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翅目
鞘翅目是昆虫纲中的第一大目,通称“甲虫”。种类有33万种以上,占昆虫总数的40%。在中国记载7000余种。它们的前翅呈角质化,坚硬,无翅脉,称为“鞘翅”,因此而得名。外发达,身体坚硬,因此能够保护内脏器官。体型的变化甚大。此类昆虫的适应性很强。有咀嚼式口器,食性很广:分为植食性——各种叶甲、花金龟;肉食性——步甲、虎甲;腐食性——阎甲;尸食性——葬甲;粪食性——粪金龟。
本类群属完全变态,幼虫因生活环境和食性不同有各种形态;蛹绝大多数是裸蛹,稀有的为被蛹。
鳞翅目
鳞翅目是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二大的目,由于身体和翅膀上被有大量鳞片而得名。主要分蛾类和蝶类,共同识别特征是虹吸式口器,由下颚的外颚叶特化形成,上颚退化或消失;完全变态;体和翅密被鳞片和毛;翅二对,膜质,各有一个封闭的中室,翅上被有鳞毛,组成特殊的斑纹,在分类上常用到;跗节6节;无尾须;全变态。幼虫多足型,除三对胸足外,一般在第3~6及第10腹节各有腹足一对,但有减少及特化情况,腹足端部有趾钩;幼虫体上条纹在分类上很重要;蛹为被蛹。成虫一般取食花蜜、水等物,不为害(除少数外,如吸果夜蛾类为害近成熟的果实)。幼虫绝大多数陆生,植食性,为害各种;少数水生。
双翅目
双翅目包括蚊、蠓、蚋、虻、蝇等,是昆虫纲中较大的目。由于成虫前翅为膜质,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而得名。双翅目分为长角、短角和环裂三个亚目。长角亚目的触角在6节以上,包括蚊、蜢、蚋,是比较低等的类群;短角亚目触角在5节以下,一般3节,通称“虻”;环裂亚目就是我们通称的“蝇”。
膜翅目
膜翅目包括各种蚁类蜂类。膜翅目昆虫特征明显,包括嚼吸式口器,前后翅连接靠翅钩完成等。本类群分布很广,已知种类100000多种,估计至少250000种。根据腹部基部是否缢缩变细,分为广腰亚目和细腰亚目。广腰亚目是低等植食性类群,包括叶蜂、树蜂、茎蜂等类群;细腰亚目包括了膜翅目的大部分种类,包括蚁、黄蜂和各种寄生蜂等。
半翅目
半翅目,由异翅亚目和同翅亚目两个亚目所组成,有133科、超过6万种。异翅亚目即椿象。是昆虫纲中的主要类群之一。半翅目昆虫的前翅在静止时覆盖在身体背面,后翅藏于其下。由于一些类群前翅基部骨化加厚,成为“半鞘翅状”而得名。有刺吸式口器,以植物或其它动物的体内汁液为食。属不完全变态昆虫。其腹部有臭腺,遇到敌害会喷射出挥发性臭液。同翅亚目包括蝉、蚜虫等。半翅目的分类仍有争议,同翅目原先被视为独立的目,许多地方也仍将半翅目和同翅目视为不同目。
直翅目
直翅目是一类较常见的昆虫,包括螽斯、蟋蟀、蝼蛄、蝗虫等,全世界已知20000种以上,分布很广。成虫前翅稍硬化,称为“覆翅”,后翅膜质。本类群为不完全变态,若虫和成虫多以植物为食,对农、林、经济作物都有为害;少数种类为杂食性或肉食性。直翅目是较原始的昆虫类群,起源于原直翅目,在上石炭时期已经分成了触角较长的螽斯类,和触角较短的蝗虫类。其中很多种类由于鸣叫或争斗的习性,成为传统的观赏昆虫,比如斗蟋和螽斯。
广翅目
广翅目是一个较小的类群,仅有泥蛉科和齿蛉科两科。世界范围分布,记载约300种。中国已知有40多种,常见种类有古北泥蛉、东方巨齿蛉、中华斑蛉等。有些学者把它列为脉翅目的1个亚目。广翅目昆虫的成虫中至大型,体长8~65毫米,展翅24-175毫米,前后翅相似,翅脉呈网状,翅成屋脊状置背上,前缘部脉不分叉;后翅臀区宽广,可以折叠;翅脉较多,但到外缘不再分成小叉,可区别于脉翅目;前缘横脉成列,简单或端部分叉。
蜻蜓目
蜻蜓目在昆虫纲中是比较原始的类群,也是较小的一个目。蜻蜓目分为三个亚目:差翅亚目统称“蜻蜓”;均翅亚目统称“蟌”以及发现于日本和印度的两种间翅亚目昆虫。全世界约有5000种,中国有300多种。蜻蜓身体粗壮,休息时翅膀平展于身体两侧;蟌身体细长,休息时翅膀束置于背上。间翅亚目则拥有粗壮的身体和 束置于背上的翅膀。蜻蜓目属不完全变态昆虫,稚虫“水虿”在水中营捕食性生活。成虫也为肉食性种类,捕食小型昆虫,飞行迅速,性情凶猛。
其它昆虫
昆虫纲除了上述的7个目以外还有其它27个目,共计34个目。昆虫纲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拥有外骨骼、三对足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其中许多种类是我们熟识的:“朝生暮死”的蜉蝣目——蜉蝣, 凶猛的螳螂目——螳螂;无所不在的蜚蠊目——蟑螂;令人讨厌的虱目——体虱。昆虫的适应能力很强,不管你喜欢与否,它们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2 手抄报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对人类的重要性是无法估量的。一些昆虫自身的产物,如、蚕丝、白蜡等是人类的食品及工业的原料;昆虫又是2/3有花植物的花粉传播者;一些昆虫能分解大量的废物,把它们送回土壤完成物质循环;一些昆虫在维持某些动植物之间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说,昆虫是人类生存的主要竞争者,它们大量地毁掉人类的粮食及农产品(收获前与收获后),世界上每年至少有20~30%的农产品被昆虫吃掉,它们破坏房屋建筑,传播多种人畜疾病,造成人畜死亡。总之,昆虫对人类的利害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昆虫同人类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构成复杂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昆虫食性的异常广泛。根据前人的估计,昆虫中有48.2%是植食性的;28%是捕食性的,捕食其他昆虫和小型动物;2.4%是寄生的,寄生在其它昆虫动物体外和体内:还有17.3%食腐败的生物有机体和动物排泄物。这个为我们大致划出了昆虫的益害轮廓。但是这只不过是个自然现象,而人的益害观是从对人的经济利益的观点出发的,因而要复杂的多。下面就是昆虫对人类的有害和有益方面分别进行讨论。
利害关系
昆虫有益虫和害虫之分(对人类自身利益而言)。
害虫:
1、危害人类生产的蚜虫等;蚜虫是害虫的一种,危害大部分农作物和观赏植物。
2、危害人类生活的 蟑螂,苍蝇,蚊子等;
益虫:有益于生产和生活的 蜜蜂,螳螂,蜻蜓等;
益虫和害虫是相对而言的,益虫会做对人类有害的事,害虫也会做有益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如:对于蚂蚁是害虫的看法占45%,那是因为蚂蚁老是在人类食物乱爬、乱啃,很不卫生。对于蚂蚁是益虫的看法占20%,有人觉得食用蚂蚁有益身体健康,对一些病的治疗可以提供帮助。蝴蝶和蛾幼虫可能危害作物,但是成年后却会为植物传播花粉。有些害虫本身营养价值很高,可以被人类食用,或是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药材。
蝴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商业价值,我国从 80年代以来,已逐渐形成了蝴蝶产业,云南、上海、广州等地已形成了采集、加工、销售体系。
昆虫在自然生态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帮助细菌和其他生物分解有机质,有助于生成土壤。昆虫和花一起进化,因为许多花靠虫传粉。某些昆虫提供重要产品,如蜜、丝、蜡、染料、色素,因而对人有益,但由于取食各类有机物,对农业造成巨大危害。害虫毁坏自然界或贮存的谷物或木材,在谷物、家畜和人之间传播有害微生物。
即使是所谓的害虫,也只是对人类自身利益有影响。站在生态角度来看的话,很多昆虫鸟类,两栖动物等捕食害虫,因此被人类定义为益虫或益兽或益鸟。这些动物的生存也依赖害虫而存活。倘若自然界没有了害虫,也就没有了捕食它们的益虫,益鸟,益兽了。因此,所谓的害虫在自然界食物链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小、密度低,当时或一段时间内对农作物的影响没有或不大,那么它们不应被当作害虫而采取防治措施。相反,由于它们的少量存在,为天敌提供了食料,可使天敌滞留在这一生境中,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 应把这样的 “害虫” 当作益虫看待。或者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危害性更大的害虫不能猖獗,从而对植物有利。
最新研究
像蚂蚁、蜜蜂这样的昆虫也有自己独特的“小社会”,这些昆虫会判断哪种性别对群体更“有用”,以此决定“生男”或“生女”,这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
通过研究蚂蚁等昆虫群体内部的分工和生殖方式发现,这些昆虫会根据不同性别在群体中的实际作用来控制雌雄比例。普通蚂蚁往往由雌性蚂蚁负责群体中的主要工作,雄性的作用相对较小,因此会主动多繁衍雌性后代。而白蚁群体中雌雄性别的“工作量”相当,所以数量也基本接近。
研究报告作者之一、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的安迪·加德纳说,蚂蚁、蜜蜂等昆虫在生育时可以主动控制是否让受精来控制后代的性别比例,将发育成雌性,未受精卵将发育成雄性。
研究人员说,这一发现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一些昆虫“小社会”的形成原因和结构。这项研究将发表在三月号的《美国博物学家》杂志上。
3 手抄报三:昆虫的食用捕捉
其实,昆虫作为人类食物的历史源远流长,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食用昆虫的习惯。据统计 ,全世界有记载的食用昆虫 3 000多种 ,我国传统的食用昆虫 100多种。 蚂蚁、蜂、蝗虫、竹虫、蚕蛹等是人们普遍食用的昆虫。
昆虫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如、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物质如钾、钠、磷、铁、钙等各种类的含量也很丰富,还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根据资料分析,每100毫升的昆虫血浆含有游离氨基酸24.4~34.4毫克,远远高出人血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昆虫体内的蛋白质含量也极高,烤干的蝉含有72%的蛋白质,黄蜂含有81%的蛋白质,白蚁体内的蛋白质比还高,100克白蚁能产生500卡热量,100克牛肉却只能产生30卡热量。
昆虫作为食品除了有上述优点外,还有世代短、繁殖快、容易获取等特点。因而在野外遇险时,昆虫往往是遇险者的首选食物,笔者自己在野外就吃过十余种,感觉味道还不错。为使爱好者对可食用昆虫有一些了解,笔者在此列出中国野外较易获取,口感尚好的可食用昆虫,捕捉及食用方法,供打算吃昆虫的“勇敢者”参考。吃昆虫时,可根据当时自己的条件,选择烤、烧、炒、煮、炸等不同的方法食用。
蝗虫食用其成虫或幼虫,各种蝗虫包括蚱蜢均能食用。用带树叶的枝条扑打, 或用塑料薄膜平铺在地上将蝗虫驱赶到薄膜上,因薄膜光滑蝗虫无法逃跑易于捕捉。
蝼蛄食用其成虫,徒手捕捉,或在夜间用灯光引诱。
蟋蟀食用成虫,徒手捕捉或用树枝扑打。
螽斯又叫蝈蝈,捕捉方法与蟋蟀相似。
家蚕、柞蚕主要食用蛹,系家养昆虫,野生的不易遇见。
蛾类包括天蛾、刺蛾、夜蛾、螟蛾各种蛾类,由于其幼虫体表多长毛,外貌丑陋,一般多选择吃蛹。
蝶类各种蝶蛹均能食用,蝶类幼虫较蛾类幼虫而言,大多数种类不长毛,也可食用。
白蚁食用成虫和卵,寻找蚁穴掘取。白蚁分为生活在树木中和土壤里两大类型,树栖的白蚁体色纯白,食用没有异味。而地栖白蚁多为棕褐色,食用时有 一点怪味。
蚂蚁食用成虫、幼虫、蛹、卵,寻找蚁穴掘取,或用食物诱捕。食用蚂蚁要特别注意蚂蚁中臭蚁科的种类有毒,不可食用。臭蚁个体小,尾部上翘,有异味,易与其它蚂蚁区别。
蝉食用成虫,用树枝扑打或用胶杆粘。在南方一些山野的河滩边有时可见到饮水后死亡的蝉大量聚集在一起,可以收集。
蜻蜓成虫、幼虫均可食用,成虫用树枝扑打,或胶粘,也可用网捕。幼虫用网具在水中捕捞。
负子蝽食用成虫,用网具在水中捕捞。
石蚕食用幼虫,幼虫生活于溪流中,用丝将几块石头粘在一起构成牺身之处,徒手在水中捞取石蚕的石窝,捉取幼虫。
天牛食用幼虫,幼虫生活在木材里,蛀木为生,选择多虫眼的枯树枝将其划开,寻找幼虫。
螳螂食用成虫、幼虫,用手直接捕捉成虫或幼虫,螳螂卵也可食用。
龙虱成虫、幼虫均可食用,用网具在池塘、河流里捞取。
蜂类包括胡蜂、黄蜂、蜜蜂,食用成虫、幼虫和蛹。找到蜂巢后用火烧死成虫后,才可收集幼虫和蛹。收集蜂类即使用火烧也有被蛰伤的危险,要选在夜间进行,多准备几支火力猛然的火把,同时将自己的头、手用厚衣服或其他物品保护起来。
1.《石蚕图片 保护昆虫手抄报图片大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石蚕图片 保护昆虫手抄报图片大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98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