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感受课文情趣。
2、掌握品读语言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心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解读文本内在韵味,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
2、认真品读,体会作者的独特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情趣。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幻灯片出示资料
资料(陆建华《汪曾祺和高邮咸鸭蛋》
有人对汪曾祺说:“汪老,除了秦观,高邮---就您了。”汪老听罢笑着说:“我只能排第三,前头还有(高邮咸鸭蛋)。”
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高邮咸蛋在汪曾祺心中的地位,今天,我们就走进高邮,看看汪曾祺笔下的那枚鸭蛋究竟装着什么,让他念念不忘。
二、温故知新
三、明确目标
四、品语言找趣味
《社戏》结尾说再没吃过那夜的好豆,再没看过那夜的好戏。其实,戏并不好看,豆子也一般,作者难忘的是儿时的记忆,这是最有趣的'。有人说,本文的4.5段最为有趣,你能找到相关句子吗?有没有唤醒你儿时的记忆呢?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自己找到的趣句在组内范读,并和小组同学交流感受,品出趣味。适时介绍品味语言方法,品出作为高邮人的汪曾祺又用怎样的情感介绍家乡特产。
五、赏风格感魅力
1、介绍汪曾祺的语言风格。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方言入文文言入文)
c有淡淡的幽默。
2、学生自由选例,结合课后题进行品味评析。
3、归纳语言特色。
a、平淡而有味。(读起来亲切自然)b、方言入文。(脱口而出,直率朴素)c、淡淡的幽默。(增强文章趣味性)d、文言点缀。(使文章增添了书卷气和典雅之美)
六、拓展延伸:说风俗
1、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并说出这个节日的习俗?
2、假如你是周至县的县长,你要举办“中国周至·民俗文化节,”你有怎样的设想,会通过哪些渠道来推荐周至民俗文化?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
自己的家乡有什么民俗让你难忘?或者家乡的某些特产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请以“一说起家乡,我就想起了家乡的------”为开头写一段话,字数不限,但要写出自豪感,语言生动传神。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1.《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0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