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古籍“借天还五百年”是什么?是什么把千年文明带进了一个小抽屉?前几天,记者和国家图书馆文献微缩中心的工作人员走进微缩工作室。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微缩人自觉地使用了传统的方式,在他们的内心之间恢复了一个清晰的世界。

工作人员在进行缩微拍摄缩微技术保存寿命长达500年

“微技术最早应用于“谍战”。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法国人达格兰成功利用微技术传送了11.5万封情报。现在,含有缩微胶片的摄影胶片通常用于记录书籍、报纸、照片、图纸、文件等。广泛应用于图书档案、军事政治研究等领域。”

微电影中心副主任王浩告诉记者,80年代微电影技术非常先进。自本世纪初以来,一段时间以来,业界对微电影技术一直比较冷漠。"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文学的数字化上."为什么近年来微电影在行业内再次流行?王浩告诉记者,主要原因在于保存介质的稳定性。“在恒温恒湿的仓库里,缩微文件的保存寿命长达500年。”

王浩介绍,目前,在业内专家的不懈努力下,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载体问题仍然难以解决。以普通光盘为例,保存时间只有20年。“在大多数情况下,数字资源将在几年内迁移一次。如果涉及大量数据,这种迁移非常困难,会消耗很高的成本,并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此外,随着计算机系统的不断升级,在未来,某些格式的数字文件将面临不可读和不可识别的风险。微缩胶片的保存不存在这个问题。

王浩举了个例子。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东方汽轮机厂全厂坍塌。"以前,董琦用纸张、数字化和缩微胶片保存工程图纸."在重建过程中,工程师发现所有抢救出来的纸质文件都被淹没,杂乱无章,不方便查找,数字服务器暂时无法恢复。“此时,由于介质稳定,缩微胶片完整性好,没有丢失任何图案,在董琦工厂自救重建和恢复生产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数千卷《赵城金藏》收进抽屉

此外,缩微品还具有还原度高、保存空和等效原件的优点。

工作人员完成数字化前期的组卷流程

“你看,这部《敦煌遗书》微电影的第一镜头,有些部分比周围的要轻一些,说明这部分古籍是受损的,真正还原在胶片上了。”该中心工作人员张朝亚说,由于历史悠久,许多古籍都存在虫蛀、被鼠咬、起水泡、絮凝等问题。,而且各个朝代的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修复、注释、铙钹等痕迹。“有些数字复原技术突出审美特征,追求统一性,而这些痕迹容易丢失,在学术研究中能揭示更完整的文献信息,缩微胶片的原始复制优势明显。”

再比如赵臧,全国地图上的镇馆之宝之一。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危机,许多纸件都被严重损坏。“由于文件保护的需要,它一般不供公众阅读。想要看到真相或者进行学术研究的读者,就靠这些微电影。”目前全国地图中有赵藏4813卷,但通过缩微技术已成为249卷的小胶片,大大节省了空的存储空间。

“我们国家地图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在原信里有一套四库全书。”然而,正是因为有了“原信和原架”,国家地图金文馆的《四库全书》才占据了巨大的面积,共有36304卷,分藏在6144个木信中,放在128个书架上。“而且如果以后我们把它当成缩微胶卷,一个小抽屉就能解决存放问题。”

缩微人一天拍完2000页文献

记者和微电影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微电影工作室。在这里,几代微缩人与民国古籍书籍上的尘螨“战斗”了多年;穿梭于恒温恒湿的微电影仓库,不分夏冬;不管是不是阴天,都要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摄像室里,日复一日地用各种药水和数据“恶作剧”...

“在狭小封闭的空房间里,一天要拍1000次,也就是拍2000页左右的书和珍本。”微电影中心制作服务组副组长马誉峰告诉记者,翻书、压书、踩快门这一套动作,在非常流畅的情况下,一分钟可以完成两个镜头。1000拍大概需要340分钟,也就是说每个工人每天需要连续工作6个小时以上,可以用“体力劳动”来形容。

“战争年代的纸张粗糙,保存环境恶劣,民国文献的损毁程度往往比古籍善本严重得多。”马誉峰说,拍摄民国文献更难。“民国的报纸是最惨的,有的翻了还破,我们拍的时候会尽量把对它的二次伤害降到最低。”首先,工作人员的动作一定要轻柔;此外,折叠和损坏严重的纸制品需要修复后才能完成拍摄。

微电影可以分为黑白和彩色。微缩中心以黑白微缩为基础,成功建成了彩色微缩及显影生产线,并于2010年成为国内首家正式开展彩色微缩及量产彩色微缩的单位。马誉峰说,他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彩色微电影,主要针对珍贵稀有的古籍。

马誉峰告诉记者,拍摄彩色微电影不需要调光,照明的调节是固定的,但机器需要工作人员站着拍摄。“一天下来也很累。”而且拍摄工作不允许出错,“因为机器高端,胶片贵。”马誉峰介绍说,彩色缩微胶片是进口的,仅今年一年,拍摄成本就增加了25%以上。“对不起,这么贵的胶卷。”

数字资源也能转化为缩微胶片

在微电影工作室,一台数字存档机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它正在完成将数字资源转换成缩微胶片的工作。“缩微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结合可以使读者更容易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缩微数字化将抢救出的古文献完整地展示给读者,既提高了抢救出的文献的利用率,又避免了对原始古文献的再次数字化扫描;数字资源转缩微胶片是利用缩微胶片长期保存的可靠性优势,将数字资源固化在缩微胶片上的图像形式。这项技术被称为‘数字转换’。”

技术专家刘告诉记者,这种“数模转换”机器有一个非常高分辨率的显示屏,可以将电子图像曝光到胶片上。通过调整曝光次数和屏幕亮度,拍摄图像的密度,即肉眼可见图像的色深,可以满足质检的要求。

“由于技术的优势,这项工作非常简单方便,不需要人工拍摄,通过自动设置设备就可以完成。拍一卷600拍的片子需要一个半小时,不需要人工干预。”刘指出,由于机器的拍摄相对稳定,对于数字转模式的工作来说人工成本很低,“但是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因为不是每张图片都经过手动调整,所以一卷胶片中各个节拍的图像密度存在问题。此时需要与冲洗部门和质检部门协调。”

抢救文献胶片长度达4000公里

“乔木同志,6月初因为工作需要,去曲阜孔子学院查阅了相关文件,收获很大。据我所知,我提出了妥善保存和充分利用孔子档案的四点建议。”在国家图书馆,一个旧文件讲述了国家图书馆微缩胶卷中心成立的由来。张朝亚告诉记者,1982年,时任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的任前往山东曲阜查阅孔子档案,对档案日益受损感到担忧。回到北京后,他给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写了一封信,建议利用缩微技术抢救珍贵的历史文献,得到了大力支持。1985年,国家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成立,拉开了国家图书馆利用缩微技术对文献进行再生保护的序幕。

微电影中心及其成员图书馆自成立以来,利用微电影技术抢救拍摄珍贵文献189478种,共拍摄7650万张。同时,开展大规模文献填充工作,提供微缩胶片阅读服务,建立国家微缩胶片总库和拷贝胶片库,继续深度开发利用文献,实现书目数据转换。“救援文学片累计长度超过4000公里,是北京到吉隆坡的距离。”张朝雅笑着说,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被拯救的文学微体将“到达”南半球,“我们不会止步于此。随着几代微体的努力和科技的进步,微体从南半球包绕北半球也不是不可能。”

1.《赵城金藏 将千卷《赵城金藏》缩成200个胶卷 “谍战技术”为古籍延命500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赵城金藏 将千卷《赵城金藏》缩成200个胶卷 “谍战技术”为古籍延命500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82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