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去仰慕以久的登封少林寺游览,听导游讲解,整个少林寺除了最后一座千佛殿,其他早毁于1928年的 一场大火,现在看到的都是复建品。仅存的这千佛殿,其实是历代少林武僧习武的秘密场所,因清代统治者惧怕少林僧人造反,僧人只能暗中习武。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一查究竟。前天去登封参观了自己仰慕已久的少林寺,听了导游的讲解。除了最后一座千佛殿,整个少林寺都在1928年被大火烧毁,现在我看到的都是修复品。仅存的千座佛寺,其实是历代少林僧人习武的秘密场所。因为清朝统治者怕少林和尚造反,和尚只能偷偷练武。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想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清初,清廷虽然对民间宗教组织有严格的禁令,但当时的反清教会和教派并不明显,力量也相对薄弱。而且这些新兴的民间宗教组织与少林寺、少林功夫毫无关系。所以清朝初期,清廷并没有把少林僧人的聚集等同于民间秘密的反清组织,也没有采取限制和禁止的措施。相反,清朝初年,满清扶持禅宗祖庭少林寺,政治待遇与明朝相似:“河南嵩山少林寺,自达摩传心以来,一直是世界佛教祖庭。凡承法者,必请秦按礼部杂服主持少林,提禅学,承祖灯,束僧。比如儒家是神圣的,道家是真实的。千百年来,不随世代而变者也。”(3)明末清初少林寺方丈海宽,崇祯十二年(1639年)任方丈。清朝定鼎后,顺治三年(1646年)被封为少林寺方丈(方丈),因海宽脚病未赴北京任方丈。顺治十三年(1656年)年底,海宽次年赴京,到北京领取朝廷按照礼法颁发的扎字(公文),正式成为少林寺方丈。顺治九年(1652年)至十年间,清政府还大修了少林寺(4)。因此,清朝初期,少林寺的和尚可以像明朝一样公开练习武术。这些都是清初很多史书记载可以证明的。清康熙中后期,随着民间反清教会的壮大,在“反清复明”的旗帜下,为了达到反清的目的,民间教会开始寻找反清的力量。因此,著名的少林功夫和少林僧兵成为民间秘密结社组织的对象。以少林功夫为反清武器的民间教会有天地会、白莲教。
清康熙五年(1666年)海宽去世后,方丈本应按照旧制度重新任命,但清廷终止了少林寺方丈的任命,结束了数百年来沿袭下来的方丈制度。此后,在清廷的镇压下,少林寺陷入了相当混乱的局面,造成了“法堂长草,弟子散”。(17)
到了清朝雍正年间,在清廷的打压下,少林寺的衰落更加明显。面对和合禅学祖籍的没落,河东太守王士军感慨道:“登封少林乃东土始祖道场,九年传坐寒之心,五叶开门之情。法明的总论和惠的涵根在历代,至今屡有失败。”(18)为此,王士军请求皇帝重建少林寺。雍正帝从王士军手中接过皇位后,通过诏书同意重建少林寺。但在雍正批准重建少林寺的圣旨中,对少林寺的门楼(家庭院)进行了严厉的斥责:“图中有二十五间门楼,离寺较远且分散,都不在此寺。一直是省里出家,班里不守规章制度,闹事,丢了放门的种子。”(19)为此,雍正帝下令拆除少林寺周围二十五座远离少林寺的“门楼”。在过去,这25座门楼大多是少林僧人的训练场。因为雍正对少林寺不满,甚至在圣旨中,也不同意少林寺修完之后,少林寺僧才是住持。而是想把皇帝信任的和尚从京城调过来:“事成之后,该命谁当方丈,等我传旨,再派人从北京来。”(20)可见雍正对少林寺的态度并没有对民间教会那么苛刻,但还是有很多限制的。
随着民间教会利用少林功夫反清活动的高涨,清廷甚至将少林僧人的武功和武术活动视为“邪教”的帮凶。清乾隆五年(1740年),河南巡抚Jartoux上书奏章,可以证明“河南有一个年轻力壮的人,习惯于彪悍,多学拳术。比如少林寺的和尚,打着教拳棍的名义,聚集流氓、凶、不法之徒,纷纷效仿。邪教的人传达了他们的意图,诱骗这些人加入,与一个翅膀。”(21)雍正以来,清廷和政府禁止少林僧人聚众习武、传武,少林僧人为了自保,避开清廷的追击,于是武术活动由公开转为秘密。
从雍正时期开始,在少林寺已基本上见不到武僧公开习武、演武的场面。雍正到道光初人文墨客游少林寺后所写的各种游记、纪胜诗及所立碑刻等,基本上都找不到寺僧习武演武的记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五年(1740年)任登封知县的施奕簪,在游少林寺后所写的《偕友游少林寺》诗中,描述了当时寺僧习武及少林寺的状况:“武功魔渐息,禅律讲何曾。吴画委荒草,唐文叠石层。琼楼藏鼠雀,丽宇聚蜂蝇。无复前朝树,空闻古涧藤。”(22)由上可知,当时少林寺僧习武活动受到了空前的抑制。雍正以来,少林寺基本上没有僧人公开习武的场景。从雍正到道光初年,各种游记、稷下诗、逛少林寺后写的碑铭中基本没有僧人习武的记载。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五年(1740年)登封县令施一坤,在游览少林寺后,写了一首名为《与友人游少林寺》的诗,描述当时僧人习武和少林寺的情况:“武功的魔力正在消退,禅宗律法讲过一次。吴画委荒芜,唐朝乱石堆。琼楼藏鼠雀,李煜聚蜂飞。过去没有树,空闻古藤。”(22)从上面可以看出,/之前空少林寺僧人的武术活动受到压制。
少林寺武术被清廷压制后,作为少林功夫的发源地,一直把武术视为宗法式,虽然清廷对僧人的武术施加了很大压力,但武术并没有停止。为了躲避清廷的宗教裁判所,他们晚上偷偷练武。少林寺的毗卢殿(千佛殿),建于明末,原本是存放藏经和佛像的地方。从雍正开始,就成了少林寺的暗夜练功房。Xi·金淑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写的《宋岳游记》描述了僧侣们在千佛堂练习武术时留下印记的情况:“将来,寺庙的墙壁将被绘上罗汉的手打像。殿内下陷数寸深,传为武场。”(23)由于僧人在千佛寺修行已久,寺内地下踏出了48个深脚坑。根据和尚德仁和邢正的说法,这个坑是清朝少林和尚练习内功留下的。从脚坑的深度来看,不仅说明练的时间长,也说明清代少林功夫也讲究内功。
清朝后期,随着社会的动荡,清廷已自顾不暇,雍乾时期禁教的高压政策到道光时已大为削弱。但寺僧仍惧怕清廷追究,所以秘密习武,到道光初仍沿袭不变。道光八年(1828年)三月,满族大员麟庆代巡抚杨海梁祭中岳,农历3月25日,麟庆走马至少林寺,在参观了少林寺后,因久闻少林武功名冠天下,遂让寺主僧组织武僧为之演武。寺主僧见麟庆为满族大员,又因清廷禁止聚众习武,于是矢口否认寺僧练武。麟庆听后,立即明白寺主僧是惧怕清廷的追究,于是对少林寺僧习武作出了具有定性意义的解答:“谕以少林拳勇,自昔有闻,只在谨守清规,保护名山,正不必打诳语。”(24)寺主僧在听了麟庆这种平反式的话语后才放心。于是,主僧挑选功夫高超的武僧在紧那罗殿前为麟庆进行表演。麟庆在看了武僧表演后赞道:“熊经鸟伸,果然矫捷。”(25)寺僧为麟庆所举行的演武活动,是自康熙后期至道光初在少林寺内唯一可查的公开的大型演武活动。清末,随着社会的动荡,清廷已经不堪重负,雍赣时期的高压禁教政策被道光大大削弱。但是和尚们还是怕被清廷查,所以偷偷练武,道光初不变。道光八年(1828年)三月,满清官员林庆代表巡抚杨海亮祭祀中岳。农历3月25日,林清走到少林寺。参观少林寺后,听说少林武术在世界各地闻名已久,于是他请高僧组织僧侣为其表演武术。寺主僧见林庆是满清官员,又因清廷禁止聚众习武,否认寺僧习武。林清听了之后,立刻明白了寺主和尚害怕清廷的调查,于是对少林寺和尚的武功做了一个定性的回答:“都说少林拳勇武,自古就有,只是为了守规矩,保护名山,没必要骂人。”(24)寺里的高僧听了我们庆祝会的平反话,松了口气。因此,高僧挑选功夫出众的武僧在紧那罗寺前为林清表演。林清看了和尚的表演后称赞道:“熊是鸟伸的,真敏捷。”(25)僧人为临清举办的武术活动,是康熙末年至道光初年少林寺唯一一次公开的大型武术活动。
临清表演武术后,虽然表示少林寺练武是为了“保名山”,但寺里得知临清是满清官员后,还是怕他报法院调查。于是,习武之人逃离少林寺,隐居深山继续习武。除了千佛殿,清代少林僧人的秘密训练场也是僧人习武的重要场所。生活在清末少林寺下院石沟寺的海法、詹墨、季芹,成为传统少林功夫的重要传人,对传统少林武术的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少林寺的许多文物都见证了少林拳的起源,尤其是白义堂的壁画《少林拳谱》,描绘了当年少林寺僧人练拳和习武的真实场景:宏伟的寺庙,装饰着灯火,30名身着短衣、精神奕奕的壮士,分成15对,练习少林拳,拳打脚踢,栩栩如生。
殿内除了拳图外,还有僧人练习器械、挥舞棍棒的壁画,南北墙上陈列着少林武术的“锤谱”。图中突出了两个和尚互相玩耍、拳打脚踢、拍手的姿势。
千佛寺是当年少林寺的练功房,地上大殿有48处寺僧“立柱”遗物;我看到砖地上还剩下两排直径四五十厘米左右的锅底形坑,间隔大概两米半。据说和尚很辛苦,用两只脚踩他们。它反映了古代少林和尚练习少林武术的真实历史遗址。
民国17年3月,开国军范仲秀乘冯玉祥国军大后方空之机,夺取了巩县、偃师县,但不久又被冯部大将石友三夺回。范仲秀南撤,迁到登封县,总部设在少林寺。石友三部南下追击,直到卷元官(18盘),少林寺僧帮助范进攻,但最终失败并崩溃。
民国初年,少林寺尚有僧众二百多人,土地一千三百七十余亩,度日艰难。民国初年,少林寺僧尼二百余人,土地一千三百七十余亩。
事件背景
民国五年(1916年),王允华修紧那罗庙;民国八年(1919年),寺僧修缮了白总主教殿和藏王殿,但都是小规模修缮。
这时军阀混战,武功脱颖而出;土匪肆虐,流氓抢劫逃亡,和尚只想着庙里太平。云松横林(1865 ~ 1923)的僧人不时为寺庙的安宁做出贡献,但他们也种下了祸根。
横林,宜川县松寨人,俗名宋,1875年入寺。民国元年(1912年),任登封县僧会司。除了打坐,他还学习拳击,武功高超。因为当地动乱,县政府下令让他做“少林寺总护法”,这是一个当地的民团。他不得不“以菩萨之心为金刚”,买枪训练僧兵以保安全。
寺僧打土匪
民国九年(1920年)秋,岁时大旱大旱,土匪兴起。横林在登封县、拉迪沟、白雨沟等地带领民团。,又打了几十个土匪,打倒了不少“肉票”,每次都赢。有一次,朱宝成、牛帮、孙、段等土匪夜间攻打巩县鹿庄镇,明日被发现,逃往西南。巩县九区的民团紧追不舍。土匪经过偃师府店,偃师县14、15区的民团也加入了追击队伍。匪徒逃到少林寺小紫平,被横林带领的少林寺民团拦截,大部分被消灭。这次战斗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全部藏在少林寺。
恒林以勇敢和良好的战斗技巧而闻名。土匪不敢突破边境,寺庙周围几十个村子都能安居乐业。当时,河南省政府主席张丰台向横林颁发证书和奖牌,并向紧那罗王店少林寺赠送“凌薇普北”牌匾以示感谢。河洛道的殷也赠送了“少林活佛”牌匾,显示了横林在剿匪方面的成就。恒林一介,关爱百姓。
民国十二年(1923年)十月初二,横林过劳死,春秋五十九岁。次年春,登封、巩县、偃师、临汝等县300余人集资悼念横沥碑。横林死后,他的弟子苗兴(1891-1927)接任登封县僧会司和少林寺总保安队的职务。
苗兴,出生于临汝县谢湾村,家境贫寒。八岁(1898年)入少林寺横林当老师。他从小就学习拳击和武术,技术高超。他被戏称为“金罗汉”。
少林寺入吴督军
民国十一年(1922年),吴(1873 ~ 1939年)赴登封,欲接、任。张玉珊手下的河南省临时四团团长范忠秀去少林寺休息,看到大雄宝殿被砸坏了,他急于想把它修好。因为军事原因,没有时间和临时捐赠的400元用于采购物资。庙里的人都很感激,所以就和范有了联系。次年(1923年)秋,吴任命为鲁豫三省巡抚。张玉珊奉命在登封地区收集湖北第一师的游骑兵。第一旅旅长卢耀棠得知苗兴武功超群,庙里有枪,就想尽办法拉拢苗兴,然后以苗兴为团长组建第一旅第一团。就这样,苗兴加入了吴的军事集团。
参与军阀混战
民国十四年(1925年)二月,豫西爆发“胡汉战争”。陕西刘振华派韩玉坤率军进入河南,与河南督军胡景翼作战,争夺中州。樊虎忠孝派来的驻守偃师的蓝世勋运动傻部沈李雅叛变了。崔继华从汨县撤退时,苗兴带兵帮助李申亚攻打崔继华,并大力支援范忠孝。从此,苗兴和范忠秀的关系更加密切。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七月,广州革命军开始北伐。9月,冯玉祥(1882 ~ 1948)宣布脱离北洋军阀,参加国民革命。吴、、张(1875 ~ 1928)攻打冯玉祥,被北伐军打败。次年(1927年)春,冯玉祥占领Xi安,与北伐军合作进攻河南。2月,苗兴率第一团到郑州,再调到舞阳。3月6日,苗兴在与任的战争中被杀,年仅37岁。6月,尸体被弟子体新运回少林寺,埋在寺东北的山坡上。
2座燃烧的寺庙
如果说横林是迫于形势去担任“团长”,保护了寺庙和一方的安全,值得称道,那么苗兴投靠北洋军阀,成为“头头”,参与战争,不仅违反了佛寺条例,还导致了少林寺的灾难。
1.《少林派 现今的少林寺竟然只有一座真正古建、少林功夫实证——千佛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少林派 现今的少林寺竟然只有一座真正古建、少林功夫实证——千佛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769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