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要求】

  1.知道平面镜的作用及成像特点,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2.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和交流评估。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主要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分析讨论,逐步形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由于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系列过程,遇到困难时通过小组合作想办法解决困难,使学生体验到实验成功带来的乐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任务及学情分析】

  平面镜学生很熟悉。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进而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本节课所提出的问题,并不需要学生立即回答,只是为了引起研究兴趣,为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必要的铺垫。目的在于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印象,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牢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平面镜的作用,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3. 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2. 体验实验探究中所用到的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精神,初步形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难点:设计实验找到“虚像”,以及对“虚像”的理解。

  【实验器材】

  1. 教师用具:蜡烛、光屏、镀膜玻璃、支架、平面镜、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等

  2. 学生用具:蜡烛、镀膜玻璃、支架、刻度尺、平面镜、坐标纸等

  【教学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及讲授解析

  【评价设计】

  1. 注重过程评价: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中各种能力和方法的考查和评价;

  2. 设计当堂检测题,检查学生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教学过程】

  1.课前热身——复习导入

  小孔成像的成像特点及原理

  (1) 已知入射光线,根据反射定律做出反射光线

  (设计意图:复习小孔成像及光的反射定律,为本节课学习平面镜成像原理、特点及虚像的判断方法做好铺垫。)

  2.新课教学

  模块一:通过观察活动,建立“像”的概念,明确平面镜的作用

  教师引导:利用课前热身2,巩固平面镜的第一个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学生活动:通过平面镜观察自己或其它同学。

  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镜子中的“你”叫什么?

  交流发现:看到了一模一样的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像)。

  教师归纳:在物理学中,镜子中的“你”,叫做“像”;它不同于“影”。引导学生得出平面镜的第二个作用——成“像”,从而建立“像”的概念。

  (模块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的生活体验,使学生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像”的概念,为后续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学习打下基础。)

  模块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环节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分组讨论:观察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最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便于学生理解问题和展开讨论。)

  环节二:提出猜想,交流发现

  学生活动:围绕着学案上的问题,边观察平面镜中的自己,边进行猜想。

  学生交流:通过观察发现像与物之间左右相反、上下一致、大小相等/不等、像近大远小……(提示学生说明猜想依据)

  教师活动:整理学生的猜想,并进行归类:同学们的猜想主要围绕着像与物之间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日常感受展开讨论,用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科学猜想。)

  环节三: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引导:选用怎样的器材才能找到像的位置?怎样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如何确定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比较,选择合适的器材解决问题。

  突破难点:利用镀膜玻璃不仅可以看到像,而且可以找到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利用另一支同样的蜡烛代替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便于比较大小关系。(请学生到讲台来,演示交流小组讨论得出的实验方案。)

  形成目标:通过上述过程使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形成正确的实验方案,知道器材的选择和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在实验中观察、收集、记录相关的实验信息(或数据)的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本实验的最大难度在于怎样找到“像”,因此,通过教师预设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构思,从而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充分理解利用镀膜玻璃代替平面镜、利用同样的蜡烛代替像的原因——等效替代,体现科学方法教育。)

  环节四: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温馨提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普遍性、科学性,应改变物体与替代物的位置多做几次。

  学生活动:根据最终确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

  教师活动:巡视各组实验情况,并在多媒体上展示实验的基本过程,为在设计实验方面仍存在疑问的同学提供帮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另外,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用多媒体呈现,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

  环节五:分析归纳

  学生活动:展示实验成果,并尝试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教师引导:如果将对应的像与物的位置相连,会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对于学生不易发现的“连线垂直”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适时的点拨,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特点。)

  环节六: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根据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教师归纳: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设计意图:交流提升实验结果,得出明确的实验结论,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

  环节七:评估(按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

  教师提问: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那么,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会有像“近大远小”的感觉呢?

  课件展示:人眼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视角会随着物体到人眼的距离发生变化,当视角变小时,就会感觉好像物体变小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提出的问题是根据学生的课前猜想所随机制定的,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像“近大远小”的特性,教师则没有必要人为的增加学生的认知难度来讲解此部分的内容。)

  (模块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模块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建立“虚像”的概念

  环节一:知道平面镜成“虚”像

  教师引导:如果有木板把点燃的蜡烛遮住了,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烛焰吗?

  学生讨论:利用平面镜观察。

  教师引导:(用平面镜改变角度,使学生可以通过平面镜再次看到烛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同学们看到的是蜡烛的“像”,这个像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活动:尝试用光屏承接平面镜所成的像。

  交流结论:通过类比小孔成像,初步得出“虚像”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类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感知“虚像”的特点。)

  环节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寻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活动:总结提高,利用多媒体展示“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形成目标:理解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法,并能够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规范作图。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学习,在学生已经对平面镜成像特点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提升,对于突破难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的知识有很大帮助。)

  模块四:了解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学生活动:在教师举例的基础上,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感受的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物理现象,尝试解释现象揭示本质,从物理走向社会。)

  3.课堂小结

  小组讨论,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方面有什么收获?在实验技能方面有哪些提升?还存在什么问题和疑惑?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交流成果进行归纳提升,形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归纳总结的情况进一步提升,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4.当堂检测

  1.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图略)

  2.身高为1.6米的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米的地方,

  他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当他向镜面

  移近0.5米时,他与镜中的像的距离为______;像的高

  度是_______。

  (设计意图: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单的反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作为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经历的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本节课在学习过程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多等待突破的难点。例如在学生设计实验时:怎样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器材找到像的具体位置?怎样让学生自己发现可以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比较像的大小关系?以及在实验结束后用什么方式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虚像”的概念等等,都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加以合理的考虑和安排。

  教师只有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做好铺垫,利用适时的提醒,使学生自己找到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了实验的过程,他们在主动的解决问题、主动的探究,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执行实验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实验的独特魅力。

1.《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94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