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城东早春》解释和欣赏
解答:
城东早春【作者】:杨巨源【朝代】:唐【体裁】:七言绝句【作者小传】:杨巨源(公元755—?),字景山,唐代河中(今山西永济)人,贞元年间进士.由秘书郎擢为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后出任凤翔少尹,复召除国子司业.有诗文集五卷,《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唐才子传》卷5有传.【内容】: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本作的韵脚是:十一真;可"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押.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背景】: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赏析】:上联可结合诗题来理解.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意思是说,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也就是说,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新春”就是早春.“诗家”是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第二句紧接首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淡而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上面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疣.下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此与上联,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此诗纳清极、秾极之景于一篇,格调极轻快.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创作见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1.《城东早春 《城东早春》解释和欣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城东早春 《城东早春》解释和欣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583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