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数意味着主动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他在平原君家里住了三年,名不经传,一直未得重用,别说是平原君,其他门客也鲜有人知道他的才能。那么,毛遂又是如何让平原君发现他的才能的呢?毛遂自荐这个故事在生活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那就是没有谁的成功是来自偶然,所有最初的默默无名,都是为了在将来的某一天,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能够迅速把握机会而作准备的,而懂得自我推销是把握住机会、通向成功的一块敲门砖。
01 机会,就是懂得审时度势,之后借势而上
公元前258年,秦国攻打赵国,重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形势十分严峻。赵王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救,希望能达成合纵的形势共同抗秦。平原君就从门下数千人中挑选二十个文武兼备的食客一同前往楚国。谁知挑来挑去,只挑了十九人,怎么都凑不齐二十个。
此时毛遂求见,他向平原君推荐自己说愿意作为后备人员凑个数一起随行。平原君了解到原来毛遂在自己家已有三年,但是自己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认为他没有突出的才能,不适合随行。他还作了一个比喻:“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平原君的意思是说:一个有才能的人活在这世上,就好比把锥子装进口袋里,立刻可以看见它的尖儿从口袋里突出来。你在我这里有三年了,但我从来未听说过你有什么才能。
毛遂并不退缩,自信地道:“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未见而已。(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意思是说:那是因为我今天才请求把锥子装进口袋里。如果早点把它装进口袋的话,它早就脱颖而出了,哪里只是露出个尖儿?
平原君被说服,同意了毛遂一起出使楚国。
这里一个“处”字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没有处在一定的环境或者条件下,即使有绝顶的才华,别人也是看不见的,因为他没有展现自己的才华的机会。但是人才无论到哪里都是人才,终有一日,当机会来临时,他就会紧紧抓住机会,一展身手。
有人说:机会是在纷纭世事之中,许多复杂因子运行之间,偶然凑成一个有利于你的空隙。
的确,这次的机会确实是在各种因缘际会下促成的,秦国攻打赵国,碰巧平原君要出使楚国,碰巧出使人数不够,碰巧毛遂知道了这件事情,碰巧毛遂博古通今、口才了得……这么多的“碰巧”就凑成了一个必然的机会,而毛遂抓住了这个机会。
毛遂明白这一次出使是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而自己的长处正是在此,他又怎会错失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呢?所谓的机会,不过是懂得审时度势,之后借势而上。
02 毛遂的成功
毛遂看准时机成功拿到出使楚国的“入场券”后亦没有令人失望,他的表现令所有同行的人员包括平原君都大吃一惊。
平原君去到楚国,向楚王分析各种利害关系希望能说服楚王出兵以共同抗秦,但是他们从早上谈到中午也没谈出个结果来。
其他门客都没有什么办法,这时毛遂站了出来,先手按佩剑——用来震场子;然后用商汤、周文王的事例说明称霸天下靠的不是人多,而是他们善于把握时机;又用白起攻占了楚国城镇的事件激起楚王的抗秦之心;最后又说到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赵国被灭掉,那么,楚国离灭亡的时间也就不远了,而这也正是楚王所惧怕发生的事情。
毛遂是一环扣着一环,从事不关已到事事关已、从外因到内因一点点打破楚王的心理防线,从而达到楚王愿意跟赵国结盟的目的。
最终楚王同意派春申君黄歇出兵,联合魏国、赵国合纵抗秦。
平原君赵胜回到赵国,怒赞毛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的成功并非是毫无征兆的,司马迁是在此前就已埋下了伏笔。且看《史记》写道: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议论,十九人皆服。(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我们都知道,与人辩论,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能将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才能说服别人。这也说明了毛遂是一个知识渊博并且能言善辩的人,否则怎能辨得过那十九个文武兼备的门客?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众人所周知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还有纵横家,所谓纵横家即合纵连横,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纵横家说白了就是靠一张嘴吃饭的人,他们有勇有谋又胆识过人,毛遂大约也是属于这一类的人吧。
在群雄纷争的过程中,各国之间既要搞联合(对友国)又要搞分裂(对敌人),因此,纵横家的作用也就非常关键了。但是毕竟是僧多粥少,谁有能力谁上位,一切靠实力说话的同时,还需要有机遇。
毛遂无论是在争取出使时还是在谈判时的确是非常善于把握时机,这也正好验证了他之前在平原君跟前所说的话:我的“锥子”确实非常尖利,因而一放进口袋就能够脱颖而出,不只是露出个尖儿。
03 毛遂自荐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给我们的启示
罗曼·罗兰说过: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者没有看见机会到来,而且机会过来时,没有一伸手就抓住它。
一颗珍珠蒙尘,并不代表它变成了石头,只是它还未被人发现而已,经历风吹雨打之后,洗尽污洉,珍珠始终会发出耀眼的光芒。然而,珍珠是物品,不会主动滚到人前来,但人是灵活的、有思想的,就不应该局限于眼前,而要着眼于未来,要想做一番事业的话,就必须自己去创造机会。
有人说:如果良机不来,就亲手创造吧。
有才能的人,从来不会坐在家中干等着机会从天上掉下来,他会努力去改变现状,创造可能的机会。毛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没有等着平原君来找他,而是自己主动出击争取机会。如果他这次没有抓住机会向平原君推荐自己,而是等平原君慢慢去发现他的才能的话,平原君的门客上千人,又哪里会看到他这么一个小人物呢?哪里还能有机会被司马迁将这件事记录到《史记》中而名垂千史呢?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懂得推销自己很重要,因为这是一块通往成功之路的敲门砖,同时也要善于把握机会,更要创造机会。当然这一切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必须是做好准备的,无论是文才还是武才。要知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1.《毛遂自荐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毛遂自荐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23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