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aieiui》教学反
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的开始;没有体验,就没有真实的感悟;没有合作,就没有共同的方向;没有发展,就没有动力的源泉。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于是在语文课上,“自读、合作、探究”便成了时刻响在我们耳边的理念。每次去听高年级学生的课,看到他们围绕一个问题有条不紊地开展探讨,总让我羡慕不已。要是我的一年级小朋友也能这样该多好。可是一年级学生从何谈起合作、探究?在不断的学习和尝试中,我觉得让一年级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关键是对他们的要求和定位要恰当,接下来是我在复韵母《aieiui》的教学中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在指导观察情境图之后,我以韵母森林里来了几位朋友引入,小朋友们看,第一位朋友是?出示ai,你们认识他吗?
有学生抢读ai,于是我让学生读读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有的说是妈妈教的,有的说是看电视里的拼音节目学会的,有的说是幼儿园学的,还有的说,我想想矮树苗就知道了……
(小朋友们可真会学习!只要我们爱学习,身边的老师可多了。)
那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他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韵母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说:是两个单韵母合在一起的。是a和i两个好朋友合在一起的
(小朋友观察得可真仔细,像这样两个单韵母组成的韵母,我们把他称做“复韵母”)
那就请会读的小朋友来读读看,不会读的小朋友请你小耳朵认真听,小眼睛仔细看,看看能发现什么?(请几位小朋友上台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认真观察)
学生说:他的嘴巴在动;他的嘴巴开始是大的,后来变小了。
(你们的眼睛可真亮,发现了读准复韵母的好方法。发ai的时候,就是先张大嘴巴发a,马上滑向i,连起来,快一点儿,就是ai。请跟老师一起读ai──)
课堂上顿时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
在范读、个别读,开火车读之后,我让同桌互当小老师读:一个当学生站着读,一个当老师坐着听。这时,孩子们你纠正我,我鼓励你,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在引导学生标调时我问:这“挨着”的挨是戴上了哪一顶帽子呢?(生说:第一声)戴哪儿呢?(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猜想。)
哪个小朋友来猜猜看,应该戴在谁头上?要把你的理由说出来。
有的说:戴i的头上,因为i小,大的要让小的。(你平时一定很有礼貌)有的说:我认为戴a的头上,因为a在前面?(按顺序标,也有道理)
这时,整个课堂像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起来。
我趁势按顺序出示6个单韵母:看,单韵母朋友排着队出来了。以前他们总为谁戴帽子争吵,于是拼音妈妈说,那就按你们的口型大小来排队,有a找a戴,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现在你们说ai的声调要标在谁的头上呢?生异口同声说a上。
新课程强调学生富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尽管是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的.孩子,但对于汉语拼音,他们并非都是白纸一张。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也是一笔巨大的教学资源。所以在学习复韵母时,我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发音,在自主感悟中发现复韵母的发音规律。教学中运用了“你发现了什么”这种导向性体验,诱发学生探究动机,使学生进入主动的学习状态。虽然这只是教学的一个瞬间,但学生却有许多了不起的“发现”。再加上老师的赞赏,学习便成了一种愉快的体验。
复韵母的标调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猜一猜,激发他们学的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尽管有的学生的猜想是错的,但是许多理由都是他们探究的结果,反映出了他们的思维过程。最后以儿歌的形式强调复韵母的标调规则,学生就深深的印在了脑海中。
有了个体的自主探究学习,如果能互相交流,就能让他们互动互助,共同提高。两人面对面合作时,学生就有一种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情感更投入,兴趣更浓。如互当“小老师”的活动,孩子们在小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中,体验着当老师的成就感和学习的乐趣。刚上学的孩子,先让他们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开始合作学习,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大有好处。
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实践者,我们都跋涉在课改的路上。在这忙碌的日子里,我们共同祝愿,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让我们与可爱的孩子们共同成长!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aieiui》教学反】
1.《拼音aieiui教学视频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aieiui》教学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拼音aieiui教学视频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aieiui》教学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00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