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蛮横无理,溪头卧剥莲蓬。
——李商隐《清平乐·村居》
“最喜小儿蛮横无理,溪头卧剥莲蓬。”
小朋友,就这样天真烂漫,你想干什么就做什么,想笑就笑,难受想哭就哭,就这样“无拘无束”。也就是这一份童真童趣使天下父母“最喜小儿蛮横无理”。
实际上三岁以前的小孩子,還是表里如一,维持着天性真实自我。三岁之后就渐渐地不一样了。这一份童真童趣非常容易伴随着年纪的提高而渐渐地消退。
倘若人会储存这一份童真童趣,今后是有大POS厚用的。
因此修习的人还期盼退还这一份纯真童真童趣。
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宝宝乎?”
倘若可以把生命与肉身合二而一融为一体而相伴永远吗?你可以把元精调合得十分温和,象新生的宝宝一样朴实吗?
这宝宝朴实纯真,所主要表现的不便是人们的最开始天性吗!
宝宝的天性是当然童真的,他沒有私心杂念,沒有个人利益,难受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朴实纯真。道教规定大家维持宝宝般善解人意朴实的本性,不会受到外物束缚,消遥无待。
孔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市离不了。复归于婴儿。”
明知道其豪壮,却安守于雌弱,其胸襟象容下天地天地万物的溪谷一样开阔。有容天地天地万物的溪谷胸襟者,常把永恒不变的“德”放到心里,其心便会回应到宝宝纯洁无瑕的处境。
宝宝纯洁无瑕的处境是有容天地天地万物的胸襟,且“常德市离不了”,他心胸开阔,不求回报少欲。累了入睡,肚子饿了用餐,无拘无束,那样的宝宝心最开始被环境污染的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是宝宝最开始的老师。
由于父母的心在贪婪中追求物质条件,文化教育宝宝也是以化学物质相引诱,如“笑一个了让你买更好小玩具”,“叫一声父亲了给你糖吃”。哪些小玩具就是你的,哪些小玩具就是我的,我的玩具你也就不可以拿。宝宝把这种分得愈清就愈聪慧,爸爸妈妈就愈喜爱。
却不知道这一份童真是洞悉世间万物的锁匙,他不求回报少欲,故可以察于乾坤。
《大学》修身养性在正其心:“身有一定的忿愤则不可其正;有一定的害怕,则不可其正;有一定的好乐, 则不可其正;有一定的忧虑,则不可其正。”
身有“忿懥、害怕、好乐、忧虑”,也就是“喜、怒、哀、乐”,则不可以“正行”,心不可以正,察视便会出现误差。
之言曾子常说:“不耐烦,置若罔闻,充耳不闻,食而不知道其味。”这自然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
少年儿童的性情非常容易受成年人的危害,文化教育之难得知也。天下父母钟爱这一份纯真,却保护不上这一份纯真。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道微草堂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蛮横无理,溪头卧剥莲蓬。》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蛮横无理,溪头卧剥莲蓬。》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40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