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受到社会关注。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长167万人,规模和增长均创历史新高。
一般来说,高校会隔年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对本年度高校毕业生的去向也有参考作用。近两年的疫情是否对毕业生就业造成影响?读研、出国(境)留学又是否有新的变化?我们梳理了上海9所双一流大学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现了这些特征……
2021年整体就业率有所回升
受疫情影响,2020年9所高校的整体就业率(就业率+升学率)曾有所下降,平均值下降2.29%。但2021年,整体就业率就有小幅回升,平均值上涨0.37%。
在9所双一流高校中,超过一半的学校整体就业率开始恢复。
其中,上海交通大学(不包括医学院)2021年整体就业率上涨幅度最大,较2020年同期增加了2.06%,已超过2019年的水平。
华东师范大学(非公费师范生)的整体就业情况也已接近2019年,相较于2020年增加了1.27%。
剩余四所高校(上海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海洋大学)虽然整体就业率依旧有所下降,但相较于2020年,降幅较小,在0.1%至0.7%之间。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几所高校整体就业率的下降,与出国(境)留学减少有关。
纵向对比同济大学近三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签约就业的占比并未降低,反而有所提高。相比2019年,2021年签约就业率提高了3.23%。
而变化幅度最多的是出国(境)的比例。2019年,同济大学出国(境)的占比为20.50%,受到国外疫情的影响,2020与2021年出国(境)的占比连续下降,2021年仅为13.90%,相比2019年,下降了6.6%。
不仅仅是同济大学,其余8所双一流高校出国(境)的占比都有所下降。
相较于2019年,9所高校的出国(境)率平均下降了6.51%。其中,复旦大学与上海科技大学出国(境)率下降幅度最多,分别下降了12.57%、11%。
出国深造人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出行成本、风险的上升。
宇昂(化名)202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英语翻译专业,现就职于一家互联网公司。她是少有的本科毕业就选择工作的同学。她坦言自己临毕业时也考虑过出国深造,但当时国外疫情严重,有很大概率要上网课,“所以想着之后还有机会再出国读书,不如先找个工作。”
读研趋势上涨,下基层人数增多
与出国(境)的降温相反,国内升学的热度不断上涨。与2019年相比,2021年9所高校国内升学的占比都有提高,平均上涨6.73%。
无论是从增幅还是占比上,上海科技大学的读研热度都是最高。
2021年,上海科技大学国内升学的占比达到54%,超过一半的学生都选择了国内升学,相比2019年上涨了17.33%。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不包括医学院)、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三所高校国内升学的情况也同样火热,占比皆超过40%,并且上海交通大学与复旦大学2021年国内升学的占比也接近50%。
此外,选调生人数也有所上升。
虽然大部分学校没有在报告中详细说明,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数据中窥见一二。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毕业生赴国防科技单位及部队就业共342人,比2020 年增加32人,校本部 2021届毕业生中有 222 人被 2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录用为定向选调生,比 2020 年增加 16 人。选调生大部分留在了中东部地区。
近年来,上海市定向选调名额不断增多,从2019年的100人,到2020年的150人,再到2021年的211人。
同时 ,上海市的选调生对本地高校青睐有加。在公布的上海市2021年录用的211名定向选调生名单中,上海本地高校的录取人数达到了128人,占总人数的60.66%。从上海市历年招录选调生的情况来看,上海9所985和211高校的应届毕业生选择报考选调生的人数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
除选调生之外,西部志愿项目,三支一扶项目也频繁出现在高校的就业报告中。这一定程度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对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认识与支持。
复旦大学2018级历史学系本科生杨云康入选了贵州省定向选调生。他在大二以复旦第一批驻村扶贫学生队员的身份,前往贵州省铜仁市市长依村跟随驻村第一书记展开脱贫攻坚工作。这段经历让他体会到基层工作艰辛的同时,也从村干部和同事身上学到了很多。杨云康的父亲在退休之后成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他在这份精神的感召下,萌生了回到家乡贵州,投身基层的想法。
信息技术服务业依旧是热门就业选择
在就业方面,毕业生们都去哪些行业呢?
整体而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最受高校毕业生的青睐。在统计的10所高校中,信息科学相关行业的就业人数都位列前三。
以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在复旦大学2021届毕业生中,签约/合同就业的人数为955人,占总人数的29.61%,其中有21.57%的毕业生选择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在上海交通大学,这一行业不仅受到本科生的喜爱,也是硕士毕业生的热门选择。从事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本科生(2021届)数量为240人,硕士生数量为1075人,分别是从事制造业(第二受欢迎的行业)人数的2.35倍、2.27倍。
其次是教育,制造业,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行业。
这一选择或将延续至2022届毕业生。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报告,尽管去年来互联网通信行业招聘规模增速放缓或有所收缩,但仍然是最受毕业生群体青睐的行业。
毕业生期望的职业排名,与各行业的薪资水平相关联。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底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披露的不同行业领域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数据,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注:根据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大学名单上海双一流大学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等15所高校。其中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数据缺失。
栏目主编:张陌、尤莼洁
来源:作者:连俊翔 黄佳钰 王雨禾
1.《上海双一流高校三年就业数据盘点:疫情下的新变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上海双一流高校三年就业数据盘点:疫情下的新变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23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