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插田歌翻译 刘禹锡《插田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刘禹锡《插田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插田歌原文:

  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伫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自言上计吏,年初离帝乡。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一来长安罢,眼大不相参。」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插田歌翻译及注释

翻译

  连州城下,俯接着村落。偶然登上连州郡城楼,正好有所感受,于是把所感之事写成民间歌谣,以等待采风的人来搜集它。

  冈上头花草一抹齐,燕子飞东呵又飞西。远望田塍像条线呵,一片白水波光参差。农妇穿着白麻布裙,农夫披着绿草蓑衣。一齐唱起田中歌呀,轻声细语好似竹枝。但听哀怨的歌声响,不懂俚语不辨歌词。时不时的一阵大笑,定是互相嘲笑嬉戏。水田平平苗儿漠漠,烟火升在村村落落。大黄狗,来回地走,红公鸡,边叫边啄。路旁谁家的小伙子,戴乌帽穿着大袖衣。自报说他是上计吏,年初才刚刚离京师。田夫对计吏把话讲:「您家我可非常熟悉。您一从长安回乡里,见人就装作不认识。」计吏笑着上前答话:「长安真大得了不起。省禁大门高大又威严,我可进去过无数次。近来补卫士的缺额,用一筒竹布就可以。您看二三年以后吧,我一定作个官人去。」

注释

插田:插秧。连州:地名,治所在今广东连县。村墟:村落。墟,即虚,集市。宋代人吴处厚《青箱杂记》第三卷载:「岭南谓村市为墟。柳子厚《童区寄传》云:『之虚所卖之。』又诗云:『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即是也。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郡楼:郡城城楼。适:偶然,恰好。俚歌:民间歌谣。俟:等待。采诗者:采集民谣的官吏。《汉书·艺文志》说:「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也」。这一句指有意仿照民谣,中含讽谕,希望能下情上达,引起皇帝注意。田塍:田埂。参差:原指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稻田水光闪烁,明暗不定。白纻裙:白麻布做的裙子。纻,麻布。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的雨衣。田中歌:一作「郢中歌」。嘤伫:细声细气,形容相和的声音。如竹枝:像川东民歌《竹枝词》一样。怨响音:哀怨的曲调。不辨俚语词:听不懂歌词的内容。嘲嗤:嘲讽、讥笑,开玩笑。漠漠:广漠而沉寂。郎:年轻小伙子。乌帽:官帽,乌纱帽。东晋时为宫官所戴,至唐代普及为官帽。上计吏:也叫上计、计吏,是封建社会地方政府派到中央办理上报州郡年终户口、垦田、收入等事务的小吏。帝乡:帝王所在,即京都长安。侬:我,方言。谙:熟悉。眼大:眼眶子高了,瞧不起人。相参:相互交往。省门:宫廷或官署的门。汉代称宫中为省中,宫门为省闼。唐代中央政府中有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所以官署之门也称省门。轲峨:高大的样子。无度数:无数次。昨来:近来,前些时候。补卫士:填补了皇宫卫士的缺额。筒竹布:筒中布和竹布。筒中布又名黄润,是蜀中所产的一种细布。竹布是岭南名产。「筒」字也可以讲成一筒两筒的筒。左思《蜀都赋》:「黄润比筒」的「比筒」,就是每筒的意思。筒竹布即是一筒竹布。官人:做官的人。指官。

插田歌赏析

  诗序说:「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此诗有感而发,且借用俚歌形式,其目的在于明确表示诗人作诗是为了讽谕朝政、匡正时阙,等待中央派官吏来采集歌谣。采诗之说起于《诗经》,兴盛于汉魏以来的乐府,是指中央乐府机构将民间诗作采集整理,一方面可以使这些优秀的民间诗作得以流传,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统治者藉以体察民情。中唐新乐府诗虽然大都有意倣傚乐府民歌通俗浅显的风格,但像《插田歌》这样富于民歌天然神韵的作品也并不多见。这首诗将乐府长于叙事和对话的特点与山歌俚曲流畅清新的风格相结合,融进诗人善于谐谑的幽默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诗歌意境。

  诗中前六句可以作为一小节来看,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春光明媚,农夫农妇插秧时整个田野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而且诗人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动态: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以及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的农妇和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的农夫,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调和,传达出一种朴素的人文美,也展示了自然生机的美与明媚春光的和谐统一。

  接下来的六句中,诗人进一步通过听觉来描写农民劳动的热闹景象。前一节的景物描写可看作是一种静态背景的铺叙,而这一节则主要刻画了人物的活动。诗人抓住农人的歌声进行细致刻画,虽然诗人远在郡楼之上,又加之农夫农妇们是以地方俚语唱和,必然使诗人无法辨清其词,却亦能欣赏其旋律,这些歌虽然是俚歌,也缠绵柔媚、如琢如磨。「怨响音」是农民们在繁重劳动和艰难生活的重压下自然流出的痛苦呻吟,但由于唱的人心境之宽,整个气像是洋溢着欢乐与舒畅的。「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十分传神,在农夫们一片整齐的哼唱中时时穿插进一阵阵嘲嗤的大笑,忧郁的情调与活跃的气氛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因而歌声虽然哀怨,但并无沉闷之感。歌声与笑声渲染了浓烈的气氛,传达的情感感染了作为听者的诗人。农民们毫无机心的欢乐与热情毫发毕现、洋溢笔端。

  诗人没有描写劳动时间的推移过程,而仅用「水平苗漠漠」一句景物描写点明插秧已毕,使场景自然地从水田转移到村落,处理得圆融机巧,不露生硬痕迹。以水田插完后「苗漠漠」的情景直接转向墟里烟火,既表现了地点的变更,也将时间的推移显现出来,时空转换得巧妙无痕。并且诗人也将村落里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不著痕迹地展现出来,此间并未用新奇的语句,而是套用田园诗的一贯意象与写法,令人有一种熟悉感。同时这种套用不是毫无创意的搬用,其中渗透了作者自己的观察。同时,他在对村落描写的过程中非常自然地引出了此诗的主人公——上计吏,将全诗前后两部分对比的内容天衣无缝地接合成一个完整的场面。对上计吏的形象刻画,也是始于对其衣饰的描写,乌帽长衫的打扮同农妇农夫的白裙绿衣区分开来,不但显示出上计吏与农夫身份地位的差别,而且使人联想到它好像一个小小的黑点玷污了这美好的田野,正如他的庸俗污染了田间辛勤劳动的纯朴气氛一样。上计吏自我介绍的一个「自」字、谎称自己本生于帝乡,巧妙地表现了上计吏急于自炫身份的心理,这些使他的登场成了与前半部分完全不和谐的音符。

  诗歌自上计吏出场后,便以他与农人对话的方式将诗的主旨缓缓道来。汉乐府诗以对话的形式叙述情节、表达感情的比比皆是。刘禹锡借用这种古法与他反映时事、讽喻时政的写作目的相得益彰。然淳朴的农夫并未屈媚于他的特殊身份,对上计吏的应酬颇含深意,一言揭穿了他的底细。「君家侬定谙」可谓快人快语,说明农夫知道上计吏本来也是出身于附近乡村的,反驳了上计吏吹嘘自己的谎话。「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刻画了计吏自从当上小官、去过一趟长安后便自谓身份高贵、不认故人的作派。话虽是对「这一个」计吏而发,却也概括了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普遍现象,揭示了官贵民贱的社会关系的本质。计吏没有听出田夫话里的讽刺意味,反而「笑」著致辞,仍极力炫耀自己。这一「笑」正显出他的愚蠢。「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活画出尚未脱掉土气的计吏鄙俗可笑的神情和虚荣浅薄的性格。然计吏的夸耀揭露出了朝廷卖官鬻爵的现象。「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是全诗讽刺的重点。既然计吏的姓名补入朝廷禁军的缺额,只须拿出些筒竹布便贿赂得来,那么官职当然也可随意买卖了,一个「唯」道出了官位的不值钱。「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这种推测既是计吏的自夸,也道出了诗人的忧虑——一个毫无见识,等同于农人的计吏凭借微薄的付出,竟然可以作朝廷官员。但让这话出自一个小小的计吏之口,则收到比诗人直接议论更强烈的效果。连计吏都觉得官价便宜,更可见出皇家卫士名额之贱,朝廷卖官鬻爵之滥,朝廷不看重能力,甚至连身份也不再看重,眼中唯有铜臭二字。全诗写到计吏得意忘形地预卜自己将会高升的前途时便戛然而止。听了这一席话农夫的反应如何,则让读者自己去想像,这就留下了无穷的余味。这一段对话全用口语,寥寥数言,朴素无华,却传神地表现出农夫与计吏这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体现了诗人通俗活泼而又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语言特色。

  这首诗前面的写景、后半部分巧借对话委婉传达讽喻主旨,朴实简练,继承汉乐府缘事而发的优秀传统,未及一语表达诗人的观点,也没有评论的陈述和激动的抒情,只有白描式的叙述,但讽谏的意旨已达,痛心的感情已然力透纸背。这首诗表情达意、深入浅出、题旨深远,在诙谐嘲嗤中寄寓严肃的政治意义,以平凡真实的生活显示深刻的主题思想,从艺术结构、叙事方式、细节描写到人物对话都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但又表现出诗人明快简洁幽默的独特风格,因而以高度的思想艺术价值为中唐新乐府运动增添了光彩,是新乐府运动中的一株奇葩。

插田歌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二度被贬为连州刺史期间。元和年间白居易和元稹等人大力提倡并创作反映现实、关乎国计民生的新题乐府诗,史称「新乐府运动」。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但是又不入乐,而以新题反映时事,因此这些诗被称为「新乐府」。

  刘禹锡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从小生活在江南地区,对那里的农民生活是有所了解的。「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一贬再贬,长期沉于下僚,远居边荒,使他有了更多的接触社会下层的机会,使他对农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对农民的疾苦是比较关心的。在任地方官期间,每遇灾害他便上书请求救济和蠲免。他写了一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劳动的诗篇,《插田歌》即其中之一。

诗词作品:

插田歌

诗词作者:【唐代】

刘禹锡

诗词归类:

【农民】、【乐府】、【民歌】

1.《插田歌翻译 刘禹锡《插田歌》原文及翻译赏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插田歌翻译 刘禹锡《插田歌》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66745.html

上一篇

红楼梦四大家族 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分别指的是什么(图文)

下一篇

春又春 韦庄《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农夫与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农夫与蛇的道理

农夫与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农夫与蛇的道理

农夫与蛇是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即使对那些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伊索名下,成为流传较为广泛的《伊索寓言》...

元宵节诗词大全 元宵节的经典古诗词大全 诗人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哪些?

正月十五闹元宵,在古代,元宵是法定节假日,与民同乐赏花灯的好日子,更是中国最早的情人节。因此,关于元宵佳节的古诗词流传千古,不仅描绘出古代元宵节的张灯结彩,还有古人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元宵节的经典古诗词大全吧!诗人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哪些?1、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汴京元夕》作者:李...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意思 《长歌行》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意思 《长歌行》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长歌行》古文翻译成现代文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作者或出处:《汉乐府》 古文《长歌行》原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现代文全文翻译: 菜园中生长着绿色的葵菜,叶上的晨露待阳光一照就干了...

郑林楷个人资料 最强大脑:鲍云和郑林楷私聊信息曝光,这是“农夫与蛇”的故事

  • 郑林楷个人资料 最强大脑:鲍云和郑林楷私聊信息曝光,这是“农夫与蛇”的故事
  • 郑林楷个人资料 最强大脑:鲍云和郑林楷私聊信息曝光,这是“农夫与蛇”的故事
  • 郑林楷个人资料 最强大脑:鲍云和郑林楷私聊信息曝光,这是“农夫与蛇”的故事
蜀道难注释 《乐府 蜀道难》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蜀道难注释 《乐府 蜀道难》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乐府 蜀道难》全文翻译注释赏析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乐府 蜀道难 李白 系列:李白诗集 乐府 蜀道难1【题解】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像,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礡气势,藉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

农夫电影 影视行业深度调整,你等的爆款可能已在路上

2020年伊始,我国影视行业仍处深度调整态势当中。一方面,2019年内地电影票房创下642.66亿元的新高,《我和我的祖国》《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多类影视作品爆款迭出;另一面,各类市场主体仍能清晰感受调整“阵痛”。  此轮深度调整已给影视行业带来哪些“阵痛”?将有何种影响?又有什么值得观众期待?新华社记者就此走访了北京、横店等地多家影视公司、剧组及...

田园诗人 谁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田园诗人?

田园诗人 谁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田园诗人?

谁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田园诗人?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陶渊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陶渊明。田园诗派发展最盛的时期是盛唐时代。当时战争较少,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佛、老思想盛行,而...

写诗最多的诗人 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人是:

写诗最多的诗人 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人是:

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人是: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记载,清朝的乾隆皇帝当时已写诗39340首,这还不包括甲辰以后写的诗。另据郑鹤声著《中国文献学概要》载,乾隆“御制诗至十余万首,所作之多,为陆放翁所不及。”乾隆活了88岁,以其寿计算,平均每天写诗3首多。看来乾隆可算中国古代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