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山县吏隐堂记阅读答案附翻译,门山县吏隐堂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门山县吏隐堂记
王若虚
门山①之公署,旧有三老堂。盖正寝之西,故厅之东,连甍而稍庳②,今以之馆宾者也。予到半年,葺而新之。意所谓“三老”者,必有主名。然求其图志而无得,访诸父老而不知。客或问焉,每患其无以对也,既乃易之为“吏隐”。
“吏隐”之说,始于谁乎?首阳为拙,柱下为工③,小山林而大朝市。好奇之士,往往举为美谈,而尸位苟禄者,遂因以藉口。盖古今恬不之怪。
嗟乎!出处进退,君子之大致。吏则吏,隐则隐,二者判然其不可乱。吏而曰隐,此何理也!夫任人之事,则忧人之忧。抱关击柝之职,必思自效而求其称。岩穴之下,畎亩之中,医卜释道,何所不可隐?而顾隐于是乎?此奸人欺世之言,吾无取焉。
然则名堂之意安在?曰:“非是之谓也,谓其为吏而犹隐耳。孤城斗大,眇乎在穷山之巅,烟火萧然,强名曰县。四际荒险,惨目而伤心。过客之所顾瞻而咨嗟;仕子之所鄙薄而弃置,非迫于不得已者不至也。始予得之,亲友失色,吊而不贺。予固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使者旁午于道路,而县以僻阻独若不闻者。邻邑疲于奔命,曾不得一日休。而吾常日高而起,申申自如,冠带鞍马,几成长物,由是处之益安,惟恐其去也。或时与客幽寻而旷望,荫长林,藉丰草,酒酣一笑,身世两忘,不知我之属乎官也。此其与隐者果何以异?”
吾闻江西筠州,以民无讼④,任其刺使者,号为“守道院”。夫郡守之居,而得以道院称之,则吾堂之榜虽曰“隐”焉,其谁曰不可哉?
【注】①门山:地名。②庳:低矮。③首阳为拙,柱下为工:前一句指隐居在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是为拙;后一句老子曾为周柱下史,隐于朝廷而终身无患,是为工。④讼:奸诈而好争讼。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访诸父老而不知 访:询问
B.出处进退,君子之大致 处:退隐
C.必思自效而求其称 称:称职
D.荫长林,藉丰草 藉:凭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客或问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眇乎在穷山之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而吾常日高而起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则吾堂之榜虽曰“隐”焉 之二虫又何知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予固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
A.予固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
B.予固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
C.予固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
D.予固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
1.《门山县吏隐堂记 门山县吏隐堂记阅读答案附翻译,门山县吏隐堂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门山县吏隐堂记 门山县吏隐堂记阅读答案附翻译,门山县吏隐堂记阅读答案附翻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6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