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黄鹏程)11月30日,湖北央企中建三局第一公司第四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五年来,作为中建系统第一家“三专三顶”三级子公司,公司合同额从634亿元增长到1241亿元,营业收入从271亿元增长到509亿元,分别增长96%和89%。主要经济指标稳居中建集团数字公司的排头兵地位,达到《财富》中国500强企业180项标准,目前正向
中建三局第一公司自67年前成立以来,坚持党的领导,继承红色基因,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成立之初,兴建新中国最高的建筑——上海中苏友谊大厦,随后迁至长江南北加入“三线”建设,打造了一大批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工业重点工程;改革开放之初,率先去深圳经济特区,在国贸大厦打造“三天一层”的“深圳速度”;进入新时代,我们在“千年雄安”第一标准的安雄市民服务中心,打造了行业领先的“雄安典范”和“雄安品质”。
五年来,中建三局第一公司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深入参与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高质量完成港珠澳大桥珠海港等国家名片项目建设,新承接10亿元以上大型项目104个,2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33栋,交付建筑4024万平方米,进一步巩固高端建设领域领先地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承接深圳地铁9号线、武汉四环、贵州尹秀高速、珠海十字闸隧道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服务“中国制造2025”,与华为、BOE、华星光电等高科技企业携手共建全球最大的“中国屏”厂房,助力民族品牌走向全球;坚持共建共享、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福州古中中心区、四川仁寿柴桑河、山东济南平阴等30个水利工程、垃圾发电、污水处理等35个环保工程、济南东家安置房、深圳宝安棚改等19个保障性安居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年来,中建三局一公司不断引领行业进步。引入LC-5S(优质、快速、绿色、智能、低成本)精益施工体系,采用一体化施工、两图一体化、工序穿插,不仅比传统施工模式分别减少工期、水电能耗、建筑垃圾18%、20%、14%,还大大减少了渗漏、开裂等常见质量问题。五年来,荣获中国建筑行业最高质量奖——鲁班国家优秀奖。深化标准化和信息化融合,广泛运用物联网、BIM、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强智能施工现场建设,推进现场管控智能化,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为同质绩效提供战略支撑。提升总承包管理能力,设立专属管理部和实体化事业部,围绕设计、采购、施工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延伸至景观、精装修、幕墙、电梯等所有专业,承接了全国最大的住宅建设EPC项目珠海横琴科技城等82个总承包项目,合同总额749.57亿元。加大前沿技术研发力度,新增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以上,拥有超高水平核心技术9项、领先技术优势10项;机电安装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钢结构专业竞争力全国排名前五,机电、钢结构数字加工行业领先。湖北、广东培育建筑产业化,引领装配式建筑发展,建筑产业化合同金额达451亿元。
中建三局第一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五年来参与建设了“中巴经济走廊”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PKM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最大的住宅建设项目马六甲歌剧院、7000套社会住房、斯里兰卡AVIC公寓楼项目、柬埔寨首都金边最高的建筑金塔大厦等数十个海外项目。2018年海外中标金额达到87.4亿元,连续两年进入商务部公布的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100强名单,并成功获得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最高AAA信用等级。
“公司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建设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把握方向、管理大局、保证落实”中的作用。”中国建设第三局第一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红涛介绍,五年来,公司全面推行党政“一肩一肩”领导体制,率先建立党建“双联系”制度,继续实施“两个转变、三个类型”(标准化、信息化、学习化、服务化、创新化)。创建党支部,大力推进堡垒、大雁、先锋“三大工程”,公司党委自实施“不忘主动胸怀、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围绕企业发展面临的热点、难点、关键问题,确立党建、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内控管理等9大主题。开展了198项专项调查,形成了《公司优质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2025年全面进入优质发展阶段,2035年超越中国企业500强标准,到2052年企业成立100周年,成为市场最具竞争力的世界级综合建筑服务提供商。
1.《驻鄂央企中建三局一公司融入国家战略实现发展高质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驻鄂央企中建三局一公司融入国家战略实现发展高质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917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