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小学语文课文原文

  导语: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比喻手法;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以下是小编整理白杨小学语文课文原文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白杨》

  作者:袁鹰

  人物:父亲与子女

  时间:五十年代

  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

  “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延伸阅读:

  

写作技巧

  

一、不仅“记”,还要“析”。

  日记记录的是最真实的生活,能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但只拥有素材还不行,还要学会提炼和挖掘,看出素材背后的意义。因为一篇作文的优劣不光看你写的事是否有趣,写得是不是生动,最重要的还看你是否写出它的意义、价值。因此,同学们写日记时可以试着一边记事一边分析。

  

二、会发现“珍珠”,更要会拿着“磁铁”寻宝。

  生活中偶然遇到有意义、有意思的事及时记录下来,自然值得高兴,但有时我们会发现,每天发生的事太多,而且事与事之间往往缺少联系,每件事都要想想有什么意义,不仅累,而且由于思考的问题太多,很难想得更深入。此时,我们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主题,然后带着它到生活中寻找有关的事件。因为是有备而来,不仅能使记录的事件更集中,而且记起来也容易一些。

  

生平简介

  袁鹰,原名田复春,参加工作后改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省淮安人。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生于一个破败的地主家庭。1943年考入之江大学教育系,在校期间即参加《莘莘》、《新生代》、 《联声》报刊的编辑。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被分配在学生运动、文艺和宣传部门工作,长期在报社当记者、编辑。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历任《世界晨报》、《联合晚报》副刊编辑。建国后,任《解放日报》文教组组长,《》文艺部副主任、主任,《散文世界》主编。四十多年来,写了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儿童文学作等。

  

主要作品

  中篇小说《年轻的时候》;儿童文学作品《丁丁游历北京城》《我也要戴红领巾》;出版散文集有《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风帆》、《悲欢》、《天涯》、《运行》、《京华小品》以及《袁鹰散文选》等。[4]

  袁鹰散文题材广泛,感情激越,思想深邃,作品中描述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反映了社会的人情风貌,跳动着时代脉搏。在艺术方面,他的散文深含着诗的基因,具有诗的联想、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充溢着诗情画意。

1.《袁鹰白杨 白杨小学语文课文原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袁鹰白杨 白杨小学语文课文原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08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