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初相遇,还是懵懂少年。虽不谙世事,却万丈胸襟。好像一夜之间长大成人,就会明白身负责任……”
断桥尽头的夕阳升了又落,光华晕染西湖,曾经热血年代里的书生意气和挥斥方遒的模样,仿佛最后都在时光里归于平静。但是“他们”在前不久5月3日、4日杭州滚动的地铁大屏里,武林广场、工联大厦等杭州地标建筑的大屏里又“苏醒了”过来,这群不同时代的少年人惹路人侧目,甚至不禁让人热泪盈眶。
这是浙江传媒学院费时近半年为杭州第四中学120周年华诞制作的宣传片,此外,同期制作的17分钟的专题片也在杭四中的校史馆内滚动播放,看过片子的人都表示在这些光影里看到了一段热血燃烧的岁月,看到了一个学校,一座城为整个国家近代教育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5月4日,杭州第四中学举办120周年华诞庆典,恰逢今年祖国七十周年华诞,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家国情怀闪耀,共襄盛举。近日,我们特意回访浙江传媒学院的拍摄团队,与制片人郭希、宣传片导演万波、专题片导演陈淘、声音指导黄梦琪对谈,了解了他们在对杭四中历史抽丝剥茧的细致“勘察”中,如何拾得那些尚未被发掘的吉光片羽,同样作为教育者,又如何被杭四中的精神深深触动。
宣传片导演万波
专题片导演陈淘
制片人郭希
声音指导黄梦琪
任时代更迭 家国情怀深种
杭州第四中学的前身一养正书塾创建于1899年,是杭州知府林启同期创办的求是书院、浙江蚕学馆、养正书塾三所学校之一,是浙江省国人最早创办的中等学校,开创了浙江近代新式教育的历史。她经历了杭州府中学堂、浙江官立第一中学、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浙江省立杭州初级中学、杭州第一初级中学等名称更迭,1955年正式定名为杭州第四中学。
“其实拍杭四中的片子最大的问题是资料太多了!我们必须得精简取舍。”宣传片的制片人郭老师笑言:“以往我们拍片子最怕空无一物,杭四中是反的,这个学校承载的历史太厚重了。”
拍摄团队从2018年底接手这个拍摄任务开始,就收到了杭四中校方源源不断提供的大量历史资料,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校友回忆录。历史具体而微,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个体所呈现的时代记忆有着更充沛的感情浓度和历史温度。
“读书不忘抗战,抗战不忘救国。”这是1938年,唐世芳校长带着孩子们搬迁至丽水后,在祖国危难的关头对学生们的热血致辞。这一句只是校友回忆录里某个校友一笔带过的记忆被拍摄团队牢牢记下了,在宣传片里画面重现,既是对这位校长的敬意,更是再次激荡起四中人心中的热血。
拍摄团队为了更真实的感受这段历史,前往丽水实地探访。和平年代,国泰民安,当初的村落已经大变,但在这里生活的人,当被问及当年的联合初级中学,亦一副“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的模样,欣然带路。
当年孩子们借来读书的沈家祠堂,依然矗立在此。隔壁的大婶儿——当年沈家的后人,主动拿着钥匙给拍摄团队开门。“我们走进去,地上都是青苔,你想想这是有多少年没有人踏足过了,一抬头就能看到二楼的小窗户,我们仿佛还能看到当年那些孩子们坐在小窗户下上课看书的画面,仿佛依然能听到他们敌机轰鸣下的琅琅读书声。”
“敌机一来,我们便躲到田野,敌机一过,我们三三两两地继续着知识的讨论和学习。” 负责宣传片音乐的老师“复述”出这句话时看得出来依然非常感慨:“这是记录在校友回忆录里的原话。那个动荡的时代,他们就算搬迁,也是年纪小的孩子先走,年纪大的孩子搬化学仪器这些教学工具,一样都不落,完完整整的带到下一个地方。他们真的是用生命在继续着学习。”
很多残存的历史资料不完整,比如联合初级中学时期的校歌,只有校友当时的摘抄,而且纸页经过岁月的洗涤,有些音符已经被消磨不见。老师运用自己的专业乐理知识,将曲谱尽量还原,让杭四中合唱团的孩子们重现当年学子们激昂慨歌的热血光景。
家国情怀从林启创办养正书塾开始就浸润在了“杭四人”的血液中,从冲破封建桎梏办新式学堂,到战乱年代就算举校搬迁也要坚持办学,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杭四学子们从始至终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养正精神:历久弥新的精神传承
感性的回溯探访后就是理性的抽丝剥茧,如何定位杭四中的历史坐标?如何定义杭四人的“精神内核”?拍摄团队的老师们在经过严谨的分析论断后决定在宣传片和专题片中依然强调林启先人所提出的“养正”精神:从历史到当下,是历久弥新的精神传承。
“所谓养正,我们的理解是,首先肯定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专题片的导演解释道:“这是杭四中整个学校骨子里面的东西。你看看他们不管是封建末期还是战乱年代,都在坚持办学,给国家培养人才。学生们也很争气。”
此言非虚,杭四中培养出了邵章、林纾、陈叔通、马叙伦、蒋梦麟、钱家治、郁达夫、徐志摩、沈尹默、金庸、华君武、吴茀之、程裕淇、丁舜年、徐志强、刘吉、蒋筑英、张启楣、孙优贤、潘公凯、黄亚洲、胡祖光等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两院院士都曾在校执教和求学。
也大概只有杭四中做到了,开国大典上老师和学生同时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这经典一幕:杭四中最早的一批学生马叙伦和他在养正书塾的国文老师陈叔通一起受邀登上城楼,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光有情怀也不行,得有实际的努力。”导演指出了“养正精神”的第二点:“培养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科学的教育。”
从养正书塾开始,林启就以放眼看世界的目光,摒弃了旧有的封建教学,以祖国需要为急,培养大量工科实用人才,号召学生们强身健体。从过去到现在,无论学校如何变更,都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发展面对未来的教育。
要求学生做“有志趣的人”:塑造独立人格
把学生培养成书呆子从一开始就不是杭四中的育人目标。杭四中现任校长张伟韬就要求学生们要做有志趣的人,在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里,既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也要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
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是一代代杭四中老师们坚守的教育准则,不破坏孩子们的天性,保护孩子们身上独一无二的光辉,这份杭四中老师们对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护之心,深深触动了同样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拍摄团队的老师们。
“比如说徐志摩,他性格不受拘束,淘气爱玩,那时候的老师们不会批评他,反而鼓励他、挖掘他的文学才华。还有华君武,年少叛逆,有时候画漫画来说一些学校的不足,老师们也不生气,还觉得画的不错,把他的画推荐给一些杂志社。”郭老师还提到了养正书塾时期的陈叔通老师:“这个老师比较虎,当时清政府派人任督学进行管理,有学生顽劣不太听话,差点被开除,这位老师说你开除学生我就走。老师们都非常护着学生。”
宣传片里的情景再现,基本都是邀请杭四中现在的学生参演,他们有来自学校篮球队的,有来自学校体操队的,也有从学校管乐团选拔而出的。 学生们各有所长,才华横溢,自信,独立,积极,有趣,都是被美好的教育和爱所灌注的最美好的模样。当年的热血青年们和现在的校园少年们身形相仿,一样的飞扬的青春,在历史的光影中面貌重合,同样憧憬着未来,憧憬着光辉灿烂的人生。仿佛什么都没有变。这得益于杭四中百年来一直贯彻的强调尊重、平等的教育理念,得益于杭四中历代教育者对学子们的一颗拳拳爱护之心。
一座学校一座城 杭四中见证近代教育发展历史
有些记忆不仅是属于个人,亦属于国家和民族,每一个人“微小的努力和贡献”最终都化作历史长河中的小小繁星,推动着国家和民族的长足进步。
“我是杭州本地人,我在翻阅杭四中校友回忆录的时候竟然看到了我爷爷的名字。我爷爷去世得早,所以我不是很清楚他生前的一些事情。”宣传片制片人郭老师说到这里很动情:“回去问了家人才知道,那真的是我爷爷,他当时在杭四中做校医,有个学生是外地的,来杭四中读书,受到我爷爷很多照顾,所以在回忆录里提到了。”
一座学校一座城,杭四中从创建开始就和杭州整座城市的发展血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在杭四中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有无数像“校医老爷爷”这样的杭城人参与其中,为学子们“保驾护航”,杭四中才得以不断壮大,延续至今。
吴山校区
下沙校区
实际上在杭四中120周年庆典现场,能看到很多家庭几代人一起回杭四中共祝母校生辰。年轻夫妇推着婴儿车,老人伴随在侧,说起杭四中与自家的渊源,皆感慨不已。从原来的吴山校区到崭新的下沙校区,没有人会永远年轻,但总有人年轻着。两大校区都记录了很多杭城人的青春岁月,也将一直记录下去。
“对一个人的培养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基础教育阶段。不管是人格的形成,还是知识体系的打造,都是在这个阶段成形的。”宣传片导演提到杭四中创办的最大意义时说道:“杭四中承担起的就是这个阶段的教育重任,可以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特别在之前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影响了很多人对国家,对世界的认知。”
杭四中改变的不仅是杭州,浙江省的近代教育历史,乃至对整个国家近代基础教育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灰暗愚昧的井底,为当时的人们打开了一个抬头看世界的窗口。
少年强则国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华诞,杭四中用120年的光辉历史给祖国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未来呢?让我们且行且看,杭四中如何迸发出更闪耀的人文光辉,为浙江乃至整个中国的教育锦上添花。
撰稿:郑航
图片来源:杭四中120年华诞官方宣传片、专题片
1.《杭四中 杭州第四中学:回溯百年名校来路 重温历史光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杭四中 杭州第四中学:回溯百年名校来路 重温历史光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