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建筑学考研涉及政治、英语一、建筑史理论、快题设计四个科目,公共课占40%,专业课占60%。由此可见,专业课是相当重要的。一定要做一个全面的备考复习,第一次和第二次考试都不可小觑!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当时备考的时间节点。希望你能选择它的精华!
政治课:
我是九月份开始学政治这个科目的。考试大纲出来的时候,我买了一本红宝书,小达的一套资料书,还有一个网络视频课程。看的时候小达做了1000道题。后期以萧的八套卷和四套卷为主,他们疯狂背,政治压力不大。相信自己!
英语:
个人感觉英语还可以。前期主要是背单词。我用朱先生的爱来有话,一遍又一遍的翻着回忆。同时每天至少要做3套考研题。我个人建议可以做近10年的考研题,建议你用黄皮书。最重要的是阅读理解。你可以向新徐翔先生学习阅读理解。毕竟可以得到读者的高分。后期可以买一本20篇高分写作预测,把这20篇文章全部背下来,写作就差不多够了。
专业课程:
清华建筑学专业考试科目有建筑基础和建筑设计,其中建筑设计是快速设计的一部分,需要在6小时内完成两张A1图纸的设计和上色,快速设计的熟练程度相当高。每年题型都比较稳定,但每年环境约束都有变化,灵活性逐年提高。今年也不例外,比以前灵活多了。相比其他学校,清华的快题更全面,既考察考生对场地条件的处理,也考察功能的组织。
355建筑基础,我联系了单山的学长,他们给我推荐了参考书目: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潘
《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陈志华
《外国现代建筑史》,罗晓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11建筑设计是考查个人设计综合能力的科目,对个人手绘要求很高,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多训练。在准备这次考试的时候,我开始通过临摹和绘画来训练,这也是学习的重要一环。当你不懂设计的时候,学习别人的方法永远是一种进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但抄不在于量,而在于精读。如果只是一味的抄袭而没有分析,那么你的抄袭过程只会浪费时间,毫无意义。对复制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总平面布置(主要入口的设置、场地内的交通、硬地板、景观设计)
2.建筑造型分析(包括造型生成和砌块组合关系)
3.建筑平面分析(包括功能布局和流线组织)
4.建筑结构分析(一般的框架结构可能意义不大,但对于特殊的结构形式需要分析学习,特别是对于小型建筑结构限制在空之间的情况下)
5.操作方法在空之间(很多时候,从侧面开始,考虑光线和视线的影响)
6.其他技术(如绿色节能、特殊建筑做法等。)
首先是建筑史复习。建筑史和英语同时开始。第一轮复习是8月初到国庆前,主要是书目概述。一般来说,中外建筑史选择一两本书作为核心来辅助其他书目。从外国建筑史的角度,我用陈志华·罗晓薇的书来辅助阐释外国建筑史和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史我用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辅佐中国建筑史的潘,李的中国工匠,和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一轮一定要把详细的知识从各个方面扫一遍,尽量不留漏洞,这样可以记不清,但是需要知道每部分知识的哪一章在书里。我在单山有一个同学的培训班,他们老师说读书的目的是总结建筑史和每本书的核心思想,然后把个人理解的历史观总结在一本书里,我也是这样做的。我对外国建筑史的总结是写在三本书里,的和的傅(这很大程度上是受我的母校的影响,所以我不能忘记的傅的书。但是这本书有很大的个人优势,就是阐述的客观事实比较多,而主观的历史观表达的不够深入,有利于记忆详细的知识。),中国建筑史的总结,写在侯有斌的插画里,在刘敦桢的书里加了一部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需要构建自己对具体历史的看法和理解,只需要大致了解建筑史书中的主观历史内容。有些老师的想法会很不一样。听完同济常青、卢永义的课和清华的网校录音,你会清晰地把握到教师对同一建筑、建筑师、历史的个体思考的差异。在第一轮中,我们不需要强调对详细知识的记忆,只需要构建一个历史框架。然后开始第二轮复习,就是总结真题。这是我九月初开始的。这是第二轮审核的两大流程之一。我总结了13年来在清华开始的所有真题。我觉得题量一定要大,不然你需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看到一个问题,可以想出十多种方法和答案。我的能力是在大量的题目总结中形成的。外国建筑史可以按时间顺序分类。这部分总结于10月中旬完成。在笔记本上总结,加强对出题方式方法的记忆,直接了解出题的考点、重点和水平。在总结题目的过程中,只需要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快速搜索或总结的题目,一些不能马上回答的复杂的短文题可以跳过,节省时间。第二轮检讨的第二个主要过程是对历史观的总结。具体总结内容是第一轮复习中已经写在书中的历史观和个人经历,并附上一些重要的建筑和建筑师资料。这一轮复习就像长在骨头上的肌肉。在历史观的总体规划下,详细的小知识点此时已经记熟了。很多东西看完真的很难忘记,或者就算忘记了,也可以用个人语言来概括。我觉得是能轻松解释各种名词的能力。当然,重点是强化历史观,总结作家的历史观,结合清华老师的一些论文总结他们的历史观,然后用个人属性总结提炼自己的历史观。这是作文题和比较题的核心能力。这一轮过后,已经是11月初了,大概是11月8日,在现场报名之前,完成了四个笔记的汇总。然后,需要一周到两周的时间,横向和纵向连续的连接建筑史。简单来说,横向对比同类型建筑,总结异同,对记忆有很大帮助。当代建筑,尤其是外国建筑,对风格历史的记忆具有重要意义。纵向时间序列是对前后的历史观点、设计方法、设计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比较,总结各个时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进步、优缺点和发展趋势。最后一轮是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的一个月。根据之前的学习情况,检查不足,补上薄弱环节(此时要清楚自己哪里学的不够),然后加强对题目的记忆,根据第二轮学习情况,总结作文题(这时你会发现自己会有很多内容要说,但有时候逻辑性不强)。这时候我需要总结一套自己的细化逻辑。笔者通过赋的论述方法(即客观内容+主观史观)总结了论文问题。目标内容包括周期、横向剖面、内部空和精简组织。主观历史观包括哲学思想、设计出发点、历史观、承上启下等。完成随笔题的总结,反复串联小知识点,方便得心应手,这一轮工作基本完成。
然后是建筑设计的复习。首先是建筑设计数据集,需要结合学校的问题阅读。数据集的第一卷是大纲,讲的是各种规格。可以大致看看。如果是专业的话,可以记住很多小要求,就是在设计过程中不要严重违反规范(我特意买了一本《全国土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看规范。但实际上,它们几乎是一样的。剩下的都是各种建筑设计。清华非常重视各类展厅的设计。所以数据集04卷是最重要的一卷,详细解释了各种可能的文化公共建筑类型,如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剧院等。就清华而言,最好是把本卷看透彻,对基本设计规范和亮点做一个总结。05卷的餐饮建筑需要大致把握。一般会有附属餐厅甚至更大的餐厅空,需要对家具摆放有一定的掌握。具体规格数据组中明确规定了间距。清华有可能考1:50的小空房,所以类似于小户型餐厅和工作室/[/。除了这部分,数据集07卷是一个很大的难度和偏差,因为这里有医疗建筑设计。。。我就不细说了。总之,医院的内部空和其他任何建筑都不一样,差别很大。虽然清华一直没考过,但好像每天都有考试,所以以防万一,尽量多看这部分。这部分之后,有一个库设计。图书馆经常作为展馆等公共建筑的附属功能区出现,可能会在室内装修,所以有必要去看看。哦对了,考清华的可以关注一下06年的真题。考法官培训中心看似法院,实际上本质上是一座教育大楼,但它的名字却给人一种诱发错误的效果。。。所以,有时间的话,看看数据集03卷的幼儿园和中小学的设计(不过这个太偏了,要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来决定是否看)。剩下的数据集基本可以跳过,不会要求你去做地铁站、航站楼、商业服务等任何建筑。清华一直是4-5000平米的面积,其他学校应该面积更小。。所以流线太大太复杂的建筑是不会测试的,六个小时之内你做不到。第二项准备工作是手绘,每天至少一张A3渲染,手绘稿+上色要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因为我个人感觉清华两张A1的时间很紧,永远也完成不了。。如果要画A1的效果图,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完成。如果效果图只有A2或者更小,那么可以尽量在40-50分钟内完成。)所以我觉得半个小时的A3渲染已经是很长的时间了,不然最后不完成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9月中下旬开始画一套完整的快速题。首先要注意的是卡的时间,六个小时是完成不了的,再好。。六个小时后停止写作,画完再检查哪里可以节省时间,下次再改进。。前几次主要是时间的调整,需要大致掌握图纸各部分所需的时间,合理控制时间节点。我用过两本参考书,《黎志涛建筑设计100例》、《清华大学快速建筑设计40例》。这两本书只需要看方案,图纸一般都是沉闷的。。不需要参考效果,看方案就行了。因为是快速设计的案例,案例不一定是完美的例子。可以在临摹和绘画的过程中进行临摹和修改,并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进行相应的改进。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相信你设计快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突破。你怎么还不知道怎么开始?那我个人建议你去新乡徐上辅导班。有人接介绍会更快。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经验。毕竟时间积累了。快速提问也是如此。不会画的时候,先临摹,然后从简单的题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速度。
研究生教育其实是学习的总结。单山教育已经深入研究生教育十年了。单山很多资深老师结合教学情况,认为前期不做好,短时间内想考上名校。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学习更需要“为什么不坚持”,知识多久总是正确的。有的同学看到这么多书看,感觉不可能。其实如果从低年级开始,这些都不太好。另外,有一点很重要,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所以学习之后要注意体育锻炼,健康了才能学得更好更开心。
1.《建筑学考研 【考研经验】建筑学考研经验分享——2019清华大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建筑学考研 【考研经验】建筑学考研经验分享——2019清华大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0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