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陕西省三原县各子由来
解答:
三原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古称池阳,自公元446年(北魏太武帝真君7年)置县,已有1556年历史,因境内有孟侯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原内有清峪河、浊峪河、赵氏河三大水系,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地势北高南低,以四十里原坡为界,北部为黄土台原区,南部为泾渭冲积平原区.按水利条件分为大灌区(泾惠灌区)、小灌区(清惠灌区)和原区(前咀子、玉皇阁灌区). 县境内从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1958年文物普查时,在嵯峨乡杨杜村、洪水村、岳村和马额镇南韩村,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使用过的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 汉池阳县地. 前秦苻坚于县西北今淳化县固贤置三原护军,以其地南有丰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故名.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改置三原县,永安元年(公元528年)三原县治由今淳化县固贤迁今城关镇西北15千米清水谷. 北周析东北部设华池县.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销华池县.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迁治清水谷南故任城,并更名池阳县;武德六年复迁治故地更名华池县,并析县境东北地另置三原县,属泉州;贞观元年(公元624年)撤销另置的三原县,复改华池县为三原县,属雍州;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属鼎州,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属雍州,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属京兆府. 五代梁属永平军. 五代唐属耀州.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原县治迁唐高祖献陵附近.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又迁治龙桥镇(今城关镇). 明、清属西安府. 1913年属关中道. 1939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14日三原解放,县人民迁入城内.县城设陕甘宁边区三原分区专员公署,辖三原、泾阳、高陵、富平、耀县、铜川、淳化7县.1950年5月撤销三原分区,县隶属咸阳地区.1953年县改隶渭南地区;1956年10月改由省辖. 1958年12月,泾阳、三原、高陵、淳化四县合并,统称三原县.合并的县人民委员会设在三原城关镇,辖14个公社;另设三原城市管区,辖城关镇.1961年8月国务院批准陕西省调整专县行政区划,撤销泾、三、高、淳大县建制,恢复三原县制,隶属咸阳地区. 1984年,咸阳地区改市后,本县为咸阳市辖县.
1.《陕西省三原县 陕西省三原县各子由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陕西省三原县 陕西省三原县各子由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594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