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
李斯、张芝、篆书、汉隶、皇象、蔡邕、石门颂、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鲜于璜碑、秦诏量铭文、莱子侯刻石、天发神谶碑、阳陵虎符
两晋
王羲之、王献之、钟繇、索靖、王珣、陆机
南北朝
泰山经石峪、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敦煌书法、元怀墓志、元晖墓志
隋唐五代
冯承素、张旭、颜真卿、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孙过庭、李阳冰、贺知章、怀素、李邕、智永、徐浩、柳公权、杨凝式、董美人墓志
宋辽金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佶、蔡京、朱熹、欧阳修、李建中、林逋、薛绍彭、张即之、吴琚、白玉蟾
元代
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欧阳玄、危素、虞集、赵期颐、倪瓒、饶介、张雨、杨维桢、邓文原
明代
董其昌、解缙、祝允明、文徵明、唐寅、陈淳、王宠、王铎、倪元璐、黄道周、徐渭、张瑞图
清代
傅山、金农、邓石如、蒲华、黄慎、郑簠、石涛、赵之谦、吴熙载、姚鼐、姚文田、宋曹、查士标、杨守敬、万经、巴慰祖、翁同龢、沈曾植、吴大徵、汪士慎、李鱓、梁巘、莫友芝、刘墉、郑板桥
2 手抄报二:书法家经典代表作王羲之,其代表作为《兰亭序》;颜真卿,其代表作为《祭侄文稿》;米芾,其代表作为《研山帖》;赵孟頫,其代表作为《洛神赋卷》;欧阳询,其代表作为《九成宫醴泉铭》;王铎,其代表作为《拟山园帖》。
楷书
有王羲之的《乐毅论》,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以及《多宝塔碑》为其比较著名的作品;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为其代表作。赵孟頫的《胆巴碑》、《妙严寺记》,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等作品。
行书
比较著名的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王洵的《伯远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苏轼的《黄州寒食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智永的《千字文》,欧阳询的《梦奠帖》、《张翰帖》,赵孟頫的《赤壁赋》(此碑内有行书,也有楷书)、王铎的《拟山园》等。
隶书
比较著名的名作主要以汉碑为主,有《曹全碑》、《乙瑛碑》、《礼器碑》、《张迁碑》、《封龙山碑》等碑帖。代表人物有伊秉寿等。
魏碑
主要是以碑拓,墓志,摩崖为主,比较有名的有《郑文公碑》、《张猛龙碑》、《嵩山灵庙碑》《高贞碑》及《张玄墓志》,《龙门二十品》,《敬史君碑》》、《元瑛墓志》、《司马悦墓志》、《元怀墓志》、《元倪墓志》,《石门铭》,《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司马绍墓志》,《爨宝子碑》,
大篆
主要《史颂鼎》、《毛公鼎》、《散氏盘》、《睡虎地秦简》等名作。在当代临习大篆并卓有成就的书法家有王友谊、鞠稚儒、刘兴、刘江、兰静孚等人。
小篆
主要是秦朝以创造的《泰山刻石》、《琅玡刻石》,虽已残毁,但秦篆面目尚存,而李斯的《峄山刻石》、《会稽刻石》均为后人翻刻。
草书
有名的作品有:赵佶《草书千字文》,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孙过庭《书谱》,《急就章》,林散之《中日友谊诗》,李志敏《草论》,于右任《标准草书》等。
汉简
比较有名有敦煌汉简、居延汉简、内蒙古汉简、武威汉简、马王堆汉简等书法。
甲骨文
比较有名的有:罗振玉、凌竞欧的甲骨文书法,董作宾、商承祚等也擅长甲骨文书等。
秦代
春秋战国时期书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
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 ,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 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两汉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 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书法家视为"神品"。于此同时蔡邕的《嘉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胎息楷则的要求。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 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朴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 至于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联姻。
中国书法汉字的书写法则,包括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和风格等。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于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 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
汉代创兴章草,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三国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三国(魏)时期的 《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两晋
晋时,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大家辈出,简牍 为多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妍放疏妙的艺术品味迎合了士大夫们的要求,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 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加以陆机、卫瑾、索靖、王导、谢安、鉴亮等书法世家之烘托,南派书法相当繁荣。南朝宋之羊欣、齐之王僧虔、梁之萧子云、陈之智永皆步其后尘。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 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字文》。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余如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基差异之处 如论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南梁《瘗鹤铭》。北魏《郑文公碑》可谓南北双星,北派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故书法时冠冕,被誉为'书中之圣',北派王右军。
1.《书法手抄报 书法手抄报简单又漂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书法手抄报 书法手抄报简单又漂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9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