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至今仍深深影响着这个国家。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的四个典型案件中,有两个被指控为“彭宇案”。这只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不同版本“彭宇案”的缩影。
司法案件屡遭媒体舆论关注,成为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诠释。甚至有学者提出“司法机关不必直接面对媒体”的命题。当前,如何确保依法独立公正审判,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需要媒体的反思,更需要司法自身的深度思考。
■复制的“彭宇案”频频上演:都是媒体的错吗?
作为中国最高司法机关,最高法于去年7月24日公布了四个典型案例,包括备受争议的许云鹤案和吴俊东案。这两起案件被舆论贴上了“彭宇案”天津版和金华版的标签,一度备受关注。
这其实只是近年来全国频繁上演的“彭宇案”不同版本的一个缩影。
伴随着这些案例,还有一系列来自废墟的令人心寒的报道——杭州、福州、北京、武汉等很多地方都经历了“老人倒了,没人敢扶”的现象。其中,2011年佛山“小悦悦事件”引发全社会对人性的质疑。
在所有关于此类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中,几乎无一例外,南京彭宇案都被联系或指向。
“平心而论,彭宇案的一审判决,绝对不是当代中国社会从废墟到好人道德滑坡的始作俑者,更不是这种现象成为社会信仰的原因。”
尽管如此,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傅玉林指出:在“丁蟹效应”(又称“效应”)这样的“自我实现”潮流中,新闻媒体作为公众的代言人,在社会心理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值得新闻界的深刻反思和警惕,尤其是司法与媒体的关系
这一说法似乎得到了中国官员的证实。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在回答记者关于四个典型案例的提问时指出,“法官应当根据证据和法律做出自己的判断,消除舆论压力。”
以彭宇案为例,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凯湘指出,“媒体的介入使案件发生了突然而剧烈的变化,造成这种效果的真正原因是媒体在报道案件时没有客观报道案件,而是对案件事实进行了推定,对案件事实进行了评论。”
“媒体的片面报道不仅影响了公众对事件的判断,也给司法公正审判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郑进一步指出,这种在司法审判前决定案件、评价案件当事人从而影响司法审判的新闻报道,是造成媒体与司法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媒体与正义:就像一辆车的两轮,你不能忽视
从八年前的南京彭宇案到“李倩非法行医案”的假新闻事件,一再提醒处理好网络时代媒体与司法关系的重要性。
事实上,协调新闻自由和保护公平审判权之间的关系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持久战。即使在世界上对新闻自由和司法权威的保护无与伦比的美国,最高法院也因“未能调和公平审判利益和新闻自由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受到批评。
分析认为,这种张力是由媒体和司法机关各自(和共同)的使命和特点决定的,因为媒体代表的是公众的声音,而司法机关的本质是尽可能地解释法律,而不是迎合公众的观点。为此,一些学者甚至提出了“正义不必直接面对媒体”的命题。
“在现代社会,自由的媒体报道和独立的司法审判是两个不可替代的基本价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志明认为,如果一个民主社会以其成员的利益和福利为最终目标,那么就实现这一目标而言,自由媒体报道和独立司法审判就像两个回合,不可忽视。
郑还认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媒体和司法机关的共同目标。媒体和正义应该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应该积极互动。
他进一步指出,媒体与司法的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媒体活动与司法活动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媒体和法院认定“事实”的标准不同;媒体的时效性要求与司法运作程序存在矛盾;媒体报道的倾向与司法活动的中立性相冲突。因此,媒体在报道司法案件时,应尊重司法职业要求,把握新闻报道与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
具体而言,媒体在自觉维护司法尊严的同时,应明确司法工作的监督范围,尤其是司法案件的关注和监督范围,因为这是媒体监督的重点领域,也是媒体与司法冲突的“重灾区”。
郑认为,更重要的是新闻媒体不能以“舆论监督”为由干预司法审判。例如,他指出,“在彭宇案的报道中,一些媒体用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用观点表达真相调查,从而干预司法审判。”
■司法独立受到质疑:应通过开放促进正义
记者注意到,在对“彭宇案”及其“蝴蝶效应”的大量反思中,在媒体频频质疑的同时,一些学者将目光转向了司法机关本身。
傅玉林指出,“媒体的贴标报道误导公众,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但媒体的报道直接影响了训练有素的职业法官(而不是陪审团作为普通大众)做出的司法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之高,无疑是一个关于中国司法独立的问题。”
以彭宇案为例,他指出,当他在二审陷入事实劣势时,彭宇在二审引入了媒体监督,而一审法官却一头雾水——基于彭宇的自认,结合值班交警的电子记录,通过派遣交警、原告儿子等证人出庭质证,适用民事诉讼的优势证明标准, 他基本上可以确定不利于彭宇的事实,但他可能担心理由不充分,用所谓的“经验法则”来画蛇添足。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审判决引起轩然大波后,二审法院面对舆论的巨大压力更加谨慎。当事发当天的交警记录被查到,两人相撞的事实可以完全确定后,二审即将开审时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双方最终通过调解结案。根据双方签订的调解协议中的保密条款,责任和赔偿金额均不予公开。结果,彭宇案件的真相受到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当然,如果法院只是想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调解解决案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很遗憾,案件并没有那么简单。
鉴于此,傅玉林指出,对彭宇案进行深刻反思的应该是司法机关本身。
“对于一些公众关注度较高的案件,法官能否承受舆论压力,直接影响审判结果。”郑指出,司法审判不应受到舆论的过度干涉,还应注意防止行政机关等方面的外部干涉。
事实上,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司法案件被媒体舆论反复关注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背景下,司法公开尤为重要。
郑认为,司法机关在通过司法公开积极推进司法公正的同时,应积极支持媒体报道,自觉接受媒体监督,不得以反对“媒体审判”为由拒绝媒体监督。
“对于媒体报道中的跨境行为,法院应该依法规范和处罚。比如建议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做出相应处罚,也可以发布司法禁令,屏蔽相关媒体的不当报道,而不遵守司法禁令的行为可以以妨碍司法公正为由进行处罚。”张志明说。
扩展阅读:
几年前,“南京彭宇案”的“真相”被公布——
南京政法委:彭宇承认打人
“小悦悦事件”后,全国各地出现了“老人摔倒没人敢帮他”、“行善被诬告”等诸多现象,这些现象都归咎于“彭宇案”的影响。近日,南京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刘芷微在接受专访时指出,舆论和公众认知认定的“彭宇案”并非真相,这起因多种因素被误解扩大的普通民事案件,不应成为社会“道德滑坡”的“标志性事件”。据报道,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南京市政法部门已经征求了有关方面和亲属的同意。
■官方说法是“彭宇真的赔了一万块”
刘芷微结合当事人陈述和法院调查,向记者介绍了“彭宇案”的基本事实。
2006年11月20日大约9点30分,64岁的退休工人徐寿兰在南京水西门广场的公交车站等车时,两辆83路公交车同时进站。徐寿兰匆匆走向一辆乘客较少的公共汽车。当她经过前一辆公交车的后门时,26岁的男孩彭宇第一个从公交车后门下车,双方无意间相撞。急于换车的彭宇先是看了看车尾,然后回头发现倒在地上的徐寿兰。他立即把她扶起来,送她去医院和他后来到达徐寿兰的家人一起治疗,期间他支付了200元的医疗费。
经诊断,左股骨颈骨折是徐寿兰摔倒造成的,治疗费用上万元。2007年1月12日,徐寿兰向南京鼓楼区法院提起诉讼,认定彭宇自伤,要求赔偿13.6万元。后鼓楼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原被告与被告相撞的事实,认定原被告和被告均无过错,判处被告彭宇承担40%的民事责任,并向原告徐寿兰支付人民币4.5万元。之后有传言称双方达成私下和解,但从未公布和解内容。
对此,刘芷微表示,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之际,彭宇与徐寿兰达成了审前和解协议,主要内容是:彭宇一次性赔偿徐寿兰1万元;双方不得在媒体上披露相关信息和对此案发表相关评论;双方撤诉后,不执行鼓楼区法院一审民事判决。
至于调解结果,彭宇最近表示,徐寿兰确实在2006年11月的事故中与他发生了碰撞,经法院调解,他对结果表示满意。
■大众误读“不当推断,明知不报恶果”
刘芷微说,为什么一个由法院审结、当事人自行和解的普通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在舆论上成为“好人受委屈”和“司法不公”的典型案例,被斥为社会道德滑坡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判决“彭宇案”的关键事实是“两者是否相撞”,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警方丢失了案发时双方的讯问笔录,使得鼓楼区法院一审判决缺乏支持认定原被告人相撞事实的原始直接证据,判决结果因此受到舆论质疑。
二是法官在一审判决中对原被告与被告相撞事实的推理分析偏离了主流价值。比如,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社会原因”的分析,彭宇“如果是好事,原告家属到了之后,可以说实话,让原告家属送原告去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彭宇“并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显然是与道理相悖的”。事发当天,彭宇主动为原告支付了200余元医疗费,但从未要求退款。法官认为这笔款项不合理,应该是彭宇碰撞的“赔偿金”。这些不恰当的分析和推断很快被一些关注彭宇案的媒体抓住并放大,引起了公众的广泛质疑和批评。
第三,彭宇与徐寿兰达成了审前和解协议,但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和解协议中增加了“双方不得在媒体上披露本案相关信息和发表相关言论”的保密条款,使彭宇案的真相未能及时公之于众。经过几年的发酵,逐渐演变成社会道德滑坡的“反面教材”。
■首次处理相关人员的官方认可
刘芷微表示,“彭宇案”的负面影响对很多当事人来说都是意料之外的。作为政法部门,要引以为戒,深刻反思,吸取教训,努力提高司法办案水平。
首先,要高度重视“彭宇案”所体现的办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彭宇案”的审理中,出现了警察丢失讯问笔录、一审判决不合理等问题。虽然事后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停职、调职和警告,但加强政法队伍制度建设和思想业务建设仍是当务之急。据了解,该案一审主审法官此前曾停职,但相关人士表示只是调走。
刘芷微说,这起案件的深刻教训之一是,要重视司法判决在社会主流道德取向中的导向作用,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社会主流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司法判决的全过程。
其次,从这起案件中得到的深刻教训是,要注意在热点案件中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妥善处理好为当事人保密与保护公众知情权的关系。
■官方恢复事件的真相
2006年11月20日
彭宇下车时不小心撞倒了徐寿兰,导致骨折。之后,徐起诉彭,要求赔偿。
2007年4月26日
一审时,彭宇的妻子出庭时并没有说彭宇做得很好。她只说:“原告的伤害不是被告造成的,不应该追究责任。"
6月13日
二审中,彭宇为自己辩护说:“我下车时撞了人,但没有撞原告。”当被问及帮助原告起来的目的时,他回答:“做点好事。”
7月6日
在第三次审理中,由于事发当天接待警方的市内派出所意外丢失了彭宇的讯问笔录,本院提交了原告徐寿兰的儿子在母亲医院接受警官讯问时用手机拍摄的笔录照片原件及相应的笔录材料。但因为是原告儿子传出来的,受到了彭宇和参加庭审的媒体记者的质疑。
9月3日
鼓楼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确认原被告发生碰撞,但原被告和被告均无过错。根据民法通则和公平责任分担原则,被告人彭宇被判处承担民事责任40%,并向原告人徐寿兰支付赔偿金4.5万元。双方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10月初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调查,在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发现了事发当天双方分别报警时的两个外出民警登记表,其中“报警内容”一栏记录了两人的碰撞情况。
二审前
由于二审即将开始,双方达成审前和解协议:彭宇一次性赔偿徐寿兰1万元,不允许双方在媒体上对此案发表相关评论。
1.《南京彭宇案 别再瞎传“南京彭宇案”了,真相是:彭宇承认撞人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京彭宇案 别再瞎传“南京彭宇案”了,真相是:彭宇承认撞人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6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