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严
绝大多数中国人,在学生时代,都遭受过中国复调的痛苦。
如果当年的普通话语音考试工作能够做得更规范一些,这些折磨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三次普通话语音考试
民国时期,虽然有“蓝青官话”,但汉语的发音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单词,包括姓氏和地名,都有相当常见的发音错误。
自1949年以来,为了规范汉语发音,学者们三次聚集成立“普通话发音考试委员会”,进行了三次“普通话发音考试”。
第一次开始于1955年。当时决定“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历时8年,1963年编入《普通话不同读音字三次读音表初稿》。
第二次开始于1982年。在1963年初稿的基础上,经过三年的修改,形成了《普通话不同读音词语读音考试表》(1986年出版),该表一开始就写明是“关于不同读音词语读音规范的最新法律标准”。
第三次开始于2011年。三年后,2016年6月,以征求社会意见的形式,发布了《普通话不同读音词语读音考试表(修订稿)》。
这三张发音图对规范普通话的发音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音检过程中,很多粗糙的做法给用户带来了很多麻烦。
试着举个例子。
莫名其妙的“中英分读”
发音表形成了一种文本和语言分开阅读的风格。
很多学生,包括专业播音工作者,都有很高比例的学生参与中英文分读。
根据表中描述,书面语一般采用文本阅读,口语一般采用语言阅读。
这种区别相当奇怪:
但在第16版中,原本规定要读“lèi”的“戴~”、“~和”、“连~”和“啦~”几个字,却全部归入“lèI”的读音之下。也就是说,那些在选择C的时候被判定为错的,应该按照现在的标准来判定为对。
几十年来,普通话的定调工作千差万别,让用户不知所措。真可惜!
但如果能尊重普通话考音的初衷,这些折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说是可以大大削弱的。原意很简单:审批普通话发音的目的是方便语言使用者,而不是刁难使用者。
参考文献:
(1)普通话发音考试委员会/教育署。《不同读音词的普通话读音考试表,汉语地名读音考试表初稿》,文改出版社,1958年。
②普通话语音复习委员会/ed。,普通话不同读音词三种读音复习表初稿,文改出版社,1963。
③普通话语音考试委员会/编者,《普通话不同阅读材料语音考试表》,文改出版社,1986年。
④《2016年普通话语音一览表(修订稿)》全文可查阅网站:http://www.moe.edu.cn/jyb _ xwfb/s248/2016 06/t 2016 06 06 _ 248272.html。
⑤《王力选集》第20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⑥陈慧冰,古籍中特殊字读音研究,四川出版集团,2008。
⑦周有光,《汉语的演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8赵贤德,《中国研究与教学探索》,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
⑨《普通话语音考试表》修订草案摘要,《江苏教育》1986年第24期
⑩徐世英,汉字语音简化问题,天津语言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等等。
1.《味同嚼蜡的读音 汉语多音字之所以折磨人,是因为审音工作太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味同嚼蜡的读音 汉语多音字之所以折磨人,是因为审音工作太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034880.html