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焕(左)接受采访。

编剧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工程师。一部好电影的背后,除了好导演和好演员外,也一定少不了出色的编剧。

《泰囧》、《港囧》的走红,曾引发全民观影热潮。一时间,作为幕后编剧的束焕名声大振,被各大媒体称为“国民喜剧第一编剧”。

去年7月,我们见到束焕时,他正在和一群年轻的编剧反复琢磨原创剧本。他身材微胖,戴着一副眼镜,憨态可掬,说话慢条斯理还带着几分冷幽默。

当编剧受父亲的影响大

1973年,束焕出生在新疆,9岁时跟随父亲拍戏来到重庆。“我父亲是重庆电视台的导演,拍摄过方言喜剧《傻儿师长》和《山城棒棒军》。”在束焕的印象中,父亲除了经常用不太标准的重庆方言指挥现场,还总是一个人在家琢磨剧本。

看着父亲导演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年幼的束焕除了崇拜外,也在心中植下了创作的种子。高中毕业后,束焕如愿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大学期间,束焕不断磨练自己的基本功,从学习别人的剧本开始,然后独立创作小品、独幕剧。“那时候,寝室没有电脑,熄灯后就点着蜡烛写剧本。”

为《我爱我家》写剧本

束焕大四那年,家庭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拍摄正酣,剧组四处寻找能写喜剧的编剧。在学长的推荐下,束焕加入了《我爱我家》剧组。虽然只完成了几集剧本,但这给了刚入门的束焕一个很好的起步。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屏幕上播放,既兴奋又惭愧。”束焕说,演员在电视上说着他写的对白,感觉很奇妙,就像是自己挥舞着指挥棒在指挥电视中的各色人物。

1995年大学毕业后,束焕留在中央戏剧学院当学报编辑,同时也开始了更多的喜剧创作。

编喜剧不是件容易事

2000年奥运会时,束焕担任《旅“奥”一家亲》的编剧,在澳大利亚住了一个月。因为每天编的故事都要和当天赛事有关,束焕几乎天天写剧本到凌晨四五点。“有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可第二天大家都等着剧本拍,还是得硬着头皮写,压力特别大。”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束焕至今仍心有余悸。

2005年,束焕认识了著名节目主持人刘仪伟,两人组建了工作室,并于2006年编写了著名电影《爱情呼叫转移》。2007年,《爱情呼叫转移》上映后好评如潮,大获成功,束焕从此走上了电影编剧之路。

“写一部完整的剧本,首先要搭建起一个完整的结构,结构就像树的主干,有了主干才能从开枝散叶。”多年的编剧经验,让束焕体会到故事结构的重要。直到今天,在剧本创作上,束焕仍是不折不扣的“结构控”。

家乡给我创作灵感

说到家乡重庆,束焕说,虽然他待在重庆的时间并不长,可这座城市和重庆人鲜明的性格,给了他很多创作灵感。

“我之所以能做喜剧,很大程度上是受重庆的影响。”束焕说,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曾在重庆拍喜剧,另一方面是深受重庆人对生活幽默和达观的影响。“由我编剧、黄渤主演的《民兵葛二蛋》中的葛二蛋,就像是一个重庆人。”

束焕说,现代化的大都市和山城的地形,让重庆有了一种特别的韵味,越来越多的导演和好电影都到重庆取景。“重庆的楼房、过江索道、穿楼轻轨,是魔幻而神奇的,这也是吸引我想去创作的一个重点。”

如今,束焕不但自己坚持写喜剧剧本,还培养了不少年轻的编剧。他希望更多的家乡人喜欢他的喜剧。“能让家乡人开怀大笑,是我的心愿,也是我未来创作的方向。”

文·图/本报记者 平索茜

■人物

束焕,1973年生,重庆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为该系教师。中国内地著名编剧。代表作有春晚小品《想跳就跳》、《扰民了你》,电视剧《民兵葛二蛋》,电影《泰囧》、《港囧》等。

■声音

我之所以能写好喜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重庆人对生活幽默和达观的影响。

■声音

重庆晨报:你是如何从身边获取创作灵感的?

束焕:做编剧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观察生活,要对生活充满好奇心;二是要会胡思乱想,每天都应该让自己的思维处在一个飞行的状态,就是所谓的“走神儿”。

重庆晨报:你对重庆的印象是怎样的?

束焕:重庆是一座看起来就很魔幻的城市。虽然我待在重庆的时间并不长,但这座城市和重庆人鲜明的性格,给了我很多创作灵感。

1.《束焕:重庆给了我创作灵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束焕:重庆给了我创作灵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