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松龄是清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写的《聊斋志异》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这本书有《地震》的文章,详细记录了大地震发生的情况,今天读的话,又会大汗淋漓。
其文曰:“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客稷下(今临淄),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蒲松龄在这篇文章中,记载的是我国东部地区史无前例的一场大地震,发生在山东省临沂市境内,毗邻江苏省,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是公元1668年7月25日,这天晚上,现山东省临沂地区的郯城、临沭、临沂、徐州交界处发生里氏8.5级的特大地震。后来地震专家考证,其震中位置为北纬34.8°、东经118.5°,震源深度为36公里,震中烈度高达12度(汶川最高11度)。释放能量约为1976年7 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的11倍。
此次地震史称郯城-临沂大地震,波及到我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以及东部海域,面积达近1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造成严重破坏的特大地震之一,给当时我国的山东省及其附近地区造成了巨大灾害,以郯城、临沂和莒县(临沭县和莒南县当时亦属此三县辖区)受灾最为严重,约造成至少5万余人死亡,震区内房屋倒塌如平地,莒州,沂州百里无存屋,李家庄一镇数千家并陷,地震还伴有大规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涌水喷沙等现象,地裂宽度不可跳越,缝深人不敢视,很多山峰被劈裂,井内涌水不断,有的地方平地水深丈余。大震之后,这里又发生六级以上余震6次,大小余震不断,四年后犹震动不止。
关于蒲松龄所说的这次大地震,史志中还有这样的描述:震时如舟覆,如桔槔上下,崩为堑,漩为渊,沙涌井湮,地侧树偃,死尸遍野,不能殓葬者甚多——有声如奔雷,又如兵车铁马之音”,“降雨、倾刻震”,刹时间“城楼垛口、监仓衙库、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如平地、城内四乡边地裂缝,或宽不可越、或深不可视”,“裂处皆翻土扬砂,涌流黄水、泉涌上喷高二、三丈,周围百里无一存屋”。
《沂水县志》中则记载该县“倒房数千间”,《章丘县志》则称当时“龙山山崩”。震后死尸遍地,无人收殓者甚多;四邻村落,腥臭之气弥漫;又逢暴雨炎日,瘟痢大作,灾民四处流散。
1.《蒲松龄这篇文章其实是华北地区最大地震报告,山东江苏山崩地裂》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蒲松龄这篇文章其实是华北地区最大地震报告,山东江苏山崩地裂》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23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