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的话题绝不是危言耸听。对于诗人和诗人本身来说,诗歌还是活着的,而对于除了诗歌之外的整个社会来说,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告诉世界,诗歌已死,虽然也有其他人认为中国诗歌的上半身还活着(指唐诗),下半身已经死了,但这些已经表明,诗歌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冷遇,只有诗人自己还在回味。
尽管有诗歌形式的各种轰轰烈烈的活动,有诗歌讴歌的各种软件,这些都不能证明社会群体在参与诗歌,表达诗歌与时代的共鸣,也无法回避诗歌已死的事实。
事实上,对于当代诗歌来说,“行尸走肉”这句话更能代表当代诗歌的现状,因为大多数诗人的诗歌创作缺乏活力,大多数诗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诗歌写作问题。他们不关心社会,闭门造车。他们连自己的生活感受都没有。诗无病呻吟,诗无制。诗人只关心自己,诗人自己以外的诗与他无关。诗坛也是如此,从来不关注自己圈子之外的诗人,总是互相吹捧。外面的诗也说没用,因为他“不是自己人”,我们大部分的诗歌理论家,当他们贪得无厌,有钱,资本特写,把垃圾诗拿到天上去,说大话,胡说八道;更不可思议的是,所谓的中国诗歌《国刊》竟然被粗暴地做成烂诗的轿子。这种诗意的氛围也让人厌倦了诗坛。其实中国诗歌不是阳痿那么简单,而是被侵蚀了。
今年是中国诗歌百年。博客中国想以这样的方式和诗人、文化学者、读者讨论这种“诗死了”的现象。通过这个话题,可以为中国当代诗歌的进程提供更丰富的社会声音,唤醒诗人。
无论诗是生是死,逝去的应该是昨天。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我们珍爱的诗歌像凤凰一样,充满活力。博客中国“2017中国诗歌援助计划”也愿与诗人一起扬帆起航,重新发现大唐诗歌的繁荣。
杨莉还没死,但她最终会死。就像永生一样。我们到现在都没见过,所以也不是没有可能。中国最弱智的教育是关于诗歌的教育。到了唐朝,甚至宋朝,明朝,清朝,加在一起,写诗,读诗的人还没有现在这么多。诗死了,怎么说?只是写诗当官的人少了,在自己人的不幸中,有点幸运。尤其是现在的诗人,大部分都这么蠢。阿门。
当然,叶匡政的诗不会死,只会活得更好!诗歌、寓言、谚语等。,原本是口语时代,这显然更适合诗歌的传播。电子媒体可以把我们的声音发送到我们想去的地方,转瞬间听到我们想听到的。人们正在重新感受荷马在“口语”时代所经历的一切。因此,诗歌将变得更加重要。只是有些关于诗歌的观念会改变。
就算所谓的文学死了,诗歌也不会死。没有诗歌,中国文学史将变得更加苍白。诗人是中国文学的精英,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精华,形成了无人能否认的传统。在所有的风格中,只有诗歌仍然没有出售。就算整个纯文学被边缘化,诗歌也应该更边缘化,在刀刃上跳舞,在悬崖上跳舞。即使整个纯文学不纯粹,诗歌也要为所有被占领的区域保留最后的纯粹。
如果我说中国诗歌“死了”,只有它腐败的部分死了,它一定是死了。比如为体制服务的“歌德式”,反人类反普世的社会主义抒情标。比如与汉语无关的“翻译体”,就是“假大空”,以诗歌的名义反生活,反日常。诗人会死,但诗歌不会死;即使诗可能会死,但诗永远不会死。
金帝的诗在我印象中很高贵,不像现在这样可有可无。诗歌真的死了吗?我不赞成。我相信它在这个浮躁庸俗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它不仅失去了古代诗歌的魅力和含蓄,也失去了现代诗歌的光明和美丽。剩下的只是“诗”的招牌和“圈子”里的欢迎。仅此而已,所以在很多人心中,诗是死的!
周只能说,中国优秀的诗歌是死是活。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诗歌创作的环境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一些缺乏健康心态的人生活在诗坛,引领所谓的时尚,使诗歌陷入永恒的毁灭状态。真正的诗歌,应该是让人快乐和希望的,是生活方式中的亮色,而不是颓废和自慰。
张厚首先说:“中国诗歌死了吗?”这是一个伪命题。诗歌是我们生命中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即使我们都死了,它依然存在。诗歌从我们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就存在了。甚至在我们在母亲子宫里形成胚胎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今天的诗歌独立于文学之外,类似于一颗人造的心,即使挂在身体之外,依然是自己存活的。
丁的诗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火种,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在过去,数百万学者通过诗歌和散文走上仕途,一首诗和一篇散文走向世界。新时期,近百年来,新诗的出现使文坛耳目一新,掀起了诗歌领域的新潮流。诗歌从未离开过我们。如果一定要提出谁死了的命题,只能说不喜欢诗的人或者不读诗的人心中的诗是死的,不是诗。
你想说中国诗死了吗?还不如说中国诗歌发展太快。这也是中国诗歌读者不多的原因。我们的读者对诗歌的审美还处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阶段。读者就更不用说了,就是大部分诗人本身还处于译诗和审美写作的阶段,这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的原因,也是中国诗歌已死的原因。
丁小村的诗不会死。它是人类智慧的闪光,是人类精神的诗意表达,通过语言艺术来表达,基于歌唱的需要和对这种艺术形式的热爱,人类不会抛弃诗歌,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也是如此。但是有些诗是一些穷诗人写的,马上就死了。比如简单的模仿和重复,脱离人类存在的生动深刻的体验,两种权力话语(制度和资本)下扭曲的伪艺术。
木叶“诗死了!”这个命题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被提出和放下过几次。以前的每一次,我都觉得诗应该是死的。经过提醒,觉得这是个伪命题。至少在我看来,诗歌是无可替代的。我们说艺术死了!就是认定审美艺术已死。尽管有缺点,但审美已经成为空空与客观的代名词,与人性无关,所以它消亡了,然后才显现出来,创造个体生命本质的艺术取而代之。诗歌也是,特指某些性玩具的诗歌。
闵陈良:这个时代除了讽刺诗,还能有什么好诗?
孤舟开始:社会没落,文学没落,诗歌早早没落,没有良心,没有尊严,没有骨气,至少没有艺术作品的底线。经济文学和诗歌的商业化,让更多的人迷失自我,误入歧途,无意识地践踏文学的神圣殿堂。诗渐行渐远。其实不一定是写不好诗,而是不能做人。
莫副总说:中国诗歌之所以死了,是因为诗坛无休止的精神疾病和耻辱。
迷失在风岭:汪国真之后,中国似乎没有孕育诗歌的土壤,人们不再需要诗歌,诗人都死了。如果你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当你回顾这首诗的历史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它与明末清初惊人地相似。明末清初,每个人都用朦胧诗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表达了对自己无法归天和新王朝失败的感受。
辛广海:中国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争论诗歌之死,但是为什么诗歌会死,汪国真之死就是答案,因为诗人都死了或者改行了。汪国真是个人才,不仅会写诗,还会书法,画的也很优秀。但是,从90年代开始,他基本上不写诗了。
李霞:现在很多报纸杂志都在说诗又火了。诗歌活动是连续的,也是诗歌奖,诗歌论坛。各种研讨会、独奏会、在线诗歌会等。,确实比其他文学活动要多得多,而且它们看起来真的很热。但我觉得这种狂热只是一种症状,本质上是一个词:冷淡,人们对诗歌的忽视。
对于诗歌是否死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分两件事看,时代的流行:市民社会也决定了文学或诗歌的兴衰。
然而,边肖支持中岛的观点。当大多数人看不懂新诗时,他们就变成了僵硬的诗。活着就是死了。
另一位网友说得对:以此为生的人不是诗人。以此为乐的人不是诗人。
听着,感觉好有哲理!好意思!
1.《闵良臣 诗歌界层出不穷的神经病和不要脸,让新诗频频面临死亡的威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闵良臣 诗歌界层出不穷的神经病和不要脸,让新诗频频面临死亡的威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41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