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家茶几上经常会有两个遥控器:电视机的和机顶盒的。甚至会有更多。
其实你的机顶盒的遥控器已经具备了学习功能,它可以学习电视机遥控器的常用按键。你一只遥控器就可以搞定。
一、按键学习方法
1、选择机顶盒遥控器电视机按键区域内,持续按住的 “设置” 键5秒,直到按键旁边的指示灯变成常绿状态。这就是开始学习的状态。
2、拿起电视机的遥控器,两个遥控器的顶头对准,按下电视机遥控器器上需要学习的键,例如 关机键 。机顶盒遥控器的设置键旁边的指示灯会变成红色常亮状态,这是学习编码成功的指示,
3、再按一下机顶盒遥控器的旁边的蓝色待机键,指示灯变成绿色常亮状态。说明学习完成,等待学习状态。
通过以上步骤就完成了学习。
3、可以重复刚才的方法,将遥控器的 音量键、信号源输入选择键进行学习。
这样你的电视机的遥控器就可以收起来了。
试试利用一个机顶盒的遥控器完成电视机的开关机和音量调节。
无论你是联通的IPTV还是广电的数字电视机顶盒,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学习。同样的方法可以让遥控器的按键学习其他按键,例如空调的开关机等等。
二、技术原理
1、电视机遥控器
现在使用的遥控器大多的频率是38KHZ,采用红外技术,红外遥控器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遥控设备。是用一定方式对不同的按键进行编码,通过专用的集成电路产生调制波,通过红外线二极管发射出去。
电视机接收之后进行解码再执行相应的动作。
不同频率的红外脉冲信号对应不同的命令,而这种脉冲是用石英实现的,通电之后石英的震动频率非常快而且很均匀,所以可以用它实现不同的脉冲频率。
2、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
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
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
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
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效率,达到降低电源功耗的目的。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
遥控器在按键按下后,周期性地发出同一种32位二进制码,周期约为108ms。一组码本身的持续时间随它包含的二进制“0”和“1”的个数不同而不同,大约在45~63ms之间。
当一个键按下超过36ms,振荡器使芯片激活,将发射一组108ms的编码脉冲,这108ms发射代码由一个起始码,一个结果码,低8位地址码,高8位地址码,8位数据码和这8位数据的反码组成。如果键按下超过108ms仍未松开,接下来发射的代码将仅由起始码和结束码组成。
代码格式
①位定义
②单发代码格式
③连发代码格式
注:代码宽度算法:
16位地址码的最短宽度:1.12×16=18ms 16位地址码的最长宽度: .24ms×16=36ms
已知
8位数据代码及其8位反代码的宽度和不变:×8=27ms
∴32位代码的宽度为~(36ms+27ms)
3、遥控器学习原理
IPTV的遥控器能够学习电视遥控器的按键原理如下:学习型红外遥控,可以分为两类:
A、以固定码格式学习的遥控器,需要收集各种不同种类的遥控器信号,然后进行识别比较,最后再记录。但是,要实现几乎所有的红外遥控器的成功复制就太难了。因为,红外遥控器的红外编码格式变化太多。不过这种学习型遥控器对硬件要求相对简单,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可以不高,存储容量也较小,其缺点是对未知编码的遥控器无效。
B、 波形拷贝方式学习的遥控器,主要是把原始遥控器所发出的信号进行完全拷贝,而不管遥控器是什么格式,存储在EEPROM等存储器中。当发射时,只需将储存器中记录的波形长度还原成原始信号即可。这种学习型遥控器对MCU的主频要求高,RAM要求较大,其优点是对任何一种红外遥控器都可以进行学习。
再次复习一下学习过程:
1、 按住学习型的遥控器上方的“设置”键大约5秒,等红色灯变为绿色后松开“设置”键,此时遥控器处于学习待命状态;
2、按下电视机的遥控器的待机键,学习型遥控器指示灯会由绿变红,这时按下学习型遥控器学习区的待机按键,这时指示灯又会变成绿色常亮;
3、学习一个键之后,就可以选择其他键来学习,以此类推;
4、学习成功后,用机顶盒遥控器可以来控制电视机。
喜欢就关注我的公众号:
1.《机顶盒遥控器学习 IPTV遥控器学习电视遥控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机顶盒遥控器学习 IPTV遥控器学习电视遥控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