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故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
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姮娥。美貌非凡。后羿的妻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淮南子。览冥训》中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由主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在那荒芜的月宫之中度着无边的寂寞岁月。
嫦娥飞升月宫后,住在凄清冷漠的广寒宫内,思念着后羿,她的心境和生活令不少文人骚客感慨,遐想。其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诗深刻表现了她的寂寞和悔恨﹕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大意是﹕『云母制成的屏风染上一层幽深黯淡的烛影,银河逐渐低斜下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广寒宫的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落得独处于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中秋诗语
诗人名作﹕
古人的诗词中以『月』为题的不胜枚举,其中苏东坡的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似长像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自古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苏东坡的名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历来是写中秋的诗词里最好的一首,诗人是在对亲人抒发怀念之情,也可说是在中秋之夜,对天下一切人所表示的美好祝愿。
分析﹕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时任密州太守,与其弟苏辙已有六七年未见面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上阙抒写对月的身世之感,下阙写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写这首词时,正是苏轼政治失意仕途挫折之时,但是她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反而已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李白的有﹕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是汉语诗歌史上最简短,最易懂,同时又是最脍炙人口的诗篇之一。这首诗是李白漂泊异地的思乡之作。寥寥二十个字。看似明白如话,朴实无华。但表达感情榷宛转曲折,跌宕起伏,意味深长,颇具艺术魅力,故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童叟皆喜。李白把月亮作为伴侣,寄情于月。前两句中的「疑」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在异地作客思念故乡的情怀,一张床,一个人,一间屋子本身就表现着一种孤单,但月亮把光辉静悄悄地洒落在床前时,整个屋子越显得空旷,幽静,冷清,而人的心更感到寂寞,孤独,在这样的一种心情下,难以入睡,看到床前的月光,泛着白色,疑似之中,好像铺了一层白霜,以白霜喻月亮,一个「疑」字把读者带入时人的思乡之感中。当诗人把思绪收回时,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眼前出现的「霜」实际上是「月光」。这一句妙笔生花,为下面的句子做了过度。第三,四句紧接上句蕴意,触物生情。使诗人沿着月光,慢慢抬起头,这时明月当空,银光四射,思乡之情欲抑不能,在感情的波涛中翻滚,部近写下了这首传世之作。
中秋闲话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中秋系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一般家庭都希望在这个节日里人月同圆,所以又称为团圆节。中秋赏月兴起于唐代,到了宋代始称为中秋节,以玩月宴饮为盛事。《礼记》中记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已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周礼》有﹕「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 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此为中秋起源最早之说。至今中秋仍然是中国人普遍欢度的重大节日。我国古代把农历每季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因为农历八月十五于秋季的正中,故八月十五被称为「中秋」,或「仲秋」。
古时,按习惯是春季二月十五早晨祭太阳,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所谓「祭日祭月不宜迟,仲春仲秋刚适时」,但在六朝以前,中秋不为人们所重视到了唐代,才逐渐被人们重视,因为皇宫里传出了一个有关唐明皇八月十五游月宫的传说。据《唐逸史》记载﹕
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棠羽衣曲」。
自于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唐代就有了。《洛中见闻》中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味极美。他听说新科尽是在曲江开宴,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他们,这是有关月饼初见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已有「荷叶」,「金花」,「芙蓉」等花色名目,苏东坡曾称赞月饼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酥油,饴是饴糖。
到了元代,相传有一次中秋节前,泰州人士张士成暗中串联,把写着「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灭元朝的纸条,藏在月饼中互相传送,相互联络。到了中秋的晚上,家家吃罢月饼,纷纷夺取菜刀,造反起义,反抗元朝统治者,从此以后,吃月饼之风大盛,以纪念这一节日。
到了明朝,祭月之风甚行。明世宗还派官员大兴土木修建了夕月坛,即现在的北京月坛公园。这是专门宫朝廷祭月的地方。皇帝每三年必亲自去祭一次「夜明之神」,余年遣文武百官主祭。同时,中秋还在大内禁宫中举行祭月活动。
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逄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嫦娥奔月的故事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逄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逄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嫦娥奔月的故事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颜丹晨版嫦娥,碧海青天夜夜心。”
1.《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5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