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题答题技巧是什么,一般第一题怎么做?全国卷高考第一题是现代文阅读,而自主命题的省市第一题考查的多是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怎样答好高考语文阅读题?北大文科学霸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

第一题技巧:综合分析全面考察

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创造宣言》第23题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一问若选原文中的话回答:“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就只答对了一半,因为“成功”包含师生两个方面的因素。作者的观点很全面,很明确,强调的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第二问综合性很强,七个答案要点几乎分散在全篇文章之中,只有吃透原文,在文章中找到根据,才能概括出“注意”的要点。

《创造宣言》第24题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评析,B项“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说法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创造需要勇气,但“勇气”不是关键,更绝非“惟有”,因为作者在下文明确指出:“这只是一半真理,”“除了大无畏精神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

《门》第21题: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要回答:“开门”和“关门”的含意是什么,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须通观全文,先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再加以分析概括。文中与“开门”和“关门”相关的句子不少,但直接阐述“开门”和“关门”含意的段落在文章的六、七、八段,特别是文章的第六段。问题出自文章的第一段,答案却主要出自文章的第六段,这就增加了解答21题的难度,要求考生通过快速阅读,迅速清理文章的脉络,迅速找出相关信息。相比较而言,“关门”的含意好归纳一些,因为文中说道“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可以直接概括出:“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而关于“开门”的含意,相关的句子很多,不易抽取,但是可以参照归纳“关门”的含意,平行比较,得出答案:“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

高考第1-3题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论述文阅读解题歌诀

审清题意和要求

看清文中有没有

弄清概念莫发愁

修饰词语勿遗漏

“可能”“将来”不要丢

“原因”“结果”不调头

外延改变也是错

夸大作用是吹牛

意思相反最不该

推测结论有缘由

一、考纲在线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命题分析

新课标全国卷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特点如下:

1.选材范围

在高考考卷中出现的论述类文章有三个特点:一是篇幅比较短小,文字比较简洁,大都是大众化、通俗化的报道;二是信息密度比较大;三是成果价值高,成果发布的时间近,常常是最新的,往往又是水平最高的理论成果。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考查主要以文艺理论为主,社会伦理、历史科学也会经常涉及;选文的社会性、时效性强,一般来说都是最近发表在报刊上的论述类文章。目的是引导广大学子去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命题形式

考点一般采用单一命题形式,以三道选择题形式出现,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但考点的题号位置会有所变动。一般论述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命题者注重选择文化积淀深厚、反映传统文化或前沿科学的语料。这三道选择题,虽然难度不大,但由于是高考卷上的前三道题,对于考生答好这张高考语文卷,至关重要,所以不可掉以轻心,要认真对待。

3.考查方向

2013年语文科《考试说明》(新课标)对该考点的要求是: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它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6条具体的测试要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该考点的两个层级、六个考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所侧重地考查,其中“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单独命题考查,其他考点往往综合考查。

三、怎么考——考题千变皆有规

论述类文章阅读在选择题各选项的设置上往往采用多种方式来造成干扰,因此了解常见的命题点,明确常见的设误类型,有利于透彻把握命题者命题思维和命题方式。知道高考“怎么考”,掌握命题规律,备考才能更针对,解题才能更高效。

论述文高考出题,实际上就是在设置陷井,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将“陷井”进行事例和举例,并配有相应的训练题,我想,一定能顺利完成备考,轻松应对高考1、2、3题。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高考对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落在语言上,因此高考题设置选项,往往具有迷惑性。善于识破选项陷阱,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中命题者常常设置陷阱,来干扰考生,归纳如下1、部分与整体(以偏概全),2、已然与未然(混淆时态),3、先期与后期(混淆时间),4、主要与次要(主次颠倒),5、原因与结果(强加因果),6、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7、可能与必然(混淆模态)、8、言此与言彼(张冠李戴)、9、相似与相关(偷换概念),10、肯定和否定(混淆是非),11、客观与夸大(歪曲事实),原因对结果(因果倒置)。归结为以下六大对应关系上:

1、夸大和缩小——改变原文表述

选择项故意夸大或缩小(增强或减弱)原文所表述的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能和效用。如:原文中表达的意义是“大多”而选项中变成“只有”(语义缩小)或者变为“所有”(语义夸大)。做题时,应注意表示程度范围的相关词语:一些、某些、凡是、几乎、全部、大多、只有、所有、一切、到……为止、除……之外等。

2、原因与结果——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

3、推测变事实——混淆时间或条件

原文中的表述只是一种推测,而选择项中的表述却成了事实。这类干扰点的设置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1)已然与未然——混淆时间

“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惰”转述为“既成事实”或把“既成事实”转述为“尚未发生的事情”。常见的表示“已然”与“未然”的词语有:已经、正在、目前、将来、预计等。

(2)或然与必然——混淆事件

事物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或然”,即“有可能而不一定发生”或“有可能是”;另一种是“必然”,即“事理上必定发生”或“必然是”。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常将“或然”的趋势表述成“必然”的趋势。常见的表“或然”与“必然”的词语有:如果、可能、或许、一定、必然等。

4.言此与言彼——答非所问、偷换概念

5.肯定与否定——颠倒是非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6.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

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设置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某种说法。臆造的某种说法往往是在原句意义上添加似是而非的、与原句意义相邻或相近的元素来设置干扰点。

四、怎么读——“圈点批注”抓关键

读懂文本内容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更好地解答问题。本部分的编写者可谓匠心独运,以旁栏批注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主要作用有:

(1)让学生在高考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内养成抓关键句的习惯,为后面的解题锁定比对区间,明白阅读时哪些地方该细读、哪些地方可以略读。

(2)培养学生抓命题点的“第六感官”,让学生的思维无限接近命题人,熟悉高考命题的设误类型和设误角度,面对一段话或一个词语,达到“一看就知是命题点”的境界。

技法指导:“圈点式”阅读法,突破论述文阅读瓶颈

一、什么是“圈点式”阅读法

“圈点式”阅读法,是指把阅读材料的重点部分画出来,力求读通、读懂、记住。从记忆的角度理解就是提取重要信息,对重要信息进行有效的编码,使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进入到长时记忆,有利于整体把握文本,正确理解阅读材料。

二、圈点的范围

必考内容的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考生常出现的失误是抓不住主要的东西,或语言概括不准确,不全面,不明确。为了更好地备考,突破论述文阅读瓶颈,现就“圈点式”现代文阅读做如下总结:

1.圈点文中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作者的观点的表述一般有下列一些情形:判断(________是________,或________不是________)、总结(总之,在我看来,由此看来)、假设(如果……那么)、比较、对比、引述、转折、因果、递进等。

2.圈点文中的重要句子。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这样几种语句:

(1)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即中心句。

(2)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

3.圈点文中反复强化的词义(可以是相近的),它往往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如果节选的某段文字中反复出现“思考”二字,那么这两个字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阅读时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4.圈点代词并使之明确。凡是文章中出现了的代词一定得圈点,并根据上下文意找出具体的名词替代,以便答题更加准确。

5.圈点文段中陈述对象转换的词,它们的变化往往体现了行文的思路,抓住这一点有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我们通过圈点陈述对象转换的词,可以很快理清本段的思路。

6.圈点限定性的词语、定语和状语。注意各选项语言的分寸、程度、范围是否恰如其分,注意叙述角度、表达方式、因果关系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的不同。

7.圈点并区分论点与论据。论点是论据的统帅,论据为论点服务,在表达题中常以诸如“原因是什么或作用是什么”形式发问。对论点发问则答题的要点是论据,反之亦然。

三、提取圈点内容,整体把握文意

圈点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文章的整体,理清文章的思路。从整体角度减少学习者错误组织材料的可能性,按逻辑关系有次序地组织和呈现信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样就可以化繁为简,做题就简便多了,且答案也很难遗漏。

总之,“圈点式”阅读法,有利于在第一次阅读中提取重要信息,并通过对重要信息进行有效的编码,以便为更好、更准确地答题作好铺垫,同时,依文本的基本特征、考纲进行圈点,基本锁定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答题的范围,有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突破论述文阅读瓶颈。

1.《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第一题答题技巧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第一题答题技巧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0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