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一般看法
森林指的是由乔木、直径1.5cm以上的竹子组成且郁闭度0.20以上,以及符合森林经营目的的灌木组成且覆盖度30%以上的群落。包括郁闭度0.20以上的乔木林、竹林、和红树林,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等。
俄国林学家G·F·莫罗佐夫1903年提出森林是林木、伴生植物、动物及其与环境的综合体。森林群落学、植物学、植被学称之为森林植物群落,生态学称之为森林生态系统。在林业建设上森林是保护、发展,并可再生的一种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
森林与所在空间的非生物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地球上的基因库、碳贮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
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或历史上,森林是一个为狩猎而留出的荒地),涵盖大约 9.5 %的地球表面(或 30 %的占总土地面积)。这些植物群落覆盖着全球大面积,并且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调节水文湍流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境之一。
其他称谓
人类文化的摇篮、大自然的装饰美化师、生命的资源、野生动植物的栖殖场、金色的宝库、绿色宝库、天然氧气制造厂、绿色的银行、天然的调节器、煤炭的鼻祖、天然的储水池、防风的长城、天然的吸尘机、城市的肺脏、天然的监测仪、自然界的防疫员、天然的隔音墙、天然蓄水库、地球之肺、天然空调。
联合国的森林定义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森林定义为:“面积在0.5公顷以上、树木高于5米、林冠覆盖率超过10%,或树木在原生境能够达到这一阈值的土地。不包括主要为农业和城市用途的土地。”
还有一般森林与完整森林之别。
数量与计量
数量与分布
21世纪初世界森林面积为34.5亿公顷,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4。森林蓄积量为3,837.3亿立方米,森林生物量为4,404.8亿吨。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森林在世界上的分布很不均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世纪末公布的数字,世界森林的分布为:欧洲(含俄罗斯)森林面积最大,为9.3亿公顷,占全球的27.0%,森林覆盖率41.3%,人均森林面积1.3公顷;其次是南美洲,森林面积为8.7亿公顷,占全球的25.2%,森林覆盖率49.7%,人均森林面积2.7公顷;第三是北美洲和中美洲,森林面积为5.4亿公顷,占全球的15.5%,森林覆盖率25.5%,人均森林面积1.2公顷;第四是非洲,森林面积约为5.2亿公顷,占全球的15.1%,森林覆盖率17.7%,人均森林面积0.7公顷;第五是亚洲,森林面积为5.0亿公顷,占全球的14.5%,森林覆盖率16.4%,人均森林面积0.1公顷;第六是大洋洲,森林面积为0.9亿公顷,占全球的2.7%,森林覆盖率10.7%,人均森林面积3.2公顷。
计量评价
(1)森林资源的物质计量,即森林资源调查。调查的数量指标有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特种林产品数量以及珍贵野生动植物数量;质量指标有森林地理分布状况、森林生产率、森林防护效益;林地利用程度指标有森林覆盖率,林业用地中有林地比率;森林资源增长速度指标有造林保存率等等。
(2)森林资源的价值评价,即林价。它用于森林经营。通过林价可以解决森林资源的买卖、交换、补偿、纳税等问题。
(3)森林公益效用价值的计量评价。是从环境和生态效益去计量评价,难度较大。已开始用价值法、效益法及相关的替代、加权、推比等方法进行计量和研究。
2 手抄报二:森林的特性与演化历史特性
(1)生命周期及演替系列长。森林的主体成分——树木的寿命可达数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如北美的巨杉,中国的银杏、红桧。森林演替系列也是植物群落中最长的。从原生演替的先锋树种(灌木)开始到成熟稳定的顶级阶段,通常要经过百年以上。如果加上先锋树种阶段的先期部分,则阶段更多,过程更长。
(2)再生性。森林本身具有生产力,是可以更新的资源,如能合理利用,可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3)分布范围广。由落叶或常绿以及具有耐寒、耐旱、耐碱或耐水湿等不同特性的树种形成的各种类型森林,分布在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的山区、丘陵、平地,甚至沼泽、海涂滩地等地方。
(4)再生能力强。森林是可再生资源,可进行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有很强的竞争力,能自行恢复在植被中的优势地位。但也有限,一经采伐,其生产力的提高或衰减取决于经营的集约程度。
(5)生产率高。森林由于具有高大而多层的枝叶分布,其光能利用率达1.6%~3.5%,森林每年所固定的总能量占陆地生物每年固定的总能量的63%,森林的生物产量在所有植物群落中最多,是最大的自然物能储存库。
(6)用途多,效益大。森林能持续提供多种林产品,如木材、食物、化工和医药原料等。同时,森林在涵养水源,改善水质,保持水土,减轻自然灾害,调节温度与湿度,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以及保护野生动植物方面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也很大。
演化历史
现代森林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
蕨类古裸子植物阶段
在晚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由蕨类植物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大面积的滨海和内陆沼泽森林。其中鳞木和封印木高可达20~40米,径1~3米,是石炭纪重要的造煤植物。热带地区有孑遗的树蕨。
裸子植物阶段
中生代的晚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为裸子植物的全盛时期。苏铁、本内苏铁、银杏和松柏类形成地球陆地上大面积的裸子植物林和针叶林。
被子植物阶段
在中生代的晚白垩纪及新生代的第三纪,被子植物的乔木、灌木、草本相继大量出现,遍及地球陆地,形成各种类型的森林,为最优势、最稳定的植物群落。
社会价值
森林与人类健康
绿色的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体肾上腺素的分泌,降低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它不仅能使人平静、舒服,而且还使人体的皮肤温度降低1℃-2℃,脉搏每分钟减少4次-8次,能增强听觉和思维活动的灵敏性。森林中的植物,如杉、松、桉、杨、圆柏、橡树等能分泌出一种带有芳香味的单萜烯、倍半萜烯和双萜类气体“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的白喉、伤寒、结核、、等病菌。据调查,在干燥无林处,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400万个病菌,而在林荫道处只含60万个,在森林中则只有几十个了。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吸收有害气体。据报道,0.4公顷林带,一年中可吸收并同化100000千克的污染物。1公顷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20千克的二氧化硫。因此森林中的空气清新洁净。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森林和原野里有一种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的物质——负离子,它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呼吸平稳、血压下降、精神旺盛以及提高人体的。有人测定,在城市房子里每立方厘米只有四五十个负离子,林荫处则有一二百个,而在森林、山谷、草原等处则达到一万个以上。
改善人类居住环境
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每公顷森林每年能吸附50~80吨粉尘,城市绿化地带空气的含尘量一般要比非绿化地带少一半以上。
许多树木能分泌杀菌素,如松树分泌的杀菌素就能杀死白喉、痢疾、的病原微生物。闹市区空气里的细菌含量,要比绿化地区多85%。
林木能吸收噪声。一条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15分贝。
提供资源
人类的祖先最初就是生活在森林里的。他们靠采集野果、捕捉鸟兽为食,用树叶、兽皮做衣,在树枝上架巢做屋。森林是人类的老家,人类是从这里起源和发展起来的。
直到今天,森林仍然为我们提供着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资源。估计世界上有3亿人以森林为家,靠森林谋生。
森林提供包括果子、种子、坚果、根茎、块茎、菌类等各种食物,泰国的某些林业地区,60%的粮食取自森林。森林灌木丛中的动物还给人们提供肉食和动物蛋白。
木材的用途很广,造房子,开矿山,修铁路,架桥梁,造纸,做家具……森林为数百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其他的林产品也丰富多彩,松脂、烤胶、虫蜡、香料等等,都是轻工业的原料。
我国和印度使用药用植物已有5000年的历史,今天世界上大多数的药材仍旧依靠植物和森林取得。在发达国家,1/4药品中的活性配料来自药用植物。
薪柴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燃料。世界上约有20亿人靠木柴和木炭做饭。像布隆迪、不丹等一些国家,90%以上的能源靠森林提供。
提供栖息地
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是天然的物种库和基因库。
自然价值
森林是大自然的“调度师”,它调节着自然界中空气和水的循环,影响着气候的变化,保护着土壤不受风雨的侵犯,减轻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一棵椴树一天能吸收16公斤二氧化碳,150公顷杨、柳、槐等阔叶林一天可产生100吨氧气。城市居民如果平均每人占有10平方米树木或25平方米草地,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了去处,所需要的氧气也有了来源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
许多树木都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樟树、夹竹桃、丁香、枫树、刺槐、臭椿、桧柏、女贞、橡树、红柳、木槿、榆树、马尾松、法国梧桐等。
树木都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能力。这些气体通过绿化林带,通常有1/4可以得到净化,或变成氧气。
森林能涵养水源,是一个巨大的“水库”,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降水的雨水,一部分被树冠截留,大部分落到树下的枯枝败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被蓄留起来,有的被林中植物根系吸收,有的通过蒸发返回大气。1公顷森林一年能蒸发8000吨水,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冬暖夏凉,这样它又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树木的叶子就像一把大伞,可以不让雨水直接冲刷地面;树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都可以吸收一部分水。
森林能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狂风吹来,它用树身树冠挡住去路,降低风速,树根又长又密,抓住土壤,不让大风吹走。大雨降落到森林里,渗入土壤深层和岩石缝隙,以地下水的形式缓缓流出,冲不走土壤。据非洲肯尼亚的记录,当年降雨量为500毫米时,农垦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区的100倍,放牧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区的3000倍。我们不是要制止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吗?最有效的帮手就是森林。
此外森林还有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据测定,在高温夏季,林地内的温度较非林地要低3℃-5℃。在严寒多风的冬季,森林能使风速降低而使温度提高,从而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此外森林中植物的叶面有蒸腾水分作用,它可使周围空气湿度提高。
森林还是控制全球变暖的缓冲器。由于近期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森林大面积减少,导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大,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全球发生气候变暖的趋势。研究结果证明,在当 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因素中,森林面积减少约占所有因素总和作用的30 %-50%。温室效应的后果是惊人的。一、是会引起降雨格局的变化。二、是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三、是会导致陆地现在生长的许多植物群落因温度的变化而死亡。这样的变化又会进一步推动温度的上升,形成生态系统全球范围内的恶性循环。
如果没有森林,陆地上绝大多数的生物会灭绝,绝大多数的水会流入海洋;大气中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加;气温会显著升高,水旱灾害会经常发生。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
1.《小小手抄报 森林小小手抄报图片大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小手抄报 森林小小手抄报图片大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96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