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坚决遏制沉迷网络游戏行为。
据了解,《通知》提出了六项措施:
一是实施网络游戏账户实名制
目前游戏用户实名注册方式有手机号、微信号、身份信息等。但在实际使用中,很多未成年人使用父母的手机号码和微信号注册游戏账号,很难真正落实未成年人管理制度。因此,通知要求严格实名注册,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有效的身份信息才能注册游戏账户。
二是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的时间长度
规定从上午22: 00至次日8: 00,法定节假日每天不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天不超过1.5小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具体标准主要从未成年人日常作息时间合理分配的角度提出,区分节假日和除正常睡眠、学习、就餐、体育活动以外的其他时间,限制游戏时间的持续时间。该规定既是对网络游戏企业和平台的要求,也是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履行监护义务的指南。
第三,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有偿服务
规定网络游戏公司不得为8岁以下用户提供游戏支付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提供的游戏支付服务,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岁以上未成年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人民币100元,每月充值金额不得超过人民币400元。主要是指民法总则中对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分,以及对父母对子女使用网络游戏消费额度意愿的抽样调查,并适当考虑目前未成年人的实际支付状况。
第四,切实加强行业监管
要求对不执行本通知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由当地出版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法律法规处理,直至吊销相关许可证。
第五,探索实施适龄提醒制度
随着网络游戏的多样化,可能会出现一些在题材、内容、玩法等方面不适合未成年人体验的问题。《通知》要求网游企业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衡量,探索适合不同年龄段用户的小窍门,帮助未成年人、家长、老师更好的区分网游,引导未成年人更好的利用网游。需要注意的是,适龄提示并不等同于西方分级制度,成人游戏中绝不允许存在色情、血腥、暴力、赌博等有害内容。
六、积极引导父母、学校等社会力量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如果没有监护人和陪护人的有效监督和约束,相关制度的执行会大大减少。
请关注相关信息和更多内容~
1.《国家出台网游新政,坚决遏制沉迷网游现象具体措施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国家出台网游新政,坚决遏制沉迷网游现象具体措施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98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