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高三的学生,我觉得我现在有点厌学的情绪。我数学很差很差,其它的一般,如果高考数学及格就可以考一个很好的二本甚至是一本。我对数学,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害怕的,我害怕考数学。马上就要考期末考试了,第一场就是数学,压力挺大的,因为我觉得自己会考不好,总分上不去。。。。。。”

以上是来自某校一位高三学生的真实反映。距离高考越来越近,这种厌学情绪越来越明显。高三被称为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不管是多么坚强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那么一刻觉得自己快熬不下去了。有数据显示,高三有60%左右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虽然具体表现各不相同,但是这些问题却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

厌学是有多种表现的,千万不要以为只有退学了才算有了厌学情绪:

轻度厌学

主要表现为不喜欢学习,对学习有抵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不完成作业、抄作业或者应付作业等。轻度厌学,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抵触。

中度厌学

将思想上的抵触付诸行动,出现上课不听讲,经常出现迟到甚至旷课等违纪现象,人际关系也会随之出现问题,不再是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的好学生了。

高度厌学

有思想和行动,发展到了心理问题,对学习充满了恐惧,心理上十分自卑,不愿再回到学校,不敢面对老师和同学,这类学生往往会休学或者退学。

不同类型的学生,表现虽然有差异,但是都会对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身为家长,又该如何帮孩子们悬崖勒马,让他们能够重拾对学习的信心呢?

不是不想学,而是看不到希望

:认识不到自己优势

作为学生,往往心智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影响。

平常自己学习很努力,可是考完试以后,发现在成绩并不是很理想,造成付出与回报没有成正比,加上身边的同学的对比,家长的言语的映射,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随着压力的增加,看不到希望,不能认清自己的能力,慢慢的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心中会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不够客观,通过一两次的考试失利全盘否定自己的能力,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低,有些人甚至对自己绝望。

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跟着兴趣去学习,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优势点,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进行比较,因为每个人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的环境都是不同的。

考试成绩后,可以进行横向对比,例如这次成绩和上次是否有进步,帮助孩子去分析失误和提升的点都在哪里,更好的认识自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想知道自己的开放度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在本子上列出平时不感兴趣甚至是不喜欢的事,越多越好,然后分析,看它们中哪些属于原则问题,哪些不属于原则问题?

不是不想学,而是不知道为什么学

:目标不明确

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迷失感,因为身边某些人或事,否定了学习的好处,觉得学习到的知识完全没有用,每一次考试也都是应付,完全没有学习方向,最后形成为父母读书、为老师读书,找不到学习的意义,进而产生了厌学的心理。

高三学生应该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有没有提高和进步的空间,这是需要去思考的。盲目的追求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只会让自己觉得学习无望。明确目的,接受允许的进步和退步,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自信。

不是不想学,而是不会学

:学习技能低

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比别人要多,别人休息的时间在学习,别人 玩耍的时间在学习,甚至吃饭的时间也在学习。但是每次成绩下来,却很不理想。反观身边的人,没有那么多的付出,却成绩遥遥领先,最后把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把自己活活“累死”了。

这种情况的学生,是典型的“低品质勤奋者”,他们的勤奋是表演出来的,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也许是为了老师和家长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扬,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回顾一天的时候不觉得后悔,成绩不好的时候安慰自己,“不是因为我不努力,只是脑子太笨”。

但这样的孩子也是最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向好学生转变的一类学生,因为他们欠缺的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学习方法,和一段时间安安心心地将自己之前刻苦学习学到的东西管理归类。

首先,停止自己原来的忙碌学习的状态,认清自己能力,承认自己的不足,避免重复做无用功。

然后,对基础知识重新整理,不理解的要及时解决,不会做的题找老师或同学帮助解决,跟紧老师的复习计划,把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好,把基础的题目弄懂弄透,能把课堂吃透,就成为课堂之王,效率之王。事实证明,动脑子把基础知识想清想透,比圂囵吞枣地学很多知识要好的多。

最后,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构架。可以通过建立错题本的方式,每次考试后,主动进行试卷分析,剖析每道题的失分点,即便是考了满分,也要认真总结经验。哪个同学得分比自己高、哪个同学错题整理的好,他都要从别人的长处中虚心吸取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

不是不想学,而是学不会

:认知能力低

学不会是很多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老师讲解的知识听不懂,下课做题不会做,考试成绩自然也就不是很理想。。

“学不会”的根源是认知能力差,研究表明,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并不是均等化的提升,认知能力高的孩子在这个阶段比认知能力低的孩子表面明显突出。

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注意力。父母的关系,家庭氛围,小时候所处的环境,都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的提升。

“学不会”的同学在简单休整、改善学习方法之后,很快就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而受认知水平所限“不会学”的同学则需要抽出一点时间,放松一下身心,彻底调整好状态,把心放宽。

在那些非原则问题上的坚持是否限制了你的视野?是否影响了你对自己潜能的发现和开发?一个人在非原则问题上的禁忌越多,限制越多,发现自己潜能的机会就越少。

而作为家长,知道了学生厌学的原因后要帮助孩子从厌学的状态中走出来,

首先,高三学生应该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有没有提高和进步的空间,这是需要去思考的。盲目的追求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只会让自己觉得学习无望。明确目的,接受允许的进步和退步,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自信;

其次,要明白平时的考试只是一种训练和发现自己的缺点弱点的过程。平时考得不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要知道这比在高考时才发现问题要好的多吧,高考的分数才是最终的目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学习成绩只是体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能以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来断定一个人的能力,并且高考并不是惟一的出路,要掌握知识和本领,并不一定要从大学里才能学到;

最后,家长应该明白,不能把自己的期望和愿望强加给孩子,有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不是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学的。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和安慰,有你们的支持和鼓励,孩子会知道他并不是孤单的一个人,成功了有家人一起分享喜悦,即使失败了还有家人的理解和安慰。

1.《高三厌学了 我不学了!反正努力也考不好!高三厌学,家长不能无视和敷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三厌学了 我不学了!反正努力也考不好!高三厌学,家长不能无视和敷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