别着急,跟我来。”
他领着大嫂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费补了一张车票,塞到她手里说:“快上车吧,车快开了。”那大嫂说:“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我好给你把钱寄去。”雷锋笑道:“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就转身走了。那位大嫂走上车厢还感动得眼泪汪汪的向他招手。
雷锋从安东回来,又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迈着,雷锋走上前去问道:“大娘,你到哪去?”
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呀!”
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你到扶顺。”
老人高兴地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
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
“孩子,俺不饿,你吃吧!”
“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饥。”
“孩子,孩子”这亲热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老人说,他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你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
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人,东打听,西打听,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
这些事后来被战友们知道了。有人评论说:
“嘿,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却并没当一回事。
雷锋的故事2:军民是一家
雷锋关心群众是一贯的。有一天,他正在部队驻地附近擦洗汽车。突然阴云聚扰,下起了雨。他连忙拉开帆布盖车,一,发现公路上有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怀里抱着个小的,手里拉着个大的,肩上还背着个包袱,“叭叽叭叽”膛着泥水,在大雨中吃力地走着。
雷锋跳下车来,迎上前去一打听,原来她姓纪,从哈尔滨来,要到樟子沟去。她发愁地说:“兄弟呀,叫雨浇得,我都迷糊了,往哪走是正路呢?”
雷锋听了,看看她背这么大的包,还带两个孩子,天又快黑了,下着这么大的雨,怎么走呀!就说:“大嫂,你在这里等等……。”他连忙跑回宿舍,拿来了自己的雨衣给纪大嫂披上,接过孩子来替她抱着,冒着风雨送她们回家。
一路上,那孩子冷得直打哆嗦,雷锋又脱下了自己的衣服给孩子穿上,一直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把她们送到家。纪大嫂感激地说:“兄弟,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情意啊!”
雷锋说:“军民是一家,何必说这个……”
风还在刮,雨还在下,天也黑了。纪大嫂和家里人再三劝他宿下,等明天天晴了再走。雷锋想:刮风下雨算什么?一定得赶回部队,明天还要照常出车呢!就辞别了他们,又浑身湿淋淋地冒着风雨连夜跑了回来。
1.《学习雷锋的手抄报 学雷锋手抄报图片大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学习雷锋的手抄报 学雷锋手抄报图片大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9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